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5-04-19福州大学图书馆

海峡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梁启超人生观家书

福州大学图书馆 刘 昇

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福州大学图书馆刘昇

该文根据面向福州大学的“90后”学生读者开展的阅读行为和价值取向问卷调查结果,探讨福州大学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导读功能,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发挥阅读的力量,从而实现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

导读功能大学图书馆阅读行为价值取向

“站在每一座图书馆面前,我们都能感受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人文的……建筑让人类有家可归,阅读是心灵的家园。为使所有的民众能诗意地栖息,全世界的图书馆都在不断地努力和创新。”[1]这是图书馆人程亚男老师站在图书馆前发出的感慨。

今天,走进福州大学图书馆的大部分是“90后”学生读者。为了深入了解“90后”读者的阅读特点,笔者设计了题为“关于‘90后’读者阅读行为和价值取向”的调查问卷,通过对我校“90后”读者的调查,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

1 “90后”读者以及“90后”读者的阅读行为和价值取向

1.1“90后”读者

“90后”是“80后”的派生词,指20世纪最后十年出生的中国公民。“90后”学生出生时生活环境优越,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身处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追求的是新潮的事物,他们没有经历过动荡,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有一小部分人性格上有些孤僻。以上因素结合应试教育体制,使“90后”读者在阅读行为和价值取向方面有了新的特点。

1.2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1.2.1读者的阅读行为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90后”读者的阅读行为主要有两大表现:第一,读者的阅读内容,休闲消遣类人数占比达51%,专业类图书阅读占29%,世界名著类图书占31%,生活指南类阅读占9%。第二,阅读习惯中,表现为偶尔阅读的读者数有57%,每天有阅读习惯的读者占40%,基本不阅读的读者数占3%。

1.2.2“90后”读者人生价值观取向分析

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11%的大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觉得压力太大。其中达30%的读者选择“尽情享受人生作为他们的人生价值观”,35%的读者选择“不管何时何地都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29%的读者“愿意做一个有责任心、对国家有贡献的人”,6%的读者的愿望是“挣足够的钱,拥有很大的权利”。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许多孩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目标只是考上一所好大学。有些孩子进入大学后,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小部分学生走上了厌世的道路。近年来,从小学到大学,学生自杀现象逐年递增,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如何帮助、引导新一代的学生,已经成为社会的公共课题。

阅读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它影响着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阅读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因而它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作为公共图书馆人,广州少儿图书馆李慧敏提出,要发挥图书馆促进阅读的重要职能,努力建构全民阅读主阵地[2]。身为高校图书馆人,我们应充分发挥图书馆阅读的重要职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阅读的力量,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把对读者的导读工作纳入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体系

调查显示,希望图书馆在阅读方面提供指导的学生数高达79%。可见,图书馆开展对读者的导读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调查还显示,读者阅读行为大多呈现偶尔阅读的习惯以及消遣性内容的阅读。对此,我们应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从而指引读者从偶然性阅读到明确性、主题性阅读,从消遣性阅读到获得性阅读的过渡。

2.1开展“好文、好书推介”活动

要改变“90后”读者以消遣性阅读为主的状况,图书馆人就要重视对其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培养。我们既要关注对阅读的指导,同时又要肯定读者的消遣性阅读,这有助于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促使读者从消遣性阅读向获得性阅读过渡。具体的做法就是推荐、指导读者尽可能多地阅读有情趣的、优美的、有魅力的、有吸引力的作品。为此,我馆总咨询台利用进馆LED屏开展了“好文、好书推介”活动。为了迎合读者的阅读需求,在开展此项活动时,咨询员结合图书的主题内容和作者意图,以及前人的阅读感想,对每一本好书做了简要而生动的介绍。此项活动获得了许多读者的好评。我们首先向读者推介了脍炙人口的小说类图书,诸如凌力的《少年天子》、凯瑟琳·温莎的《琥珀》等;其次有励志类图书《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名人传记,如奥巴马的《我父亲的梦想》、《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苏东坡传》等。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热情,特别推荐了获得当年最佳纪实文学奖的《追随智慧》(凌志军著);此外还有一些美文著作,如程亚男的《流动的风景——图书馆之旅》等。

以俞敏洪博文推介为例。2014年新学期伊始,我们又迎来了一批“90”后读者,他们带着新奇的心情走入图书馆。我馆咨询员借此机会把刚刚阅读过的俞敏洪博文《走进大学,只是一次生命真正的开始》在LED上做了推介。此文对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以《梁启超家书》推介为例。“把家书翻完,一个满腹经纶而又幽默慈爱的梁启超跃然于脑海。这位民国时期的伟人,他有10个儿女,其中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家书中他没有把自己标榜得高高在上,摆出一番我是老窦,你们都得听我的姿态,而是跟儿女们东拉西扯,谈天说地,敢于和儿女说心里话。他也没有把当官发财的希望寄托在儿女们身上,而是希望他们能懂得做人,懂得做学问。”[3]——我馆咨询员对《梁启超家书》做了如是推介。此外,为了结合好书阅读活动,我们摘录《梁启超家书》等书中体现主人公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语句,通过图书馆的宣传栏、LED屏以及手机等媒介向读者输送积极的人生观信息。

