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渭南市白皮松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

2015-04-17王会珍

防护林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白皮松有害生物防治

渭南市白皮松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

王会珍

(渭南市林业工作站,陕西 渭南 714000)

摘要主要阐述白皮松生产中常见的松大蚜、红脂大小蠹、纵坑切梢小蠹、松落针病、松针赤枯病、褐斑病、煤污病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对白皮松生产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白皮松;有害生物;防治

收稿日期:2015-10-09

作者简介:王会珍(1964-),女,陕西澄城人,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林木病虫害防治测报工作.

中图分类号:S763.306.4

文章编号:1005-5215(2015)12-0109-03

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c.)是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形高大、挺拔、美观,每根松针的外围都有一层厚厚的角质层和一层蜡质的外膜,减少了松树水分的丧失,使白皮松可以在很干燥的环境下生长,是城市和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白皮松主要分布于陕西秦岭、太行山南部,河南西部、甘肃南部、四川北部及湖北西部等地。陕西人工栽培面积最大。白皮松近几年在渭南发展迅速。

白皮松是喜光树种,耐瘠薄,耐寒,在较干冷的气候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气候温凉、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的钙质土和黄土上生长良好。渭南市地处大陆腹地,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东西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总体地势南高北低,中部渭河冲积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黄土层深厚、肥沃。渭南市冬季干冷,夏秋季多雨,雨热同期,水土条件适宜白皮松生长。了解其病虫害及防治措施对于促进白皮松在本地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虫害及防治措施

1.1 松大蚜

1.1.1危害状主要为害1~2年生针叶、嫩梢或幼树的枝干。成虫和若虫在枝干上刺吸树木汁液,同时排泄蜜露,引发煤污病,严重时顺针叶或枝干流黏水,影响树木生长,造成树势严重衰弱、枯死。

1.1.2防治措施

(1)抚育管理。营造混交林,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减少虫害。

(2)清除虫源。铲除林区杂草,秋冬季摘除卵叶,集中烧毁,减少虫口密度。

(3)药物防治。在4月中旬用10%蚍虫啉1 000~1 500倍液喷洒,连用2~3次。

(4)生物防治。用食蚜蝇、瓢虫等天敌控制。

1.2 红脂大小蠹

1.2.1危害状该虫1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以及少量的蛹在树干基部或根部的皮层内越冬。主要危害胸径在10 cm以上的活立木,侵入部位多在树干基部,以成虫或幼虫取食韧皮部、形成层。

1.2.2防治措施

(1)预测预报。加强监测预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2)立木熏蒸。在树干距地面50 cm处,用手锯绕树干锯一圈凹槽,深至树皮裂缝处,刨开树干基部30 cm范围内的土层,将厚0.06 mm宽的一米长的塑料布裁成梯形围绕树干一周,用线绳嵌入凹槽绑紧塑料布上缘,地面处塑料布边缘至少距干基30 cm且成裙状边缘用土埋实,内投磷化铝片3~4片后,将塑料布接口处用胶带粘牢。

(3)树干打孔注药。在树干离地面30 cm以上斜向下45°打孔,注入40%氧化乐果乳油100倍液或25%高效氯氰菊酯50倍液,每孔5 mL。

(4)喷雾防治。在红脂大小蠹成虫羽化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0~1 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氰菊酯500倍液,进行树干喷雾,每7 d 1次,连喷3次。在成虫侵入期采用菊酯类农药在树基部喷雾,可防治成虫侵害。

(5)清除虫源。伐除虫害木和枯死木,减少虫源。

1.3 纵坑切梢小蠹

1.3.1危害状该虫繁育期和幼虫期危害树干,造成树势衰弱,成虫补充营养时蛀入树梢,造成枯梢和风折。虫口密度大时,整片松树死亡。

1.3.2防治方法

(1)营林措施。选择良种壮苗,营造针阔混交林,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林木的抗性。

