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穗醋栗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栽培技术
2015-04-17于忠峰
于忠峰
(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辽宁 朝阳 122000)
黑穗醋栗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栽培技术
于忠峰
(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辽宁 朝阳 122000)
文章主要介绍了黑穗醋栗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建园和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建园以中性和微酸性,平坦或缓坡地为宜,提倡开沟栽植,大苗建园,每667 m-2栽植440株。对黑穗醋栗在建园及田间管理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黑穗醋栗;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技术
黑穗醋栗,虎耳草科多年生小灌木,俗称灯笼果、狗葡萄等。株高1.3~2.0 m,寿命20 a左右。果实近圆形或椭圆形,似小灯笼状,成熟时紫黑色,色泽光亮,呈串状。果实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黄酮、有机酸、糖、矿物质等。花青苷含量在醋栗家族中是最高的。最高每百克鲜果含维生素C达98~417 mg,仅次于猕猴桃中的含量。果实和叶子均含有大量的黄酮。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含量使得黑穗醋栗成为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液类疾病和消炎、抗氧化类药物的原料。高含量的有机酸类使它对于解毒和预防感冒、提高身体免疫力效果明显。长期食用果实及其制品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在欧洲国家栽培较早,英国和德国栽培普遍。我国吉、黑、蒙地区引种栽培早些,辽宁省也有栽培。现将黑穗醋栗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建园
1.1 立地选择
黑穗醋栗适宜在中性至微酸性土壤栽培,且喜光喜肥沃,不耐涝也不耐干旱,建园以选择向阳、土层深厚、壤质或沙壤质的缓坡或平坦地块为宜。
1.2 整地
整地前清除造林地上原有的树木、杂草和杂物。然后采用全面整地法,翻垦全部造林地土壤,整平,开沟35 cm深,沟间距1.5 m。
1.3 苗木选择和运输
选择良种大苗建园。苗高≥50 cm,无病虫害的健康壮苗。避免单品种建园,影响授粉结实。运输前蘸泥浆,包裹根系,即运即栽,避免起苗后长时间不定植,当天没来得及定植的,要做好假植保存。
1.4 定植
定植株行距1.5 m×1.0 m。在条状沟内每667 m2施腐熟的农家肥1 000 kg,与土壤充分混合。栽植时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栽后灌足定植水。
2 田间管理
2.1 土肥水管理
定植第2年行间可以间作,比如林+药模式或林+农模式等,直到树体行间接近郁闭时。间作时,结合间作物的除草,完成幼龄园的中耕除草作业。成龄园园区杂草以不影响树体生长为临界,杂草高度超过15~20 cm进行割刈覆园。
幼龄园以施氮肥为主,辅以钾肥;成龄园以磷肥为主,氮肥和钾肥为辅。氮肥在5月施用,最晚也要在5月中旬完成,避免树体过晚停止生长,幼树容易造成早春枝条抽梢,成树除了容易枝条抽梢外还影响越冬养分的积累从而影响花芽分化,进而影响翌年的果实产量。幼树施肥量50~100 g株-1,成龄树施肥量100~200 g株-1。
早春的解冻水,避免因为苗木失水引起的抽梢和萌发迟缓;5月初的坐果水,开花前和开花时节保证水分供应,避免影响花期;6月初的果实膨大水,避免六月落果和影响果实膨大;入冬前的上冻水,保证苗木越冬后的成活和发育。除此以外,生长季节如见果园土壤含水量不足应及时灌水,保证良好的水分供应。避免果园地面长期积水,大雨或连阴雨天保证排水通畅。
2.2 整形修剪
分春剪和夏剪。休眠期修剪为春剪,在早春进行。黑穗醋栗的地上部分是由15~20个不同枝龄的枝条组成,树冠1.0~1.5 m分散圆形。树体根茎处芽可以长出强壮的直立枝,称为“基生枝”。这种基生枝1~3年生生长旺盛,结果多,此后逐渐衰弱,应及时疏除,更新其他健壮枝。基生枝上萌生的芽发育成的枝为1级枝,1级枝上再萌发2级枝,以此类推,最多可以分枝7级以上。每株成树约需要15~20个基生枝,一般需4个生长周期完成。基生枝上分枝级次越多,后萌发的级次越弱,不具备结果能力,需要短截。此后每年注意培养新的基生枝,对衰弱的基生枝进行逐渐短截直至疏除,完成基生枝的更新。对下垂枝、过密枝或病弱枝要及时疏去。夏季修剪是指生长季修剪,一般在落花后进行,主要以除萌为主,间或剪除过密、病虫、枯死和衰老的枝条。
2.3 病虫害防治
2.3.1 病害
(1)立枯病。是由幼树感染真菌引发的一种病害。感病的幼树根基部变黑褐色,逐渐凹陷,最后坏死,从而切断了养分、水分自下而上的传输通道,致使植株地上部分枯萎,最后全株死亡。
可以通过农业防治来防治立枯病的危害。轮作,减少真菌在幼苗上的传染;加强田间管理,强壮树体,增强抗病能力;及时拔除感病幼树,土壤消毒,补植的幼树可以客土定植。化学防治可以选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或是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
(2)白粉病。是主要危害叶片的真菌病害,严重时全株感病。感病叶片叶背覆白色粉状层,下部叶片病斑多,后期叶片蜷曲。严重时新稍枯死,果实出现病斑,影响树势,造成经济损失。
白粉病的发生与温湿度、树体郁闭度、品种关系密切。通过农业防治来降低病害的危害。选择抗病品种;通风透光,通过修剪,将枝量控制在一定数目,白粉病16~29 ℃均可发病,高温高湿发病率增加,适当通风,改变温湿度。化学防治可以交替使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效果明显。
2.3.2 虫害
以叶螨和蚜虫危害多些。叶螨为害成熟叶片,蚜虫为害幼嫩枝叶和花蕾。叶螨为害,使叶片失绿,树体光合能力受损,影响树体生长和结实,严重时整株死亡。可以使用1.8%农克螨乳油2 000倍液或20%复方浏阳霉素乳油1 000倍液防治。蚜虫为害,吸食树体汁液,使树体衰弱并传播多种病毒。可以用糖醋液、黄色板、黑光灯诱杀,杨柳枝把诱集捕杀,或是叶面喷肥(10%碳铵溶液+0.5%氨水溶液+2%尿素溶液,根外喷施)防治。多种方法结合使用,防治成效理想。
2.4 果实采收
采收时期以90%果实着色后8~16 d左右为最佳。此时,果实的糖、酸含量及色价均较高。
2.5 繁殖技术
黑穗醋栗能产生大量不定根,所以生产上采用嫩枝扦插、硬枝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进行繁殖。育苗速度和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1] 李强.醋栗的栽培及管理[J].甘肃林业,2009(1):36-37
[2] 郑庆伟.穗醋栗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农药市场信息,2012(12):21-23
[3] 梁英海,李亚东,张志东,等.黑穗醋栗成熟期间营养成分变化规律和适宜采收期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29(1):58-60
1005-5215(2015)03-0121-02
2014-12-24
于忠峰(1965-),男,辽宁锦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科研及基地管理工作.
S663.9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