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垦区化肥物流服务研究
2015-04-16周庆生王淑惠
周庆生 王淑惠
摘 要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其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供应需求巨大。本研究通过分析垦区化肥物流需求特点,确定评价指标,对比已有物流模式,运用综合评分法科学评价垦区现有化肥物流模式,提出垦区化肥物流服务系统优化建议,不仅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还有利于促进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 黑龙江垦区;化肥;物流模式
中图分类号:F426.72;F2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3--03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承载着保障我国粮食储备和安全的重任。垦区总播种面积2 870 592 hm2,其中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面积一直连续上涨[1],2012年化肥施用量由2000年的521 503 t迅速增至1 175 372 t[2],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也必将导致化肥供应任务的加重。随着化肥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选择及时、安全、低成本的化肥物流服务已成为垦区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黑龙江垦区化肥物流需求特点分析
1.1 化肥供应及时性需求
黑龙江垦区所处地域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夏季湿润而短促,农业生产属于一年一季生产。化肥需求随着农作物的耕种呈现出较强的季节性,因而针对化肥的物流需求也呈现出较强的季节性。
化肥的及时供应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通常,黑龙江垦区农户是在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指导下选择施用化肥的种类,统一购买,采购数量较大,也有少数农户单独购买,但是绝对“零”库存,只有需要时,他们才会购买,所以化肥供应的及时性在农户需求中尤为凸显。
1.2 化肥供应质量安全需求
化肥作为一种化工产品,大多数易溶于水,具有助燃、易潮解、腐蚀、剧毒等特性,对仓储及运输安全等级要求较高。在实际物流服务过程中,化肥经过多次装卸,极易破损、吸湿结块,导致肥效降低,最终影响农作物产量。而农户作为农业生产者,往往比较关注作物产量,他们对化肥物流安全性的需求则主要表现为对化肥质量的关注。化肥作为农作物增产必需品,一旦质量下降,将会严重威胁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所以,化肥物流服务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过程中需保证化肥的原有质量不受损坏,如果有所损坏,那么物流企业应及时寻找原因并及时进行补救。
1.3 化肥物流服务质量需求
无论物流作业多么完善,故障总是会发生的,如产品损坏、分类不明确、货单证不精确等。企业要有能力预测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并有适当的应急计划来完成恢复任务。高质量不等于零缺陷,服务过程中,大量的人为因素和随机因素使得服务故障在所难免。所以,对化肥物流中出现误差和毁损情况,企业应具有较好的处理能力,尽量弥补由于服务故障引起的消费者不满。
在物流服务过程之中,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要求服务的类型及水平,并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需求的数量、时间和地点,能够帮助物流企业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需求变化,并将客户的需求及时传达给后台物流服务人员,提高农户好感和信任度,为农户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
1.4 化肥供应价格合理性需求
化肥在农业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化肥物流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农户的生产成本,所以,农户通常在关注化肥价格的同时,也比较关注化肥物流的价格。也就是说,即使某一品种的化肥卖价很低,但是由于运输成本很高,往往不会成为农户的首选。当然,价格也不是农户考虑的唯一条件,合理的价格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客户的愿望,既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而是应该在考虑双方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寻找到客户与企业之间的最佳契合点。
2 黑龙江垦区化肥物流服务模式分析
2.1 供应商直送+垦区自建物流企业服务模式
供应商充分利用垦区现有的物流资源,将化肥运送至垦区自建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由垦区自建物流企业实现对垦区各农场的化肥配送模式。垦区自建物流企业在哈尔滨、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北安、九三、绥化和齐齐哈尔均设有物流配送中心,配送网络遍布垦区105个农牧场,2 400多个作业区,由于垦区的物流配送绝大多数依靠自己建立的物流企业[3],农户作为消费终端接受的是化肥和物流总价,没有议价权利,化肥价格和物流价格都是不透明的,导致该模式的化肥和物流服务总价格在这三种模式中最高,近年来引起农户反感。
2.2 供应商直送+经销商配送模式
广大农民作为用户,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利用买方的主导权力,向供应商和经销商提出化肥供应服务的要求。供应商将化肥运送至自己的仓储中心和经销商的仓库,供应商与经销商联合完成对垦区化肥配送的任务。垦区化肥供应一般采取统购直供方式,在集中统一配送过程中,由供应商直送,时效较快,物流成本最低。同时,供应商与经销商充分了解化肥产品特性,使此物流模式下的化肥供应安全性最高。垦区自建物流企业服务模式取消后,垦区绝大多数化肥物流服务都由“供应商直送+经销商配送”模式提供。由于化肥供应商的品牌及种类比较单一,经销商在垦区各农场经营网络有所欠缺,面对农户的小批量的、高频率的配送需求时,供应商和经销商很难保证化肥及时供应。
