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九峰事件”看中国茶叶改革

2015-04-17黄蓉整理报道

福建质量管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茗茶九峰福州

□实习记者 黄蓉/整理报道

从“九峰事件”看中国茶叶改革

□实习记者 黄蓉/整理报道

素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之称的九峰茗茶在6月4日、一夜之间关闭了福州所有门店。曾经酝酿要上市的九峰茗茶,此事一经曝光,宛如一颗定时炸弹,在福州茶叶界引起极为强烈的反响,各路消息在福州茶叶界传得沸沸扬扬。所有人关心的都是:九峰茗茶怎么了?它的传奇老板、“茶界牛人”叶济德到底出了什么事?对茶叶市场的影响?

为解答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记者首先走访了福州九峰茗茶多家门店,发现门店均处于歇业状态。随后,记者拨打了九峰茗茶总部电话以及福州市多个门店电话,均无人接听。登录九峰公司官网时也发现——与其官网相链接的九峰天猫店里早就是空空荡荡,而九峰官方微博的最后一条更新记录停留在了2014年的8月28日。一切的一切,渐渐勾勒出了一个明星企业从辉煌到没落的蹒跚轨迹。

九峰茗茶缘何倒下

九峰茗茶创立于2002年。这十多年的发展使得九峰茗茶已经成为在全国拥有300多家连锁店的龙头企业。上个月,九峰茗茶在河南郑州市以及荥阳市还新增了两家门店。不久前,九峰茗茶还获得“中国最具成长性商业品牌”奖。而今缘何倒下?熟悉九峰运作的茶界人士王先生指出,压垮九峰的应该有多个因素,但最核心的应该是九峰这两年扩张太快。为运作上市,近两年九峰盲目扩张,多元化运营,导致资金链断裂,或是九峰“倒下”的主要原因。

从2011年开始,九峰便加速跑马圈地。一方面,雄心勃勃地成立了北方区域运营中心,掷巨资拿下位于北京马甸七省驻京办事处内的整栋八闽宾馆,开设豪华的九峰茉莉红茶会所。另一方面,九峰与国内某基金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希望以资本手段更快、更直接地撬动市场营销以及提高企业布局水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以后,九峰还启动了它的“全渠道”运营策略,全面囊括了自身样板店、各地加盟店、商超渠道店、高端商城中心店、茶叶市场店以及天猫、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网络销售平台在内的几乎所有渠道形式。到了2013年10月,奉行多元化、跨界发展的叶济德,更吃下福建省政府食堂,投入300多万元推出了九峰旗下的餐厅“叶嘉菜”,意在打造创新养生饮食和茶餐文化。

在九峰这样超常规、超速发展的几年时间里,早就有人担心:万一市场有变,九峰如何应对?不过,盛名之下的九峰茗茶董事长叶济德踌躇满志,对未来寄予了孤注一掷的希望。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九峰的全面扩张战略正迎头赶上了国家GDP增速放缓、政策风向改变、中国商业社会经济形势下行、中国茶行业结构性调整及销售阻滞的各种不利局面。几年间整个大环境的萧条和调整力度,可以说超出了不仅只是中国茶界,而是整体工商业人士的认识和预期。而茶行业因为其本身以往发展轨迹与政策更多的关联力度,在此轮调整中可谓损失惨重。

与叶济德私交不错的策划人徐方回忆两人于2014年底的最后一次见面时,这样描述了当时情景:“那一次我清楚地记得叶总说,花了一年心血打造的叶嘉菜,因为福州建地铁发现古墓、改道拆迁,不得不于第二天关闭了。他说那段话时的表情让我记忆犹新,我从未见过那样一个欲言又止、万般矛盾又心事重重的叶济德。”他说。“事实上,是中国变了,中国茶的市场变了、消费者变了,九峰之痛,只是行业风险集中释放的一个典型案例。”想起往事,徐方感慨万分。

叶济德的文人情怀

自媒体6月4日报道了九峰茗茶福州门店全数关闭以后,“九峰事件”还在持续发酵。6月7日,“九峰老板未跑路”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炸开了锅”,双刀客策划总监徐方在微信朋友圈中力挺叶济德,发表声明称,九峰茗茶董事长叶济德并未跑路,叶总刚与之通话,叶总对大家的关心表示感谢,对有负九峰同仁重托,深深致歉,正在积极善后,请勿以讹传讹。该消息一出,再度引起业内关注。

而在此前的6月4日,徐方在其博客中还透露,九峰的破产倒闭,只是中国茶业改革的一个缩影!随着市场的持续低迷和恶性竞争,还有更多的茶企面临生死考验。痛则思变,必将有更多的新业态、新品牌脱颖而出。不要把一个茶企的失败,炒成整个行业的悲观。徐方认为,九峰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政策引发市场突变,企业发展战略出现严重失误。九峰高层对市场形势的误判,直接导致企业发展战略严重错位。品牌销售业绩却并未呈现等比例增长态势,资金链断裂便不可避免。另外,团队高估了企业发展后劲,全渠道营销分散核心竞争力。而叶济德的文人情怀,意气用人,缺乏创新忧患意识也是九峰走向“灭亡”的一大原因。

