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技术服务平台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2015-04-17沈国萍于国伟
◎ 文/沈国萍 图/于国伟
搭建技术服务平台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巡礼
◎ 文/沈国萍 图/于国伟
“天山新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新医药联盟”)将推动新医药产业整体发展的开放技术平台,积极创新产业互联网化,共同研发新医药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模式,共享技术成果,促进新医药产业更快更好发展。”这同时也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辖区生物医药领域同仁们的共同诉求。
2014年11月22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天山新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大会在乌鲁木齐火炬大厦举行,这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乃至全市生物医药行业领域的一件大事。39家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作为首届理事会成员,共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计。
理事会的成立,让不少辖区企业家们心潮澎湃。联盟第一届理事会会长的新疆奇康哈博维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成感慨地说:“我等这个组织等了十年,十年前奇康维药还在单打独斗闯市场,如今新医药联盟成立后,我们可以携手形成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机制,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直关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发展的自治区科技厅巡视员胡克林认为,新医药联盟的成立和运作,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推进产业组织创新的一次具体实践,将形成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良性发展的新机制,对于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
2004年2月,当时还是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的胡克林来到乌鲁木齐高新区调研时,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特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就汇报了建设现代生物制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计划和设想。2007年,乌鲁木齐高新区把北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着力打造专业化园区和特色园区。
从最早提出设想到2014年新医药联盟的成立运作,体现了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十余年历程。乌鲁木齐高新区把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突破口,攻坚转型,高端定位、集聚发展,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崛起之路。
顺势而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努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场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激烈竞争已悄然展开。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突破口之一,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和生物医药厂商的战略选择和优先发展的重点。
从产业政策导向看,我国已将中医药、新医药发展写进了相关规划,是国家支持重点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之一。有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资金约190亿元,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资金将超过400亿元。
新疆的生物医药研发能力特别是创新药物的研发能力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但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汇集了众多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特色动植物医药资源,如新疆是全国甘草、麻黄、肉苁蓉、枸杞、红花等植物药材的主产区。
“新疆拥有各类药用植物、动物、矿物资源2000余种,药物1200多味,其中植物药材有4个品种的蕴藏量达到了万吨以上。新疆本土资源完全具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资源和市场优势。” 新疆药物研究所所长顾政一说。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创业服务中心生物医药孵化器一期大楼
新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2011-2015)》提到,生物医药产业是自治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在新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肩负着重大责任,要将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新疆经济的先导产业。
2014年12月,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研讨会提出,利用3—5年时间,在新疆率先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发挥中医民族医药的优势,逐步在新疆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传统医疗健康养生服务中心、构建中亚特色药物中心。
乌鲁木齐市将生物医药产业确立为重点发展的12个产业集群之一。作为乌鲁木齐市乃至新疆新型工业化阵地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高度重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加大该领域的投入,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辖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截至目前,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占全疆的70%以上,该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有 23 家。
据统计,2013年高新区(新市区)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有6家,全年工业总产值10.55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11.97%;2014年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7家,1—10月份工业总产值12.7亿元元,较2013年同期增长36.14%。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良好,优势明显。有条件有能力更好地发挥自治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带头和表率作用。”胡克林说。
扶持企业,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
近年,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先后设立了创新基金、科技计划、创业孵化专项资金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等扶持企业攻坚克难,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在科技方面的投入达1.5亿多元,辖区企业共有612个项目获国家、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的立项扶持,金额超过2.5亿元,带动企业科技投入50多亿元。
据统计,仅2013年,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创新基金扶持生物医药项目11个,立项资金305万元;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科技计划扶持生物医药项目10个,立项资金310万元;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创业孵化专项资金扶持生物医药项目17个,立项资金345万元,占所有扶持企业的39.5%;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中小企业发展扶持资金扶持生物医药项目8个,立项资金330万元。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经发委党组副书记、主任、企业党委书记肖永东表示,政府设立的各类扶持基金激活、带动了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虽然落实到每家企业或项目的资金数额不多,但却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中小企业发展扶持资金的评审中,将华世丹药业、奇康哈博等生物医药企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扶持,目的是让这些已初具规模的企业做大做强,向新疆生物医药龙头企业的方向发展。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科技局局长刘东伟说,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社会关注度高、资金投入大、开发周期长、人员技术密集的产业,一种新药从最初研发到最终上市,一般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为了提高生物医药研发创新能力,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科技等相关部门积极组织疆内院校及技术研发机构与本地生物医药企业对接,鼓励产学研项目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落地,并给予政策支持。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鼓励辖区企业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科技、发改委等部门对生物医药的产业项目支持政策,鼓励和帮助企业申报政府扶持资金,鼓励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提高企业创新积极性,降低企业新药研发期的风险和成本,为本地生物医药企业创新提供动力和支持。
