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阳地区集体林林改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04-17陶世良

防护林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经济林朝阳集体

陶世良

(朝阳市林业局,辽宁 朝阳 122000)

朝阳地区集体林林改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陶世良

(朝阳市林业局,辽宁 朝阳 122000)

文章对朝阳地区集体林林改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主要问题是抚育质量差,经济林发展不平衡,用材林经营状况不佳,林分过于分散,资金困难等。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力争逐步实现规模化,加强政策扶持,树立先进典型及加强产业拉动和科技支撑等解决对策。

集体林;经营;经济林;经营对策

朝阳地区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确立了农民对集体林业的经营主体地位,调动了农民群众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使本地区集体林业取得了快速长足的发展。本文在此拟针对朝阳地区集体林林改后所存在的问题做一论述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而实现本地区集体林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1 林改后集体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山地公益林抚育欠账多,林分质量差

林改后的集体公益林,特别是山地油松等水土保持防护林,由于缺少资金,森林抚育欠账较多,主要是进行防火防虫,只有少部分按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要求进行了抚育。因此,这部分森林大部分处于原始生长状态。密度大,枯立木与病虫木多的问题较为突出。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公益林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基本上是按照环境林来看待。老百姓对公益林管理不太关心,缺乏必要的经营抚育措施。林改后分到各户的宜林荒山几乎没有造林。

1.2 退耕还林中经济林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1.2.1 经济林及果树品种急需改良 据调查,朝阳地区除山杏、大扁杏等杏树品种外,大枣、苹果都是本地区的特色果树。但在品种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苹果,过去一些老的品种(如国光)由于多年在生产中没有进行栽培,现在已经几乎“绝迹”了,新引进的许多新品种易罹患各种病害。有的地方栽培的新品种苹果树,在10年生左右时,突发严重的各种病害而大批死亡。

1.2.2 农民对经济林经营管理意识不强 大扁杏抗逆性强、经济价值高,被誉为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但林改后,目前多数大扁杏经济林都是一家一户经营,形不成规模效益,在经营方面几乎是处于“弃管”状态,加之频繁出现霜冻等情况,致使经济林效益一直较低。

1.2.3 经济林发展的新模式推广存在很大难度 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在凌源市和朝阳县进行了大扁杏、大枣与农作物复合立体经营模式的试验研究。试验区的经济林与农作物的综合效益十分显著,其产值比纯农田提高1~2倍。但由于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土地利用方式,采用“条田管理”,而不是“方田管理”,给农林复合立体经营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1.3 用材林经营现状令人担忧

目前在朝阳地区的集体林中,林改后的商品用材林经营现状令人担忧。在朝阳县木头城子镇,河滩地4~5年生速生杨死了近133.3 hm2;乍菜营子村5年生的53.3 hm2杨树,胸径达到15 cm左右,春天刮大风都断了。再比如朝阳县六家子镇,用材林以刺槐为主,现有的刺槐林已伐完一次,现在主要是萌蘖林,缺乏抚育,没有明显的主干。还有一些在河滩地生长的杨树,抗性差,有的已经干枯死亡。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过去的乡土树种如小叶杨、小青杨等几乎在生产中不予使用,而新培育的速生杨品种,普遍存在着抗性较差,病虫害严重的问题。

1.4 林改过程中的遗留问题有待解决

由于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有些乡镇林权纠纷现象严重。直到现在,存在争议情况下的林地确权任务依然无法完成。如朝阳县台子镇曾经有过移民情况,林改时较多一部分农户的林地怎样确权就成了当前困扰的难题。还有一些地方的农民群众对林改不甚关心,据在朝阳县木头城子镇的调查,当地的山地公益林在荒山承包时就已经分到了各户。由于分时没有进行严格的测量和勘界,林改后,很多农户不知自家地块所处位置。总体来看,林改对老百姓承包荒山责任制方面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显现出来。

