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生问题的思想与实现中国梦的实践*
2015-04-18俞良早
俞良早
政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生问题的思想与实现中国梦的实践*
俞良早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生问题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非人”的生活状况的揭示,以及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深刻批判。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面包与和平问题即民生问题是比一切政治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十分迫切的问题。他在国内战争时期提出,收集余粮和战胜饥荒,是工农群众维持生活和生存的需要。新经济政策时期,他主张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改善工农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生存条件。经典作家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民生;无产阶级;工农群众;新经济政策;中国梦
收集一切余粮并合理地进行分配是“维持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任务”,这是列宁1918年6月在有关会议上讲到苏维埃俄国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任务时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找到粮食,战胜饥荒,既是党和国家政权必须面对的民生问题,也是维持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任务,必须解决好这个任务。其实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实现理想社会的原则和途径时形成的重要思想。在他们看来,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使每个人丰衣足食,人类社会才能生存和繁衍,不断地走向文明。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调动工农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进各项事业,实现理想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经典作家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必须摆脱“非人”的状况,“必须争取良好的比较合乎人的身份的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群众在剥削制度下的生活状况有深切的了解。他们关于民生问题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非人”的生活状况的揭示,以及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深刻批判。
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系统而深刻地揭露了英国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非人”的生活状况和悲惨的命运。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如果一个人伤害了另外一个人的身体并造成了被害人的死亡,这种行为叫做“杀人”。如果加害者事先知道他的行为会造成被害人死亡,他的行为就叫做“谋杀”。如果社会知道由于自己的条件或环境会使千千万万的人走向死亡,这也是一种谋杀,同个人所进行的谋杀是一样的。根据这个道理,恩格斯在上述著作中指出:“我现在就来证明:英国社会每日每时都在犯这种被英国工人报刊合情合理地称为社会谋杀的罪行;英国社会把工人置于这样一种境地,使他们不能保持健康,不能活得长久;英国社会就是这样不停地一点一点地葬送了这些工人的生命,过早地把他们送进坟墓。”①接着他叙述了英国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非人”的生活状况。英国工人集中在大城市里,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的肺同几十万个火炉挤在城市狭小的空间,工人的肺得不到足够的氧气,结果肢体疲劳,精神委靡,生命力减退。在工人的住处周围,腐烂的肉类和蔬菜散发着对健康有害的臭气。被污染的河流,也散发着同样的气体。他得出结论说:“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最贫穷的阶级怎么能够健康和长寿呢?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过高的死亡率,除了不断发生的流行病,除了工人的体质注定越来越衰弱,还能指望什么呢?”②这里,他从英国工人恶劣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出发揭示了工人“非人”的命运。
往下恩格斯叙述了由于生活条件恶劣而导致的疾病对工人的摧残。由于居住环境恶劣和空气严重的污染,造成了许多工人患肺病。伦敦的污浊空气特别是工人区的污浊空气,助长了肺结核病的蔓延。在街头经常可以看到许多面色潮红的人,证明了肺结核病的蔓延势头。同肺结核同样可怕的疾病,还有猩红热和伤寒。只要有一个空气不流通的大杂院,或者有一个没有排水沟的死胡同,就足以引起猩红热。恩格斯写道:1842年,在苏格兰有1/6的人患了猩红热。1843年格拉斯哥患此病的人占全部人口的12%,共计32000人,其中32%的患者已经死亡。而在曼彻斯特和利物浦,死亡率一般占患者的8%。在爱尔兰,这种流行病也是常见的。他指出:“如果回想一下,工人是生活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如果考虑一下,他们的住宅是怎样拥挤,每个角落都塞满了人,病人和健康人睡在一间屋子里,睡在一张床上,那么,人们还会对于这样一种容易传染的热病竟没有更广泛地蔓延而感到惊奇。”③意思是说,从工人恶劣的生活条件看,这个疾病更广泛地蔓延是必然的。在他的思想上,疾病是由于穷困造成的,工人的穷困是社会制度造成的。
