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学士苏轼与元祐诗坛
2015-04-16陈元锋
陈元锋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
翰林学士苏轼与元祐诗坛
陈元锋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
元祐元年至八年(1086-1093),苏轼三入翰苑,任翰林学士、学士承旨,翰林学士成为其担任的最重要的政治职务和文化身份。同时,元祐时期也是苏轼文学创作的重要转变阶段,在苏轼周围,聚集了一批以馆职词臣为主体的文化精英,馆阁翰苑的唱和活动达到高潮,反映了苏轼及其门下诗人群体的文化生活和精神气质。苏轼与欧阳修前后相继,主盟文坛,以文章道德成为宋代翰林学士最杰出的典范。
苏翰林; 词臣; 馆阁; 翰苑; 唱和
元祐元年(1086)四月,退休的宰相、荆国公王安石薨;九月,复出主政的宰相司马光薨;此年政坛、文坛上另一件大事是苏轼的任命:正月,苏轼除中书舍人;十月,除翰林学士,十一月除侍读,正式入院供职。
苏轼深得仁、英、神三帝赏识。元祐初,苏轼为高太后信任而重获起用,但元祐四年,因不为当政者所容而再知杭州。六年,召为吏部尚书,未至,以弟苏辙除右丞,改翰林承旨。在翰林数月,复以谗请外,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七年,迁礼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为礼部尚书。八年,哲宗亲政。轼请补外,以两学士出知定州。时国是将变,轼不得入辞,从而结束了他在元祐中以翰苑、经筵为主的政治生涯。自元祐起用至绍圣远贬,既是苏轼政治生命的辉煌时期,但他又始终深处新旧党争的漩涡,政治生活极不稳定,元祐元年至八年(1086-1093),三度为学士、学士承旨、侍读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又四任知州,翰林学士是其最重要的政治职务和文化身份,他也因此成为宋代翰林学士的典范。同时,元祐时期也是苏轼文学创作的重要转变阶段,以苏门学士为主体的诗人群体在馆阁翰苑的唱和活动达到高潮,“元祐体”进一步确定了其作为宋诗风貌的范式。本文重点考察苏轼元祐时期的诗歌唱和活动。
一、苏轼与苏门诗人群
元祐时期,曾短暂恢复诗赋取士及馆职召试制度,苏轼作为翰林学士,主持了元祐元年的馆职召试,并知元祐三年贡举。在翰林学士苏轼周围,聚集了以“四学士”“六君子”为代表的一批当时文坛最优秀的馆职词臣诗人。
“苏门”文学集团之形成,正是苏轼入主翰苑的元祐时期。元祐元年十月,苏轼除翰林学士,元祐四年,苏辙继入翰苑。对苏氏昆仲的任命,文坛的反响是巨大的。如苏轼门人李廌,他作前后《金銮赋》表达了喜悦之情,《金銮赋并引》说:“苏先生自中书舍人拜翰林学士,门人李廌以《金銮赋》贺之。”《金銮后赋并引》写道:“元祐元年冬,今余杭龙图先生初入玉堂,廌作《金銮赋》,四年夏,小苏先生九三丈复自地官贰卿入翰林为学士,廌故作后赋,欲以见儒者之荣,兄弟之美,而以尚之,故曰后赋云。”[1]同时又作两首诗祝贺苏辙,《贺小苏先生》诗说:“柱史承恩正紫微,玉皇优诏碧云词。欲知伯仲文章职,对掌丝纶内外司。”他期望“共扶吾道邪归正,同振斯文盛不衰”[2]。陈师道亦作《赠二苏公》诗极力称扬。
苏轼自觉承继欧阳修的文坛主盟地位,他说:“方今太平之盛,文士辈出,要使一时之文有所宗主。昔欧阳文忠常以是任付与某,故不敢不勉。异时文章盟主,责在诸君,亦如文忠之付授也。”[3]随着馆阁召试制度的恢复,在苏轼倡导下,中断已久的馆阁诗酒文会传统也重续盛事。苏轼有诗云:
自君兄弟还,鼎立知有补。蓬山耆旧散,故事谁删去?来迎冯翊传,出饯会稽组。吾犹及前辈,诗酒盛册府。愿君唱此风,扬觯斯杜举。[4]
黄庭坚《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诗积极呼应说:“二苏上连璧,三孔立分鼎……天不椓斯文,俱来集台省。日月黄道明,桃李春昼永。时平少犴狱,地禁绝鼃黾。颇怀修故事,文会陈果茗。当时群玉府,人物殊秀整。下直马阗阗,杯盘具俄顷。共醉凌波袜,谁窥投辖井。天纲极恢疏,道山非簿领。何曾归闭门,灯火生寒冷。欲观太平象,复古望公等。贱子托后车,当烦煮汤饼。”[5]正是在苏轼的影响下,整个元祐诗坛,都对雅集唱和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苏门酬唱尤为兴盛,南宋邵浩将苏门唱和作品编为《坡门酬唱集》23卷,收录苏门诗人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李廌等八人唱酬诗歌660首,《坡门酬唱集原序》称:“诗人酬唱盛于元祐间,自鲁直、后山宗主二苏,旁与秦少游、晁无咎、张文潜、李方叔,驰骛相先后,萃一时名流,悉出苏公门下,嘻其盛欤!”[6]
