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化设计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2015-04-17孙媛媛

建筑设计管理 2015年1期
关键词:模数室内空间模块化

孙媛媛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模块化设计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孙媛媛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模块化设计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现代设计方法学,目前较为广泛地应用到电子、家具及教学管理领域。文章通过对模块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将其引入到室内设计中,指出了模块化设计方法在住宅室内设计中应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模块化设计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应以模数网格为基础,包含住宅室内空间再限定系统的模块化设计、界面装修系统的模块化设计、装修材料与设备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三大部分。

模块化;住宅室内;设计

0 引言

传统的室内设计与装修模式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装修质量难以保证,装修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装修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在国家大力倡导住宅产业化的背景下,工业化住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住宅的工业化也应当包含室内装修的工业化,然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室内装修还是传统的手工现场作业,工业化水平极低,严重阻碍了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水平。为适应工业化室内装饰装修,文章从模块化设计方法的一般性探讨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 模块化设计理论

1.1 模块的基本概念

模块由英文单词“module”翻译而来,该单词又可译为“模数”。模块在建筑上的运用可以追溯到我国秦代甚至更早时期,当时建筑上最常用的砖,其长、宽、厚之比为4∶2∶1,在尺寸比例上呈一定模数关系。在古希腊建筑中,柱子直径与柱高之间的模数关系使得柱子整体与细部关系协调,这种关系是模数在建筑上成熟应用的开始。我国传统建筑斗拱构件的比例存在着一定的模数关系。“模块”在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为“(有标准形状大小之)组建(用于建筑,制造家具等)”。

1.2 模块化设计

所谓模块化就是为了取得最佳效益,从系统观点出发,研究产品(或系统)的构成形式,用分解和组合的方法建立模块体系,并运用模块组合成产品(或系统)的全过程[1]。模块化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在对事物的构成模式分析、优化和系统的分解、重组、协调方面有其独特的效能。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范围,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计算机等领域。

住宅室内设计中的模块化就是从住宅室内产品系统设计角度出发,结合绿色设计理念以解决室内空间环境产品的批量生产和标准化问题的理论体系。它与传统的设计方法比较可以避免建筑与室内设计的脱节,通过模块可以建立起开发商、设计师、材料商与用户的沟通平台,便于整个装修过程的管理。

2 住宅室内模块化设计特点

2.1 住宅室内模块化设计面向的是整个住宅产品系统的设计

模块化的对象是产品(或者系统)的构成,模块化不是研究某一个孤立产品或系统的设计构成问题,而是解决某类系统(产品)的最佳构成形式,即系统由标准化的模块组合而成。在住宅室内设计和施工中,用标准化模块把设计的各个阶段联系起来,大大缩短设计和施工周期。此外,模块被存储于模块库中可随时调用,减少了设计上重复的人工劳动。

2.2 住宅室内模块化设计是自上而下的设计

模块化设计首先着眼于产品系统的规划,或者说是产品的概要设计而不是详细设计。这就要求我们把整个住宅(包括室内部分)视作一个产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就应当介入室内设计内容,并且建筑设计应当符合模数协调标准,这才能为住宅室内装修的模块化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建筑设计符合模数协调标准,这样不但能保证结构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更重要的是为室内设计提供一个模数化的空间,为室内部品提供模数化的可能性。为各种部品标准化、模数化和组合化提供条件。

3 模块化设计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3.1 以模数网格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为基础

模数指在某种系统(构筑物或制品)的设计、计算和布局中普遍重复应用的一种基准尺寸,用M来表示。在建筑行业,我国采用100 mm为基准模数,定义为1M,从整个建筑物到组合建筑的部件都要是基本模数的倍数。由基准模数衍生出扩大模数或者分模数,扩大模数为3M、6M、12M……,分模数为1/10M、1/5M、1/2M……

模数网格设计就是利用正交三度空间的模数化空间网络进行建设和局部构造设计,把模数化的组合件例如天花、墙体等按照规律填充到模数化的空间[2]。这些空间的模数化网格线就构成了模数组合件在建筑空间中定位的参照。模数网格的使用在对于需要相互组合配套的物件的尺寸协调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统一室内空间模数使室内部品规格化,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模数化的住宅室内设计中涉及的轻质隔墙系统、吊顶系统、立面装饰系统等多种系统的部件将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在工厂内进行预制,现场施工安装。要使多种产品在安装过程中能够有组织的良好的配合在一起,就需要用模数网格作为连接纽带对各个部分进行协调。

3.2 模块化设计层次分析

3.2.1 模块化产品的系统设计

模块化产品的系统设计主要是通过对住宅用户的具体分析,研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把这些行为语言转化成具体的“模块”语言。每个用户有着不同的个人需求、喜好和家庭结构,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整体设计时首先对用户进行了解、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3.2.2 模块设计