2.2充分利用“导读中心”平台,发挥图书馆的导读功能

2.2.1成立“导读指导小组”

福州大学图书馆“导读中心”成立以来,已多次成功举办讲座和好书推介等导读活动。我校何明华副校长在2011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活动中给在校大学生做的专题讲座——解读《致加西亚的信》,正是启发读者如何阅读的。

我馆应充分利用“导读中心”这一平台,除了开展原有的活动外,还应吸收具有优秀阅读能力和经验丰富的馆员、老师成立“导读指导小组”。小组的活动纳入图书馆的日常读者服务工作体系,如可以安排小组老师轮流利用总咨询台岗位开展导读服务工作。

2.2.2利用“探海读书社”,定期举办读书沙龙等活动

发挥“探海读书社”社团的力量,大力发展社团成员,定期举办读书沙龙等活动。通过这一平台,促进读者交流读书心得和读书经验,调动读者读书积极性。同时使那些偶尔来图书馆或由于胆怯而不寻求图书管理员帮助的读者能够很快适应图书馆的读书氛围,并对图书馆藏书产生兴趣,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3建立微群,方便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微群,就是微博群的简称。它能够聚合有相同爱好或者相同标签的朋友,将所有与之相应的话题全部聚拢在微群里面,让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以微博的形式更加方便地进行参与和交流。调查显示,62%的读者希望图书馆建立微群作为读者交流读书心得的平台。调查发现,“90后”读者中有37%是通过网络电子资源完成阅读,30%的读者通过手机完成阅读,或者说是其中大部分读者的阅读形式已经是纸质与电子阅读共存的形式,少部分是纯粹电子阅读者。随着电子阅读群体的不断扩大,现场的沙龙形式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建立微群,通过微博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恰恰很好地迎合了读者的需求。通过微博的形式交流心得相比现场有很多优势,这种形式不需要面对面,不需要标识真实身份,更有利于读者表达真情实感。目前,建立微群这一工作在笔者和爱书读者的共同努力下,正在进行之中。

3 发挥阅读的力量,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1发挥阅读的潜移默化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脚踏实地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近年来,全国都掀起了大学生创业热潮。许多大学生都会怀揣着创业的梦想,但真正落于行动的却少得可怜。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说:“光有奋斗精神是不够的,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做。树立目标和脚踏实地去做同等重要。”老子也说过,“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4]因此,鼓励学生细细品味好文、好书,发挥阅读的潜移默化作用,对养成学生脚踏实地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是很有帮助的。

3.2发挥阅读的净化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朴实、向上的价值观

净化主要是指读者在欣赏作品时,与作品中的人物发生了心灵契合和沟通,情绪得以调节和慰藉,进入了有所排遣、有所纠正和有所升华的情感状态[5]。

“90”后读者最反感唱高调,但是,他们想当然地以为伟人的价值观总是非常崇高的。其实不然,捧起《梁启超家书》,梁任公朴实的价值观念不时呈现在我们眼前,他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

便是第一等人物。”[6]

“物洗则洁,心洗则清”,鼓励读者通过不断的阅读,学习前人的思想,净化读者的心灵,及时纠正读者错误的价值观,从而树立起正确、朴实的价值观,这将是图书馆人所从事的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3.3发挥阅读的领悟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勇于承受失败、积极面对人生的观念

领悟是读者通过阅读之后,对欣赏对象深层意蕴的追问和思索,一旦“悟”有所得,顿时感到生命发生了飞跃,人格境界得到了升华,有一种豁然开朗、大彻大悟的喜悦[5]。

“90”后大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差,遭遇困难、挫折时,他们容易走向极端。阅读《梁启超家书》,他的勇于承受失败、积极面对人生的观念时时跃然在目,对读者有很好的勉励作用,他说,“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葨。”[6]

谈及积极、乐观的代表人物,莫过于北宋诗人苏东坡,他豁达的人生观教育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的一曲《定风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传达给我们乐观从容、旷达的人生观:只要你从容面对人生的困境,总能看见雨后的彩虹。

这种通过对具体读物的阅读进而获得人生哲理的过程就是领悟。因此,引导读者阅读学习梁启超、苏东坡等前辈著作,对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人生观意义非凡。

4 结束语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图书馆是无限的”。是的,作为图书馆人,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不是我们的全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潜在作用,让图书馆成为净化读者心灵的圣土才是我们的宗旨。

在这里,笔者引用程亚男老师在《流动的风景——图书馆之旅》题记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外边的世界很精彩。看看别处,想想自己。透过这扇窗,把别处的风景引进来,使‘这里’与‘别处’交汇,那将是一幅很美丽的图画,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1]

[1]程亚男.流动的风景——图书馆之旅[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2]李慧敏.从第75届国际图联大会看多途径促进阅读模式[J].图书馆研究,2011(1):63.

[3]曾新亮.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e758860100t7ls.html,2011-07-04

[4]傅佩荣.傅佩荣解读老子[M].北京:线装书局,2006.

[5]王波.阅读疗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6]梁启超.梁启超家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梁启超人生观家书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清晨忆家书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梁启超的开场白
一封家书
一封迟到15年的家书
《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