元祐时期,苏轼出入于翰苑于州郡之间,其诗歌创作以翰苑为中心,同时从京城至外任,其精神轨迹与艺术风格均保持了一致性。尤其在守东南诸郡时,暂离京城政治漩涡中心,“收得玉堂挥翰手,却为淮月弄舟人”[7],东坡与州郡僚佐日夕交游,尽享东南宾主之美,清享师友壶觞之乐,坐拥湖山之色,诗思更为舒展,诗艺更为恣肆。
苏轼元祐在朝期间诗歌有二百余篇,数量丰富。这些诗歌的主题集中以下几个方面:或谐谑调笑,或品赏书画,尽显文人雅兴;或送别惠赠,或感旧怀人,抒写人生感悟;玉堂当值,休沐燕集,交织着不能忘怀的江湖之兴与深沉的民生之忧。一方面,他屡屡表达归休之意:“我亦江海人,市朝非所安。常恐青霞志,坐随白发阑。”[8]另一方面,又时时流露忧患情怀:“吾闻江汉间,疮痏有未起。”[9]而作为翰林学士通常应有的轩冕之志、荣宠之感却甚为淡薄。苏轼入翰苑时已51岁,他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是:“岂意残年踏朝市,有如疲马畏陵坡”[10]、“岂知西省深严地,也着东坡病减肥”[11]、“我正含毫紫微阁,病眼昏花困书檄”[12]。似乎对忽然改变的政治际遇心理上颇不适应,身体也因岁月摧折而状况不佳,因此从苏轼元祐诗歌中,不难体会到经历过元丰诗祸、黄州贬居而仍处于元祐党争漩涡中的那种忧祸畏讥的心境,但仍保持的独立不改的政治品格和诗人的浪漫本性。
玉堂直宿,锁院知举,当直草麻,经筵侍读等朝堂生活,在苏诗中均有较多的反映。宋代学士院环境颇具艺术气氛,《郭熙画秋山平远》咏山水壁画:“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13]据苏轼自注,此诗有文潞公(彦博)跋尾,诗的后半幅即由“恰似江南送客时,中流回头望云巘”两句转向抒写愿从潞公游的意愿。黄庭坚和诗云:“黄州逐客未赐环,江南江北饱看山。玉堂卧对郭熙画,发兴已在青林间。”[14]诠解了苏轼题咏山水画的意蕴。
苏轼昆仲相继入职翰苑与经筵,既是荣遇,更是责任,也伴随着忧惧疑虑。苏辙作《去年冬辙以起居郎入侍迩英,讲不逾时迁中书舍人,虽忝冒愈深,而瞻望清光与日俱远,追记当时所见,作四绝句呈同省诸公》诗,唱和者多达5人次。辙诗云:“早岁西厢跪直言,起迎天步晚临轩。何知老侍曾孙圣,欲泣龙髯吐复吞。”(其三)追忆当年参加制策试时在崇政殿得以瞻望仁宗天表的激动心情。其四写讲书情景:“讲罢渊然似不胜,诗书默已契天心。高宗问答终垂世,未信诸儒测浅深。”[15]苏轼次韵诗既记事,亦感怀,其一云:“曈曈日脚晓犹清,细细槐花暖欲零。坐阅诸公半廊庙,时看黄色起天庭。”第三句自注:“仆射吕公(公著)、门下韩公(维)、右丞刘公(挚)皆自讲席大用。”其二由侍讲赐汤茶而感儒生之荣遇:“陛楯诸郎空雨立,故应惭悔不儒冠。”其四则感慨颇多:“微生偶脱风波地,晚岁犹存铁石心。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据自注,是深感与白居易“出处老少,大略相似,庶几复享此翁晚节闲适之乐焉”[16]。黄庭坚的和诗颇得东坡之心:“赤壁归来入紫清,堂堂心在鬓凋零”、“对掌丝纶罢记言,职亲黄屋傍尧轩。雁行飞上犹回首,不受青云富贵吞”、“乐天名位聊相似,却是初无富贵心。”[17]苏轼另一首记经筵侍讲诗也与白居易有关,也使用了具有记事功能的长题:《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于东宫,又遣中使就赐御书诗各一首,臣轼得〈紫薇花〉绝句,其词云:‘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其时,“上(哲宗)前此未尝以御书赐群臣”(见诗注),少年皇帝首次御赐侍从唐诗,苏轼所得为白居易《直中书省》诗,紫薇(亦作“紫微”)花自唐以来即为中书省之雅称,中书舍人亦雅称紫薇郎,诗句正切合苏轼词臣身份和工作环境,白居易的仕宦经历与其晚年心态,使苏轼极易从其身上找到精神契合点:“出处依稀似乐天”[18]。由宸翰珍赐唐诗,确是荣宠无比:“归来车马已喧阗,争看银钩墨色鲜。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但苏轼并没有过多渲染荣宠之感,而是由颂圣转向对边事的关注和对责任的自觉:
