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沿湖资源优势 壮大特种水产产业规模
2015-04-17窦天明
赵 欣 窦天明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农业委员会)
发挥沿湖资源优势壮大特种水产产业规模
赵欣窦天明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农业委员会)
摘要: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位于长江北岸,北濒邵伯湖,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养殖品种丰富多样。2014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74800×667m2,水产品养殖产量18300t,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4500t。全区现已建成4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1个市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全区“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全区建成以公道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湖区高效设施渔业基地、邵伯湖网围健康养殖基地为主体,以区域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综合效益显著为目标的特种水产业,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达60000×667m2,特种水产品量产量6000t。
关键词:沿湖;特水;规模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位于长江北岸,北濒邵伯湖,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800~1000mm,发展水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区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养殖品种丰富多样,有“四大家鱼”、鲤、鲫、鳊、鲂等常规水产品;有河蟹、中华鳖、鳜鱼、翘嘴红鲌、花鱼骨等特种水产品种;有黄颡、黄鳝、黑鱼、泥鳅、虎头鲨、淡水小龙虾等“六小”品种;有鹤顶红、朝天龙、蝴蝶尾、水泡眼等优良观赏鱼品种;还有引进的湘云鲫、淡水白鲳、罗氏沼虾等国内外优良品种。全区现已建成4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1个市级特色水产品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现代渔业示范村、1个省级良种繁育场、1个市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水产业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
1特种水产业发展现状
1.1养殖结构不断优化,特水规模快速上升。
近年来,我区以邵伯湖滩地资源利用为重点,稳步推进开发性生产,不断加大养殖结构调整,特水养殖规模迅速扩大。2014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74800×667m2,水产品养殖产量18300t,其中特种水产混套养面积59900×667m2,占养殖总面积的80.00%,特种水产品产量4500t,占养殖总产量的24.6%。河蟹发展为特水主导产品,全区养殖总面积为45500×667m2,产量2021t。中华鳖养殖发展迅猛,已建成温室大棚26000m2、生态养鳖池近2000×667m2,年生产中华鳖达800t。鳜鱼养殖持续增长,公道、杨寿、方巷等镇鳜鱼混套养面积3500×667m2,其中主养面积达500×667m2。年生产鳜鱼近900t。克氏原螯虾养殖稳步发展,面积超过3000×667m2,年产量达368t。省级邗江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地处扬州市北郊公道镇,东临江苏省第三大湖泊——高宝邵伯湖,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扬州市重点水产品产区之一。园区规划面积共10000×667m2,包括特种水产品生态健康养殖基地和生态休闲渔业基地两大基地。特种水产品生态健康养殖基地面积7900×667m2,包括中华鳖生态健康养殖区、河蟹池塘生态健康养殖区、淡水小龙虾生态健康养殖区、特色小品种养殖区、常规鱼高产高效养殖区和网围养蟹区等6个功能区。生态休闲渔业基地面积2100×667m2,包括特种水产品展示中心、职业渔民培训中心、生态休闲渔业区、观赏鱼养殖区、中华鳖良种繁育中心、鳜鱼高产高效养殖区和中华鳖生态养殖区等7个功能区。园区现有入驻企业分别是扬州市口缘食品有限公司、扬州市红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6家。2014年园区大力发展河蟹、甲鱼、翘嘴红鲌、淡水小龙虾等适销对路的优质水产品,并先后引进了虎头鲨、异育银鲫“中科3号”、沙塘鳢、泥鳅、鳜鱼等名优品种增加优质品种放养量,形成了东部区域以河蟹养殖为主,西部区域以中华鳖养殖为主的区域特色。全年生产各类水产品近3000t,实现产值2.8亿元。槐泗镇渔业科技示范户,从事水产行业已有30个年头,选择了邵伯湖边肖胡村一块150×667m2的滩地发展水产养殖,一干就是10几个年头,总投资200万元,生产管理用房10多间,为了规避市场风险,从养殖单一品种向多品种转变,目前生产基地养殖品种有龙虾、甲鱼、鳜鱼、鳝鱼、四大家鱼。2014年上市超过5000kg小龙虾等水产品,销往周边地区,纯收入10多万元,成了全区有名的“虾司令”。
