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命致敬
2015-04-17王丹
王丹
向生命致敬
王丹
我18岁来到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到今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已是18个春秋。生死时速与“危重症急救”这个与生命联系最紧密的岗位有着“不解之缘”。
毕业刚一年半,儿内科还没有轮转完,因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短缺,将我调到了这个集中了全院急危重症抢救的病房,从此“扎下了根”,一干就是十几年,被大家称为住在了医院的护士——“住院护士”。
生死时速,精心救护
2006年3月27日晚,因患麻疹失去知觉的1岁重患刘波文被送到了ICU病房,此后的日子里小波文的病情不断变化,险象环生,先后出现了多种病症。有一次,我值夜班时,发现孩子咳嗽后突然面色青紫,双肺呼吸音消失,凭着对患儿的长时间的护理,及时提示医生气胸的可能性较小,最大的可能性是长时间气管插管加上痰液粘稠造成痰栓堵管。在危急关头,我和医生密切配合,冒险为患儿紧急更换插管……又一次由于判断正确,处理果断,为抢救患儿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机。“66天的抢救重患,66天的真情奉献,66天的情感交流……竭尽全力将重患刘波文从死亡线边缘拉回6次。”这是患儿刘波文的父母在孩子出院的前夜写下的近万字的感谢信《精心打造精品,爱心缔造奇迹——记急救中心上演中国医学版“生死时速”》的一段话。在早会上,闫丽护士长为同事们读了这封信,在场的医生、护士都流泪了,因为这期间的苦、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我们科室的医患关系是非常和谐的,大家的努力被认可,家长对我们的理解对我们来说是难能可贵的礼物。
面对疫情,义无反顾
2008年5月,我国南方局部地区爆发手足口病疫情,我院首次承担外省医疗援助任务。当时,因科室工作繁忙,我串班刚做完手术第四天,隐瞒了自己身体情况,知道任务后短短4个多小时就踏上了赴安徽的路程。我们出色地完成了救治任务,阜阳市人民政府给儿童医院党委和每个医疗队员发来了感谢信,国家卫生部也向医疗队发来了慰问信。我的身体由于没有及时休养落下了隐患,但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立志向南丁格尔学习,小我和大我之间我无怨无悔。
2009年10月,甲型H1N1流感高发,ICU病房又收治了众多重症肺炎合并呼吸窘
迫综合征患儿。最忙最累时,我主动留下来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直至重症患儿们度过危险期,凌晨三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医院,之后大家才知道我的女儿也正在家发高烧。作为一名母亲,我愧对孩子,但看到重症患儿们在死亡线上挣扎,被病痛折磨,看着孩子家属迷茫痛苦的神情,我知道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来护理,看着孩子体重一天天增长,呼吸顺畅了,哭声也洪亮了,能健康地出院,看着孩子家属终于放松下来,露出笑容了,我觉得很自豪、很欣慰,在生命面前,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勇挑重任,大爱无声
2014年3月,医院为了学科的发展,将ICU病房的新生儿重症监护与原新生儿病房合并为新的新生儿内科。此时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面临着护士人员少、年龄结构小,患儿多,护理工作难度高的局面,为了保证病房护理质量,院领导再次将我调入新成立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担任护士长。病房的患儿突增至100人,我带领护士姐妹们“死看死守”,在守护生命的同时,积极应对突发情况,我坚持每天七点准时到岗,经常工作到晚上九十点钟,几乎没有假日,每天都要到单位查看护理工作情况,排查护理安全隐患,积极调整护理人员工作状态,因为我经常加班住在单位,第二天直接上班,时间长了同事因心疼,称我为“住院护士”。
不熟悉我的人常会责问:“你这么卖命工作图啥?”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只是微微一笑,当你看到一个个弱小脆弱的生命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看到满怀新生命喜悦的家庭面临破碎,那一刻你会明白,什么是生命的珍重,使命感和爱心奉献。
“为医之道,以仁为本,一心赴救,正德厚生。”能够默默地护佑那些濒危的生命是我的自豪。
(作者系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长)
责任编辑/徐朝xuzha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