玉堂昼掩文书静,铃索不摇钟漏永。莫言弄笔数行书,须信时平由主圣。犬羊散尽沙漠空,捷烽夜到甘泉宫。似闻指麾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注:“时熙河新获鬼章,是日泾原复奏夏贼数十万人皆遁去。”)文思天子师文母,终闭玉关辞马武。小臣愿对紫薇花,试草尺书招赞普。[19]
这是苏轼元祐翰苑诗中不多见的感奋之作。元祐三年,苏轼与苏辙同转对,轼《次韵子由五月一日同转对》诗:“忧患半生联出处,归休上策早招要。后生可畏吾衰矣,刀笔从来错料尧。”[20]仍心怀对政治风险的余悸,当指其时策试馆职廖正一等,以王莽、曹操为策题,为台谏王觌、韩川、赵挺之所弹击之事。
翰苑当直时,除了召对草麻的繁忙,有时也颇感“玉堂孤坐不胜清”[21]。苏轼《卧病逾月请郡不许复直玉堂,十一月一日锁院,是日苦寒,诏赐官烛法酒,书呈同院》诗:
微霰疏疏点玉堂,词头夜下揽衣忙。分光御烛星辰烂,拜赐宫壶雨露香。醉眼有花书字大,老人无睡漏声长。何时却逐桑榆暖,社酒寒灯乐未央。[22]
苏辙、苏颂、范祖禹、毕仲游参与了此次次韵唱和,和诗大多渲染了玉堂学士独享御赐官烛法酒的荣宠,苏颂《次韵子瞻锁院赐酒烛》还称赞了苏轼的文笔:“暮召从容对玉堂,归来院吏写宣忙。郢醪独赐尊常酒,龙烛初然泪有香。起草才多封卷速,把麻人众引声长。百官班里听恩制,争诵雄文出未央。”[23]但在苏轼内心,却更渴望那种乡村闲静和乐的温暖生活。借阅读消磨独直的漫漫长夜,也算是一举两得、苦乐相伴的幸事,如《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
玉堂清冷不成眠,伴直难呼孟浩然。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寄语君家小儿子,他时此句一时编。[24]
苏轼曾知元祐三年贡举,有诗并记。《书试院诗后》载:元祐三年正月二十一日领贡举事,辟李伯时为考校官。三月初考校毕,李伯时欲作画以排遣锁院等候期间的苦闷,黄庭坚率先作诗,苏轼次韵,蔡肇(天启)、晁补之(无咎)、舒焕(尧文)、廖正一(明略)等相继。[25]据黄庭坚《题太学试院》记载:此年东坡与莘老(孙觉)、经父(孔文仲)同知贡举,黄庭坚、熙叔、元舆、彦衡、子明5人为参校官,君贶、希古、履中、器之、成季、尧文、元忠、遐叔、子发、君时、天启、志完等12人点检试卷[26],加上李伯时,则此次考试共20多人参加。参与元祐三年贡院唱和者应在半数左右,今仅存庭坚、补之及苏轼诗,唱和的缘由是由李伯时在试院画马而起,伯时其时作画尚多(见晁补之次韵诗),多为寄托无聊排遣苦闷之笔,诸人和诗借题画游戏翰墨,调笑遣怀。轼诗结尾三句表达了即将拆卷出院休假的快乐:“门前欲嘶御史骢,诏恩三日休老翁,羡君怀中双橘红。”末句自注:“黄有老母。”[27]
至于友人门生及馆阁学士间的闲居宴集更为频繁,著名的如琼林苑与金明池之游。金明池是汴京春日士庶游赏的名胜,也是皇家举行宴会如进士闻喜宴的场所,因在汴梁城西,故又名西池。苏轼有《和宋肇游西池次韵》,黄庭坚亦作《次韵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观翰林公出遨》,题注:“翰林公谓东坡。”诗云:
金狨系马晓莺边,不比春江上水船。人语车声喧法曲,花光楼影倒晴天。人间化鹤三千岁,海上看羊十九年。还作遨头惊俗眼,风流文物属苏仙。[28]
从苏轼出游时都人围观的场面,反映了“翰林公”的文采风流和声望。苏轼《仆领贡举未出,钱穆父雪中作诗见及,三月二十日同游金明池始见其诗,次韵为答》诗,应与前诗所述时间相近,按制度是锁院结束后二人游西池时所作,诗中说:“雪知我出已全消,花待君来未敢飘。行避门生时小饮,忽逢骑吏有嘉招。”[29]“门生”或指应试举子而言。元祐五年三月,苏轼已出守杭州,以秘书少监王钦臣为首的馆阁学士出游琼林苑及信安公园亭,孔武仲作题名记,记录了这一盛会:
自祖宗优遇馆阁,岁出后苑御库酒以赐之,于是有池上之集。元祐五年三月乙酉,太平王仲至(钦臣)以秘书少监实领兹会,修故事也。于是宿戒宾客,晨出西郊,同舍皆集于琼林苑。既又泛舟池中,环水殿后,循桥而北,骑而适信安公之园,宴语至暮,相与涵泳恩思,歌吟太平,为一时之盛游。又以为席中之人,合散不常,异时复来,则其先后出处之详,宜有以考也,乃题姓名壁间以志之。[30]