1.2高效渔业成效明显,设施养殖不断扩大。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加大现代农业扶持力度,一批高效设施渔业项目的实施以及民间资本的持续投入,我区渔业生产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渔业机械装备水平有较大的提升,有力推动了高效设施渔业发展。目前,全区养殖池塘配备增氧机 1350台、套、投饵机1500台套,建设标准化池塘20000×667m2,建设甲鱼温室大棚25000m2,孵化室100m2,发展邵伯湖围网养殖11000×667m2,全区高效渔业面积近40000×667m2,设施渔业面积达12400×667m2。2012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正式在公道现代渔业产业园区设立水环境与渔业研究分中心,中心以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水环境保护为主要方向,围绕现代渔业产业化提升,开展淡水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技术研发工作,建设了包括“中科3号”在内的优质水产苗种繁育基地。2014年,公道渔业园区成功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了曹文宣院士工作站,在水产健康高效养殖新技术等方面联合攻关研究,并定期为周边养殖户提供新技术、新模式技术培训,增强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示范效应。扬州市红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农业部(第七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总面积近2000×667m2,已累计投入1500万元,建成标准化野生甲鱼生态健康养殖基地1500×667m2、标准化温室大棚5000m2、200t级冷库2座、配有渔业化验、检测设备2台套、渔业养殖机械设备30台套。该公司采用科学的健康养殖模式和系统的规范化管理技术,年生产优质生态甲鱼18t,产仔甲鱼30万只,其它名贵特种水产品近20t。公司拥有市级名牌产品“红瑞”甲鱼,在扬州等地设立了水产品专营窗口,产品畅销省内外,对周边水产健康养殖推广、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起到了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杨寿镇共有水面9050×667m2,其中水产养殖面积8300×667m2,以现代渔业产业园区为龙头,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形成了“园区+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市场”的产加销相联接,科工贸为一体的产业体系。2014年实现水产品总产量达1893.5t,水产总产值0.71亿元。杨寿现代渔业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000×667m2,拥有养殖水面4384.5×667m2,规划建设两大养殖区域:一是河蟹池塘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水面2600×667m2,其中:①“中华绒鳌蟹良种扣蟹培育中心”培育水面300×667m2;②“池塘河蟹生态健康养殖区”,养殖面积2300×667m2。二是鳜鱼高产高效养殖示范区建设,水面1784.5×667m2。其中:①“鳜鱼高产高效养殖示范区”养殖面积1584.5×667m2。②“良种鳜鱼苗种培育中心”,培育水面200×667m2。园区为养殖户提供“统一”服务,即“统一提供优质苗种,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提供药剂,统一技术操作规程”,不仅为养殖户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养殖户节省了成本,拓展了销售,还为养殖户优化品种结构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2014年实现产值3200万元,纯收入800万元,合作社每户纯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
1.3区域特色逐步显现,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湖区水源、滩地等资源优势、水产养殖的技术优势得以挖掘和发挥,特种水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湖区农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在沿湖的杨寿、公道、方巷等镇形成了河蟹、鳜鱼、甲鱼、克氏原螯虾虾等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和示范区,面积达59900×667m2。我区先后注册的“绿扬”、“湖上”、“扬泉”等无公害河蟹品牌、“红瑞”、“北湖”等无公害中华鳖品牌以及“临湖”有机水产品牌已成为我区渔业远近闻名的特色品牌。至2014年,品牌河蟹产量已占总产量的60%。“绿扬”牌大闸蟹、“红瑞”牌中华鳖分别在扬州市区开设了专卖店,并远销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等地,产品供不应求,“临湖”有机水产品全部直销南京市场,品牌水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方巷镇地处邵伯湖畔,是邗江区水产品养殖重镇之一。全镇共有水面滩涂45000×667m2,可供水产养殖面积达30000×667m2,其中湖泊面积8000×667m2,精养鱼塘10000×667m2,邵伯湖围网养殖12000×667m2;从养殖品种上分其中常规鱼养殖面积10000×667m2,虾、蟹、鳜鱼等特水养殖面积18000×667m2。