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节挺拔:中国人的敬竹情怀
2015-04-16邸永君
邸永君
竹文化,是指在对竹子进行培植、应用以及欣赏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范畴,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它依托竹子而产生,又伴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与国人携手已有数千年之久,可谓源远流长。
人之友伴
从生物学角度言之,竹属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其根茎和躯干皆木质化,有明显的节。我国有二百五十余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华南、西南地区。其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山野路旁,庭院庙宇,皆可随遇而安。其处热不燥,遇寒不凋,四季茂然,终年苍翠;栉疾风而扬其劲节,沐冷雨而秀其英姿;映月色而显其窈窕,偎瘦石而衬其轻盈。依窗而立,疏影婆娑增静谧;临池而长,柔身映水更清嘉。
竹子在古代有多种用途。其光滑柔韧,坚固轻盈。当洪荒满目,文明初启之时,竹子作为武器,曾助我们与野兽搏斗;作为建筑材料,曾帮我们抵挡风雨;作为食物,其笋可作美食充饥;作为“布”料,其皮可制作衣冠。
随着人类的进步,竹子的用途不断扩展,作用更加彰显。至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制造出利用杠杆提水的竹制工具“桔槔”,后又发明了用竹筒提水灌溉的“筒车”。竹子在武器发展史上也起过重要作用,从竹弓、竹箭到抛石机,再发展成宋代的火药箭、竹管火枪,皆离不开竹子的
协助。
竹不独产于我国,但国人对其喜爱程度之甚,人与竹相互关系之密,则举世无匹。且因竹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弱噪音、净化空气、防止风害的特殊作用,从而备受青睐。无论是园林建设、民居环境之营造,还是作为书写材料形成文献,以及制作各种生活用具,均可证明其与先民生活的息息相关,不可分离。似乎没有任何一种植物能像竹一样,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竹子的内涵品性
在古代士大夫精神生活层面,竹之地位颇为尊贵,其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合称为“四君子”,可见竹在先民心目中的地位。的确,竹之形态、性情皆堪赞美。其杆挺拔秀丽,其叶潇洒多姿,其形千奇百态,其质优雅至美。每当雅兴相随而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流连于竹林之间,冥思遐想不禁油然
而生。
竹无牡丹之富丽,无梅花之清雅,无松柏之伟岸,无秋菊之奔放,但其虚怀寂静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朴实无华的外貌,却为他物所难匹也。不苛求环境,不炫耀自身,悠然恬淡,默默无闻,把绿荫奉献大地,将美好留给人间。古人将其亦柔亦刚、坚韧有节等等生物形态特征予以归纳升华,并比附于人中君子,故而成为有德之人精神风貌的实物参照和楷模,并随着其内涵的不断丰富,逐渐升华为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重要
象征。
翠竹不但可美化人的生活,更能陶冶和升华人的情操。竹子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行,正是其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在精神文化方面,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独特,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以及伦理道德,对中国文学、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
作用。
入诗入画入乐之竹
青青竹林,淡淡篁叶,古往今来不知令几多骚人为之吟诗作赋,令无数墨客为之画影图形,形成了中国不可或缺的竹文化意象。作为文学的重要题材,《诗经》中就有大量咏竹诗,直接提及者有五首,出现七次,间接提及者则有数十首之多。如《诗经·卫风·淇奥》中“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便是。此后,历代皆有咏竹赋竹的诗文,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杰作,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竹文学系列,在中国文学殿堂中独树一帜,异彩纷呈。
在中华传统文化领域,一向认为诗画一体,书画同源,表现竹子的诗画中,不乏佳作名篇。
据《太平御览》记载,书圣王羲之子徽之曾“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宋代名士苏东坡曾作《于潜僧绿筠轩》,其中有云:“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东坡还曾称颂道:“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酷爱并擅长画竹,题于竹画之诗数以百计,独领风骚。郑板桥画竹,不仅仅表现客观对象的天然特征,且衬托出作者对美好人格之追求。他曾赞美“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其《竹石图》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自古就重视画竹,绝非偶然。竹子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不但激发出艺术家无限的创作灵感,而且也成为他们推崇和仿效的楷模。
竹与中国古典音乐也有着密切联系,竹是制作乐器的重要材料,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基本上都是由竹制造
而成。
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自周朝以后,历代皆使用竹定音律。故此,晋代就有以“丝竹”为音乐之代称,且有“丝不如竹”之说;唐代曾将演奏乐器的艺人称为“竹人”,可见竹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物质载体。月色黄昏,牛背上响起牧童暮归的悠扬笛声,顿时成为夕阳下最优美的一景;漫漫长夜,才子佳人口对长箫,缕缕悱恻缠绵便成为穿越时空的激情流淌。竹音吹沉了一轮秋月,吹皱了一池春水,吹出了我中华千万年的竹子情结。
由此看来,竹文化博大精深,爱竹情结根深蒂固,一身傲骨,屹立于赤县神州之山野;一腔虚怀,净化着炎黄子孙之灵魂,又似一泓清泉,滋润着国人的心田,哺育着后辈的成长。诚所谓:水知澹泊为吾友,竹解虚怀是我师!
(选自《品物记:重温古人的优雅生活》,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