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能源转型始于1990年代
2015-04-17本刊张玥
本刊 | 张玥
能源转型“Energiewende”一词于上世纪80年代出现,并广泛流行至今。字面上讲,“Energiewende”的直译并不是“能源转型”,而是“调头”-也就是要进行巨大的转变。这个单词是由德国应用生态研究所在一项研究中提出,出现在当时发布的名为《没有石油和釉核能的情况下怎么样进行能源发展》的出版物里,首次推出了这个概念。该书预测到了今后35年的发展中,德国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困难,其中提到的能源体系、能效、可再生能源等理念,在上世纪80年代末得到了推广和促进。1989年,这个概念被简化成了气候变化政策的一部分,由于当时的侧重点是低碳和温室气体减排,因此这个概念受到了高度的政治重视。而德国对“能源转型”这个概念的认真讨论是从1990年代开始的,当时的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激烈辩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并参与到这项讨论中,德国政府也意识到这个概念必须要得到主流化的对待。从2011年后,能源转型这个概念就成为了德国官方长期的政策。
细细算来,能源转型这个概念在德国已经存在了30多年,并经过多次讨论写入德国的政策,对德国的能源政策体系设计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分析,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概念能够在德国成功推行,并为德国各界所接受的原因。2010年9月德国发布的《能源方案》报告一直被认为是德国“能源转型”政策确立和目标制定的启动书。然而,能源转型并非一蹴而就,他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的反核运动。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德国就开始关注未来能源结构的调整。当时,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就已对德国的能源调整、如何淘汰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做了讨论。同期的一些出版物也开始涉足未来能源的发展途径,1976年拉文斯写的《软性能源发展途径》一书中,就提到了怎样以不同的方式发展未来的能源,尽管书中的内容多少受到了对环境的容量以及污染的考量等因素的局限性。值得一提的是,建筑规定也在这个时期出台,建筑楼盘的削减排放计划也同时发布。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德国继续讨论能源的增长和发展,讨论不含核能的情况下怎么发展,其中大多数讨论是侧重于情景模式的,无论是欧盟层面、德国层面还是全球层面,都有不同的、超过几十种的情景分析和研究,探讨未来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1973年的石油危机和1979年汉堡事故的发生,已经让当时的德国民众有了一定的反核情绪,而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更是让德国民众的反核情绪空前高涨,很多社会团体以及新成立的机构,包括可再生能源联邦协会等非政府机构都拥护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今天业内熟悉的上网电价这一机制就是由德国的非政府组织率先提出。受核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德国在70年代和80年代涌现出很多反对核设施的示威运动,这些运动不仅直接促使继社会民主党和自由党之后,德国又一政党绿党的成立,而且要求德国政府不同的政党组成联盟,给德国的政治思维模式带来了极大的转变。
后来的事实证明,新成立的绿党对德国未来的能源转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德国围绕着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京都议定书,讨论气候变化并承诺要削减本国温室气体排放,形成了未来摆脱化石能源和核能的公众思想。从2000年开始,德国做出了逐步淘汰核能的决定。2010年9月,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在《能源方案》报告中,阐述了德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思路,明确了到2050年实现“能源转型”的发展目标。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出现加快了德国弃核的步伐和能源转型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