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探异常解释推断与验证探讨
2015-04-17吴连波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
李 钰,刘 营,吴连波(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00)
关于物探异常解释推断与验证探讨
李钰,刘营,吴连波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物探工作在自然资源勘探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对于全面掌握我国总体资源储量、探寻战略性稀有金属资源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然而,在实际地质勘探工作中经常会发生物探异常的情形,给资源的准确定位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对物探过程中产生的异常现象揭示推断并加以实际验证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为此,本文就物探异常解释推断与验证展开深入分析,试图揭示物探异常现象本质,以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物探;地质勘探;稀有金属资源
0 前言
我国经济在得到了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地质勘探工作所面临的压力也随之增长。但是,尽管当前我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断加入到地质勘探队伍中,但是物探异常现象仍然屡屡发生,使得勘探结果受到影响而无法满足实际开采需求。针对此种情形,本文将从物探异常解释推断原则着手,对其物探异常验证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探寻具体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地质勘探效率,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能源。
1 物探异常解释推断原则
1.1从实际地质情况出发
物探工作的一系列过程均需要从实际地质情况出发,结合当前具体地质条件以及自然环境,根据前人或者已经收录到的信息资料来总结归纳当地地质演变规律,在确切掌握相关知识及资料内容基础上,对物探出现的异常情形做出科学推断,并通过实际验证后出具具体的验证报告。然而,在实际验证过程中并不是将发现的异常情形与既有结构相比对后得出简单论断,同时还需要考虑该结论在当前地质条件下是否能够解释得通。所以需要充分利用丰富而完善的知识储备来对相应问题加以概括总结,最终得出合情合理的推断。
1.2运用物理-地质模型加以验证
物理-地质模型的构建主要依赖于实际物探工作中所收集到的岩石物理性质资料。而岩石物性则是当前连接地球物理场以及实际地质的纽带,地球物理场中的密度、磁性、电场等均能够通过岩石物性表现出来[1]。而就目前实际物探工作而言,上述各种因素都会影响物探结果的准确性及科学性。所以,在实际地质勘探工作中,首先需要根据现场所收集到的岩石物性资料进行物理-地质模型的构建,并且准确区分出该勘探地区的岩石资料与周边地区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成因,从而为后续物探异常情形的推断解释提供依据。
1.3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科研工作者在就某一相关技术或命题展开分析时,往往都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片面到具体的过程,而该过程的本质即在于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地质勘探工作尽管工作内容与科研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所采取的勘探方法及手段同样适用该原则。在实际物探工作中,首先需要明确具体的勘探范围以及勘探目标,随后就某一小块区域开展更为细致的物探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依据收集到的资料对不同勘探比例尺、不同精度的勘探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按照由浅入深、由区域到整体的原则来加以推断解释[2]。其次,在实际勘探工作中应充分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切记不能盲目的在未知区域立即开展物探工作,以确保整个地质勘探工作能够取得理想效果。
1.4三结合原则
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物探异常情形不可避免。所以,针对物探异常的推断解释,需要充分贯彻三结合原则,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正演与反演相结合以及平面分析与剖面分析相结合原则[3]。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可以使得物探异常情形的解释更加科学、具体。而正演与反演相结合的原则则从根本上打破了反演最终盖棺定论的束缚。平面分析与剖面分析相结合原则的使用可以对物探异常的发生给予更加全面的推断解释。而三者结合使用,在保证了推断解释具有科学性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探工作效率,为自然资源的准确定位提供帮助。
2 物探异常验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解释推断结果缺乏科学性
对于物探工作而言,钻孔是解释推断的重要途径及手段。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地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物探异常的验证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偶然性概率,即:有可能物探异常情形通过一个地质钻孔即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而在地址复杂的条件下,物探异常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导致的物探异常则往往需要多次重复钻孔以获得更加丰富详实的资料。在此过程中由于重复钻孔需要浪费较多的人力物力,使得其物探异常的解释推断经常发生经过少数几个钻孔验证而得出结论的情形。此种问题的产生,将会导致物探异常的推断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给后续资源开采工作带来麻烦。所以针对此种情况,本文认为在不同的区域作业面应采取多钻孔验证的形式来不断提高验证效果。尽管相较于之前采取的验证方法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情形,但是可以为后续开采工作提供较大帮助,相比之下利大于弊。因而,该建议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及经济性。
2.2物探异常验证工具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先进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使用。就地质勘探工作而言,当前采取的人工电场物探仪需要笨重的供电设备来支撑物探工作开展,当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实施物探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物探效率,并且受到外界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物探异常发生率大幅提升。所以,物探异常验证工具信息化程度低已经成为限制物探异常验证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其解决途径在于更新现代化物探工具,采取携带更加便捷、重量更轻、分辨精度更高的仪器设备来更换传统物探验证工具,如:天然电场物探仪、MCL-2微机磁力仪等,从而大幅降低物探异常发生几率,为地质勘探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3 总结
综上所述,物探异常是当前地质勘探工作中较为常见现象,同时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为此,本文针对物探异常解释推断的基本原则进行论述,试图采取更加科学、完善的体系对异常情形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本质内涵。同时,就当前物探验证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行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为我国地质勘探工作提供帮助,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永东,刘艳华,舒孝敬等.广西福海山地区物探测量结果及其解释[J].铀矿地质,2014,25(01):44-50.
[2]刘椿.祁门地区航磁异常特征及找矿方向[J].价值工程,2014,33(29):311-313.
[3]刘振山,李生路,皇甫海泉等.河南七峪潭沟铁矿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及找矿远景[J].矿产勘查,2013,14(05):54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