据其所记,参与是会者,有李周、盛侨、王钦臣、杜常、崔公度、陈蔡、盛次仲、林旦、李德刍、宋匪躬、孔武仲、黄棠、刘唐老、李昭玘、徐铎、晁补之、张耒、韩治等十八人;尚有以事不至者九人:黄廉、吴安许、孙朴、黄庭坚、元耆宁、司马原、余中行、仲平、廖正一等,两者共计二十七人。由此可以想见其时馆阁学士雅集唱和之景象。前引苏轼诗《见子由与孔常父唱和诗辄次其韵……》,曾以恢复“蓬山故事”期许“三孔”兄弟,苏轼的倡导确实收到了成效。
二、苏轼与元祐词臣的“清切唱和”
在元祐激烈的党争气氛中,诗坛却在其时迎来唱和的高潮。除了苏门弟子外,苏轼与邓温伯、苏颂、韩绛、韩维、顾临、钱勰、曾肇、刘攽、孔武仲等两府同僚、两制词臣及画家米芾、李伯时、王诜等人唱和尤多。兹举以下几例。
(一)苏轼与邓润甫
苏轼与邓润甫元祐初共事翰苑,邓为学士承旨,两人的唱和其实仅武昌西山诗,但却吸引多人参与,在元祐初诗坛颇有意义。西山唱和缘于偶然,由苏轼发起,并由苏轼收束,是当时翰苑雅事。苏轼自叙作诗缘起说:
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轼谪居黄岗,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圣求尝作《元次山洼尊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两人同在翰苑召试馆职时锁院夜话,本来只邀邓润甫同赋,同时又有苏辙、孔武仲、晁补之、张耒、刘攽多人参与进来。轼诗回忆了当年游西山时所见元结、邓润甫遗迹后感慨:“当时相望不可见,玉堂正对金銮开。岂知白首同夜直,卧看椽烛高花摧。江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31]其他人的和诗都将苏轼、邓润甫两位学士作为咏叹的中心。刘攽和诗称道苏、邓两翰林:“两公雄才又超拔,明珠照人眸睑开。腾龙始知爪牙壮,掣鹰无复毛羽摧。腰金佩鱼见官秩,不似迁客谈象雷。朝廷一入不得出,邱壑何事烦公来。南人歌声易慷慨,公诗感激成叹哀。”[32]苏轼《再用前韵》诗说:“诸公渠渠若夏屋,吞吐风月清隅隈。我如废井久不食,古甃缺落生阴苔。数诗往复相感发,汲新陈旧寒光开。”[33]苏轼好友岑象求收藏了东坡在范百禄宅会饮时所书赠邓润甫诗,他在跋语中说:“子瞻内翰昔窜谪黄岗,游武昌西山,观圣求(润甫)所题墨迹,时圣求已贵处北扉,而子瞻方误时远放,流落穷困。不二年,遂与圣求对掌诰命,并驱朝门,则优游笑语于清切之禁。在常人固足感叹,况有文而赋于情者,宜何如哉!此前诗之所以作也。”[34]事实上,武昌西山是东坡贬居黄州时所游旧地,却依然常常浮现心头,其特别的意义,也许就是让人兴起那种恍如隔世的盛衰之感吧。
本来邓润甫是这次唱和的另一主角,但邓诗只存佚句:“武昌山水诚佳哉,当年五柳亲栽培。家家开门枕江水,春风照耀桃与梅。”[35]《全宋诗》另存其诗4首,其一为《春帖子》,应为在翰苑时所作,另一为长篇五古《道中咏怀奉寄利州冯允南(山)使君》。[36]
(二)苏轼与钱勰
钱勰,绍圣元年至二年(1094-1095)在院。钱勰以政事、文学著称,据李纲《钱公墓志铭》载:他三为开封府尹,以治绩称,“国家都汴,尹天府者多名卿才大夫,位天子之侍从,然独会稽钱公政事号为本朝第一”。乐于荐士,“尤精鉴裁,所推荐多达者”,“以才学事神、哲二宗,阀阅声望,益以光显”[37]。钱勰于熙宁、元祐中屡知开封府,元祐三年出守越州,兼两浙东路兵马钤辖,绍圣初为学士,与东坡颇为相契,唱和甚多。元祐初在汴京,苏轼尚为起居舍人,钱勰与胡宗愈均为中书舍人,勰有赠胡、苏二人诗,其后三人往来唱和,钱勰、胡宗愈各有二首,苏轼四首,但钱、胡二人仅各存一首,且《全宋诗》及陈新等《全宋诗订补》均失收,今据《苏诗合注》录三人唱和诗如下:
史观婆娑马与班,十年流落共间关。鸾皇乍喜翔西省,猿鹤何劳怨北山。不学三闾吟泽畔,仍欣二陆下云间。非惟纶綍须椽笔,谠论尤宜赐燕闲。(钱勰《次完夫韵简子瞻右史舍人》)
苏公五十鬓髯斑,云衲青袍入汉关。贾谊谪归犹太傅,谢安投老负东山。黄冈泉石红尘外,阳羡牛羊返照间。知有竹林高兴在,欲闲谁肯放君闲。(胡宗愈《宗愈闻子瞻舍人有怀居之兴为小诗以戏呈》)
青衫别泪尚斓斑,十载江湖困抱关。老去上书还北阙,朝来拄笏看西山。相从杯酒形骸外,笑说平生醉梦间。万事会须咨伯始,白头容我占清闲。(苏轼《次韵胡完夫》)
老入明光踏旧班,染须那复唱阳关。故人飞上金銮殿,迁客来从饭颗山。大笔推君西汉手,一言置我二刘间。便须置酒呼同舍,看赐飞龙出帝闲。(苏轼《次韵钱穆夫》)
柳絮飞时笋箨斑,风流二老对开关。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竹簟凉风眠昼永,玉堂制草落人间。应容缓急烦闾里,桑柘聊同十亩闲。(苏轼《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之约云》)