以九峰为例,作为一家年营收仅在两三千万元左右的中小企业,在叶济德大刀阔斧地挥师北上进军全国市场时,他肯定没有想到,自己的雄心壮志会被拦腰斩断。耗资过千万元打造的九峰茉莉红会所和叶嘉菜餐厅,会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拖垮企业的整个资金链,在市场实体营收完全跟不上投入飙升的情况下,不但透支了早期的原始积累,也花光了后期的融资。而在国内其他茶叶连锁企业不断收缩门店的情况下,九峰逆势而动的圈地运动,同样加速耗损了企业的元气,使九峰终于无力自拔。

“九峰事件”曝光以后,业内有不少关于九峰茗茶董事长叶济德的评价。最普遍的声音就是“叶济德是一个踏实肯干,又富有挑战精神的人。”然而叶济德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即他是一位具有文人气质的儒商。而这所谓的文人气质却成为九峰“倒下”的致命伤。比较感性做事情追求完美。从媒体人到九峰的掌舵人,叶济德经历很多难以想象的艰辛,也许就是因为曾经做过媒体人,他身上才具备了与其他商人不同的人文气息,而这一特点在他的员工看来是一把“双刃剑”。双刀客策划总监徐方也曾表示,叶济德具有文人情怀,意气用人,缺乏创新忧患意识。叶济德在企业经营之外,还要将更多精力用于应酬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关系维护上。可以说创业十二年来的成功,既离不开他的勤奋,更离不开他对中国商业社会传统人际关系资源的把握和应用。九峰茗茶也是整个商政礼节茶时代中崛起的,无独有偶的一颗明星。

中国茶行业正转型

经过漫长而痛苦的市场转型,中国茶行业突围的成败开始显现了出来。而九峰茗茶事件,将原本默默调整经营思路的茶行业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茶叶界人士坦言,近两年茶行业处于一个重新洗牌的阶段,各大茶商都受到严峻的大环境影响。今年茶叶市场遇寒潮,一斤千元以上的茶叶进入销售停滞期,茶商整体生意下滑30%左右。 因此九峰茗茶事件会不会触发更大的茶叶店倒闭潮?答案是一定的,即使没有九峰茗茶,也会有其它企业来触发倒闭潮。

九峰茗茶的现状给福州茶叶行业敲响了警钟。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整个茶叶销售行业依然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除了九峰茗茶,今年一些大品牌茶叶店也撤掉了十几家门店。该业内人士表示,品牌茶叶店关门原因来自多个方面:运营周转资金不足,如果品牌连锁加盟扩张步伐太快,没有做好预算和风险控制,则很可能在经营过程中资金链出现断裂;销售力不佳,例如政商礼品茶前几年大热,但受一系列政策出台的影响,高端礼品茶市场销售遭受滑铁卢,品牌茶商如果没有及时调整转型,也会陷入经营绝境;当然关门也有可能与茶叶销售无关,例如经营者投资、借贷等出现问题,也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

记者了解到福州茶市高端茶现如今滞销严重。“以前生意好的时候忙不过来,店里都要请3个工人帮忙,现在生意不好做,已经不再请工人了,自己一个人也忙得过来。”高老板说,今年只有一斤200元以内的茶叶还卖得动,千元以上的茶叶已经基本无人问津了。高老板在茶叶批发市场开了15年的茶叶店,据她介绍,茶叶批发市场生意最好的时期是在2002年至2008年之间,那个时候,扣除房租以及各项成本,她一年的收入有十几万元。而今,茶叶生意一落千丈,目前也只能保本,但长此以往,就只剩亏损了。“福州其他茶城的生意也不好做,很多茶叶店都倒了。”高老板说。福州浩记香茗行的老板也坦言,茶叶生意相比去年下滑了40%左右,部分茶叶店的利润甚至下滑了一半。“1000元以上的茶叶现在都不进货了,没人买。”该店老板说,现在的茶叶只有走大众消费的路线才有市场,高端品牌的茶叶很难在市场上长久地站稳脚跟。

武夷山易安居茶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劲榕表示,目前整个茶行业处于一个转型期,茶商们都在思考求变,比如走“互联网+”的发展路线或者店长承包制的经营模式。“在这样一个大环境的背景下,转型谋发展是必然的,更多茶商选择了走大众化消费路线,茶品更加亲民。”黄劲榕说,就连一些高端品牌的茶叶也推出了低价茶叶来占领消费市场。“目前茶行业就是一个回归洗牌的过程,200元至500元的茶叶在市场上的接受度比较高,而这样的价格对茶商来说只是微利。”黄劲榕指出。“现在茶叶产品更加多元化,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也越来越多,茶叶市场份额被瓜分。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相比以前也有所下降,以前产品比较单一,消费者一般都会固定到某一家茶店里买茶,而现在各家茶店的营销方法多种多样,通过充值卡、会员卡等优惠方式吸引消费者。”

猜你喜欢

茗茶九峰福州
余永富
庾楼
家乡的九峰索桥
家乡的九峰索桥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浅议时令茗茶与保健的关系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关于九峰茗茶未来战略的几个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