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 回归现实生活
2015-04-16陈盛平
陈盛平
新课程强调“品德培养要回归生活”,关注品德课堂生活化已成为改革的基本趋势。品德的回归需要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并使学生的认知在情境中提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教师要将情境贯穿思想品德课的始终,犹如一条丝线,串联起粒粒珍珠,最后形成美丽的项链。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真正体现品德课堂回归生活的理念呢?
一、借助媒体,再现情境
我们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能将某些生活片段制成录像、录音、课件,课堂通过这些内容的播放,来再现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进行情感体念。如《我爱秋天》这一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认识秋天的天气、植物、动物的变化从而感受秋天的特点。我在上这一课时,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树木──梧桐、杉树、冬青、枫树……在秋天的变化。学生在多媒体的启发下,也能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所见到真实情境,以卡通的形象、卡通的语言生动有趣地表演。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活动安排,激活了学生们欣赏、尝试及探究的兴趣,这样的学习活动真是回味无穷。
二、以情激趣,渲染情境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要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发挥情感体验的巨大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能在“饶有兴趣”的心理状态驱使下,激发他们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才能的“润物细无声”达到学习目的。如在《家庭树》一课教学中,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金苹果”树,隐喻幸福美满的家庭。我先请几个学生表达他们的祝愿,对于祝愿表达清楚的学生,我都赠送一张“金苹果”树树叶(不干胶刻制),请学生在上面写上被祝愿者的称谓。 学生的兴致更浓了,在气氛最高潮的时候“不小心”出示了一个光秃秃的树桩,学生一下子就静下来,有学生直接就问:“老师,这是什么?”“这就是现在的‘金苹果树,秋天到了,树叶都落完了,我们的愿望可能实现不了。”很多学生立刻发出泄气的声音“嗷……”“但是,只要春天到来,‘金苹果树又会长出茂密的枝叶,到时我们的愿望就能实现了(多媒体出示老树发新枝的动画)。我们愿意让:春天早点来到吗?” 学生泄了的气马上又鼓起来了:“愿意!”“怎样让春天早些来?”“春雨沙沙下,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把‘金苹果树爷爷打扮的漂漂亮亮!”演示在不干胶上写上家人的称谓,然后粘在枯树图上。学生们的兴趣又被激发起来,他们主动向我讨要粘贴材料,迫不及待地开始他们的美化行动。为了有更多的树叶,使贴画更美观,他们主动认真回想、主动与同学交流家人的称谓。有的学生还给贴画驭了“愿望树”、“家庭树”、“亲情树”等名称……或许孩子们还没有明白,老师让他们动手贴画的隐喻:幸福的家庭需要每个成员全身心的投入,细心地呵护。这样的课堂教学一波三折,学生兴趣盎然,寓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活动中,人人参与,人人动手,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至少孩子们在动手的同时,再次体验了亲情,又促进了学生品德的内化,达到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捕捉生活,辨析情境
小学生认识事物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生活中攫取事例。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如《我爱秋天》一课,我带领学生来到了环境优美的校园,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校园里所种植的一些花草树木,看一看鲜艳多姿的菊花,闻一闻芳香扑鼻的桂花,认一认即将成熟的紫薇的种子,踩一踩换上秋装的草坪……这些花草树木长都变了样子。教师就借机让他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收获,同时,让学生认识这些常见植物的种子。显然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能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也能使学生充分感受秋天的气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又如《上学路上》这一课上课前搜集一些学生放学场景在商场门口玩、买零食、在马路边玩耍的情景和前方汽车、自行车的急驶近的生活原形,课中请学生加以辨析对错,并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预设将会发生什么,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危险隐患的存在,谨记要时刻要遵守交通规则。并且让学生用自己以有的道德观念来分辨是非,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生活和品德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
以情育人,方能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而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的感受。生活的体验,情境的体验,能内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引发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学生一生的发展。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离不开生活情境,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出各种适宜的情境,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