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测量在10kV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2015-04-16刘婵娟
刘婵娟
(身份证号:130124198612024524)
绝缘测量在10kV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刘婵娟
(身份证号:130124198612024524)
本文主要从电力设备供电的角度,分析了电力设备预防性的绝缘检测试验技术,并且以实际操作到的问题为前提,介绍了在实际应用中电力设备通过可靠预防性试验对设备检测取得的良好效果,同时实现了电力设备在供电过程中安全性和可靠性。
绝缘检测;试验分析;电力设备
1 绝缘预防性电气试验的意义
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是判断设备能否继续投入运行,预防设备损坏及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凡电力系统的设备,应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预防性试验。绝缘预防性试验是指电气人员通过电气试验,在设备投入之前或运行中了解掌握设备的绝缘情况,以便在故障发展的初期就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并处理。
2 绝缘预防性试验的技术分析
绝缘预防性试验可分为两大类:①非破坏性试验或称绝缘特性试验,是在较低的电压下或用其他不会损坏绝缘的办法来测量各种特性参数,主要包括测量绝缘电阻、泄漏电流、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等,从而判断绝缘内部有无缺陷。实验证明,这类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目前还不能只靠它来可靠地判断绝缘的耐电强度。②破坏性试验或称耐压试验,试验所加电压高于设备的工作电压,对绝缘考验非常严格,特别是揭露那些危险性较大的集中性缺陷,并能保证绝缘有一定的耐电强度,主要包括直流耐压、交流耐压等。耐压试验的缺点是会给绝缘造成一定的损伤。
3 绝缘预防性试验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随着电气设备绝缘检测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不仅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创造了条件,同时对电力系统的供电状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和电气设备的多样性,在电力设备绝缘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克服这些问题。
(1)目前使用的绝缘检测技术容易受到温度、环境和电压的影响,导致设备的不兼容或者检测的不准确。由于电气设备内部存在着高电压,所以容易和外部的电场环境发生信号的排斥,同时信号之间会互相干扰导致绝缘检测技术的不科学。
(2)在电力设备绝缘检测技术的研究过程中,要加强操作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保持安全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防止工作人员因疏忽造成的事故。
(3)要想提高电力设备绝缘检测技术,在平时的工作中定期的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是十分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特别是在操作过程遇到的电线老化和一些金属元件的磨损和生锈等都有可能带来故障率。
4 绝缘预防性试验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4.1 10kV干式电力变压器绝缘试验分析
(1)非纯瓷套管的试验,非纯瓷套管试验在电力变压器安装前进行,配合器身检查进行的试验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其它试验在安装结束后进行。
(2)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对外壳的绝缘电阻,该试验应在电力变压器安装结束后进行试验,所用设备为2500V兆欧表出线对外壳的绝缘电阻(1min),无闪络及击穿现像。
(3)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对绝缘的考验非常严格,能有效地发现较危险的集中性缺陷。它是鉴定电气设备绝缘强度最直接的方法,对于判断电气设备能否投入运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保证设备绝缘水平、避免发生绝缘事故的重要手段,电力变压器交流试验耐受电压标准为出厂试验电压值的80%。
4.2 真空断路器绝缘实验分析
(1)绝缘电阻的测量,测量绝缘电阻应使用2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时应分别测量合闸状态下导电部分对地和分闸状态下断口之间的绝缘电阻。在合闸状态下测量可以发现绝缘拉杆受潮、电弧损伤和绝缘裂缝等缺陷。在分闸状态下主要是检查灭弧室是否泄漏,消弧结构是否烧灼。《规程》规定整体绝缘电阻参照制造厂规定或自行规定。
(2)交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是坚定断路器绝缘强度、真空度最有效的实验项目。交流耐压试验应分别在合闸状态下导电部分对地之间和分闸状态下断口间及相间进行。
5 结束语
对电力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技术的研究,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检测出电力设备内部的绝缘状态,而且还能够很好的发现设备的故障所在。在了解电力设备绝缘变化的基础上实现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积极推行绝缘试验检测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更好的绝缘技术的研究提供依据。提高绝缘试验检测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供电设备的质量,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传统的电网使用数字说话,而未来的电网将会用供电质量和先进的技术说话。这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
[1]陈化钢.电气设备预防性实验方法及诊断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张志军.电力设备绝缘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东北电力技术,2010,6.
[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TM933.1
A
1673-0038(2015)33-0323-01
201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