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T/CT工作场所辐射水平测量与分析
2015-04-17何宗喜吴雪梅游金辉李素平吴晓华阳建华
何宗喜,吴雪梅,游金辉,李素平,吴晓华,阳建华
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a.核医学科;b.设备科,四川 南充637000;2.南充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 南充 637000
SPECT/CT工作场所辐射水平测量与分析
何宗喜1a,吴雪梅2,游金辉1a,李素平1a,吴晓华1a,阳建华1b
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a.核医学科;b.设备科,四川 南充637000;2.南充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 南充 637000
本院SPECT/CT是一款多功能核医学成像设备,具有全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影像(SPECT)功能和部分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呈像(PET)功能,其附带的CT具有定位和衰减校正功能,可对核医学图像和CT图像进行图像融合,提供病变的解剖结构信息和功能代谢信息,能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复发或转移探测、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1]。但其工作涉及使用非密封性放射源(99mTc、18F、131I等),特别是在活性室对放射性药物进行的储存、淋洗、配制、注射以及废物处理等操作派生的辐射问题日益凸显。为确保工作人员安全,依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02)要求,医院在接受国家环保部门监管的同时,应自主定时开展工作场所环境辐射水平的测量工作。在参考国内医院辐射环境监测方法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本院SPECT/CT工作场所的γ辐射剂量率和表面污染的测量工作,以掌握其辐射防护状况。
1 仪器与方法
1.1 仪器
RADIATION ALERT INSPECTOR(辐射报警检测仪),产地:美国。该仪器探头为G-M(盖格-弥勒)计数管,可测量γ辐射剂量率和表面污染,仪器定期送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进行检定校正,目前仪器检定合格(有效期至2015年6月)。
1.2 方法
(1)测量场所:针对SPECT/CT系统工作流程所涉及的可能造成辐射危害的全部场所,包括储源室、活性室、废物间、候诊室、SPECT/CT机房-检查室等。
(2)测量内容:γ辐射剂量率和表面污染。
(3)测量方法: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和《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T61-2001)要求,结合工作场所实地条件于工作人员日常接触场所的敏感区域布设测量点位,每个点位均进行10次重复测量;单次测量时间均>15 s且在读数稳定时再记录数据;测量时探测器距探测对象表面30 cm,距地面1 m;测量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得出测量结果。对于存在放射源的表面污染测量,采用直接测量方法,探测距离为10 mm。
2 结果与分析
2.1 布局
合理的工作场所布局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辐射污染。本院SPECT/CT工作场所依据国家相应标准规定进行建造布局[2]。
2.2 γ辐射剂量率
2.2.1 活性室区域
活性室操作包括放射性药物的储存、淋洗、配制、注射以及废物处理等,测量结果见表1。
表1 活性室区域γ辐射剂量率测量结果
2.2.2 病人候诊区域
病人候诊室为工作人员常接触的场所,也是辐射防护监测工作中最易忽略的地方,测量结果见表2。
表2 病人候诊区域γ辐射剂量率测量结果
2.2.3 机房-检查室区域
在机房-检查室对10个受检病人进行检查后,测量其γ辐射剂量率,结果见表3(病人注射药物活度为5~20 mCi)。
表3 机房-检查室区域测量结果
根据本院核医学科上班制度,工作人员年最长工作时间按2000 h算,参照测量结果,该场所γ辐射剂量率按最大值2.72 μSv/h计,则其职业照射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5.4 mSv,超过年个人剂量约束值5 mSv,但低于年个人剂量限制20 mSv。
2.2.4 候诊室受检病人
对2例受检病人注射等活度(5 mCi)的不同药物,在相同位置下,测得的γ辐射剂量率存在明显差异。检测发现,2例病人的γ辐射剂量率均处在较高水平,特别是18F注射者在距离1 m处的γ辐射剂量率高达11.28 μSv/h,在距离5 m处,最小值也有3.09 μSv/h;而99mTc注射者在距离1 m处,最小值也有2.57 μSv/h,超过环境监测中心所设的报警值2.5 μSv/h,测量结果见表4。
表418F与99mTc注射者γ辐射剂量率对比
2.3 表面污染测量
各场所表面污染测量均在完成日常工作的24 h后开展,探测表面均匀平整,测量过程中尽可能保持探测距离最小,一旦探测到污染区,即将探测器停留在该区域,并保持足够时间[3],测量结果见表5。
表5 SPECT/CT工作场所表面污染测量结果
由表1可知,SPECT/CT工作场所表面污染主要存在于活性室内,其中注射台面、登记操作台、超净化工作台和废物桶四周表面污染值分别高达32.18、28.48、27.95、21.28 Bq/cm2,但未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40 Bq/cm2)[4]。另外,对比发现,工作场所多处表面污染值大,其相应的γ辐射剂量率也较高,见图1。
图1 γ辐射剂量率与表面污染曲线图
3 讨论
本院SPECT/CT工作场所环境辐射水平测量结果显示,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的γ辐射剂量率与表面污染值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说明工作场所布局、放射源存储与废物处理较合理,但在辐射防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核医学工作场所属于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工作人员要对放射性药物进行淋洗、配制与注射等操作,核医学工作人员也被列为放射性健康监护重点人群[5]。测量结果显示,活性室区域γ辐射剂量率最小值是0.46μSv/h,超出该区域本底的最大值0.43μSv/h,且表面污染值也相对较大。因此,SPECT/CT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的重点是活性室。
根据外照射辐射防护基本方法(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和内照射防护原则(防止吸入或摄入放射源),在活性室的工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工作铅服、工作鞋、铅手套、口罩、防护眼镜;操作放射性药物应在衬有吸水纸的托盘内进行,工作中应尽量缩短照射时间并增加与放射源的距离;在操作中应增加防护γ射线的防护性屏蔽(如铅砖和铅玻璃)。特别是注射高能核素18F时,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防护意识,严格按照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进行操作。在活性室操作的工作人员还应注意:在注射药物后应及时、彻底地去污;为防止注射遗漏,在注射台面应垫卫生吸纸,并及时进行更换(若垫棉布,药物遗漏会造成长期累积表面污染)。建议活性室的清洁每日由专人进行湿式清扫至少1次,每两周大清扫1次,包括清理废物、表面去污、换或加消毒液、补充用品,以及进行全面的放射性表面污染探测,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登记。