诏语春温昨夜班,屋头鸣鴂便关关。游仙梦觉月临幌,贺雨诗成云满山。怜我白头来仗下,看君黄气发眉间。凤池故事同机务,火急开尊及尚闲。(苏轼《次韵穆父舍人再赠之什》)[38]
钱勰诗对于胡宗愈与二苏结束贬谪生涯、重新获得起用充满了欣喜与期待。苏轼和宗愈诗则对劫后余生既庆幸而又旷达,相对于朝廷政事,他们更倾心于那种竹林杯酒的风流雅兴与庐里桑柘的清闲生活,而与钱勰的唱和,则以玉堂凤池的文章相称许。东坡称钱勰为大手笔、“西汉手”,正如李纲所评:“内外制辞,脍炙人口……所为文章雄深雅健,得西汉体”。轼诗“一言置我二刘间”句自注云:“公行轼告词引董仲舒、刘向事。”“二刘”谓刘向、刘歆父子,俱以文章学术见称,是钱勰在任命告词中对苏轼的评价和期许,可见两人的相契。总之,这组三人唱和诗反映了他们在元祐新政初期那种相对乐观积极的心态。
苏轼与钱勰在汴京时之游从唱和,尚有前引元祐三年苏轼锁院结束后三月二十日二人同游金明池诗,及《次韵钱舍人病起》:“坐觉香烟携袖少,独愁花影上廊迟”[39]等诗。元祐三年,钱勰知越州,“公既怀绂故乡,过家上冢,挥金亲旧,日引宾朋饮酒赋诗,讼庭萧然,至终日无一事”。元祐四年,苏轼出守杭州,两人依然“唱和往来无虚日,当时以比元、白”。元祐七年,钱勰再尹开封府,苏轼为礼部尚书,“每俟公治事时,送诗求和,公不废决遣,即次韵答之,辞意赡丽,轼大惊,以简谢曰:‘电扫庭讼,响答诗筒。’”据说这是“数年来故事也”[40],苏轼用电光和回声两个绝妙的比喻赞扬了钱勰的政事明敏和诗思快捷。苏轼在颍州时,两人仍屡屡寄诗酬唱,“年来齿颊生荆棘,习气因君又一言”[41]、“欲息波澜须引去,吾侪岂独坐多言”[42]是两人屡遭谤伤的共同遭遇;“玉堂不着扶犁手,霜鬓偏宜画鹿轓”[43]、“幸推江湖心,适我鱼鸟愿”[44]、“逝将江海去,安此麋鹿姿”[45]。经历宦海风波后,两人的心迹已明显不同于元祐初年。前述紫薇花是中书省雅称,故紫薇花对词臣有着特殊的意义。苏轼《次韵钱穆父紫薇花二首》之二云:“折得芳蕤两眼花,题诗相报字倾斜。箧中尚有丝纶句,坐觉天光照海涯。”[46]后来还回忆道:“与君并值记初元,白首还同入禁门。”[47]总之,苏轼与钱勰是气类厚善、才华相埒的一对诗友。
(三)苏轼与范祖禹
苏轼与范祖禹同为蜀人,在政治、学术、文章等方面都深相知许。祖禹后于苏轼入翰苑(元祐七年),其《初到玉堂》诗写道:“空愧朱衣华发吏,玉堂三世见题名。”自注:“院有老吏,尝引接叔祖忠文公(镇)、叔父资政(百禄),今又引接入院。”[48]祖孙三代翰苑题名,是华阳范氏的家族荣耀。苏轼与范祖禹唱和颇多,称其为“小范”,比如祖禹和苏轼送顾临赴任河北都运诗:“翰林出新诗,风霆奔落纸。”元祐三年,作《和子瞻禁林锁院诏赐烛酒》[49]。元祐七年,祖禹在翰林作《送秦主簿赴仁和(治杭州)》,称赞秦观:“秦君淮海彦,文锋雄太阿。早依苏扬州,匠手为砻磨。”结尾特意嘱托:“为我谢苏公,先归待江沱。”[50]苏轼时由扬州还朝为兵部尚书,故祖禹称为“苏扬州”,轼和诗云:“秦郎忽过我,赋诗如《卷阿》。句法本黄子,二豪与揩磨。嗟我久离群,逝将老西河。后生多名士,欲荐空悲歌。小范真可人,独肯勤收罗……近闻馆李生(指李廌),病鹤借一何。赠行苦说我,妙语慰蹉跎。西羌已解仇,熄火连朝那。坐筹付公等,吾将寄潜沱。”[51]此年四月范祖禹亦曾向朝廷荐举苏轼文章为天下第一,堪任经筵,但苏轼此时在政治上已倍受摧折,无复壮年意气,故以荐举贤才与平定边患之事寄托于祖禹。而买田静退、归休“江沱”,也是两位蜀中名士默契的约定,如祖禹翰林当直诗就屡屡自述其“梦”:“十年曾向伊川卧,长忆闲中梦寐安”[52]、“终夕玉堂魂梦冷,蜀江声绕水晶宫”[53]、“一夕梦飞双剑外,已疑身到雪山清”[54]。闲居洛阳十五年潜心著书的生活,故乡的山水风物,都使身在玉堂的范祖禹梦寐难忘。
最有趣味的是苏轼与范百禄、范祖禹即“大小范”叔侄间的一次馈赠唱和。大苏以月石砚屏赠大范,以涵星砚赠祖禹,百禄有诗作答而祖禹无诗,于是苏轼复以月石风林屏赠祖禹,并督促其和诗:
大范忽长谣,语出月胁令人惊。小范当继之,说破星心如鸡鸣。床头得一月,下有风林横。急送小范家,护此涵星泓。愿从少陵博一句,山林尽与洪涛倾。[55]
