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综述
2015-04-17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重庆400065
宋 健,王 茁,杨 杰(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重庆 400065)
“工业4.0”综述
宋健,王茁,杨杰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重庆400065)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工业4.0”概念、起源和现状;分析了“工业4.0”关键技术:RFID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AI技术、云计算技术;介绍了“工业4.0”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工业4.0”的美好未来。
关键词:“工业4.0”;工业革命;德国制造;智能工厂
1 引言
“工业4.0”是德国在《高技术战略2020》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它是基于传统制造业,互联网及物联网的虚实融合系统,目的在于实现工厂生产智能化,令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生产环节无缝对接。德国总理默克尔指出,未来智能工厂将能够自行运转,机器与元器件将能够自行交流,这就使跨行业的合作成为必须。她建议,信息业、通信业、制造业等相关行业需要长远规划、增进合作,对彼此抱有好奇心。
2 “工业4.0”发展现状
在过去,科学技术经历了三次革命。而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则以工业智能化为代表。2011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致辞中,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Wolf-gangWahlster教授首次提出“工业4.0”概念。2013年“工业4.0”被列为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十大未来项目之一。美国于2011年提出“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并于2012年出台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英国于2011年发布了《英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要策略和行动计划》。日本亦出台过类似的协同式机器人与无人化工厂发展计划。2011年4月6日,我国工业与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等5部委以工信部联信〔2011〕160号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合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加快建立现代化生产体系。
3 “工业4.0”关键技术
3.1RFID技术(射频识别)
RFID是种无线通信自动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识别目标读写数据,无需识别系统与目标间接触,适用各种恶劣环境。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快捷,可识别多个标签的高速物体。
3.2无线传感网络技术(WSN)
WSN是大量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以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被感知对象的信息,最终把这些信息发送给网络的所有者。其优点在于低成本、低功耗、微型化。
3.3人工智能(AI)
AI是计算机的分支,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其研究方向是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3.4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共享的资源信息通过云计算可以按需提供给其他设备。其特点在于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这使企业能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
4 “工业4.0”面临的问题
4.1安全问题
要实现“工业4.0”的安全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确保智能工厂和工业产品本身不会对环境或人造成危险;其二是防止数据流失与滥用。因此,妥善处理好保密安全问题是实现“工业4.0”的当务之急。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日益融合,网络信息安全受到的挑战越发严峻。而面对非法攻击,云端数据也须得到更有力的安全保障。
4.2标准统一问题
由于缺乏国内统一标准的基础软件和硬件支撑,因此工业软件经常被具有不同技术规范的平台所“绑定”。随着工厂与工厂内外的很多事物同服务一起被连接起来,通信手段和数据格式等必须有统一IT架构,制定统一标准,而且需要统一的参照架构来描述这些标准并促进标准的实现。
4.3系统管理问题
随着生产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连接,整个系统的管理变得错综复杂。适当的计划、描述和模块化可以为这种复杂的系统提供管理基础,因而需要工程师进行更多的模块化研究。
5 “工业4.0”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工业4.0”产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可以依据市场需求来变化。在未来无论是系统还是产品都一定是模块化的,都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因此“工业4.0”将全面提高生产效率。首先“工业4.0”与中国大力推动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战略不谋而合,这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是重大机会,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机遇。其次“工业4.0”可以推动中国的一些弱势项目。同时,“工业4.0”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多商机。中国制造业水平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非常重要,而如此重要的产业我们的效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6 结束语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城市必将是智能化城市,未来的地球必将是智慧地球。“工业4.0”的发展将会在提高工作效率、改变人类生活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世界各国都需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陈志文.“工业4.0”在德国:从概念走向现实[J].世界科学,2014(05):6-13.
[2]王喜文.从德国工业4.0战略看未来智能制造业[J].中国信息化,2014(06):8-9.
[3]石菲.“工业4.0”时代1+1>2[J].中国信息化,2014(08):15-16.
[4]其浩.“工业4.0”对我们的启示[J].世界科学,2014(06):4.
[5]赵春风.“控”时代的工业4.0[J].中国仪器仪表,2014.4:33-35.
[6]董鹏.扒开“工业4.0”的华丽外衣[J].PLC&FA,33-35.
[7]郭政.德国“工业4.0”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J].上海质量,2014(04):22-27.
[8]陈志文.德国各界领袖谈“工业4.0”[J].世界科学,2014(05):5.
[9]王喜文.德国工业4.0本质[J].进出口经理人,2014(08):22-23.
[10]孙杰贤.工业4.0吹响技术“集结号"[J].中国信息化,2014(0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