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旱作农业与低碳经济

2015-04-17任丽花翁伯琦王义祥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旱区旱作抗旱

任丽花,翁伯琦,王义祥

(1.福建省精密仪器农业测试重点实验室350003;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气候异常变化,人类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困局越发凸显。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于2007年公布的第4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过去50年中的气温上升速度比过去100年的平均速度快了1倍多,全球的气候变暖导致很多极端天气灾害出现。同时气候异常变化加剧了全球水资源的不均匀性,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近20年来,北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南方河流水资源总量略有增加。洪涝灾害更加频繁,干旱灾害更加严重,极端气候现象明显增多,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牧业损失增大。预计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加大水资源年内和年际变化,增加洪涝和干旱等极端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特别是气候变暖将加速西部地区的冰川融化,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将进一步减少,对以冰川融水为主要来源的河川径流将产生较大影响。气候变暖可能增加北方地区干旱化趋势,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和供需矛盾。所以必须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探索一条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

目前,所有国家都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突破气候变化这一瓶颈的最终途径。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1],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当前,国际上在碳排放与能源消费、经济发展、经济风险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的研究。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除了能解决全球日益膨胀人口的粮食问题之外,同时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农业用地释放出来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低碳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变化、农业田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相关方面。

1 我国旱作农业现状以及对低碳经济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旱区农业比重很大的国家,旱作农业区面积大,涉及全国25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和南方的一些丘陵山区。据统计[2],北方旱区土地面积496.6万hm2,人口2.6亿,分别占全国的51.8%和21.5%,这些地区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农业生产潜力巨大,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6%,以及其中小麦的70%和玉米的80%产自北方;全国61%的棉花、46%的油料、糖料产量的10.4%和水果产量的31%也产自北方。我国南方红壤区总面积6.181×105km2,雨量充沛,但降水分配不均。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如季节性干旱严重、土壤退化、农业结构不合理等,其中季节性干旱是突出的问题之一[3]。总体来说,北方的干旱主要与年降水量少有关,而南方丘陵红壤区的季节性干旱是气候、土壤、生物、管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长期以来,旱作农业由于其生产能力相对低下,经济效益不高,发展潜力较水浇地小,在生产中不被人们重视。经过多年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变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逐渐认识到旱作农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旱作农业是指在无灌溉条件的地区,通过挖掘自然降水利用率的生产潜力,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雨养农业。我国旱作农业类型按降雨量分为两类:一是干旱半干旱、半湿润的北方旱地农业区;二是降雨量较高的南方山地丘陵雨养农业区。

2 我国旱作农业现状

我国北方旱作农业覆盖年均降水量200~500 mm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17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966个县 (市),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56%,其中耕地面积约5045万hm2;本区旱地面积占全国旱地面积的73%,水浇地面积不足20%[4]。旱地主要分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易旱地区[2]。干旱区包括内蒙古西北大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甘肃省西部、青海大部,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伊犁盆地外的全部,总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0%,年降水量小于200~250 mm,光资源丰富,气温日差较大;半干旱地区自东北向西南斜跨13个省和自治区,年降水量平均为250~500 mm,大致包括东北西部、冀北、晋北、陕北、甘肃中西部、内蒙部分地区、河北平原中部、青海部分地区及新疆伊犁盆地等,总土地面积约占北方旱区的29%,其中耕地、林地和牧地分别约占本区土地面积的15%、10%和42%;半湿润易旱地区包括黑龙江省中部偏西地区、吉林中部、辽宁西南至中北部、华中低平原、燕山、太行山、太岳山地部分地区、关中平原、山西省临运盆地及陇中黄土高原南部等地,面积占北方旱区总面积的13.5%,是北方旱区粮棉重要生产基地,多年平均降水量400~600 mm,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不同程度的旱涝灾害时有发生。多年旱地农业高产攻关实践证明,我国北方旱区农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改革开放后的近10年间,北方旱区粮食增长近40%,肉类总产增加3倍多。现阶段北方旱区的粮、棉、油和肉类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6.0%、61.0%、46.7%和39.4%。可见,北方旱区农业丰歉,对全国农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方红壤丘陵区,以大别山为北屏,巴山、巫山为西障 (含鄂西全部),西南以云贵高原为界(包括湘西、桂西),至东南沿海并包括台湾、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湖南、江苏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域,总面积118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12.3%。在南方地区,降雨量相对较多,但由于降雨时段集中、蓄水设施跟不上、水土流失等原因,很多地方出现频繁的季节性干旱,主要是伏旱和秋旱,发生频率高、强度大。伏旱的特点是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低,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都极为强烈;秋旱的特点是空气极度干燥,气温高,有时还伴有大风,由于极度干燥,植物蒸腾耗水剧增,同样使得蒸散量剧增。从湖南、江西等省的红壤区看,最热的7~9月,也恰恰是雨水较少的旱季。特别是南方丘陵无水源地区的浅丘缓坡上的旱作作物,受季节性干旱的影响更加严重,在干旱年份,部分地区经常出现大幅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水土流失、肥力减退、土壤酸化与污染、自然灾害频繁、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退化问题,呈现“红色荒漠化”现象。

