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策分析

2015-04-16靳朝晖

建材与装饰 2015年38期
关键词:监理监管监督

靳朝晖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 063000)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策分析

靳朝晖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063000)

质量监督管理控制工作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质量监督管理控制工作无法落到实处,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所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文笔者对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策

前言

建筑工程要想取得持续、稳固的发展,就要有过硬的质量水平作为后援,而高质量水平的实现则要求有一套高效的质量监管体系,然而,我国现阶段的质量监督体系还远称不上完善,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必要性

有些监理单位,由于各专业人员配备不齐全,项目管理时人员不能全部到场,出现“见其名,不见其人”的现象;部分总监理工程师同时兼任多个项目的总监;部分监理单位对施工和分包单位资质和主要管理人员资格及专业工种操作人员的上岗证书没有履行审查职责,对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进场验收、检验及见证取样制度实施的不够好,没有做到对所有的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旁站监理;有些人员填写资料不规范,甚至不管检查是否合格也签字。监理人员应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及相当的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知识。由于种种原因,工程建设监理的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面窄、素质不高、年龄老化,兼职挂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等问题。一些从业人员未经过系统的、专业的监理理论培训,或管理经验不足,或管理方式陈旧。另一方面,工程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工程技术标准、规范也时有更新,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有些监理从业人员不能及时补充更新自身的业务知识,自然不能全面发挥监理的作用。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①表现在人员素质上,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中人员质量素质参差不齐。长期以来,由于编制和管理方式等原因,各类监管机构所配备的人员尚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②表现在设备上缺乏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影响工程质量监督的力度和深度,难以适应当前建设工程发展的需要。建设工程工期长,多专业、多工种和材料设备多品种的特点,决定了传统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方式已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质监手段基本还停留在眼看、手摸、锤敲阶段,施工几百天,“判断”一阵子,难免使监督的全面性受到约束,造成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核验、评定和有效控制。即使增加了一部分现场检测也是有限的辅助手段,质量监督缺乏力度,作用难发挥。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2.1法律监管措施不到位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虽然对建筑行业来说如同生命般重要,但是,我国直到2002年才正式出台了这方面的专门的法律,整体来说,这套法律是比较完善的,它对建筑行业的剖析不可谓不深刻,对以往经历的整合总结不可谓不完善,对现代建筑行业的现实意义不可谓不大,且又有一系列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有关的法律条文。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在法律条文方面的水准较之于国外顶级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

2.2管理制度完备性欠缺

拿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发现,我国的质量监督工作存在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体制的不完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系统,它需要完整的体制,需要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去负责,去盯梢。但是,我国的情况却不是这样,一人多职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很多环节都出现了监督人员空缺的现象。

2.3质量监督的统筹能力欠缺

由于我国市场上的建筑行业分为施工单位,质检单位,监理单位等,这些单位之间的地位是相互平等的,这几个单位各司其职而又相互交流,解决建筑工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但是它们并没有或者说没有一个足够成熟的能够做到统筹规划的部门,来站在一个更为客观的角度对质量监督工作进行指导。因而,建筑行业需要一个核心部门,来对质量监督工作保驾护航。

3 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有效措施

3.1以能力增效率,以法律增实力,加大执法力度

法律的不完善固然导致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艰难实施,但是,管理队伍良莠不齐、纪律散漫、能力不强、效率低下、设备不足等也是造成监管工作履步维艰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大力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同时,注重对各项先进设备的合理运用,也能为监管工作减轻负担。此外,针对已经出现的或者存在隐患的各项问题,我们要学会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因而,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法律在这方面的保护,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只有在法律制度上得到了完善才能够达到质量监督的有法可依,这样才能够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整体效果得到最佳的呈现,针对当前所存在的隐患才能够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顺利的解决。由于在城镇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在建筑的规模上也逐渐的扩大,所以要能够在监督执行的力度上进行加强,要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按照一定的标准严格执行。和当前整体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环境相结合,积极的探索更加有效的监督方案,做大化的将质量监督得到顺利的完成。

3.2构建健全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一项工作的指南针,它的完备与否对工作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个完备的管理体制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它要能确保决策者责任感,保证上层领导的决策地位和对其旗下工作的有效监督和及时修正。此外,管理体制的健全离不开一个紧紧依偎的团体,这个团体要有一流的协作能力和团体意识及高度的责任感。还要能够在施工的科学化团队管理队伍上具备,将新的管理理念进行有效的树立,在施工的工期以及进度上进行监督,还要监督其制定进程计划,分层次的进行实现。

3.3从实际出发,保证监管工作顺利实施

只有质量达标的工程才能被称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因而,在建筑工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把好质量关,要对各项工作的开展做的心中有数。因而,我们要把握好以下两点:①把好材料关。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本元素,只有选好材,才能建好房。因此,取材人员一定要做好选材工作。②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掌控。监管人员要保证对整个施工过程都了如指掌,了解哪些工作需要技术人员专门指导,哪些地方不合理等等,要带领全体施工人员共同监督,督促工程高质量完成。

3.4从个人出发,塑造团体意识,加强人才培养

监管工作对我国的经济、行政都有着很大的关系,监管人员自身的素养对监管工作的到位与否直接相关,因而,我们要培养监管人员的监管意识,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这们工作的重要性,让他们从心底重视起监管的职责。监管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全体监管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要把这个团体重视起来,让他们真正完成自己的使命。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人才培养方面要进行加强,技术型人才以及高素质人才对质量监督有着保障作用,在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逐渐形成的背景下,对人才的培养是发展的核心,只有具备优秀的人才才能够使得个企业得到长足健康的发展,也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下一步监督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4 结语

建筑工程关乎整个国民经济,它的质量对人们的日程生活和整个建筑市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质量监督是我们必须要过的一关,只有监管工作到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获得长久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充分的重视起来,抓实质量监督的力度,增强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信心,带动建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师艳红,刘肖飞.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措施的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11).

[2]曾广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析[J].科学之友,2010(12).

[3]刘业涛,李敬朋.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科技传播,2010(21).

TU712+.3

A

1673-0038(2015)38-0180-02

2015-9-1

猜你喜欢

监理监管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监督宜“补”不宜“比”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