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含蓄美鉴赏教学例谈
2015-04-16夏如兵
夏如兵
【摘 要】我国古典诗词抒写诗人的情感、抱负、感慨、情思等,惯用含蓄委婉曲折有致张力无限的艺术手法,以此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给读者带来无尽的审美愉悦。
【关键词】古典诗词;含蓄美;朦胧美;寄寓美;曲折美;留白美
中国古代诗人在古典诗词创造过程中,向来高度重视诗歌语言的含蓄美。比如,白居易曾言:“为诗宜精搜,不得语剩而智穷,须令语尽而意远。”(《文苑诗格》)司空图也说:诗歌创作必须努力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之艺术境界;(《诗品》)严羽也言:“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辨》)上述理论,均在不同层面点明了我国古典诗词具有含蓄美的美學特质。故此,教学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蕴含于古典诗词作品中的含蓄之美。
一、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朦胧美
写景状物抒情是古典诗词创作的主要内容。问题的关键在于:受形式、格律、字数等诸多方面的严格制约,诗人在创作古典诗词作品时不可能像小说家创作小说文学艺术作品一般极尽描写之能事渲染环境氛围、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抒发个人感慨等,而是往往采用“用意十分,下语三分”的艺术手法,凸显“象外”之旨“景外”之味,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感悟等浓缩在古典诗词的具体形象中,让读者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透过诗中形象,启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对之进行合理的推断、加工和补充,并由此体味其“超然象外”的丰富意蕴。古典诗词中蕴含着的这种“象外”之旨“景外”之味的非确定性审美特质,实为古典诗词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朦胧美。
《诗经·蒹葭》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朦胧诗。这首诗不仅景物描写极具朦胧色彩,其主人公、伊人的性别、年龄、身份、神情、外貌、体态、情感、心理、故事的结局等也极具朦胧意蕴。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探讨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诗歌中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②请揣摩、体味诗歌主人公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外貌、神情、心理、情感等;③请揣摩、体味诗歌中“伊人”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外貌、神情、心理、情感等。④“伊人”到底具备怎样的品格和外貌,才会令主人公如此锲而不舍地“上下求索”?⑤诗歌为何不交代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局?如此,则可以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诗经·蒹葭》“不专于一意”的朦胧美。
二、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寄寓美
古典诗词是记载诗人思想情感或远大抱负或人生慨叹或人生阅历等的艺术载体。在古典诗词创作过程中,诗人总是通过描摹与刻画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的方式,将自己的主观情思寄寓于其中:托有形之物,喻无形之理;托有形的外在客观之物,言抽象练的内在主观之志。而要在古典诗词艺术作品中表达上述“语近情遥,含吐不露”、“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清代沈德潜语)的丰富情思,则需要借助诸多高妙的寄寓手法来加以实现。比如,诗人常常会借助以景寓情、想象、比拟、夸张、双关、讽喻、象征等艺术手法,借以达到情志景物化、景物情感化之“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艺术境界。
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创作的《观沧海》就是一首借助想象、夸张和以景寓情的艺术手法寄寓作者壮美情怀的典范之作。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下列几个方面鉴赏诗人寄寓于这首具有“吞吐宇宙气象”(沈德潜在《古诗源》)审美特质的诗歌中的情感美:①诗人在“秋风萧瑟”中“登临碣石,以观沧海”,描绘的是怎样的海岛景象和大海景象?②诗人为何要一反历代文人悲秋的常态极力摹写海岛的勃勃生机和大海澜壮阔的气势?其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③被人誉为具有“笼盖吞吐气象”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对大海景象的实写还是对大海景象的丰富想象?上述名句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政治抱负和怎样的个体生命存在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曲折美
曲折美就是诗人在创作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在遵循“思与境偕”的前提下,努力追求和致力达成的“言不尽意”故“立象已尽意”(《易经》)的艺术境界。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蕴结构由内意和外象两个层面组成。在古典诗词创作中,诗人大都致力于追求诗歌外象贵曲、内意讲究暗示、隐藏、含蓄的艺术境界,致力于启发读者对古典诗词文本的整体直观意会思维,使读者在感知、体味篇中有余味、句中有余意“无言之美”的审美特质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去思索、领悟隐藏于古典诗词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
杜牧的《泊秦淮》是古典诗词中具有曲折美的典范之作。杜牧生于晚唐,其实国运已衰。诗人深夜泊舟“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秦淮河河畔,隔江飘来歌女《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听着这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亡国之音,诗人心头顿时激起无限的时代兴衰之感,对不以国事为重、醉生梦死、不以历景为鉴的统治者的愤慨之情油然而生。于是诗人借写自己对“不知亡国恨”的“商女”的愤慨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对达官贵人的强烈讽刺和对国事的忧念之情。教学时,我们可以如此引导学生鉴赏这首诗歌的曲折美:①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为何连用两个“笼”字?营造了怎样的艺术氛围?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明写什么人的活动,实则辛辣讽刺那个阶层的人?这是一种怎样的创作表现手法?诗人为何要采用这样的创作手法?
四、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留白美
清朝王阎运曾言:“无所感则不能诗,有所感而不能微妙,亦不能成诗。”笔者认为,古典诗词之“微妙”即是古典诗词区别于一般文学作品的最显著的特征:诗人运用“留白”的艺术形式赋予诗歌语言高度的凝练性和诗歌意境的无限生发性,也即“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如艺术大师绘画,绘画是要“留白”的,因为“留白”可以在方寸之地营造天地之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联想。诗画同源,古典诗词诗人在创作古典诗词作品时,也常常在作品中营造“空白”,给读者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读者在鉴赏古典诗词作品的同时,对作品中的形象、意象、意境、人物情感、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有所想象,有所填补,并在这种想象和填补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古典诗词“留白”艺术的张力。
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这曲小令开头三句九个名词并列,其间没有一个动词或者形容充当谓语,似乎缺乏古典诗词意境应有的动态之美。然而,读者通过这曲小令勾勒的特定画面去驰骋想象,填补“空白”,就会充分感受到这首小令所营造的意境具有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教学时,我们可以如此引导学生鉴赏这首小令的“留白”美:①这首小令开头列锦的九个名词, 营造了一种怎样的环境氛围?②对于“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的理解,大致有下列三种观点,你认同其中的哪一种?理由是什么?A,作者的真实所见;B,作者对家乡美丽景象的记忆;C,作者对美好归属的憧憬?③“断肠人在天涯”,谁是“断肠人”?“断肠人”如何“断肠”?
中国古代诗人因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进行古典诗词艺术创作时,常常有意通过话中有话、话外有音的文学艺术语言,把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等诸多方面的认识、感悟、情感等表达得委婉隐约,欲露还藏,从而形成古典诗词的基本美学特质之一—含蓄性,给读者以“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钟嵘《诗品》)的审美体验。教学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深切体味。
参考文献:
[1]王琳,论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美[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2]徐艳春,浅谈古诗词的含蓄美[J],写作,201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