范祖禹遂应命作了《子瞻尚书惠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赋十二韵以谢》,苏轼自然给予积极的响应,诗中更多的是“抚物怀人”的感慨:“与君持橐侍帷幄,同列温室观尧蓂。自怜太史牛马走,伎等卜祝均倡伶”、“上书挂名岂待我,独立自可当雷霆。我时醉眠风林下,夜与渔火同青荧。抚物怀人应独叹,作诗寄子谁当听?”[56]其后祖禹又作《谢子瞻尚书惠墨、端溪砚二首》,称赞苏轼的文学事业与政治情怀:“先生海内文章伯,穷年蒿目忧黔黎。玉堂新制自心巧,想见星象躔宝奎。”[57]两人任职于翰苑、经筵,尽管不免失意伤怀,但仍以立朝名节与苍生忧患相激励。
(四)苏轼与中书舍人
苏轼与外制词臣即中书舍人的唱和亦非常活跃,并且凸显了几个突出特点。其一是人员构成的地域性。江西人成为西掖中的主体,进一步从侧面反映了宋代政治与文化由北向南转移的趋向。苏轼《次韵三舍人省上》(自注:“(元祐二年)三月二十九日作。明日,驾幸景灵宫。”):
纷纷荣瘁何能久,云雨从来翻覆手。恍如一梦堕枕中,却见三贤起江右。嗟君妙质皆瑚琏,顾我虚名但箕斗。明朝冠盖蔚相望,共扈翠辇朝宣光。武皇已老白云乡,正与群帝骖龙翔,独留杞梓扶明堂。[58]
“却见”句自注:“曾子开(肇)、刘贡父(攽)、孔经父(文仲),皆江西人。”此三舍人于元佑元年到二年为中书舍人,三舍人在任命之初就有一系列唱和,多已不存。今存孔武仲数诗,武仲为“临江三孔”之一,文仲之弟,他原唱《三舍人题名于后省皆赋诗因寄呈刘贡父》诗表示祝贺:“西垣寂寞今已久,三贤文章凤池手。”[59]时东坡与此数舍人同居两省,屡有酬赠,此诗即次武仲之韵。
其二,与地域性相联系,是中书舍人人员构成的家族性。秦观《与鲜于(子骏)学士书》说:“今中书舍人皆以伯仲继直西垣,前世以来未有其事,诚国家之美,非特衣冠之盛也。除书始下,中外欣然,举酒相属。”[60]《容斋随笔》卷一六引秦观此书考证说:“予以其时考之,盖元祐二年谓苏子由、曾子开(肇)、刘贡甫(攽)也。子由之兄子瞻,子开之兄子固(巩)、子宣(布),贡甫之兄原甫(敞)皆经是职,故少游有此语。”[61]不过,刘敞熙宁元年(1068)已卒,其知制诰在至和元年(1054),洪氏所考有误。其实如果不限于元祐二年,兄弟继直西垣者尚不止于上述几人,比如孔武仲亦任中书舍人并直学士院,而且,上述中书舍人中,曾肇、曾布其后均擢升翰林学士。孔武仲当时所作数首诗中皆刻意提及其兄弟或其他亲缘关系,如《三舍人题名于后省皆赋诗因寄呈刘贡父》诗:“鸰原棣萼俱相望,龙吟虎啸生辉光。就中贡父我故乡,况有小阮争翱翔,翩翩亦试中书堂。”《曾子开示诗再用前韵》:“荣华未满众所望,天启叔季侍清光。”《苏子由示诗再用前韵》:“公家两贤涉世久,六马从容辔在手……鸾坡凤阁蔚相望,灿灿奎璧连晶光。”[62]鸰原、棣萼、叔季、两贤等词语皆指昆仲,小阮系称侄,指刘敞之子、刘攽之侄刘奉世,他未曾任文史之职,但苏轼有《次韵刘贡父叔侄扈驾》诗,可见亦颇极“衣冠之盛”。除此之外,其他诸人或同在西掖,或分掌两制,孔武仲的诗确实反映了那种“中外欣然”的社会心理。而江西人才的集中出现,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江西文学家族持续出现的势头。
在上述“三舍人”中,苏轼唱和最多的是刘攽。刘攽为庆历中进士,年长于苏轼,以史学著称,曾协助司马光修纂《资治通鉴》,又文学过人,是欧阳修文学集团中的活跃人物,与苏轼结交甚早。他性格疏隽,尤以滑稽善谑、机智警辩著称,且曾因此遭赵挺之弹劾。他与苏轼性情相契,两人也常互相嘲谑,唱和频繁,如苏轼《次韵刘贡父叔侄从驾》诗写道:“玉堂孤坐不胜清,长羡邹枚接长卿。只许隔墙闻置酒,时因议事得联名。”[63]又有《次韵刘贡父省上》及《再和》,《次韵刘贡父春日赐幡胜》及《再和》等系列作品。刘攽有《西省种竹偶书呈同省诸公并寄邓苏二翰林》《种竹重寄子瞻》二诗,直庐种竹,正契合苏轼“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俗”的雅好,故苏轼作《次韵刘贡父西省种竹》表示欣赏:“要知西掖承平事,记取刘郎种竹初。”[64]
元丰八年末,苏轼自登州还朝授礼部郎中,与宗室赵令铄的数次唱和,应是其在元祐诗坛十年诗歌交际活动的发端,诗的中心内容是酒,东坡答令铄《致斋》诗说:“端向瓮间寻吏部,老来专以醉为乡。”令铄果然送酒并诗[65],遂往复次韵者再三。冯注引查慎行评:“一时赠答风流,犹可想见也。”[66]又《庚溪诗话》载:“元祐间,东坡与曾子开同居两省,扈从车驾赴宣光殿,子开有诗,略云:‘鼎湖弓剑仙游远,渭水衣冠辇路新’、‘阶除翠色迷宫草,殿阁清阴老禁槐。’”[67]曾肇诗仅存佚句,苏轼时作《次韵曾子开(肇)从驾二首》及《再和》二首,苏辙、苏颂、范纯仁诸公皆有和诗。轼《再和二首》之一云:“衰年壮观空惊目,险韵清诗苦斗新。”冯应榴评注说:“以上诸公和诗,可想见一时清切唱和之盛。”