谈课堂高效和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有效连接
2015-04-20陈鸿英
陈鸿英
【内容摘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特点,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实现因材施教,就要设计富有个性化的练习,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为此,必须抓住课堂高效和作业布置的对应点以及两者的联结点展开多种形式的训练,创造一个“互相对话”的交互情境,实现两者的有效连接。
【关键词】实现课堂高效 彰显作业个性 有效连接
课堂效果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学生的接受情况,更表现在课下的巩固方式上,也就是作业的设计。集体大班教学,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就不能“一刀切”。因材施教,在作业的设计上也要分层次安排。抓住课堂高效和作业布置的对应点以及两者的联结点展开多种形式的训练。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彰显作业个性,在体现作业个性的同时促进课堂教学,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使他们逐步形成独立的个性。
一、作业设计兴趣化,课堂内容生动化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语文老师就是要发现并发展学生的这种需要,在多样化的作业中发展学生个性。作业的设计要实现听、说、读、写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1.动手画。画画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表达方式,可以说是学生的另一种“语言”。有的内容学生口头表达受限时,就可以布置学生通过画画来表现。如教学《老翁捕虎》时,让学生动手画,那蕴藏在文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神意志就会跃然纸上。
2.动手搜。动手搜是实践作业的一种,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对查找资料是非常热心的。现在大多数学生查找资料的途径是网络,超大的信息量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语文课文的解读需要联系文章写作的社会背景,作者的情感态度等,这也是自主学习的必备程序。如在学习鲁迅的《自嘲》时,提前安排学生查找有关鲁迅的生平资料以及《自嘲》的写作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对课文重点语句的理解难度也降低了。
3.动手做。《大纲》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经常设计实践型的作业是适应时代的需要,符合《大纲》的要求,也是对课堂的有益补充。
4.亲自演。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组织学生演课本剧也是一项生动形象的作业。学生导演课本剧,需要对教材内容做深刻挖掘,本身就是对课本深刻解读的过程,于课堂之外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实现了作业设计与高效课堂的连接。如上《愚公移山》,我要求学生用小品来表现这段文字。课上,学生踊跃登台表演,目光短浅的智叟和具有发展眼光的愚公对比强烈,人物精神也更加的感染人,这正是学生对课文的再想象与再创造。这在改变传统作业模式的同时,为生动有趣的课堂提供了素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动脑想。《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如教完《回忆鲁迅先生》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法,选一个已失去的亲人来写,看谁写得最生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一样写得很感人。
二、作业设计自主化,课堂内容人文化
教学改革不断推进,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老师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如果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学生对作业的接受态度将会大为改观。语文学习又是比较开放的,听说读写都可以作为作业的一项。如果学生不喜欢机械的抄写,就可以变成背诵识记,减负提质。所以,作业的安排要和学生商量,体现人文性。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如学习《愚公移山》,课前的自主学习作业,学生疏通文意后,由班长带领学唱江涛的《愚公移山》。学生一边唱一边感悟课文的内容,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有基础字词的翻译,有拓展延伸的提升,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所以,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有利于更加完美地完成作业。
三、作业设计生活化,课堂教学情趣化
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的时候要让学生回归生活,在琐碎的生活小事中感悟语文课堂讲述的道理。大语文的课堂就是社会生活,语文知识的巩固可以借助生活体验来完成。回归生活的语文学习,课堂教学更具情趣化,便于学生思维的发散。
用生活丰富作业。学生只有真正体验生活,才能有更直接深刻的感受。生活化的作业更得学生的喜爱,如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时,可布置让学生在家中做三个小时的盲人,体验盲人的生活和对事物的感受。在课上表演盲人的生活,通过观察和体味,进一步了解盲人,抒发内心情感,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优化设计个性作业,可以有效跟踪课堂,用作业辅助课堂的教学,是每个老师致力研究的课题。无论何种形式的作业,只要学生有兴趣,并主动配合完成就可以收到预期效果。当个性得以张扬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得到最大的激发,课堂教学的效果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