此外,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出台的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名牌产品、专利等的奖励办法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企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受到企业的欢迎。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还在增值税、营业税等方面予以减免。
完善孵化器,助力企业创业梦想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阿布力克木·艾再孜回忆说,1999年当他第一次参加乌洽会时,见到了新疆英派生物科技公司(以下简称“英派生物”)董事长手里拿了几个纸盒子,说是自己公司的产品,想在展会上展示一下。那时英派生物刚刚创建,规模很小,在创业服务中心只有一间办公室。如今,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十几年的孵化培育和扶持下,英派生物已经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配送一体化的跨国企业,产品也已远销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这只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秉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理念,借助创业服务中心这个综合性孵化器平台的运作,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促进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营造创业氛围,帮助扶持众多生物医药企业一路成长发展。在这里,创业者除了能够获得价廉优质的办公场所、创业服务中心保姆式的扶持和服务外,还能免费获得创业信息、融资指导、政策信息服务,以及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信息、人才、财务、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
在科技企业孵化器由综合性向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下,在新疆推动民族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2009年,为进一步促进辖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区委、区政府筹划建立生物医药孵化器,以期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2013年5月,坐落于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北区工业园,疆内首个生物医药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新疆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园一期3.7万平方米投入使用。该孵化器项目立足新疆特色自然资源优势,重点集中发展医药中间体(植物提取物)、原料药和民族特色药(植物制药)产业,植物提取物功能性食品及添加剂产业,植物化妆品、香料香精产业等。
阿不力克木说,专业孵化器建成后,将面向生物医药类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研发平台、中试平台、项目申报、临床试验、药品注册代办、创业投资、物业管理等服务,运用国家扶植科技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聚集社会资源,帮助创业初期的企业吸纳成功经验,规避创业风险,建设成为高端人才以及生物医药中小企业起步发展的孵化器。
“无需再重复投资建厂或租赁厂房、甚至购买设备,创业园提供了全新的创业环境。这极大地减小了企业的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这是新疆赛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阿曼古丽·司马义决定将公司移师创业园时看重的,也是诸多孵化企业入驻园区的共识。
截至目前,已有101家企业入驻新疆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园。这些企业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初具发展规模的企业;第二类是已有研发产品的企业;第三类是仍在技术研发期的企业。
在新疆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园里,一批高科技生物医药成果正在悄然孕育、生成,一个个科技成果正在走进大众视线,多家入驻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搭建平台,解决企业共性技术需求
在创业服务中心工作的庞广宪经常与企业打交道,对辖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出生化学专业的他,有着不同的感受。由于生物医药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的新兴产业,其行业特征决定了专业性极高。因此,在给一些企业提供服务时,有时也是捉襟见肘,被企业的一些专业问题难倒更是常有的事。庞广宪说,例如在企业的中试阶段,很多中小微企业没有能力做。因此,缺少了这样的中试平台,想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也是爱莫能助。
生物医药行业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研发周期长的发展特点,不仅考验着创业者们,也同样督促着政府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和提升服务的专业水准。如何真正帮到企业?如何提供专业水准的服务?打造“软硬”兼备的综合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培育、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把利器。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致力于促使产业服务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并让这种动力衍化为企业自身发展引擎。目前,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打造的生物医药产业化技术平台,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链条,真正形成集合“官产学研商”的链条。
2013年5月,与新疆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园同时揭牌的还有天山特色生物与民族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自治区民族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及高新区(新市区)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自治区民族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和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设在新疆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园的两个维药研究成果转化基地。自治区民族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是经自治区发改委批准建立的,以新疆新医药研发和成果转化,聚集国内外医药研发高端人才,带动新疆民族药现代剂型和工艺的研发、推广、成果转化以及推动民族医药走向现代化为目的,围绕我国和中亚地区药用资源的需求所建立的民族药有效组分研究与新药新工艺平台、民族药标准品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平台、民族药制备工艺及民族药GMP中试技术平台、民族药药效安全性评价平台、中亚药用资源挖掘与数据库建设平台和民族医药研发人才培养基地。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则是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和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创业服务中心共同建立的主要围绕新疆优势植物资源产业、民族医药优势病种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解决新疆中药民族药现代化开发中基础研究薄弱,提高新药研发质量,加快新药研发速度的一个工程研究中心。2013年6月,中科院新疆理化所派驻15名科研工作者正式入驻,为高新区(新市区)辖区内外的生物医药科技创业企业开展相关技术服务。截至目前,研究中心已开展多层片的制备及样品指标性成分分析检测、沙棘提取物的分离等19项对外服务工作。
“天山生物与民族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联盟由积极投身于民族药与地方特色生物产业技术进步,立志于推动我国西部地区民族药与地方特色生物产业自主发展的生物医药企业及相关生产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团体自愿组成。
早在2012年,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就以天山生物与民族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名义组团参加了第68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在2013年5月18日新疆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园的开园仪式上,该联盟正式揭牌成立。2014年11月22日,更名为“天山新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成立第一届理事会。目前已经集聚了奇康哈博维药、特丰药业、华世丹药业、雪莲维药、英派生物、银朵兰、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所等单位。
此外,自治区药物研究所、自治区维吾尔医药研究所及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三家自治区卫生厅所属的医药科研机构已确定将搬迁至新疆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园内。目前,三家医药科研机构联合新建选址已确定。
三家医药研究机构在北区工业园落户,将实现科研机构与生物医药孵化器的对接,对于进一步完善“官产学研商”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实现生物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打造新疆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乌鲁木齐市委常委、高新区(新市区)区委书记邱树华说,推动新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强新疆民族医药产业的“官产学研商”合作,通过积极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可以使新疆的民族医药产业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这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目前正在做的一项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