3 旱作农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意义

在发展旱作农业过程中,种子、有机肥等农业自身活动产出的投入品,以及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工业生产的投入品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明显,但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可忽视;与传统的漫灌、沟灌相比,节水灌溉的成本较高;而且现代农业整个过程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参与,而农业机械的制造与使用均离不开电力、石油等能源的投入;之后的农产品加工、流通,能源的使用同样必不可少;农业废弃物 (秸秆等)的处理也是一项耗能的工作。低碳农业技术是“三低”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技术,也是节约型、安全型的技术,发展旱作农业可以节约各种资源的消耗,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并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可能对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4 我国旱作农业低碳发展措施

近半个世纪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旱作农业的研究,开发创造了成熟的模式,积累了成功经验,在发展农业和改善环境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推动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科技工作者根据本地的地理、气候等情况,在旱作节水方面研究开发出一些适宜各地情况的技术措施。

4.1 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法又称免耕法,是指在能够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培肥地力,是节水抗旱、保护环境、节本增效的一项技术。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科研和推广人员不断创新,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适应不同类型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潘根兴等[5]对保护性耕作的碳汇效应的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因秸秆还田而增加的表层有机碳储存总计达到100 Tg,每年因秸秆还田使土壤表层有机碳增加20~40 Tg,秸秆还田的年碳固定量为10.90~22.50 Tg。曾昭海等[6]的研究认为,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广泛实施下,我国年碳固定量为45.70~127.00 Tg。免耕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实现减排目标有重要意义。

4.2 推广旱作节水技术

发展节水旱作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新特征,也是现代农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世界水资源十分紧张的今天,充分利用降水、灌溉回归水、劣质处理水,扩大农田灌溉水的水源范围,发展节水农业,对于农作物低碳用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坡改梯是旱作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南方丘陵地区的浅丘缓坡上实行立体种植,粮、经、饲协同发展,实行立体种植,起到保持水土、改善作物生态小气候的作用。在土壤蓄存雨水的同时采用一些有利措施,如夏闲田伏前深耕、秋作物行间及时中耕,并做好秋季、春季的保墒工作,适时耙耱镇压土壤,采用地膜或作物秸秆覆盖保持土壤水分。我国北方采用蓄水窑窖,南方采用蓄水池(塘),增产效果均十分明显,有效提高了旱耕地生产水平和抗旱能力。在高度重视农艺节水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技术研究,利用喷灌、微灌、渠道防渗、管道输水、膜上灌水等工程技术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如吉林市采用的行走式机械节水播种及灌溉技术,甘肃省推广应用的以日光节能温室为主的各种设施农业,湖北省十堰市推广应用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7-9]等都是很不错的尝试。发展旱区节水农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节水方面还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节水意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土壤培肥,以肥调水

土壤有机质具有吸水剂或保水剂的功能。雨季土壤中的有机质可以吸收比自身大几十倍的水,在干旱季节再逐步地释放出来。土壤有机质还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孔隙度,从而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仅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土壤碳汇的重要指标。发展低碳农业,可以推广的土肥技术有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施用缓控释肥等,这些措施不仅能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土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某些病虫害的发生,还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达到节支增收的目的。

4.4 农业化学抗旱技术

农业化学抗旱技术近十年来发展较快,已经在一些地区和不同的作物上进行试验,效果比较显著。农业化学抗旱节水系列技术包括4大类,即保水剂和抗旱型种子复合包衣剂、土壤结构改良剂和土面覆盖剂、黄腐酸抗旱剂以及水面抑制蒸发剂等。当然,这些制剂在应用对象、使用时期和具体方法上各有不同。目前我国除土壤结构改良剂和水面抑制蒸发剂外,保水剂、抗旱型种子复合包衣剂和黄腐酸抗旱剂都已实现产业化、商业化生产。

