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教育 “一座难求”问题成因及破解之策

2015-04-16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人发展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350003)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的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衔接,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矛盾相交织。加快推进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对于我国迎接老龄化问题挑战,服务国家积极老龄化战略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有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已占全国总家庭户的20%。每个老年人关联一个或几个家庭,老年人群体关联着整个社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要“重视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老年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的最后环节,如果越来越庞大的老年群体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可是,近年来我国老年教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地方出现了老年教育“一座难求”的现象。老年大学报名通宵排队,摇号抽签,老年人争相上大学的“报名热、入学难”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以福建老年大学为例,该校去年6月份首次启动网络报名平台,计划招收新生近700名,报名开始后不到一小时,报名人数就超过万人次。在我国老龄人口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大量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的愿望难以得到满足,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亟待找到破解的思路和办法。

一、我国老年教育 “一座难求”问题的成因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2.1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5.5%。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老年人观念的更新,大量老年人希望通过接受老年教育“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增进健康,服务社会”的需求十分旺盛。而我国现有的老年教育发展滞后,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一)从需求角度分析

我国老年教育需求快速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老年人仍然有发展智力的需求。按照卡特尔的智力发展理论,老年人的流体智力呈逐步下降趋势,但晶体智力仍处于稳步上升阶段,“活到老学到老”已成为老年人发展智力的普遍要求。二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老年教育事关生命尊严、生活幸福,有助于老年人提高生存和生活品质,实现老年人的生命价值。根据福建省老年教育研究会相关课题研究数据表明,老年教育与老年人提高幸福指数呈正相关关系。三是继续社会化的需求。按照国际上老年人社会化研究的结果,老年人仍然需要完成社会化的进程,尤其需要加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共同生活,增进交往与社会认同感,克服空巢孤独感,获得社会的尊重,避免落后于时代。四是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联合国第二届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的《政治宣言》提出,“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发展的强有力基础”,老年人仍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一个资源富矿,“老有所为”已成为当今老年人的新常态。五是发展新型养老服务业的需求。国务院印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社会养老服务业不仅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与健康服务,还要为老年人提供教育和学习服务。根据成都市锦江区2014年社区养老服务业的调查,在养老服务业中实行“养教”结合,开展老年教育活动,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

(二)从供给角度分析

出现老年教育“一座难求”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老年教育供给严重不足。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2013年底统计数据,我国现有老年大学(学校)59711所,在校生677万人,当年底60岁以上人口2.02亿人,只能解决3.35%的老年人的就读需要。而根据上海、福建、广东、南京等地的随机调查,有愿望参加老年教育学习的老年人约占全体老年人总数的20-25%左右,现在的入学率与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相比,其间供给缺口很大。以老年教育发展较好的广州市为例,广州市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130万,全市现有各类老年大学30多所,学位约为6万个,只能满足不到10%的老年人参加学习的要求。而且很多老年人在老年大学里找到了精神归属和心灵慰藉,加之收费低廉,即使学业修满也不愿毕业。学员只进不出,学位鲜有空余,加剧了老年教育“一座难求”的矛盾。二是老年大学定位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国现有的老年大学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为解决退下来的离退休老干部参加学习而举办的,其性质属于福利性老干部教育,或者称之为干部教育的延伸。随着国家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现行的老年大学定位已适应不了面向全社会有需求的老年人举办大众化、普惠性老年教育的需要。如何让全体老年人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进一步扩大老年人受教育的权利,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亟待对老年教育进行重新定位。三是老年教育途径形式过于单一。我国现有的老年教育主要形式是各级老年大学(学校),这种学校型教育只是老年教育的一部分,不能等同于整体老年教育。而且我国的老年大学主要设置在省、市、县三级,县以下基层老年学校发展缓慢,普遍存在机构不健全、办学条件不足、场地与师资紧缺、招生办学规模有限等问题。四是社会力量的潜力和作用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着发展老年教育“找市长、靠政府”的思维定势。在老年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如何挖掘和整合社会资源,释放市场活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老年教育,拓展老年教育的新途径新形式,将成为破解“一座难求”问题的关键所在。

分析老年教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深层次原因,根本的问题在于我国缺少对老年教育的顶层设计。国家对老年教育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基本原则、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施教主体、保障措施等关键问题均未作出明确、系统、全面的规划。由于顶层设计和制度政策的缺失,造成全国各地普遍把老年教育视为“可有可无”或“锦上添花”的教育,各级政府既未将老年教育列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也未列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更没有摆上议事日程,往往靠官员的重视与否来决定对老年教育投入与支持的程度,各地多是采取“依靠老领导、依仗老面子、依托老关系、依附老部下”来发展老年教育的模式。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由于没有明确的经费投入规定和渠道,目前全市约56%的老年学校靠自筹经费来办学。

