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房屋裂缝的规避措施
2015-04-16骆炜
骆炜
(江西南昌 330000)
砌体结构房屋裂缝的规避措施
骆炜
(江西南昌330000)
在我国,砌体结构房屋所处可见,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结构。但是,裂缝问题一直砌体结构房屋的常见质量病害,对建筑结构安全性、抗震性、整体性等都有严重影响,不利于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从砌体结构房屋特点切入,探讨了砌体结构房屋裂缝成因,并从设计、施工两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规避措施,以期控制裂缝问题及其危害,保障居住者的切身利益。
砌体结构房屋;裂缝部位;裂缝成因;规避措施
砌体结构房屋在我国建筑物中所占比例较大,是应用范围最广、建筑技术最为成熟的房屋结构之一。随着住宅商品化及人们对居住条件要求的提高,砌体结构房屋裂缝控制要求越来越高。裂缝是砌体结构房屋比较常见的一种质量病害,常分布在房屋屋顶、女儿墙等部位,不仅影响房屋美观度与舒适度,也会引发渗水、倾斜及倒塌等严重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产生威胁。现如今,裂缝已经成为衡量建筑物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最直观、最重要的要素,应严格控制砌体结构房屋裂缝问题,优化砌体结构房屋的施工技术,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
1 砌体结构房屋裂缝成因分析
砌体结构房屋是用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而成的房屋结构。具有耐久性好、耐火性好、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施工便捷、工艺简单及取材容易等优点。但是,砌体结构的抗拉、抗剪切强度都较低,而且,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很大,考虑到砌体结构是由砌体搭建而成,面对如此大的材料用量,若砌体拼接质量不好,或砌体脆性作用下,很容易出现裂缝问题。
长期以来,裂缝一直是砌体结构房屋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们也一直寻找控制砌体房屋结构裂缝的有效方法。但是,砌体房屋结构裂缝成因是比较复杂,既有材料本身方面的,也有设计、施工方面的。想要实现对裂缝问题的有效控制,必须清楚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砌体房屋结构裂缝成因如下:
(1)温差变形。温度变化会引起材料热涨泠缩,使砌体结构出现温度变形,当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大于材料本身的抗拉、抗剪切强度时,就会造成房屋墙体、屋面等部位出现裂缝。
(2)地基不均匀沉降。砌体结构房屋工程一般都要进行基础处理,经过土石方的开挖与填筑、夯实强化原有基础的强度,形成良好的地质工程条件。但是在建筑自重荷载及蠕变运动等影响下,地基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引起上部结构墙体内部产生拉应力,破坏墙体整体性,造成墙体、窗台、窗对角等部位出现裂缝。
(3)砌体材料因素。砌体结构房屋使用的砌体材料一般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灰砂砖砌块等,当砌体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时很容易引发裂缝问题。以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例,砂浆饱和度不够情况下,砌体强度会受之影响而降低,在自重荷载及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出现裂缝。此外,材料干缩会引起墙体变形,进而引发裂缝问题。
(4)施工工艺落实不到位。砌体结构房屋构造要求设置伸缩缝、沉降缝与圈梁,但是部分施工单位并未严格按照构造要求进行施工。比如,伸缩缝施工时,没有在伸缩缝两侧设置承重墙体;沉降缝施工时,基础没有分工。
(5)设计不合理。设计砌体结构时,未进行周密的静力计算与局部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造成结构设计与国家相关规范不符。
2 砌体结构房屋裂缝的规避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墙体结构房屋裂缝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为严控裂缝问题以保证结构安全,可以从结构设计、施工两个方面入手。基于这样的考虑,提出了以下规避措施。
2.1加强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提高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进行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时,设计者要严格落实《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及相关标准制度,根据砌体结构力学特性、业务要求、地质条件等因素设计砌体结构。同时,认真计算砌体结构的静力、局部砌体受压承载力、受压构件承载力,验算墙、柱的高厚比,以确保砌体结构稳定。严格控制砌块的饱和度和含水量等,设计防裂构造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最大程度的提高砌体结构的抗拉、抗剪切强度。由于裂缝问题是砌体房屋结构的常见问题,设计者对裂缝问题习以为常,片面的认为砌体房屋结构设计比较简单,只注重强度设计,忽视抗裂措施与抗震构造设计,为裂缝形成埋下隐患。对此,设计人员应改变固有的片面认识,提高对砌体结构安全设计的的重视程度,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砌体结构设计问题,切实落实《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规定,为防控砌体材料温度变化、干缩变形引起墙体等部位开裂,可以在墙体表面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为防控墙体出现竖向裂缝问题,可以甚至伸缩缝;为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可以设置沉降缝;等等。在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时,必须严格落实以上抗裂措施,以保证设计成果的科学合理。
2.2严控施工工艺,确保砌体结构房屋施工质量
施工是砌体结构房屋成型的一个过程,这过程中的建筑技术、施工工艺、抗裂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影响着房屋的安全与质量。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埋下裂缝隐患。为此,应严格施工中的任何环节和细节,使施工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最大程度的防控裂缝问题。
(1)严控砌块材料选用与质量。砌体结构房屋是由砌块组成的,应尽量选用强度大、抗拉性能强的材料,并严格检测砌块材料的饱和度和含水量等参数,当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规范后才能被应用于施工。比如,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含水量应控制在5~8豫之间,蒸压灰砂砖的含水量应控制15%左右,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量应控制在20%左右。
(2)切实落实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的施工工艺。根据砌体结构构造要求,在施工中严格落实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的工序操作。在伸缩缝施工中,必须在伸缩缝两侧设置承重墙体,其基础不分开。伸缩缝的宽度应不大于30mm;在沉降缝施工中,要求基础必须分开。宽度宜控制在20~30mm范围内;在圈梁施工中,圈梁宽度要与墙厚相适宜。在墙厚不小于240mm时,圈梁的宽度应不小于墙厚的2/3。
(3)设置控制缝。除了设置砌体结构构造要求的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外,为增强防控效果,应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设置位置并不固定,易出现裂缝问题的部位若条件适合都可以设置控制缝。如,墙高度、厚度突然变化的部位,转角墙接缝的部位,顶层墙体部位等。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于12mm,内采用弹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脂或硅树脂等、这些材料都可用作为控制缝填料。在控制缝间距上,要求有规则洞口外墙不大于6mm,转角部位的,要求其到墙角的距离不大于4.5m。
(4)其他措施。为防控沉降裂缝问题,在施工中应合理的布置纵横墙,尽量调整地基的附加应力。在设计允许情况下,可以改变基础地面尺寸,减少基础自重荷载,能有效的降低基础沉降量,这对沉降裂缝问题的控制良好效果。此外,可以考虑在房屋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砌体结构房屋的裂缝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不应忽略不见或习以为常,因为其对房屋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都有严重的影响。为此,设计者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进行砌体结构房屋设计,落实相关的抗裂措施,并结合砌体结构房屋裂缝成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最大程度的防治裂缝问题,唯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规避裂缝问题,确保砌体结构房屋使用寿命。
[1]李旭环.砖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6):141.
[2]季伟.建筑砖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5):115.
[3]梁展宇.刍议砖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建材与装饰旬刊,2011(12):83~84.
TU746.3
A
1673-0038(2015)49-0027-02
2015-11-2
骆炜(1975-),女,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