恩格斯在揭示和分析了英国工人的生存状况和命运以后指出:“英国工人在这种状况下是不会感到幸福的:处于这种境况,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阶级都不可能像人一样地思想、感觉和生活。因此,工人必须设法摆脱这种非人的状况,必须争取良好的比较合乎人的身份的地位。如果他们不去和资产阶级本身的利益(它的利益正是在于剥削工人)作斗争,他们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④他的意思是,英国工人必须起来同资产阶级作斗争,结束“非人”的生存状况,争得作为人的生存权利。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完成的《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处在“社会的最下层”,以出卖劳动力为生,“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它们要求消灭私有制以及保护私有财产的一切东西。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在这种经济制度下,工人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可以出卖以外,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所以他们不得不接受资本家的各种苛刻条件,到资本家的工厂去做工。他们在工厂做工的过程,就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的过程,是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即让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过程,也是他们受剥削的过程。工人们只有接受上述被剥削的事实,才可能有一份“工作”,才能存活下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这个事实指出:“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也是一种商品,所以他们同样地受到竞争的一切变化、市场的一切波动的影响。”⑤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揭示出工人在雇佣劳动制度下被宰割的命运以及痛苦的生活状况。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还揭露了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被奴役的境况。在资本家的工厂里,许许多多工人集中在同一个车间里生产,随着机器的运转,工人的动作必须与之紧密配合,否则会造成对工人人身的伤害。而且监工在车间里来回走动,监视并强迫工人拼命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就此情况说:“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就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他们是产业军的普通士兵,受着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他们不仅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并且每日每时都受机器、受监工、首先是受各个经营工厂的资产者本人的奴役。”⑥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工人作为被压迫者在生产过程中遭受的非人的待遇。
恩格斯1880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继续揭露了工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痛苦的生活状况,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不可克服的矛盾中的“恶性循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初期,机器的采用和增加意味着成千上万的手工劳动者被少数机器劳动者所排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机器的改进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机器劳动者本身受到了排挤,他们流落到街头,形成了一支失业者的队伍,即一支超过了资本在经营上平均需要的、可供资本支配的产业后备军。这支后备军任何时候都是无产阶级在同资本进行生存斗争中的绊脚石,是把工资抑制在合乎资本家需要的低水平上的调节器。恩格斯指出:“机器这一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变成了使工人及其家属一生的时间转化为可以随意用来增殖资本的劳动时间的最可靠的手段;于是,一部分人的过度劳动成了另一部分人失业的前提,而在全世界追逐新消费者的大工业,却在国内把群众的消费限制到忍饥挨饿这样一个最低水平,从而破坏了自己的国内市场。”⑦恩格斯还说:“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⑧在这里,恩格斯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种种矛盾,揭露了工人失业、贫困、受奴役的境况和命运。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种种矛盾现象根源于它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工人要摆脱悲惨的命运,必须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公有制,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悲惨和痛苦的生活状态时,阐述了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应采取的有利于民生的措施。如《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然后把全部生产资料集中到无产阶级国家手中,尽快地发展生产力;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消灭城乡对立;对所有的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把教育同物质资料的生产结合起来。马克思1875年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未来社会对社会总产品进行分配时必须进行几次扣除。第一次扣除是在生产领域里进行的,除了要扣除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以外,还要扣除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第二次扣除是在社会消费领域里进行的,除了扣除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以外,还要扣除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那部分(如建设学校、保健设施等)费用、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等等。他强调未来社会需要建立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的后备基金,需要支付建设学校、保健设施的费用,需要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救助基金,说明他十分关注未来社会的民生问题,力图较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他在该著作中提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已经消灭了剥削,但它主张在同一尺度——“劳动”——面前人人平等。由于人与人之间在劳动能力上的不同,他们的家庭负担不同,所以按劳分配的结果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不同。他指出,这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个阶段不可克服的弊端。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实现了按需分配的原则,才能克服这个弊端,即所有的人,无论劳动能力强弱、无论家庭负担轻重,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都是一样的。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民生的考虑是十分具体和深入的。
