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泥炭工业分会国际泥炭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主任委员会会议纪要
2015-04-17
2015年7月17日下午,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泥炭工业分会、国际泥炭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两委会)选出的第一届主任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元名都大酒店三楼贵宾厅召开。出席会议的主任委员会委员有:尚庆茂、谭钧、赵果荣、杨志国、张子学、夏江平、李民、王忠强、孟宪民、韩立新、邱娟、武丽萍、黄庆辉、郭世荣、周霞萍、江志阳等16人,请假3人。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长曾宪成作重要讲话,国际泥炭学会秘书长哈努、国际泥炭学会第二专业委员会主席杰拉德出席会议与主任委员会委员交流并合影留念。会议由专业委员会孟宪民秘书长主持。
会议回顾了两委会成立仪式和中国泥炭产业高峰论坛取得的成果,研究了申报泥炭新兴产业国家项目申报方案,讨论了2015-2016年度两委会工作计划如下。
一、完善泥炭产业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泥炭产业战略的行动方案
两委会的成立是我国泥炭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但是我国泥炭产业发展困难重重,任重道远。两委会要全面客观地分析我国泥炭产业发展资源条件、国家和市场需求,根据泥炭行业自身条件与面临的困难和威胁,反复推敲完善两委会筹建报告中提出泥炭产业发展战略、愿景和使命,针对性地制定促进我国泥炭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引领我国泥炭产业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二、改进开采方式,提高泥炭质量
我国泥炭矿规模小,土地紧张,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大规模机械化平面开采方式,但是国内现行的挖掘机垂直开采方式又极易混淆矿层,掺杂病菌、虫卵和草籽,致使泥炭质量不佳,广受诟病,必须立即改变。会议决定征集专业机械制造厂家进行液压开采斗的设计制造,2个月内进行实地开采试验,如果效果可行,则立即召开现场观摩会议,在全行业推广垂直开采工艺,彻底解决我国泥炭开采技术落后的局面,实现泥炭高产高效。
三、支持泥炭椰糠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根据不完全资料统计,2014年全国藓类泥炭进口总量为100~150万立方米,进口和国产椰糠为600万立方米,并以每年15%~20%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泥炭产量只有100~150万立方米,进口泥炭和椰糠数量已经超过了国产数量,目前从事进口泥炭椰糠引进和推广的企业将近20家。北京利丰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的印度尼西亚木本泥炭引进项目进展迅速,国家电网绿色能源公司库页岛泥炭生产基地筹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国中化集团正在抓紧调研波罗的海泥炭引进和市场开发工作,越来越多的国企民资走出国门,国外优质泥炭引进数量和规模将不断扩大。我国地处全球弱泥炭积累带,泥炭品种单一,藓类泥炭和木本泥炭稀缺,大量进口国外泥炭资源已成定局。两委会积极推进泥炭生产要素跨境流动,支持各种所有制将资金技术走出去,资源利润带回来,满足国家现代农业发展、食品安全和环境治理对泥炭及其产品的需求,同时也将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扩大泥炭市场的宣传扶持力度,在泥炭应用技术、市场信息、展会服务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四、提升生物基质原料技术水平,扩大泥炭替代材料来源
生物质资源是国际泥炭学会重点开发的泥炭替代材料,也是国际泥炭学会管理的重要领域。我国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糖渣、醋渣、糠醛渣、食用菌渣)、工业有机废水资源、固体废弃物资源等生物质资源存量巨大,是解决我国泥炭资源总量不足、品种不齐、不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原料来源。两委会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物质资源处理技术,提升生物质资源灭菌、灭虫和灭草效果,加强配方调制研究,全面规范和解决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技术问题。
五、加速泥炭标准化工作
泥炭产业快速发展面临着市场混乱、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泥炭标准化已经成为两委会十分紧迫的工作。由于全国泥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复组建仍需要时日,加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每年立项标准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泥炭产业对产品标准、方法标准、技术标准的紧迫需求。为此,两委会决定采用东北师范大学泥炭沼泽研究所编制的标准。以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12项地方泥炭标准为基础,召开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进行标准评审,通过后以协会标准名义发布实施,以满足泥炭行业发展的急迫需求。对已经发布实施的农业部《蔬菜育苗基质》部颁标准和山东省《育苗基质》地方标准,两委会要积极宣传贯彻,加强技术培训,并在各地宣传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争取标准修编和完善。与此同时,加大对ISO、ASTM、CEN等国际标准、国际先进标准的采标力度,以节省标准编制时间,加快标准实施进度。
六、泥炭切块开采装置研制和商品基质成套设备开发
专用设备是提高泥炭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快切块开采装置开发,以改变开采方式,提高泥炭质量。必须加快基质和土壤调理剂生产线配套开发,以满足大批泥炭企业对成套设备的需求。两委会将根据在国外考察所获取图片、影像、文字和图纸资料,选择有意投入设备研制开发的专业机械公司进行前期开发研究和试验示范,待考核定型后在全行业推荐使用。
七、编写上报专题报告,建立泥炭产业政策支撑体系
围绕泥炭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配套政策,重点解决制约泥炭产业发展的资源管理政策、税收政策、运输补偿政策、科技支持政策等,为我国泥炭产业发展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
八、编制国家项目报告,争取国家专项资金
围绕泥炭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政策、资金引导作用,支持泥炭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加速突破关键技术,加快培育泥炭新兴产品领域,促进泥炭产业规模和水平提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泥炭产业专项的组织实施,不仅对培育和发展我国泥炭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国改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有深远影响。两委会即启动国家泥炭专项报告编制工作,力争百亿规模投入,3~5年内形成2000亿元产值。在国家大项目的支持下和两委会的组织下,陆续组建专业基质产业联盟、土壤调理剂产业联盟、泥炭腐植酸产业联盟等组织,扩大培育泥炭产业规模,为国家绿色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做出贡献。
九、组织参加国际生物基质研讨会和国际泥炭大会
积极分发信息,组织相关企业经理、负责人和泥炭专家参与2015年9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国际生物基质研讨会和2016年在马来西亚的古晋市举行的国际泥炭大会,跟踪泥炭产业国际发展,加强泥炭产业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我国泥炭产业快速发展。
当前,党和国家把现代农业、食品安全和环境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国培育泥炭新兴产业,推动其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对此,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凝聚全行业力量,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推动全行业大发展。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泥炭工业分会、国际泥炭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中国泥炭产业高峰论坛”选举出了两委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会,通过了两委会章程和管理规程,提出了中国泥炭产业发展战略,完成了既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