(2)消除虫源。及时清除伐倒木,剪除被害枝梢、死梢并烧毁,保持林内卫生。

(3)化学防治。成虫侵入新梢之前,用绿色威雷300~400倍液喷洒树冠。

(4)保护和利用天敌。保护与利用捕食性天敌郭公甲、蛇蛉,寄生性天敌金小蜂、啄木鸟等,实现可持续控灾。

2病害及防治方法

2.1 松落针病

2.1.1危害症状病菌多数以菌丝体或子囊盘在落地针叶上越冬,有的在树上针叶越冬,第二年三四月间形成子囊果发育成熟。四五月间产生子囊孢子。遇雨或潮湿条件,子囊果吸水膨胀放射出子囊孢子。它可以借气流传播,从气孔侵入,潜育期1~2个月以上。一般侵染2年生针叶,后期可侵染当年生针叶,不同龄期的白皮松均可受害,造成针叶枯黄早落,严重时树木濒于死亡。

2.1.2防治措施

(1)营林措施。营造针、阔树种混交林分,加强圃地水肥管理,增强树势,阻隔病菌传播。

(2)清除病源。清除林地带病针叶,伐除衰弱木、濒死木,改善林地卫生状况,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抗病力。

(3)化学防治。在春夏子囊孢子散发高峰期之前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50%退菌特500倍液至8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2~3次。

2.2 松针赤枯病

2.2.1危害症状松针受害后,初为黄色斑,渐变褐色,最后呈灰色或暗灰色。病斑稍凹陷,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常有暗红色的环圈。严重时,被害树木像火烧,造成提早落叶。影响树木生长,连续几年发病,造成整株死亡。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此病的扩散蔓延。该病发生一般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7—8月为发病高峰期。

2.2.2防治措施

(1)营林措施。加强林地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病性,及时清除林下杂草,增强林地排水性,避免林地湿度过大。

(2)化学防治。药物防治可用25%多菌灵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2.3 褐斑病

2.3.1危害症状病叶最先产生褪色小斑点,呈草黄色或淡黄色,一般为圆形或近圆形,以后变为褐色,稍扩大变成段斑。多数病叶的病斑明显地分为3段,上段变褐枯死,中段褐色病斑与绿色健康组织相间,下段仍为绿色。发病严重时,只有顶部两三轮枝梢保存部分绿叶,不久全株枯死。一般3月染病,5—6月为盛期,9—10月发生第2次感染高峰。

2.3.2防治措施

(1)营林措施。营造混交林,加强林间管理。

(2)清除病源。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同时进行修枝以清除和减少侵染来源。

(3)药物防治。4月下旬 用25%多菌灵或75%百菌清500倍液喷雾多次。

(4)加强检疫。检疫对象主要是苗木,最好进行产地检疫。种子园应防止接穗带病。感病树(枝)应就地处理,不能外运。

2.4 煤污病

2.4.1危害症状该病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枝干,开始受害部位出现蜜汁黏滴,渐出现疏松状小斑,后连成片,形成较坚硬的黑色霉层,不易脱落。该病由多种煤污菌侵染所致。这些病菌主要寄生在蚜虫、介壳虫等排泄的粪便和分泌物上,因此白皮松发生上述虫害时,便为煤污菌提供了营养,是发病的直接原因。

2.4.2防治方法

(1)灭虫治病。防治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害虫,可喷施40%速蚧杀乳油1 500~2 000倍液,6%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 000倍液,菊酯类农药2 500倍液。

(2)合理修剪。及时修剪病枝和多余枝条、增强通风透光性。种植密度要适当。夏季高温时降低温度,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3)加强管理。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4)药物防治。在发病盛期,喷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1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白皮松有害生物防治
蓝田县白皮松生长不良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白皮松及其繁育技术
林业园林有害生物防治措施探讨
营林措施对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作用
白皮松嫁接繁育技术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的成因与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