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前小区规划人性化设计及对策

2015-04-16余知真

建材与装饰 2015年38期
关键词:居住小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余知真

(江西省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0)

浅谈当前小区规划人性化设计及对策

余知真

(江西省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00)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而小区规划又是小区建设的先行,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现代住宅小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住宅小区的交通组织应园地制宜,环境建设要注重整合性,强调了住宅小区安全和社区服务系统改善的重要性,从而完善住宅小区的规划。

现代住宅小区;规划;居住环境

前言

随着人们居住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的生存环境,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文化更高领域推进。“人性化”居住小区不再是单纯为住人而住人,而是为有意识、有情感、有交往、有要求地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易于社会交往、能得到更多娱乐和学习机会的生活场所。近年来,全国各地相应建成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完备、经济适用的居住小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小区规划设计方面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

1 交通组织问题

1.1人、车分流问题

住宅小区的交通网络,被称为住宅小区的血脉,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路网怎么设计,人、车是分流还是合流,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居住生活质量。有一种观点认为,住宅小区的交通组织一定要做到人、车分流,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按照常理,不同的住宅小区,区位环境不一样,规模条件不相同,不可能也没必要按一种模式去规划设计。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住宅小区采取人、车合流的交通组织有它的合理性。因为住宅小区的机动车交通量毕竟不同于城市干道,是有限度的,再者,住宅小区对机动车的车速也是严格限制的,不允许开快车。因此,采用人、车合流组织住宅小区交通的优秀住宅小区,国内、国外都不乏其例。笔者强调的是,住宅小区交通组织,可以人、车分流,也可以人、车合流,要因区制宜。适合做人、车合流的路网,必须实行分道。人车分道,对道路断面设计有一定要求,平面设计要留出人行道;x,-j道路断面设计也有一定要求,要留出人行道的位置,留足人行道的占地;竖向设计最好是车行、人行不在一个层面,略有高差;在空间上做适当分隔,比如做绿化分离,种植行道树等。无论人、车分流,还是合流,人、车要分道,路网结构要合理,密度要适当。

1.2停车问题

(1)坚持就近停放就近即意味着方便,如果存取车都不方便,则有悖于住户买车图方便的初衷;就近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住在楼上,车停楼下,开窗可视爱车,令人放心,甚至自己的孩子还可能到自家车边看一看,摸一摸,围车游戏,也是一种天伦之乐。

(2)尽量采用地面停放,均匀分布

这是就一般的住宅区而言的,至于那些地处闹市中心或对容积率要求很高的住宅小区的停车问题,只能靠地下空间或地上立体停车,此乃不得已而为之。地面停车的主要优点是投资少,见效快,同时地面停车效能高,投资一平米,见效一平米。

(3)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住宅小区规划对停车位数的把握必须按照当地政府要求和发展趋势留足数量,一次规划到位,以免造成“先天”不足。具体实施时,可以分步推进。家庭小汽车发展有个过程,过度超前,会造成浪费。为能分步实施,一些住宅小区将停车场规划设计在绿地、小广场、学校运动场等地下空间。当停车数量不多时,暂不建地下停车场,待汽车数量增加后,再逐步开发地下停车场。这样做,兼顾了近期使用和远期发展,具有可操作性。

2 环境问题

2.1居住环境的整合性

住宅小区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灵魂,已经越来越受关注。环境决不单指绿化景观,环境的概念几乎涵盖了存在于人类周围的一切。要实现居住环境整合效益最优,必须采用现代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尽可能完善各项居住功能,增加情趣,提高品味,通过对住宅小区的“精加工”,克服各种“先天不足”的毛病。住宅小区规划建设中,应当将环境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设计阶段来进行。

2.2建造、装修一体化

住宅建造和装修能否一次完成实现其建造、装修的一体化,直接关系到居住的环境质量。据北京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新装修家庭甲醛的超标户占70%以上;据北京儿童医院统计,90%患脑炎的儿童,其家庭均在近期进行过住房装修。可见家庭住宅装修问题直接影响了居住环境质量,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建造、装修一体化无疑是一种好的选择。能否一次装修到位,关键在地方政府的决心,工作重点在开发商。开发商要认清市场发展潮流,适应市场需求,狠下决心,准确定位消费对象,认真把握市场需求,精心选择装修队伍,精心设计、精心选材(绿色建材)、精心施工,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3 安全问题

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范行为,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入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①在小区和组团的人口处设置明显标志,使住宅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②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入口,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③注重小区交通网络的合理组织。在小区主干道的规划设计上要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减少交通环境的混乱交杂,提高安全系数,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尽量做曲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声的目的。同时,规划时应尽量减少组团的出入口,一般设置两个即可,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

4 社区服务系统的改善

在住宅小区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它不仅足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也是小区稳定的物质基础。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居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如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路的出入口附近,使居民方便顺路购买。自行车、摩托车存放与垃圾处理也是小区服务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住宅小区中的自行车车库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的布置方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如利用院落中的半地下室以及高架平台下部等。以往住宅的垃圾处理通常是将垃圾道附设于住宅的楼梯平台处,因而经常发生堵塞而造成臭气四散,影响居住环境,在住宅小区规划中可以将垃圾道改设在住宅内部生活服务阳台处,避免公共场所的交叉污染,也可以放弃垃圾收集方式而采用室外垃圾桶、垃圾箱和中转站来处理。在垃圾中转站的设置上应注意便于垃圾清运和处理,不要使清运垃圾的车辆横穿小区,造成污染的扩散。

5 结语

随着国力的增强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小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自然延伸。“人性化”的特点要在规划设计中加以充分考虑,要对人们的潜在居住需求进行充分挖掘,坚持以人为本,要以务实的态度思考居住细节,要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精神和物质等多方面的需要,努力创造出又安全又舒适的小区环境。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市场的需求。

[1]王长庆,译.绿色建筑技术手册[M].美国公共工程技术公司,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汪维,韩继红,安宇.绿色住宅技术集成与示范[J].住宅科技,2006(3):78~81.

[3]李湘洲,才东明.住宅与小区建设——21世纪建筑[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4]王丹.城市居住小区的规划和室外空间环境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1.

[5]黄健荣.现代居住小区规划探索——武汉常青南园居住小区创作案例[J].广东建材,2007(7):31~34.

[6]王雷荚.浅谈住宅区的户外空间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14):19~20.

TU986

A

1673-0038(2015)38-0051-02

2015-8-31

猜你喜欢

居住小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
规划设计作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高层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