该镇还注册“湖上”、“帆柳”两个水产品牌,成立了“扬州市邗江区红日水产合作社”、“扬州市邗江区沿湖水产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的产品已进入扬州各大宾馆与超市,产品供不应求。方巷镇红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已拥有无公害产品6个,合作社现有会员105人,生产面积达1500×667m2,主要从事邵伯湖鱼、虾、蟹、鳜鱼、龙虾等水产品养殖生产。合作社建立为本地区渔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创建了平台,促进了产业分工。临湖有机生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基地养殖面积15000×667m2,水生植物及贝类保护区30000×667m2,其中3000×667m2水产品养殖示范区通过有机认证,主要有机水产品有螃蟹、鲢鱼、鳙鱼、黑鱼、鲫鱼、青虾、白虾、黄颡等品种;天然贝类产品有:螺蛳、蚬贝、河蚌等;天然水生植物有:芡实、菱等。2014年合作社渔业产量达1735t,实现销售收入1381万元。
1.4加强安全监管,夯实水产品质量基础。
为保证全区水产品安全、优质,邗江区制定了《扬州市邗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确保上市的水产品既能满足市场多样化,又能满足市民产品优质化的需求。一是通过举办培训班和发放资料宣传,提高了广大养殖生产者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养殖业务素质。二是每年对渔药经销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检查,确保渔药经销以及使用单位合理合法使用渔药,三是对重点苗种生产基地和养殖企业统一发放了水产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表格,要求他们规范管理和记录生产情况。四是药残快检。在全区建立了6个水产品药物残留快检实验室。规定每个实验室全年分月检测任务,全年检测样品450份,对全区水产养殖生产进行常态化监管。五是全区水产品抽检。每年对全区水产品定期进行抽检,同时不定期对水产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产地检测。六是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公道现代渔业园区积极推进水产设施养殖物联网监控系统建设,该系统在秋水公司常规鱼养殖基地、中科院实验场新品种繁育基地、浅水湾公司甲鱼标准化养殖基地、红瑞公司生态甲鱼养殖基地、农发公司河蟹生态健康养殖基地建设,覆盖水产养殖面积近千亩。养殖户可以通过手机或Web页面实时了解养殖塘内各项参数和启闭设备,真正实现了水产养殖技术的信息化、传感化,使水产品在最适宜的环境下生长,达到智能、节能和增产的目的。
1.5适应发展新形势,休闲观光渔业初具规模。
邗江区突出的区位优势、靠江临湖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吸引了社会资金向休闲观光农业投入,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一、二、三产业联动。公道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在保持以水产品养殖生产第一产业为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九井原始山庄、碧水蓝天、宝华休闲渔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链,加大了垂钓休闲、会议培训、农事参与、水上娱乐等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增加了园区第三产业比重。方巷镇沿湖村地处邵伯湖畔, 70%的村民的祖辈多来自山东一带,长期以捕鱼为生,解放后移民到沿湖村。从2000年起,沿湖村带领渔民围网养殖,渔民们个个支持,纷纷加入围网养殖队伍,当年人均新增收入达5000多元。如今13000×667m2的塘口里,春夏秋冬都有水产品上市,并建成了1500×667m2贝类增殖保护开发基地。然而,大面积围网,高密度养殖,造成湖水严重富氧化。对此,有着“南北联姻”沉淀下来的渔家文化沿湖村,探索把特色产业与特色文化深度融合,开创一条“一业为主、多元拓展”渔民增收之路。沿着这一思路,沿湖村在抓好传统渔具制作、渔家面点制作等技艺申遗同时,及时启动建设扬州渔文化博览园,打造扬州旅游独特新亮点。2014年村集体收入从2004年的不到5万元上升到今天超过7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万元,渔民从“水上漂”住进别墅区,昔日的贫困薄弱村,一跃成为扬州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扬州市“百强村”、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
2“十三五”特种水产业发展主要目标
至2020年,全区建成以公道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湖区高效设施渔业基地、邵伯湖网围健康养殖基地为主体,以区域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综合效益显著为目标的特种水产业。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达60000×667m2,占水产养殖面积的85%,特种水产品量产6000t,占水产养殖总量的30%。新增水产品无公害基地30000×667m2,无公害品牌15个。