1.5 产业发展滞后造成农民投身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朝阳地区集体林林改后,农民从事林业的积极性没有预期的那样高。其中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造林强”而“产业弱”,这是朝阳地区林业发展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本地区的林业产业有了一定发展,但产业发展一直落后于造林和营林。目前朝阳地区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多数木材加工企业处于作坊式加工、来料加工的局面,有的企业由于原料不足而被迫停产。同时,有许多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长期处于初级产品阶段,缺少资金投入开展深度的产品研发。如凌源市乌兰白镇的“大扁杏专业合作社”,长期以来一直只是搞点儿杏核、杏仁的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如果脯一类的产品基本没有生产。

1.6 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是有效整合林业生产资源,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朝阳地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待解的难题,主要是:①林产品市场建设比较滞后,优质林产品的外贸出口受限制。在朝阳县号称是“大枣县”,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建起“大枣批发市场”。同样,在杏树和其他果品类树种的生产方面,相应的市场建设也没有跟上。此外,像山杏、大扁杏、大枣这样的经济林,是朝阳地区出口创汇的优质产品,但外贸出口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大铃铛枣颇受俄罗斯人的欢迎,但出口“报关”时却没有大枣这个品种。②缺少专门管理部门。林业生产经营以及商品经济林的产品在销售等方面出现难题和困扰,农民找不到咨询的地方。没有专门的服务管理机构,就等于没有好“戏台”,农民无法唱好集体林经营这个“戏”;③金融扶持方面的政策有待加强。在集体林发展方面,现在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信用社等,贷款不往这方面倾斜,而农民又没有大量资金,因此难以有大的作为。比如经营大铃铛枣,前几年建园、建库要有一笔较大的开支,但没有收入。一般的农户即使认识到该项目的发展前途,而由于资金有限也只能是望而却步。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多数农民目前对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依然是观望和等待。

2 应采取的对策

2.1 在发展方针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发展民生林业

坚持以人为本,强力打造民生林业,是新时期实现本地区集体林业快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集体林建设不仅要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生态保障,而且要努力拓展林业的经济功能,为百姓致富拓宽渠道。在朝阳地区,体现民生林业内涵的生产建设内容,主要是经济林及果树栽培方面。多年来,当地各级政府也一直对此类生产项目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多年的建设积累,特别是退耕还林以来经济林的快速发展,使本地区经济林和果树方面已经具备了雄厚的资源基础。朝阳地区虽然气候比较干旱,但在发展经济林及栽培果树方面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只要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本地区的光热资源充足,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山杏、大扁杏、大枣及水果一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以往粗放经营模式,其经济效益将会大幅度提高。

2.2 管理体制上,力争逐步实现规模化

2.2.1 对集体山地公益林,要通过“国有化”的方式来改变其经营管理体制,提高其生态经济效益 目前在朝阳地区,从农民对林改后的公益林的经营态度、经营现状上看,继续对集体公益林及林改后的宜林荒山采取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方式,对于提高森林质量,发挥其应有的生态经济效益显然是极为不利的。破解集体林改革后,农民造林不积极、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主要应通过“国有化”的途径。为此,要在林业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扩大国有森林资源比重。把集体林改后的山地公益林部分和农民承包的荒山,收归国有经营。同时还要由政府出资收购其他非国有森林资源和其他经济组织的新造林地,交由国有林场管理。

2.2.2 对于商品用材林和经济林要扩大其经营的规模 在本地区森林经营中,特别是对于商品用材林和经济林,采取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土地使用规模受到局限,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难度很大。同时,自产自销,形不成产业竞争优势。实践告诉我们,扭转这种经营局面的正确途径就是扩大集体林的经营规模。目前广泛兴起的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可以提高林业组织化程度,推动分散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转变。因此,要尽快出台政策,加速推进土地流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平等自愿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采取以林木、林地投资、出租、出让、折股或者通过林地、林木资源有偿流转,发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根据经济林、商品用材林产品开发利用的实际要求,成立基础合作社单元,再将这些基础合作社组成更大规模的集成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农户”、“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龙头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发展经营模式。