SPECT/CT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的另一重点是给药后患者的管理,患者服用或注射放射性药物后,实际上已成为一个流动的放射源,必然会对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造成一定影响。测量结果显示,18F注射者的γ辐射剂量率在1 m处高达11.28μSv/h,最小值也有8.83μSv/h;99mTc注射者的γ辐射剂量率在1 m处高达3.71μSv/h,最小值也有2.57μSv/h,都超过了环境监测中心预设的报警值。因此,近距离的受检病人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照射。要求在机房扫描摆位的工作人员应远离病人2 m以上,注射18F的病人摆位时应穿铅衣,同时还要注意时间和距离的防护。
测量结果发现,SPECT/CT工作场所环境γ辐射剂量率均接近本底水平,但活性室区域γ辐射剂量率显著高出本底水平,且该区域的表面污染值也较大。由图1可知,若工作场所多处表面污染值大,其相应的γ辐射剂量率也相应较高,这说明某处γ辐射剂量率较高可能是由于该处存在表面污染。但因技术和工作条件限制,关于表面污染与γ辐射剂量率之间是否存在确定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对于核医学的辐射防护,首先,须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并自主定期开展辐射环境自测工作[6-8];其次,要制定并实施有效的辐射防护管理制度,以此强制要求工作人员遵守辐射防护措施佩戴要求;再次,应加强对辐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的定期培训,提高其操作熟练度,最大程度地降低受照剂量,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
[1] 何宗喜,游金辉,谢建平.浅析Infinia Vc Hawkeye 4日常质量控制及常见故障处理[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29(1):49-52.[2] GBZ12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S].
[3] GB/T 14056.1-2008,表面污染测定第一部分:β发射体(Eβmax>0.15MeV)和α辐射体[S].
[4]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5] 格日勒满达呼,哈日巴拉,王成国,等.从某医院核医学学科布局设计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意义[J].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02-2904.
[6] 陈茂生.浅谈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辐射防护措施[J].中国医疗设备, 2013,28(6):79-81.
[7] 严朝娴,汤金平,陈瑞,等.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后对病区护理人员外周血象的影响及相关防护[J].中华医学杂志,2013, 93(41):3269-3271.
[8] 王霄英.重视医学影像检查中的射线辐射防护[J].放射学实践,2013,2(3):279.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Radiation Level in the SPECT/CT Workplaces
HE Zong-xi1a, WU Xue-mei2, YOU Jin-hui1a, LI Su-ping1a, WU Xiao-hua1a, YANG Jian-hua1b
1. a.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b.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China; 2.Nancho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China
目的 通过测量本院SPECT/CT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了解目前相关场所的辐射防护状况。方法 采用辐射报警监测仪对本院SPECT/CT工作场所进行γ辐射剂量率和表面污染现场检测。结果SPECT/CT工作场所活性室区域的γ辐射剂量率相对较高,其中注射台面最高达2.72 μSv/h,超净化工作台面最高达2.52 μSv/h,登记操作台最高达2.21 μSv/h,废物桶四周最高达2.13 μSv/h。SPECT/CT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值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但其活性室区域的表面污染相对本底值较高,即活性室区域表面污染清理还不够及时、彻底,导致此区域表面污染值和γ辐射剂量率明显高于其本底值。结论 本院SPECT/CT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水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辐射防护重点区域为活性室。
SPECT/CT;活性室;γ辐射剂量率;表面污染;辐射防护
Objective To measure the radiation level of SPECT/CT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workplaces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so as to investigate the radiation protection conditions of the corresponding workplace. Methods The Radiation Alert Inspecto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Gamma-Ray radiation dose rate and surface contamination. Results This testings showed that both the Gamma-Ray radiation dose rate and surface contamination in the activity room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ir background. The maximum rate of injection room desk surface was up to 2.72 μSv/h; the super-purgative working table surface was 2.52 μSv/h; the registration desk surface was 2.21 μSv/h; and the value around the waste barrel was 2.13 μSv/h. The surface contamination in the SPECT/CT workplace did not exceed the national standard, but the surface contamination and the Gamma-Ray radiation dose rate in the activity room were far beyond those of its background. Conclusion The radiation protection level in the SPECT/CT workplaces in the hospital was qualifie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 focus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workplace of the activity room.
SPECT/CT; activity room; gamma-ray radiation dose rate; surface contamination; radiation prevention
TH774
B
10.3969/j.issn.1674-1633.2015.04.030
1674-1633(2015)04-0098-03
2014-07-03
2014-11-27
阳建华,高级工程师。
通讯作者邮箱:2822377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