二、苏维埃政权“必须动用我们的黄金储备去购买消费品”,改善工农群众的生活状态,“减轻他们的困苦”
十月革命胜利和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列宁高度重视工农群众的生活问题即民生问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不同的措施努力解决这个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重要的思想。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提出,面包与和平问题是比一切政治问题更为重要的、十分迫切的问题。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许许多多国家卷入战争之中,致使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各参战国的经济遭受严重的破坏。作为参战国之一的俄国,到1917年已有40%的男子被征入伍,大片土地荒芜,许多工厂停产,粮价飞涨,物资奇缺,工农群众处于饥寒交迫之中。要和平,要面包,是十月革命前在工农群众中产生的与工农群众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两个口号。这两个口号的内容集中在一起,即要求解决民众的生存和生活问题。沙皇政府没有满足工农群众的这两个要求,被革命所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后,也没有能够满足工农群众的这两个要求,也被革命的人民所抛弃。当政权转到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手里的时候,满足工农群众的上述要求成为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的当务之急。1917年12月14日(俄历),列宁在《为了面包与和平》一文中指出:“当前有两个问题比其他一切政治问题更为重要,这就是面包问题与和平问题。”“和平与面包,这就是工人和被剥削者的基本要求。战争已经使这些要求变得十分迫切。”⑨列宁的上述论断及思想,反映了当时他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由于他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所以从革命胜利初起就竭力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
1917年11月7日,列宁收到有关工作人员送来的《为前线士兵征收防寒物品法令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如前线士兵防寒除需要被子外,应增加一些物品——棉大衣、皮大衣、外套、毡靴等等。在这个法令草案里,他还增加了关于解决贫困居民住房困难的内容。他的意见是,凡房间数目等于或者多于自家常住人口使用数目的家庭,为住房宽绰家庭。该家庭的主人应立即提出关于支援前线防寒物品的报告,同时提出关于腾出一套住房供贫困居民使用的报告,送交住宅委员会和区工兵代表苏维埃。住宅委员会应就征用的住房进行登记,并落实迁入其中居住的贫困居民,帮他们办好手续。这些措施体现出列宁对于前线士兵和贫困居民的关心和帮助,体现出他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视和努力。
1918年1月23日,列宁起草了一个决议草案,内容是:彼得格勒的五金工厂必须停止一切军事订货,转向生产铁路器材以及其他与工农业生产相关的物资,特别是要生产可以用来与农民交换粮食的产品。显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列宁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同一年,列宁起草《人民委员会关于改善彼得格勒各监狱粮食状况的决定草案》,提出:“人民委员会决定:(1)采取紧急措施,迅速改善彼得格勒各监狱的粮食状况。委托司法人民委员和粮食人民委员处理。无条件地按各监狱供应表配给粮食。(2)把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囚犯急速转移到设在粮食情况好的地区的地方监狱。”⑩监狱的囚犯或者是刑事犯罪分子,或者是站在苏维埃政权对立面的敌特分子,在当时苏维埃政权十分困难特别是粮食供应严重不足、工农群众遭受饥饿威胁的形势下,列宁考虑到监狱囚犯的粮食供应问题,要求按供应表配给粮食,尽量给他们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他的这一思想属于关于民生问题的思想但超越了一般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属于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的思想。
1918年1月30日,列宁就改善有关地区的粮食供应状况提出书面意见,其中写道:“人民委员会责成国家银行行长,要想尽一切办法首先给南方雅库波夫(粮食人民委员部部务委员——引者注)工作队拨款2亿卢布,以便按照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示,向缺粮地区供应粮食。”“责成粮食人民委员部尽快同军事委员部协商,立即吸收前线现有的筑路队参加粮食工作。这些筑路队应尽可能多地调往产粮区,以便采取紧急措施铺设铁路,并用其他办法改进和加速粮食的调集、装载和运送。”⑪这里,列宁思想的着眼点在于工农群众生活急需的粮食,在于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尽快弄到粮食并使其送到消费者手中。可以看出,民生问题在列宁的思想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18年5月,列宁关于解决粮食问题的思想发生重要的转折,形成了下述主张:以强制性的力量在农村征收粮食,进行合理的分配,解决工农群众生存问题即民生问题。从十月革命胜利到1918年5月,苏维埃政权的粮食政策逐步走向国家垄断粮食贸易的政策。⑫这项政策必然会遭到苏维埃政权的敌对势力的破坏和反对,必须以强制性的力量加以推进。所以从1918年5月起,列宁形成了以强制性的力量在农村征收粮食的思想。5月22日,列宁发出了《论饥荒——给彼得格勒工人的信》。他说,在苏俄必须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这个原则是一切工人、一切贫苦农民以至中农都同意的原则,可是它的实行很不顺利。接着列宁提出了保障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原则的三个措施:“第一,必须实行国家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私人买卖粮食,全部余粮都必须按照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绝对禁止任何私人保存和隐藏余粮。第二,为此必须最严格地计算一切余粮,妥善地把粮食从余粮区运往缺粮区,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供消费、加工和播种用的储备。第三,为此必须在工人的即无产阶级的国家的监督下,公平合理地把粮食分配给全体公民,不给富人任何特权和优待。”⑬他还说,在征粮的过程中,对于敌人的破坏活动必须进行“十字军讨伐”即进行强力镇压。列宁主张以强制性力量征收粮食,貌似这个思想有违民生原则,其实不然,他主张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因为只有采取这样的措施,才有可能将余粮征收上来,才有可能“公平合理地把粮食分配给全体公民”,从而保证全体公民在十分困苦的条件下维持生存。