[68]苏轼曾在给晚辈的诗中想象挂冠归乡后的一幅场景:“相从结茅舍,曝背谈金銮。”[69]“金銮”或称“銮坡”,即学士院之别称,可见东坡乐于把元祐翰苑生涯作为日后回忆时的谈资。黄庭坚跋此诗时评二苏诗说:“观东坡二丈诗,想见风骨巉岩,而接人仁气粹温也。观黄门诗,颀然峻整,独立不回,在人眼前。元祐中每同朝班,余尝目之为成都两石笋也。”[70]由诗观人,元祐“翰林二苏公”的风骨与气宇宛然可想。以“苏翰林”为中心的元祐诗坛雅集唱和,唱和的规模超过了欧阳修为翰林主人的嘉祐诗坛。查、冯二人所评“清切”“风流”四字,正可概括元祐时期词臣、馆职诗人群体相携追随、酬唱赓和、高风雅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苏门学士诗人群为主体的元祐诗人创造出了宋诗史上最具“宋调”风貌的群体风格和诗歌类型:“元祐体”。
三、“六一清风今不孤”:东坡与醉翁的文采风烈
“苏翰林”以其气节政声、道德文章、文采风流而在朝野士庶中获得巨大的声誉。杨杰赞扬苏氏事业:“经纶事业重家世,昔闻父子今季昆。”[71]苏轼出守颍州,刘季孙将其与欧阳修相提并论:“倦压鳌头请左符,笑寻颍尾为西湖。二三贤守去非远,六一清风今不孤。”[72]其门人李廌对苏轼的敬仰崇拜之情屡见于诗赋歌颂,他称赞苏轼历仕四朝,树立了崇高的威望:“四朝师令望,百辟仰清尘。”政治上立朝刚直:“严凝气刚劲,謇谔性忠纯。凛凛风霜操,优优雨露仁。”学术卓越而道德深蕴:“高才叹今古,妙学洞天人。黼黻文华国,渊源德润身。”文章则制策一流:“射策明三道,观光耀九宾。”入翰苑“视草金銮殿,登庸凤诏春”[73]。虽出于门下之笔,但这样的评价也并无溢美之处,足以反映苏轼在政坛士林中的崇高地位。徐积《赠子瞻》三首,则赞美“翰林主人”苏轼元祐中外任杭、扬二州时政绩,其一云:“翰林主人其姓苏,左臂不任十上书。几年乞得江与湖,吴中父老争欢呼。玉堂金户不肯居,肯来南郭寻樵夫。”其二:“翰林岂特文章工,赤心白日相贯通。先与吴人除二凶,次与吴田谋常丰。乃与徒设开西湖,狭者使广塞者除。”“无穷之力谁与俱,前有白傅后有苏。翰林如此能成务,吴人叩额呼为父。未知休息立生祠,定是吴山行坐处。翰林却过淮之东,无人不看眉阳公。玉堂气貌将以恭,又到南城寻老农……老翁虽醉不敢迂,记得杭州三事书。欲毗舜智皋陶谟,事防阻隔有所拘。翰林此说若行诸,圣朝惠泽可大敷。”[74]诗人特别强调“翰林岂特文章工”,形象地刻画了苏轼忧劳勤劬于民生而深受父老爱戴的官员形象,对其政治主张不能实施表示惋惜。
东坡身后获得了与其座师欧阳内翰同样不朽的声名。曾从苏轼学诗的潘大临称赞其制诏得两汉之风:“元祐丝纶两汉前,典刑意得龙光宣。裕陵(神宗)圣德如天大,谁道微臣敢议天。”称颂其忠直气节与政治遭际:“公与文忠总遇谗,谗人有口直须缄。声名百世谁常在,公与文忠北斗南。”[75]晁说之题咏欧、苏画像也从文章与事功两方面着笔:“座右铭何有,丹青得若人。东坡禅客衲,六一醉人巾。先后文章伯,安然社稷臣。”[76]南宋名臣李光在儋州东坡所造载酒堂题诗时,高度赞扬苏轼追配李杜韩柳、超越欧公的文学成就:“东坡文章喧宇宙,粲如日星垂不朽。六一老人犹避路,作者纷纷皆束手。俊逸精神追李杜,华妙雄豪配韩柳。”[77]
苏轼曾慨叹,欧公身后,“醉翁宾客散九州岛,几人白发还相收。”[78]作为“老门生”,在政治与文学事业上自觉追踪座主欧公。元丰八年,当哲宗即位,司马光重获起用时,东坡在自常州赴任登州舟中,与来自滁州的友人谈起时事和往事:“坐观邸报谈迂叟(司马光),闲说滁山忆醉翁。”[79]元祐三年,当五十三岁的苏轼以翰林学士知贡举时,想起恩师嘉祐二年锁院试士并与诸贤唱和故事:“当年踏月走东风,坐看春闱锁醉翁。白发门生几人在,却将新句调儿童。”[80]当年欧公由扬徙颍,而东坡则由颍迁扬,二人行迹亦如此相似,因此苏轼后期对欧阳修的理解也愈来愈深刻。当苏轼守颍时,浏览欧公在颍留下的足迹,追怀其文采风流,缅想欧公的玉堂事业与“清颍”之思,屡兴感慨:“宾主俱贤,盖宗资、范孟博之旧治;文献相续,有晏殊、欧阳修之遗风。”[81]“醉翁行乐处,草木皆可敬。”[82]在扬州时,登览欧公当年所建平山堂,“每到平山忆醉翁”[83]。与欧公同样引起他尊敬的前辈还有太宗朝翰林学士王禹偁:
斯人何似似春雨,歌舞农夫怨行路。君看永叔与元之,坎坷一生遭口语。两翁当年鬓未丝,玉堂挥翰手如飞。教得滁人解吟咏,至今里巷嘲轻肥。两翁今与青山久,要伴前人作诗瘦。我倦承明苦求出,到处遗踪寻六一。凭君试与问琅邪,许我来游莫难色。[84]
