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设计与电影艺术
2015-04-16潘枫
潘枫
(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浅谈建筑设计与电影艺术
潘枫
(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蒙太奇的电影艺术手法和建筑设计的艺术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多借鉴相通之处,本文想通过探讨一下建筑和电影在某些方面的共通之处,发现电影艺术和建筑艺术互相启迪、互相促进。
建筑;电影;艺术;手法
一个有意思的发现:大部分的建筑师都会对电影、摄像有着浓厚的兴趣,可能部分是个人爱好,但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一个建筑师对待图像的一种特殊敏感,平时的职业素养使得我们自然而然的喜欢上了电影。本文旨在探讨一下建筑和电影在某些方面的共通之处,发现电影艺术和建筑艺术互相启迪、互相促进。
首先,先来明确一下建筑和电影的定义概念:
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以及还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
建筑:是人们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如房屋、堡垒、桥梁等等。建筑是实用艺术的一种,又归于广义的造型艺术。指用沉重的物质材料堆砌而成的物质产品,是人类为满足自身居住、交往和其他活动需要而创造的“第二自然”,也是人类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空间环境。有人曾说过:上帝一次性给出了木头、石头、泥土和茅草,其他的一切都是人的劳作...这就是建筑。
从两者的定义中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这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范畴,是文化艺术的不同表现方式。无论是建筑还是电影都必然蕴涵着丰富的文明内涵,表现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脉特性,尽管两者之间分属不同的艺术领域,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同时又有着内在的深层次的共通之处。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设计建筑的时候同时也对电影深深地着迷,而且肯定也有着同样的感觉:电影的叙事方式和人在建筑中的“感知和体验”有着众多相似之处。在电影中,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来感知和体验,而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感知建筑或城市,不仅仅是听觉、视觉,还有触觉、嗅觉、味觉。在建筑中的一些词语,比如:“空间”、“尺度”、“场所”等等,在电影中也同样存在并适用。
一个电影的框架,独特之处在于其强制性,强制观众的视角、强制观赏顺序、观赏对象、时间、角度等等。电影就是在整个完整的故事发生的过程中,以安排好的方式让观众参与或观赏到几个特定时空特定场景。说参与,顾名思义的是场景之中的深刻印象。说观赏,最好能体验感知,但他仅仅是浮皮一样的方式。让观者身临其境的感知被创造出来的气氛,空间,或者说与此发生共振,这样的效果才是自然的最完美的,而这恰恰是一个好建筑所必须提供的。
在满足功能,人流,疏散,舒适的前提下,那些建筑大师们提出了比如新建筑5点、流动空间、灰空间等等,为更好地创造人们热衷于感知的空间提供了可能。一个建筑如果脱离了使用它的人而存在,那完全是失败的建筑,这也同时证明了我们早就不是衣食果腹就应该被满足的,现代人需要的是更高的精神追求。这样说来就并非只限于使用建筑,而是融入建筑。要使使用者融进来,绝不是仅仅貌合神离的在其中居住或者工作,这就需要一定的设计手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想到了电影,曾有人说:建筑是光与影的游戏,这与电影是相契合的。
电影里的空间,通过某些特定手法,不单单让建筑空间为意义服务,而且也将一个一个观众“吸入”进来,随着情节发展和空间的推进一步一步的触及电影意象核心的边缘。电影中的空间被一定的手法经过强化和挖掘,挖掘其空间对电影意义的重新优化和构成,从而让人耳目一新并体会深刻。建筑要做到的就是这一点,这一点关于空间表象的新的概念。我们又找到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通过空间和时间的这条主线。人在建筑中应该是动态的,即使他停下来静静思考这个空间的意义,坐在摇椅上体会,这样的空间也不会让人失望。
如果要将电影中的手法运用在建筑上,尝试探索就需要还原电影空间。如指环王之类的影片,雄伟的古城墙,仙境一样的精灵王国,慑满恐惧的巨大的地下宫殿,无不体现出这一步旷美的史诗对观众进行的壮丽的催眠。这是最容易被理解的和接受的。建筑面对大众,要想让人读懂也确实抛弃了一些自身原则来呼应人群。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清楚的还原了时间空间的电影主线,但重要的是如何还原精神空间。做为引导的设计思想,只要经过认真训练,就可以对运动、叙事、空间、时间进行塑造。但精神空间的塑造和转译却成为了一大困难。心理空间的意义非同凡响,他和物质空间相互依存于,我们又如何表达,或者不能称之为,表达。
在电影中运用建筑的手法最常见的就是蒙太奇。
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地拼贴剪辑手法。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在电影的制作中,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以及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有选择地组成一部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为广大观众所理解和喜爱的影片。
电影在蒙太奇上建立了自己的美学,而建筑在形体关系、空间构成上建立了自己的美学。但是电影和建筑与平面绘画的关系不止于此。从蒙太奇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蒙太奇主要的功能和手法表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2)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每个镜头虽然只表现一定的内容,但组接一定顺序的镜头,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考。
(3)创造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每个镜头都是对现实时空的记录,经过剪辑,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其实以上这些方法和功能在建筑上也同样适用:
(1)通过空间、场所、组团的分切与组接,对材料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凸显主题。
(2)引导使用者的流线和注意力,激发使用者的联想和感受。每个空间虽然只表象一定的内容,但衔接一定的空间,能够规范和引导适用者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考。
(3)创造独特的建筑时间和空间。每个空间都是对现实时空的记录,经过衔接,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建筑时空。
通常在电影中,建筑都是作为事件的场景、平台来使用的,为了契合故事的主旨,电影工作人员会在原有的建筑中进行再创造,进行场景的新的布局和设计,发掘原有建筑新的一面,不同于建筑师们原设计的风貌。有些场景设计,就连我们建筑师看过之后都叹为观止,为场景布置人员的独特匠心而钦佩不已,从中发现了新的灵感。
建筑和电影,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对我们建筑师来说,是应该多向电影导演学习一下将一个故事讲述的引人入胜,引起观众的共鸣的能力了。从职业上讲,电影和建筑也很相似。因为电影与建筑一样,受到技术发展、工业经营和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和创作的共同作用。创作不应该和影片生产分开。电影导演与电影的关系,可以类比于建筑师与建筑作品的关系。他们是作品的创作者,却不是所有者。因为一部商业电影与一栋建筑都是工业化社会协作的结果。建筑师与导演都需要协调各种职业,从而保证自己的意图和理念得以在作品里实现。
TU242.2
A
1673-0038(2015)28-0005-02
201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