1918年6月4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莫斯科苏维埃和工会举行联席会议,讨论同饥荒作斗争和收集粮食的问题。列宁出席会议并作了《关于同饥荒作斗争的报告》。他提出:“现在我们面临着一项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战胜饥荒,至少是立即缓和遍及农业俄国的两个首都和数十个县的严重饥荒。”⑭“我们必须收集一切余粮,尽量把一切存粮都运到迫切需要的地方去,并且进行合理的分配。这是一个维持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任务(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要解决这个任务,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普遍地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⑮列宁的上述思想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收集余粮和战胜饥荒,是苏俄工农群众维持生活和生存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延续和传承苏俄社会文明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时,列宁提出,苏维埃国家必须迅速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迫于战争的形势和支持战争的需要,苏维埃政权实施了余粮收集制等非常性的措施。实施这些措施,有力地支持了战争并保障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它损害了劳动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由此,俄共(布)十大的重要议题之一,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改善工农群众的生活。列宁在十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中指出:“在我们这个落后的国家里,经过七年战争之后,工人——他们作出了空前的牺牲——和农民群众都处于极端疲惫的状态。这种极端疲惫状态,已经是接近于完全不能工作的状态。”“必须帮助他们,必须动用我们的黄金储备去购买消费品,尽管这与我们以前的纲领不符。”⑯他的意思是,原来的纲领是准备以黄金储备购买生产资料,用以发展生产。现在面对工农群众极端疲惫和生活极其艰难的状况,必须从国外优先购买消费品,解决工农群众温饱上的燃眉之急。在党的十大期间,列宁在起草的《关于改善工人和贫苦农民的生活状况的决议草案初稿》中写道,多年的帝国主义战争和国内战争,使工人群众精疲力竭,生活十分困难,党中央委员会必须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机构,制定改善工人群众生活状况的紧急措施,并负责落实。列宁在该决议草案初稿中还提出:多年的战争和粮食歉收,使农民极端贫困,俄共(布)十大责成中央委员会通过同上述措施(改善工人生活的措施)类似的措施来改善贫苦农民的生活状况,而且由于农民的生活困苦已经到了极端的地步,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措施不限于上述措施。此后,列宁领导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着眼于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如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状况特别是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出发,改余粮收集制为粮食税制,从而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农民的生活状况迅速得到了改善。
三、经典作家关于民生问题的思想对于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关注民生问题的思想,特别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关于苏维埃政权必须尽一切力量改善工农群众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如前所述,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非人”的生活状况,希望他们争取到良好的“合乎人的身份的地位”,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必须尽快发展生产力,消灭城乡对立,对所有的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使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展。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面对饥荒的威胁,下大气力征集粮食,将征集到的粮食尽可能合理地分配到居民的手中,并且要求加强征粮工作队伍的建设,要求他们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不要造成对农民特别是贫苦农民利益的损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集中到一点,就是关注工农群众的生活即关注民生,力求让工农群众生活得更好一些。他们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特别是对于他们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十分关注改善人民的生活,努力解决民生问题。邓小平1979年11月曾经说过:“我们的历史经验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克服。”⑰邓小平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着眼点也是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好一些。在当前,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习近平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就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⑱这反映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利益的高度重视,也显示出中央领导人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3年3月,习近平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讲话。他说:“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⑲在这里,他准确地表达了当前人民的利益要求,正确地指出了党和国家当前做好民生工作的着力点。习近平关心人民的生活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与精神,集中到一点,也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这与前述经典作家的思想是高度一致的,是一脉相承的。
