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

2015-04-16

月读 2015年4期
关键词:和睦惠子庄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名句

和合故能谐。

——《管子·兵法》

和:和睦。 合:团结。 谐:行动协调一致。

和睦、团结能使人们的行动协调一致。

这是“和谐”两字最早同时出现。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管仲,不但谙于政治,在军事上也颇有建树。他在谈及治军时指出,养兵以道,能使军队内部和睦;养兵以德,能实现军队内部团结。军队和睦团结了,行动就能协调一致,全军上下行动协调一致,作战就能无往而不利。

治军如此,治国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国民和睦团结,就能举国同心、众志成城。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优秀理念,积极吸取中华民族在处理身心关系、人人关系、族群关系等方面的和谐智慧,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这句话旨在说明和睦、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的社会则是国家发展进步的保障。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礼的推行和使用,贵在使天下和谐。

这句话出自孔子弟子有若之口。有若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颇得孔子思想的真传,被后世尊称为“有子”。春秋时代,周室衰微,原有礼制和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屡有发生。对此,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主张,体现了儒家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儒家学者认为礼的作用就在于增加人的文明性,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提高社会的温情和谐度。而和谐正是古代圣明君王所追求的治国目标。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时候,一声“对不起”便能化解剑拔弩张的冲突,一句“不要紧”,便能给人送去温暖的春风。下到家规、校规,上到国家法律的制定,为的就是让每个人能够知礼节、懂荣辱,最终使社会变得文明、和谐。这句话常用来阐述礼仪与和谐的关系,以及和谐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国语·郑语》

不同的事物彼此融合,就会产生新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一样,也就不会再融合与发展了。

我国古代对于世界的起源与发展有很多猜想,西周时期的史官伯阳父认为:世间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等性质不同的基本元素融合产生的,而将相同的元素放在一起,则不会有任何新事物产生。这就是所谓的“和生物,同不继”。伯阳父对“和”与“同”的区分,是古代和谐观的雏形。

其实,我们所谓的“和”,并不是要求大家都完全一致,而是强调不同事物之间融合、共存的和谐关系。那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局面叫作“同”,“同”是一潭死水,难有发展。这就是我们提倡“和”而反对“同”的原因。这句话通常用于阐述“和”与“同”的区别,以及表达不同事物共存的必要性。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与朋友惠子一起游玩,看到水中的鱼,庄子说:“它们真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它们快乐?”庄子就用这句话回答了惠子。庄子对惠子作出如此的回答,不是徒逞口舌之辩,而是他真心认为人和动物甚至整个大自然之间存在共通的感受,只要用心去感觉,人就能够理解鱼的快乐。这就是道家追求的“与天地为一”的境界。

这句话所表现的人与鱼之间感受的互通,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表现。人是万物之灵,但也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通成员,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比别的自然存在更高贵。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庄子的主张,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很重要的意义。这句话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人与自然界万物的和谐联系。

刚柔得道谓之和。

—— 汉·贾谊《新书·道术》

刚与柔结合得恰到好处,就称之为和谐。

刚与柔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组常见概念,早在商周时代就已出现。《尚书》中有“沉潜刚克,高明柔克”,《诗经》中有“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周易》中有“刚柔相推而变化”等语,都指出刚柔之间对立统一的本质。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贾谊则更明确地指出这一点。其后的学者也继承发扬了这一观点,东汉文学家王粲认为“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魏晋时期学者王弼也强调“刚柔各得其所,不相

犯位”。

刚多易折,柔极易殆,唯有刚柔结合才是最佳状态。因此,一味逞强或示弱,都与和谐无关。对于个人来说,不卑不亢、自立自强就是“和”;对于国家民族来说,独立自主发展,在国际交往中不挑衅、不卑屈,就是“和”。这句话常用来指代刚柔并济的和谐境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

致:达到。 位:位置,这里作动词用。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中和”是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中庸》第一章从情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出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一个人喜怒哀乐各种情感没有表现出来时,心中平静,不偏不倚,叫作“中”;表现出来后符合节度,无过不及,叫作“和”。达到中和,就意味着达到平衡;人人中和,世界便和谐了。这里讲的中和,实际就是中庸。前人说:“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大体是正确的。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文明可以说是中和型文明。各安其土、彼此尊重,中正仁和、和平共处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在和谐中发展进步,是世界的共同理想,而争斗霸权,只会将文明拖入黑暗的深渊。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和谐是自然与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

境界。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晋·葛洪《抱朴子 ·博喻》

志同道合的人,不会因为有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远。

这句话的下一句是“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意思是志向不合的人,即使近在咫尺也觉得心离得很远。《论语·卫灵公》中有句“道不同,不相为谋”,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葛洪是东晋时有名的医药学家,道教学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儒家或道家,其思想体系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文化,认为人之间的和谐是不以距离远近来衡量的,和谐的基础是志同道合。

合作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我国参与的跨国合作中,常常会碰到地理位置相隔较远,经济发展阶段不尽相同,甚至政治制度也有差别的情况。我们发展国际合作,是为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进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只要坚持这个共同的价值追求,不论肤色、地域,就能实现彼此的和谐发展,实现和平共赢的愿望。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和谐发展的文化底蕴和坚定决心。

所贵乎舜者,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使之进进以善自治,而不至于恶也。

—— 宋·朱熹《温公疑孟》

进进:奋力前进的样子。

舜的行为是难能可贵的,他能通过自己的孝行使家人和谐,把家庭关系调理得很好,蒸蒸日上,而不至于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舜,相传是我国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他年轻时与父亲、继母和异母弟弟一起生活,他的家人性格暴戾,曾多次想置他于死地。当舜修补谷仓时,他的父亲在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从仓顶跳下逃脱;当舜掘井时,父亲与弟弟却倒土填井,舜掘地道得以逃脱。事后舜毫不忌恨,仍十分孝顺父母,爱护弟弟。帝尧听说了舜的孝行和他处理问题的才干,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又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最终选定舜继承他的王位。舜做了国君后,依旧对家人关爱备至,他的家人也受到感动,从此不再作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建设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这句话以舜为榜样,旨在弘扬家庭和谐的美德。

(选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名句实用手册》,中华书局出版)

猜你喜欢

和睦惠子庄子
“和睦”
你会怎样做?
齐心
可乐
不说谎话的小狐狸
无声胜有声
郑合惠子:率真Lady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