模块设计包括模块的划分和综合。住宅室内设计的模块可以划分为空间模块、部件模块和部位模块。空间模块是指在住宅室内设计中划分出不同房间的模块,例如卫生间、卧室、厨房等空间的划分。部位模块是指墙面系统、地面系统和顶面系统。它包括这些部位的所有种类的零部件。界面装修系统可以在工厂批量生产,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部件模块是指实现空间使用功能的零部件模块,包括装饰装修、设备管线以及家具陈设等的各种组件和零件。部件模块的设计主要考虑其通用性,可拆卸性和组合性以及运输包装过程中的方便性。

通过选择具有不同分功能的模块,评价它们组合的可能性和合理性,进而组合成具有特定的总功能及某些特殊功能或特性的系统或产品的方法称为模块的综合[3]。住宅室内设计的过程就是我们通过客户的具体要求选择模块来组成满足一定功能的产品的过程,也就是对模块进行综合的过程。

3.2.3 模块产品设计

模块产品的设计应由国家机构主导制定标准,联合住宅设计单位、材料生产厂家等各个部门共同研发生产,建立模块产品数据库。这样可以提高模块的设计和生产水平,同时减少室内设计师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设计师可以把精力放在分析用户的实际需求上,针对客户的特点选择合适模块加以应用,缩短了设计周期的同时也提高了设计质量。具体模块的设计要考虑模块之间的互换性和兼容性,要考虑两种模块之间的模数和其他结合的要素相互匹配。

3.3 住宅室内模块化设计分类

3.3.1 住宅室内空间再限定系统的模块化设计

住宅室内再限定系统主要指分隔室内各个空间的隔墙隔断。我国目前所出售的住宅主要以框架结构为主,框架结构的建筑主要以结构柱承重,为室内空间的自由划分提供了条件。目前市面上较多出现的毛坯房则是以砖墙的形式对空间进行分隔,管线被埋在墙体里,不利于空间的改造和升级。因此传统的住宅装修模式的改变要从开发商做起,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应当把室内装修考虑到,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应该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

室内空间再限定系统的模块化形式主要是在设计中采用部件组配的轻型隔墙系统分隔空间。此外,室内空间再限定还可以使用家具或隔断等来完成,区分功能性空间,既实用又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我们还可以将轻型隔墙做成推拉式、折叠式的,使功能性空间互相重叠,能获得更加理想的使用效果。

3.3.2 界面装修系统的模块化设计

界面装修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指空间再限定的界面,包括墙板、地板、顶板的各组件,主要包括定位和固定组件、基层和面层组件。这类模块主要含有配线空间可以局部安装和拆卸,便于设备管线的维修和更换。

3.3.3 装修材料与设备系统

室内装修材料的多样化能够较好地弥补模块化所产生的产品较为单一的缺点,装修材料的多样化是室内风格多样化的基础。运用现代工业技术手段,研究开发新型装配式复合环保材料,并按照模数生产。室内装修设备系统主要包括厨房卫生间设备系统,室内供暖制冷系统等。在生产这些设备系统时要考虑室内空间尺寸和模数,使得设备尺寸规范化。

4 模块化设计在住宅室内设计中运用的前景

模块化设计是一种实用的设计方法学,尤其是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一种高效、低耗的方法来缓解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运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主要是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去考虑,室内设计模块化所体现的并不仅仅是室内环境设计的范围,关键是这一理念可以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对产品的管理和生命周期进行整体规划和长远考虑。室内设计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把模块设计方法引入到室内设计中,用户、设计师和生产厂家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主要通过模块化系统作为基本媒介。

室内设计的模块化可以较好地实现模块的拆分和组合,在此基础上实现住宅建筑室内空间产品标准化及多样化的难度会大大降低,室内产品的多样化和标准化的协调程度将会有所提升[4]。另一方面,将模块化理念应用于室内设计,可以将设计进行简化,各种零部件的生产及使用会更加高效、协调。模块化设计理念的应用,为产品的可拆卸、可回收、可利用提供方便,符合社会发展,较好地节约了社会资源。

5 结语

室内设计与人类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存在着协调发展的机制[4]。传统的住宅设计装修方式满足了人们对装修个性化的需求,但在国家大力倡导住宅产业化的今天,这种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住宅室内设计要健康发展必须引入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借鉴国外先进的装饰装修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装饰装修模式。

[1]童时中.模块化原理设计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57.

[2]杨琳.模数协调标准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索[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0:3-4.

[3]贾延林主编.模块化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59-60.

[4]万力.室内设计模块化发展趋势[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2(09):40.

TU238+.2

A

1673-1093(2015)01-0057-03

孙媛媛(1981),女,江苏徐州人,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现就职于南通大学,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10.3969/j.issn.1673-1093.2015.01.014

2014-08-30;

2014-09-16

项目来源南通大学人文社科课题(13040377)

猜你喜欢

模数室内空间模块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室内空间设计》
基于单片机和模数化设计的低压侧电压监视与保护装置
陶瓷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探讨
模数化设计方法在景观铺装设计中的应用
模块化住宅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基于LID模式的城区排涝模数探析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一种新型的RSA密码体制模数分解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