2.3 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模式就是由化肥供应商、经销商和垦区自建的物流企业之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垦区的农户提供化肥的物流服务[4],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具备较强的仓储、运输、装卸和信息处理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由供应商和经销商选择,仓储、运输安全性较高,物流成本相对较低。由于垦区的物流配送服务绝大对数依靠自建物流企业完成,垦区第三方物流主要有公路客运系统、邮政系统和一些小型物流公司,仓储面积有限,很难保证化肥的大量及时供应,而对于化肥的小批量、高频率的配送服务具有较强优势,可以满足农户对化肥小批量、高频次的及时供应。同时,化肥的需求时间较为集中,而大量集中的化肥供应,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是没有机会的。
3 黑龙江垦区化肥物流模式比较
3.1 化肥物流模式选择方法及评价指标
根据垦区化肥物流需求特点,设定化肥物流模式评价指标为:供应及时性,化肥质量安全性,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价格合理性。本研究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垦区化肥物流模式的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优选。
3.2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及评分标准
3.2.1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一般综合评分法的权重由评价人根据主观经验或专家调查法确定,这不可避免地存有评价者的主观随意性,尤其是当评价人经验不足或所研究的问题比较复杂时,综合评分的权重更难确定[5],所以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供应及时性,化肥质量安全性,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价格合理性4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表1 判断矩阵
物流服务评价指标 供应及时性 化肥质量安全性 物流服务质量 物流价格合理性 权重
供应及时性 1 3 4 2 0.465 8
化肥质量安全性 1/3 1 2 1/2 0.161 1
物流服务质量 1/4 1/2 1 1/3 0.096 0
物流价格合理性 1/2 2 3 1 0.277 1
表1中判断矩阵的计算结果表明,入max=4.031 0,CI=0.013 3,RI=0.82(n=4),CR=0.011 6<0.1通过一致性检验,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465 8:0.161 1:0.096 0:0.277 1。
3.2.2 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
按照选定的指标确定评分标准,5分为优,4分为良,3分为中,2分为中下,1分为差。选择10名专家组成评分小组,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取平均分为各指标的自然分。
3.3 化肥物流模式比较
编制评分表,累加各个方案的总分,比较优劣。
如表2所示,综合评分结果表明供应商直送+垦区自建物流企业服务模式总分最高,其次是供应商直送+经销商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总分最低。
依据综合评分结果判定最适合黑龙江垦区化肥物流模式为供应商直送+垦区自建物流企业服务模式。但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每种模式都有存在的价值,如何合理的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是关键。
4 化肥物流模式优化对策
4.1 供应商直送+垦区自建物流企业服务模式优化对策
垦区自建物流企业与多家供应商以及经销商联合,形成较大规模的化肥供应网络体系,进行统一配送,而对于小批量、高频率的运输任务,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配送,降低运输成本。垦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引导农户统一购买,采取集中仓储、集中配送的方式。同时,让农户积极参与化肥采购活动,拥有议价权利,化肥价格和物流价格做到透明化,让农户感到价格合理。在仓储、运输安全方面,垦区自建物流企业应加强管理,注重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仓储和运输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4.2 供应商直送+经销商配送模式优化对策
供应商和经销商应对化肥物流配送中心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根据各农场化肥需求时间、品种与数量的区域性特征,配置合理的仓储面积和化肥库存数量。合理安排仓储,避免二次转堆、堆高、卸高,实施机械化作业,提高作业效率,以最短的配送距离,实现物流速最快,避免延时。
4.3 第三方物流模式优化对策
垦区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众多,面对大批量的化肥物流任务时,采用多家联合的方式,共同完成仓储和物流服务。加强与社会车辆合作,为企业提供化肥运输能力支持,对于小批量、高频次的化肥运输任务,提高发车频次。加强工作人员仓储安全意识,保证化肥供应及时、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慧琴,马凤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分析及评价[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3):97-101.
[2]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黑龙江农垦调查队.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史国君,张长青,郭丹.黑龙江垦区物流配送体系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0):11-12.
[4]吴迪.对第三方物流的决策因素及决策形式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0,29(12):161.
[5]陈会英,周衍平.综合评分法的改进与应用[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6(1):37-41.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