2.3 大力加强政策扶持

朝阳地区农民是集体林建设的主力军。集体林生产,尤其是与农民群众切身生活利益紧密相关的经济林与商品林的生产项目,初始阶段需要购置苗木、建设基础设施,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启动资金。因此,出台稳定的财政扶持政策,解决林农面临的资金问题对于农民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改变以往对林业的重视只停留在口头上的状况,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集体林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推出并逐步完善农村商品经济林、林下经济自主经营与产业开发政策、增加退耕还林直补额度政策、集体林发展项目的金融扶持政策,以及各项惠林政策等。

2.4 积极树立先进典型

一是要积极扶持并着力规范林业合作社的成功典型,让更多的基层干部和农民认识林业合作社对优化林业经营的显著作用,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加入林业合作组织,推动林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二是针对目前经济林,特别是退耕还林过程中所建起的13.3万多hm2经济林基地所出现的产值效益低下的问题,应在抚育改造上下功夫。对现有纯经济林,尤其要扶持典型大户,建立抚育改造、高产高效的示范样板林,用榜样的力量吸引农民加强对经济林的抚育管理。对于尚未退耕的坡耕地段,要以土地流转为契机,推广农林立体复合经营,建立农业与林业效益“双保险”的新的经营模式。

2.5 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

要真正实现本地区集体林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发挥应用性林业科研工作服务于生产实践的作用。科研工作不仅要关注如何提高林业的生产力,还必须把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当前本地区农村及农业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统一研究,制定科学的研究规划和研究方向及内容。比如,退耕还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土生态安全,但退耕后的土地使用权属于农民,基本上栽植的是经济林和果树。当前的应用性林业科研工作应当从“土地使用权属于农民”这种实际生产关系出发,抓紧解决好杏树的霜冻问题、“结不结果”问题、采摘难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学术上并不高深,但都是农民主要的利益关切点,因而也是经济林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林业科技工作,特别是应用性的实用技术研究工作,一定要对本地区的集体林发展的技术难题给予极大的关注,努力做好科技支撑与科技服务工作。要在为农民群众积极提供市场行情、优质苗木等信息的基础上,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林业科技特派员活动,加强对示范户和农民技术骨干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针对目前本地区集体林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科研工作应着力研究好以下方面的课题:①集体林发展的方针、政策、基本趋势和主要模式、专业合作组织的体制建设和经营机制等的软科学研究;②技术标准的制定。要抓紧制定商品用材林培育和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标准,以更好地指导实践;③经济林系列丰产技术研究。针对本地区林改后的经济林,特别是退耕还林栽植的山杏、大扁杏经济林低产低效的多种技术难题,抓紧开展经济林系列丰产技术研究;④农林复合经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抓住农村土地流转加快的契机,完善既有的研究成果,加紧对农林复合立体经营新模式的研究与推广;⑤林下经济的开发研究。积极探索并合理确定集体林业的林下经济的发展规律和种类,大胆探索林间林下种植、养殖技术等新模式。

[1] 王文权.辽宁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资料汇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2] 李树民,王世忠,郭浩,等.辽西生态林业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基本途径[A].见:刘作新.低山丘陵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8-165

[3] 雍文涛.林业的集约经营与发展农林复合经营[J].世界林业研究,1989(4):1-7

[4] 祁国金,祁爽.加快辽西林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J].辽宁林业科技,2005(3):35-38

[5] 何得桂.关于深化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林业经济,2013(6):26-29

[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项目组.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基于70个样本县的实地调研[J].林业经济,2014(2):11-14,109

1005-5215(2015)03-0093-03

2015-01-16

陶世良(1957-),男(蒙古族),大学,高级工程师,从事外资项目造林和林业管理等工作.

F326.20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3.038

猜你喜欢

经济林朝阳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美是童年朝阳
迎朝阳
阮春黎 迎着朝阳,一直跑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经济林栽植密度与营造方式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不许耍赖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