如前所述,列宁在苏俄的实践中,在抓民生问题时,重视并善于抓住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如在革命胜利初期,最重要和最迫切的问题是面包问题和和平问题,即饥荒与粮食问题、停止战争实现和平的问题。他当时说,面包问题与和平问题是比一切政治问题更重要、更迫切的问题,是必须全力抓住并切实解决好的问题。从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到国内战争时期以及到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和俄共(布)工作的关键之点在于粮食问题,即如何征收粮食、分配粮食和生产粮食的问题。列宁在解决民生问题时抓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的思想和精神,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的实践,有着启示和借鉴意义。2013年4月,习近平在海南省考察工作时,就解决民生问题发表讲话说:“要抓重点,抓住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⑳这里,他已经明确地表达出解决民生问题要抓住重点问题,因为重点问题是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就体现了上述列宁的思想和精神,或者说与上述列宁的思想和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在当前的中国,民生问题中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之一,是进行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解决社会上贫富差距过大和一部分人收入过低、生活困难的问题。习近平和党中央高度重视此问题,正在以有力的措施促进此问题的解决。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把落实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重要任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㉑当前中国最重要、最迫切的民生问题,还有学生读书难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一是表现为学生读书机会和条件的不平等,二是表现为学校收费多,许多家庭承受不起。习近平和党中央非常重视解决这个问题。2013年9月25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其中说:“中国有二亿六千万名在校学生和一千五百万名教师,发展教育任务繁重。中国将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㉒当前中国另一个最重要、最迫切的民生问题,是住房保障问题。在一线、二线城市,房价太高,大多数群众无力购买住房,人们怨言颇多。习近平和党中央对此也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地采取措施促进问题的解决。2013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说:“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要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的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关系。”“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同时,总有一部分群众由于劳动技能不适应、就业不充分、收入水平低等原因而面临住房困难,政府必须‘补好位’,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㉓习近平和党中央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在解决民生问题的时候紧紧抓住了最重要的问题和最迫切的问题,体现了作为经典作家的列宁在苏俄的实践中解决相关问题的思想和精神,或者说前者和后者的思想是贯通的、一致的。
注释:
①②③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9、411、414、448页。
⑤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279页。
⑦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8—749、749页。
⑨⑩⑪《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1、334、341页。
⑫闻一:《十月革命——阵痛与震荡》,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07页。
⑬⑭⑮《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5、371、372页。
⑯《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1页。
⑰《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8页。
⑱⑲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3、15页。
⑳㉑㉒㉓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92、92、94、95页。
(责任编辑刘龙伏)
A8;D61
A
1003-854X(2015)11-0054-06
俞良早,男,1951年生,湖北武汉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方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江苏南京,210093。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理想社会的原则与实现中国梦研究”(14AKS00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