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汽车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的瓶颈
2015-04-17卢燕明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5年18期
突破汽车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的瓶颈
我国虽然步入汽车产销大国行列,但距离产销强国目标还很远,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决定我国未来汽车业的发展走向。有专家指出,汽车零部件是我国汽车工业的软肋,尤其是核心技术零部件领域。像自动变速箱、汽车电子和发动机共轨技术等基本上被国外先进厂家垄断,我国汽车企业在自主发展中受到很大限制。来自商务部的数据表明,外资企业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销售份额占60%以上,在轿车零部件市场,外资企业占市场份额接近80%,而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其市场份额更是高达90%。
据中汽协会统计,2015年1~7月新能源汽车生产9.55万辆,销售8.95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2.5倍和2.6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03万辆和5.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倍和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2万辆和3.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倍和2.1倍。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是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但我国自主研发的大部分新能源汽车采用的还是进口关键零部件。这看似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捷径,但本土零部件企业因此将失去发展的机会。
本期主题策划:“突破汽车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的瓶颈”,旨在引导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争得一杯羹。
策划:卢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