4.5 新型农作物育种技术

旱作农业的重点是选育抗旱节水品种、推广高产作物品种、增加多年生牧草种植,以提高耕作土壤中的碳素储备水平。培育氮素高效利用的农作物新品种,减少N2O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这些都是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一些重要措施,有助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分析总结国外的育种经验,建议将大面积中肥育种、高肥育种和节水耐旱型品种的培育及鉴定合为一体。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确认饲料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饲料,耐旱、速生,种时还不需浇定植水,在我国旱区栽培可适应年降水量180~200 mm的气候条件,可在荒漠化草原地区种植,特别适于沙地种植[10]。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在小麦、谷子、玉米、水稻、牧草等作物[11-16]上开展农作物抗旱生理生态基础研究,充分挖掘旱作农区作物抗旱种质资源,利用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深入研究旱作作物抗旱遗传机理和品种抗旱性改良技术途经,筛选抗旱作物种群和选育抗旱作物品种,选择培育出一批耐高温、耐干旱的优良品种,为北方旱区作物抗旱性研究和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5 促进我国旱作农业低碳化发展的建议

旱作农区对节水技术与产品的需求相当大,国际市场前景广阔,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本身也具有保护资源、可更新性和保持水土等良好的生态效应。从发达国家旱作农业的低碳发展现状来看,创新的着力点应当放在农业技术以及节约能源消耗等环节上。如在机械方面,进行耕整地联合作业机械的研究与创新,加强深松翻耕犁配套碎土装置的多功能作业机械的开发,争取实现只需一次作业就能把土地打造成理想的种床以及土壤“水库”的目的。再者,积极研究农机作业节能技术的新手段,并且针对不同旱区的特点,摸索出有针对性的抗旱措施,减少资源浪费与碳排放量。另外还要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引导与支持。

发展低碳农业,在农业领域推行温室气体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措施,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将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政府已郑重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17]。如何通过一系列节水旱作农业措施,在低碳农业的指导思想下解决干旱问题,是摆在农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这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赵其国,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1609-1614.

[2]王立祥,王龙昌.中国旱区农业[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谢小力,王凯荣.红壤坡地雨水地表径流及其侵蚀[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5):839-845.

[4]高焕文.北方地区机械化可持续旱作农业研究[C]//中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5]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等.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J].地球科学进展,2003(4):609-618.

[6]曾昭海,胡跃高,张海林,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碳汇效应及潜力分析[EB/OL].(2010-03-30).http://www.doc88.com/p-11487532701.html.

[7]孙跃君.机械化旱作节水及旱作农业灌溉 [J].农业科技通讯,2010(1):120-121.

[8]左兴平,冯志丽.甘肃日光节能温室的发展与展望[J].甘肃社会科学,1997,1(28):87-89.

[9]沈康荣,李家军,汪晓春,等.旱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4):799-802.

[10]孙鸿良.专家试论我国干旱地区牧草选择与管理[J].北京农业,2003(1):24.

[11]杨子光,冀天会,郭军伟,等.小麦苗期抗旱性鉴定研究进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5):29-31.

[12]师志刚,程汝宏,刘正理,等.高产抗旱谷子新品种“冀谷22”的选育[J].河北农业科学,2007,11(1):95-96.

[13]叶世峰,李素军,王瑞兵,等.玉米育种的区域性与种质创新 [J].中国种业,2005(11):19-20.

[14]陈荣林,梁运波,刘亚.水稻旱害及抗旱育种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1(6):220-222.

[15]熊友才,李凤民.半干旱地区抗旱作物的育种方向和策略[J].生物学通报,2004,39(3):4-6.

[16]谭静,杨峻芸,陈洪梅.抗旱玉米育种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Z1):388-392.

[17]温家宝.凝聚共识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EB/OL].(2009-12-18).http://wenku.baidu.com/view/0c90c91755270722192ef793.html.

猜你喜欢

旱区旱作抗旱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让“有机旱作·晋品”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在『有机旱作』上做出特色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防汛抗旱
寒旱区水工混凝土结构常见病害及修复技术
华北寒旱区3种根茎作物初霜后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