2.1调优特水养殖结构。大力推广蟹池套养鳜鱼、花鱼骨、翘嘴红鱼白、青虾等特种水产品和成鱼池套养河蟹、鳜鱼、青虾等特种水产品的生态养殖模式,混套养面积50000×667m2;发展中华鳖生态高效养殖3000×667m2,邵伯湖围网有机甲鱼养殖1000×667m2,温室大棚养殖30000m2;发展鳜鱼主养1000×667m2,套养2000×667m2;公道、方巷、杨寿等镇龙虾养殖3500×667m2;在杨寿、公道、方巷等镇推广六小品种混套养5000×667m2。特水产量6000t,产值4.2亿元。
2.2加快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重点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大规模集成养殖技术、主混养高产养殖技术、水环境修复技术、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和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全面提高渔业生产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促进渔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3“十三五”特种水产业发展重点区域
3.1建设沿湖高效设施渔业基地
一是公道镇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规划范围:包括公道镇所属胜利滩、欧阳滩、七号滩、王伙滩。规划面积: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0000×667m2,其中养殖面积8000×667m2,包括生态休闲渔业基地2000×667m2和特色水产品生态健康养殖基地6000×667m2。在胜利滩、欧阳滩建设生态休闲渔业基地,包括1000×667m2中华鳖生态养殖区,300×667m2中华鳖良种繁育中心、400×667m2鳜鱼高产高效养殖区等。在邵伯湖西岸的七号滩、王伙滩改造建设特色水产品生态健康养殖基,包括1500×667m2(其中大棚5000m2)中华鳖生态健康养殖区,2400×667m2河蟹池塘生态健康养殖区和克氏原螯虾生态健康养殖区等面积2100×667m2。二是杨寿镇现代渔业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沿公道河和杨寿涧两岸,杨寿镇的东兴、新龙、爱国、方集等村。规划建设杨寿镇东兴、新龙、爱国、方集等村8500×667m2。在东兴、新龙、爱国等村建设河蟹池塘生态健康养殖基地6500×667m2,其中东兴2000×667m2、新龙2200×667m2、爱国等村1800×667m2、方集500×667m2。重点进行1000×667m2标准化鱼池改造建设;1000×667m2防逃设施建设;1000×667m2微孔增氧设施建设;2000m进排水渠道建设;建设500t冷库1座;建设生产用房400m2;建设培训用房200m2;购置常规水质检测仪器1台套。在东兴、新龙等村建设鳜鱼高产高效养殖基地2000×667m2,其中东兴1200×667m2,新龙800×667m2。重点进行800×667m2标准化鱼池改造建设;1500m进排水渠道建设;涵闸建设10座;1500m线路改造建设;3000m道路建设;建设生产用房300m2;购置常规水质检测仪器1台套,配置溶氧测控仪进行全程自动监控。联系和依托科研教学推广单位,通过科学论证和规划,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融合科技推广、种苗繁育、教育培训、综合服务等功能,逐步逐步将该区域建成邗江第二个省级现代渔业园区。三是方巷镇河蟹健康高效养殖基地,沿邵伯湖西岸方巷镇的兴湾、庙头、合玉、开扬、三里桥等村,发展河蟹健康高效养殖基地10000×667m2,其中兴湾2500×667m2、庙头2000×667m2、合玉2000×667m2、开扬2500×667m2、三里1000×667m2。重点进行4000×667m2标准化鱼池改造建设;6000×667m2防逃设施建设;200×667m2微孔增氧设施建设;10000m进排水渠道建设;建设500t冷库2座;建设培训用房200m2;购置常规水质检测仪器2台套。
3.2建立邵伯湖网围健康养殖基地。在方巷镇沿湖村邵伯湖养殖区域,自北向南建设网围健康养殖基地12000×667m2,其中尤家湾2000×667m2、王伙7500×667m2、汪家套900×667m2、孔尖1200×667m2、老咸菜400×667m2。建设两大网围养殖基地,一是“邵伯湖河蟹网围健康养殖基地”,面积10000×667m2。加固围网12000m,建设简易码头三个,建设500t冷库1座。二是在王伙建设“邵伯湖有机水产品网围养殖示范基地”,面积2000×667m2,其中。建设防浪挡污网墙2000m,加固围网4000m,添置水质监测仪器2台套,建设培训用房150m2。
4特种水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4.1建立苗种基地,夯实特水发展基础。为加快推进特色水产业的发展,必须围绕主导产业,选择具有一定生产基础和技术优势的生产单位,建立配套的苗种生产基地。通过进一步完善繁育生产规程和设施,力争在公道园区建立省级甲鱼良种繁育场。同时进一步完善和管理公道镇异育银鲫繁殖、公道和杨寿鳜鱼苗种培育,建立和发展大口胭脂鱼、鲥鱼的种苗培育基地,对其使用的亲本和引进的鱼苗进行疫病检测与控制,全面提高全区优质种质保护能力和良种生产能力,提高良种覆盖率,保障渔业生产,为特色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4.2创新投入机制,提升特水发展质态。增加资金投入,增强水产业发展后劲,一是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对无公害基地和品牌建设、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四个一批”建设的扶持力度,提升现代渔业装备与设施,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力度。二是要改善和优化水产投资环境,鼓励各类资本以多种经营形式参与水产业生产经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导和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加大对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吸引二三产业资金向一产集聚,引进能人带资金、带技术来我区投资开发,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三要加强项目包装。积极组织项目包装,争取各级财政资金的扶持,加强对特水养殖基地水、电、路、池塘及其它养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推进高效设施渔业的发展。