二、破解我国老年教育 “一座难求”问题的对策思路

为迎接老龄化社会的挑战,2002年在马德里召开的联合国第二届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的《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提出要改变以往把老龄人口视作负担的“消极老龄化”观念,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把老龄人口社会参与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同年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大会提出了推行“积极老龄化”的“健康、参与、保障”三个维度框架,其中把提高老龄人口教育水平作为测量指标和行动策略。我国2006年发表的《老龄事业发展白皮书》提出国家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并把发展老年教育、扩大老年人受教育权利作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立足国情,放眼全球,呼应国家积极老龄化战略,加强顶层设计,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转型升级,拓宽途径方式,加快发展我国老年教育,将成为破解老年教育“一座难求”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树立积极老年教育观念

因应全球“积极老龄化”发展潮流,更新思想观念,改变以往把老年教育看作是消费性教育的观念,把老年教育确定为生产性教育形态,从对老年个体身心健康的关注转为对老年个体经济和社会参与度的关注,通过老年教育让老年人能够积极参与经济社会活动,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而不是成为社会负担。首先从经济发展角度,把老年教育作为新兴“银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惠民生、拓需求中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在新常态下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其次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通过发展老年教育,对老年人力资源进行再开发,挖掘富矿,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在知识技能、专业素养、阅历、经验、智慧等方面的优势,促进老年人尤其是低龄老年人继续工作或再创业再创新,老有所为,释放老年人口红利。第三从社会发展角度,通过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增进社会参与能力,进而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

(二)做好老年教育顶层设计

当前首要问题是要厘清我国老年教育的性质与定位,明确它是社会公共产品,属于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各级政府应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把老年教育经费列入到各级政府财政经费预算。同时,要发挥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建立成本分担机制,探索“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助为辅,受教育者适当收费”相结合的多渠道筹措经费机制。政府通过购买服务、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和企事业单位举办老年教育。落实《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对老年教育应加强领导,统一规划”的规定,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中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应把老年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此外,还应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明确政府和社会发展老年教育的义务和责任,参照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拓展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前端和后端,下大力气解决老年大学面临的如幼儿园一般“僧多粥少”的局面。

(三)推进老年教育转型升级

主动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大力推动老年教育转型升级,从以往面向离退休老干部为主举办福利性老年教育的模式,向新时期面向全体有需求的老年人举办大众化老年教育的转变,以满足普通老年群体尤其是基层社区、农村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需求,为全社会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的老年教育。同时,提升老年教育层次,实现从兴趣教育向生命教育转变,重构老年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目前的以休闲娱乐和卫生保健教育为主,提升到以关注老年人提高生命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教育为主,帮助老年人重建生命梦想、生活智慧,活的有尊严、有价值。此外,在推进老年教育转型升级中,注重对接现代职业教育,依托职业院校和成人高校,开展老年人再就业培训,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把老年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四)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

为适应新时期发展大众化普惠性公平性老年教育的需要,当前应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解决好我国现行的由党委组织部及老干部局管理省、地、县三级老干部大学、由乡镇(街道)社区(村)管理基层老年教育的“二元格局”,按照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加强统筹协调,理顺体制和机制,建立“党政主导,多方参与,社会协同”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各地可借鉴上海市做法,成立跨部门老年教育领导与协调机构,由分管党政领导牵头,民政部门和教育部门主管,文化、体育、卫生与等相关部门参与,并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协作,共同推动老年教育发展。

(五)拓展老年教育途径方式

按照现代治理理念,着力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发展老年教育的格局,制订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举办老年教育机构,走多样化、多渠道、多形式发展老年教育的新路子。在办好现有老年大学(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区老年教育,转变社区服务功能,整合社区服务机构和社区教育机构资源,在社区开办基层老年学校,引导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近入学。积极推广远程老年教育,充分利用全国各地现有的终身教育网络平台,依托各级开放大学(电大)系统,构建远程老年教育体系。推进养教结合,把老年教育纳入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体系,在发展新型养老服务业中拓展老年教育内容。

[1]刘文,焦佩.国际视野中的积极老龄化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15,(1).

[2]李洁.老年教育理论的反思与重构:基于西方现代老龄化理论视野[J].开放教育研究,2015,(6).

猜你喜欢

老龄化老年人发展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