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万州区退耕还林信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15-04-16项祖元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退耕还林信息沟通信访工作

项祖元

摘 要 造成退耕农户上访的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计划突减、村组干部违规多占、大户承包合同不完善、公示不规范等,认为退耕还林信访要从强化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做好宣传工作、让农民吃透政策等5个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 退耕还林;信访工作;大户承包;信息沟通;重庆市万州区

中图分类号:D632.8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3--02

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投资规模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工程。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信访工作力度,切实提高信访工作水平,对保障退耕农户利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还林工程成效有重要意义。

1 退耕还林实施情况

万州区是重庆市6个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工程的区(县)之一。全区自2000-2014年,累计完成退耕地还林3.51万hm2,完成中央投资91 994万元。退耕地造林涉及镇乡、街道50个,涉及退耕农户19万多户。

2 退耕还林信访现状

从退耕还林工程启动至今,区林业局共收到退耕农户来信、来电、来访以及上级批转的有关退耕还林的信访案件240起,其中,立案调查的3起,有6人受到刑事处罚,较好地保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为退耕农户挽回了经济损失,维护了社会稳定。从近几年退耕还林上访的情况看,上访次数有增多的趋势,而且重复信访加剧,所以,上访形势不容乐观。

3 退耕还林信访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15 a来的退耕还林信访举报,所反映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前实施退耕还林但未纳入计划而引起农民上访

2003年冬-2004年春,万州区提前为2004年度实施了退耕地还林面积1.21万hm2。自2004年起,由于国家大幅度削减了退耕地还林计划,2004-2006年,上级仅安排下达我区退耕地还林计划0.91万hm2。至2011年,市退耕办调增计划666.67 hm2,结合区内退耕还林易地置换才基本解决遗留问题。但在未解决遗留问题之前因所造林木郁闭,不能再套种农作物,引发了多起农民群体上访。

3.2 村组干部利用职权多占退耕还林面积引发上访

退耕还林规划面积是通过1∶10000地形图勾绘测量的,与实际分块人工丈量比较有5%的出入,这一点是符合退耕还林条例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地形不同,往往规划面积与实际丈量面积的差异较大,对于超过丈量面积的部分,应该按照规划区内每户退耕基数平均分摊,公示后再补助钱粮。但是有不少村组干部对于这多余的量差面积,往往并没有分摊,一是私自加在干部或干部的亲属头上;二是通过冒名顶替的方式套取补助作为村组的集体开支或退耕还林工作经费。这类案件在退耕还林刚实施的时候较多,万州区的工作人员都是按政策进行了纠正,把多余的面积分摊到户。2010年初,熊家镇红星村群众来信反映,村组干部有多占退耕还林面积的现象。区林业局组织人员先后4次深入该村调查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并与镇、村干部,群众代表一道实地复查退耕地块,调查清楚了村干部及亲属多领补助的事实,对多出的面积全部进行了分摊,并将结果进行公示,让群众满意。

3.3 由于大户承包合同不完善引起的上访

大户承包退耕还林是政策鼓励的事情,但由于有的承包合同不完善,承包大户与农户之间存在利益纠纷。燕山乡东峡村主任陈某某承包14.67 hm2退耕还林,由于有的农民在合同上没有签字,且承包合同没有加盖村组公章。因此,在耕地纳入退耕还林后为退耕还林补助分配问题农民开始上访,经区纪委、区林业局和燕山乡人民政府多次协调才得到解决。

3.4 因政策不明引发上访

退耕还林实施初期,很多退耕农户不清楚政策,不知晓权利和义务,而镇、村干部在处理上往往不尽合理而引发上访。比如,退耕还林政策规定“退耕还林地内不能种高秆作物”。而很多农户私自种上了高秆作物,镇、村干部在多次打招呼不听的情况下往往是强行铲除,导致群众上访。又如,退耕还林必须每年经过区林业局组织验收合格后才直补兑现,如果保存率不达标则必须整改合格,由于万州区退耕还林面积大,验收工作需要的时间久,这样直补兑现一般是第二年才兑现。很多农民经常打电话到退耕办催问,认为他自己的退耕面积合格了就应该兑现,不明白直补兑现是以乡镇为单位,经过多次细致解释后才做通群众工作。

3.5 因公示不规范造成群众信息不明而信访

有的村组直补信息公示工作马虎,或者没有进行公示或公示时间太短,造成群众不明白真相,认为干部有贪污行为而信访。2010年6月,龙驹镇灯塔村群众举报原村支书家有两个直补存折,怀疑他贪污了群众的退耕还林直补款。区林业局派出调查组进行了核查,发现举报不属实,出现这种误会完全是公示环节没有做好造成的。

4 加强信访工作的措施

4.1 强化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要把退耕还林信访作为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努力提升信访工作人员办理信访的业务水平,采取多种新举措,加大对信访案件的排查和处理,力求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使退耕还林工程真正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畅通信访渠道,建立信访台账,实行限期办结。退耕农户有问题先由乡镇负责解决,不能解决的上交区林业局调查核实,及时处理回复,并详细备案。

4.2 宣传到位,增强工作透明度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退耕还林有关政策及规定。通过电视台宣传退耕还林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讲解退耕还林的要求和各项优惠政策;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咨询;通过科技赶场和公开下访等活动,发放政策文件;充分利用板报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使退耕还林的各项政策要求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使广大退耕户在得到实惠的同时,自觉地遵守政策规定。

4. 3 严格工程管理,消除上访隐患

完善和加强公示与举报制度,对退耕还林规划设计、检查验收、补助兑现等各个关键环节实行完全公开,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尤其是退耕面积和直补金额,必须让每个退耕农户知晓本村本组各家各户的退耕情况,不给任何人留下虚报瞒报的机会,使乡村干部真正认识到此项工作的严肃性,一方面,保证国家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避免少数人的投机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避免群众上访案件的发生。同时,明确区、乡、村三级管理职责,积极开展县级检查验收,保证国家各项补助政策的如期兑现。

4.4 规范大户承包,防止侵犯农民利益现象发生

对大户承包实施退耕还林的土地来源情况、利益分配情况以及管护责任落实情况等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大户强租、骗租土地,避免出现利益纠纷。

4. 5 及时沟通信息,搞好经验交流

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区、乡、村、组建立退耕还林信访事项快速查处反馈机制,乡镇、村组要有专人将各种信息、存在问题、好的经验、典型案件处理结果等以书面材料逐级上报,使好的经验做法得到推广,做到每个环节有人抓,各类问题有人处理,典型经验有人宣传,所有案件有人办理,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退耕还林信息沟通信访工作
提升人大信访工作效能的若干思考
九图带您读懂《信访工作条例》
浅谈人大信访工作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
浅谈特高压输电工程铁塔物资供应管理新模式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现状及问题反思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现状及问题反思
企业管理协同变革
大姚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退耕还林建设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