4.3加强科技推广,提高特水养殖水平。以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为抓手,全面推进新品新、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推广进程。一是加快新品的引进与推广。在做好翘嘴红鲌、淡水白鲳、湘云鲫等现有引进品种养殖生产的同时,继续引进和试点推广河豚、斑点叉尾鮰、赤眼鳟、大口胭脂鱼、鲥鱼、基尾虾、宝石鲈、中华倒刺鲃、白斑狗鱼、加州鲈、澳洲鳕鲈和佳帝鱼等可以发展创汇渔业和市场适销对路的国内外特色水产品,并做好新品种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市场营销工作。二是加快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重点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大规模集成养殖技术、主混养高产养殖技术、水环境修复技术、渔业物联网技术、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和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全面提高渔业生产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促进渔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利用渔业科技入户和基层农技推广平台,发挥推广服务体系的技术优势,通过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培训班,引导养殖户运用先进实用养殖技术,提高渔业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推动全区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4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树立渔业特色品牌。坚持政府引导、部门指导、自愿互利、民主管理、协同发展的方针,积极兴办多种形式的水产专业合作组织,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培育壮大新的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通过订单渔业、股份合作、工业反哺农业等形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细化分工、树立品牌,形成“市场+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链和利益链。一是大力扶持渔民专业合作社、家庭渔场的发展。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努力进行科技推广、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疏通水产品流通领域,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渔业团体,提高渔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能力。二是加大品牌建设力度。通过现代渔业示范村(场)、无公害品牌、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建设,提高水产品质量,发展和壮大规模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推进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传统渔业增长方式。三是延伸产业链。着眼于提高产业化水平,发展水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业,加快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依托扬州市口缘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搞好上下游专业化分工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形成产销衔接、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四是构筑信息平台,在发展实体店销售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发展网上销售,畅通流通渠道,推进我区优质水产品更多地走向高端市场。
文章编号:1006-3188(2015)03-0003-05
收稿日期:2015-8-12
第一作者简介:赵欣,男,汉族,1969年1月出生。1991年7月南京农业大学淡水增养殖专业毕业, 2008年任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淡水养殖。电子信箱:yzsjyzx@163.com,
中图分类号:[S9-9]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