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
2015-04-16郑磊
郑磊
(河北慧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浅谈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
郑磊
(河北慧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做好节水工作,对整个社会节水以及水资源再利用工程来说意义重大。笔者在本文中从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的现状入手分析,重点阐述几点改善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性能的措施。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
1 建筑给排水系统能量浪费问题
一直以来,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节能问题都是建筑施工过程中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不管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阶段,还是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使用阶段,节水问题都贯彻其中。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总是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如何缓解这一问题,就要对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浪费水的情况进行重点分析,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解决措施。
1.1隐性水量浪费
根据实践经验总结,水源浪费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在这些原因中,隐性水量浪费情况最为严重,如果能够解决隐性水量浪费情况将会更好的解决节水问题。影响水量浪费一般是因超压出流这一现象引起的。超压出流用较为通俗的话语解释即是本来单位时间内,从水龙头中出来的水量是固定的,即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与需要为依据,固定的水量需要固定的水压。但是在给排水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水压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会高于所要求的固定水压,此时导致的后果是从水龙头出来的水量会大大多于固定的水量,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之所以称这种水源浪费情况是隐性水源浪费,主要是因为这种水源浪费不能够为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所感知,人们也无法从这种多出的水量中感受正效益。并且这种浪费情况是所有水源浪费中浪费水量最多的情况,分布范围也很广泛,在各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
1.2热水系统使用中浪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在使用热水之前,为了保证水温是热的,会将水龙头打开一段时间再对水进行使用,这样做是为了放掉冷水,使水温变热。这部分放掉的冷水,在这里没有产生任何用途,只是被浪费掉了,因此称之为无效冷水。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校、工厂以及浴室,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这种情况下的水源浪费占总浪费水量的1/3左右。
1.3给水设备泄漏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用水设备是水龙头、水箱以及马桶等,这些设备很多都是用塑料或者易腐蚀金属做成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意外事故或者年久失修,而发生泄露问题。只要细心观察,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屋内或者工厂等公共场所的管道设备有生锈的情况。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对这种情况并没有十分关注,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大量的水被无效用泄露出去了。除了我们能够看得见的设备生锈泄露问题,很多埋藏在地下的设备生锈情况更为严重,从而导致冒水现象时有发生。
2 给水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对策分析
2.1设计合理的供水系统
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是建筑给排水系统实现建筑物供水的前提。只有利用市政管网才能完成这一目标。增加加压设备的需求由两个因素决定,第一市政管网供水压力的大小,第二建筑楼层的高低。目前我国最为常用的加压设备有两种,管网叠压供水和变频调速供水。其中管网叠压供水指的是积极利用市政给水干管自用水头,如果能够对其进行积极利用,将会大大提高节水效果。变频调速供水所运用的技术是变频技术,同样也是为了节水而研发出来的。如上文所述楼层的高低也决定了是否需要对给排水系统增加加压设备,一般情况下,较低的楼层不需要增加加压设备,只需要合理利用市政府提供的管网供水压力即可,但是高层建筑则需要用到加压水泵,这样能够很好的实现节水目的。
2.2积极处理无效冷水问题
热水供应系统中的无效冷水问题是较为严重的水资源浪费情况。为了改善甚至解决这一情况,就必须对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的问题进行合理考虑。热水循环系统中多环阻力的平衡问题的考虑能够很好的解决热水供应系统中的短路现象。此外,配水装置的合理使用,可以解决冷水压力大于热水压力的情况,这一情况是导致无效冷水的直接原因。一般情况下,热水供应系统可以采用三种循环方式,支管循环方式、立管循环方式以及干管循环方式。这三者循环方式的节水效果各不一,其中支管循环方式节水效果最好。在进行选择时,应当结合建筑经济成本考虑,选择最为合适最具节水效果的循环方式。
2.3选用节水节能设备
节水节能设备的正确选择能够更好的实现节水。节水卫生器具以及配水管材是节水节能设备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对节水卫生器具而言,应当尽量选择脚踏开关淋浴器和真空式坐便器等,这些新型的节能卫生器具能够更好的实现节水。此外,要注重水龙头的选择问题,尽量选择节水龙头,尤其是在有较高静压或者普通水龙头出水较大的情况下。
3 总结
建筑节水工作需要各个工作环节之间的配合,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在不同的工作环节要采用不同的工作措施,从而对不同的工作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使各个措施之间能够很好的配合,共同完成建筑给水系统的节水工作。首先,在设计给水系统之初,就应当对超压出流以及无效冷水问题进行充分考虑,积极进行科技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其次,在硬件设备的选择上,也要注意合理配置。只有在这两方面都能够积极做好节水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建筑节水。
[1]田燕.谈节水节能新技术[J].辽宁建材,2009(01).
[2]宋东波.新时代建筑的主旋律——绿色环保[J].环境卫生工程,2008(06).
[3]李勇.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
TU992
A
1673-0038(2015)28-0101-01
201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