毫无疑问,“文章忠义为当世准的”的东坡,是醉翁事业最自觉最成功的继承者,尤其在元祐翰苑与文坛,以出色的文学与政治实践,树立了翰林学士的崇高楷模,也成为以道义文章相交的师友传承的典范,并由此构建了以翰林学士王禹偁发端、欧、苏前后相继的文学传承谱系,文采风烈,使后人“怀慕想望”[85],传之无穷。
注释:
[1] 曾枣庄、刘 琳主编:《全宋文》第132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07-108页。
[2]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第20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630页。
[3] 李 廌:《师友谈记》,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4页。
[4][13][58][64][68] 苏 轼:《见子由与孔常父唱和诗辄次其韵,余昔在馆中,同舍出入辄相聚饮酒赋诗,近岁不复讲,故终篇及之,庶几诸公稍复其旧,亦太平盛事也》,《苏轼诗集合注》卷二八,冯应榴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399-1400,1427,1403-1404,1418,1406-1410页。
[5] 黄庭坚:《山谷诗集注》卷六,《黄庭坚诗集注》,刘尚荣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17-218页。
[6] 张叔椿:《坡门酬唱集原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苏 轼:《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苏轼诗集合注》卷三五,第1768页。
[8] 苏 轼:《送曹辅赴闽漕》,《苏轼诗集合注》卷三〇,第1505页。
[9] 苏 轼:《送周朝议守汉州》,《苏轼诗集合注》卷三〇,第1518页。
[10] 苏 轼:《次韵周邠》,《苏轼诗集合注》卷二六,第1335页。
[11] 苏 轼:《次韵答完夫、穆父》,《苏轼诗集合注》卷二六,第1342页。
[12] 苏 轼:《送表弟程六知楚州》,《苏轼诗集合注》卷二七,第1354页。
[14] 黄庭坚:《次韵子瞻题郭熙画秋山》,《黄庭坚诗集注》,第263页。
[15] 苏 辙:《栾城集》卷一五,《苏辙集》,陈宏天、高秀芳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92页。
[16] 苏 轼《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侍次韵绝句四首各述所怀》,《苏轼诗集合注》卷二八,第1424页。
[17] 黄庭坚《子瞻去岁春侍立迩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作诗各述所怀予亦次韵四首》,《黄庭坚诗集注》,第258-260页。
[18] 苏 轼:《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日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苏轼诗集合注》卷三三,第1674页。
[19] 苏 轼:《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苏轼诗集合注》卷二九,第1457-1460页。
[20][22][24][29] [63] 苏 轼:《苏轼诗集合注》卷三十,第1487-1488,1514,1536,1484-1485,1467-1468页。
[21] 苏 轼:《次韵刘贡父叔侄扈驾》,《苏轼诗集合注》卷二九,2001年,第1467页。
[23] 苏 颂:《苏魏公文集》卷十五,王同策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40页。
[25] 苏 轼:《苏轼文集》卷六八,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139-2140页。
[26] 曾枣庄、刘 琳主编:《全宋文》第107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23页。
[27] 苏 轼:《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苏轼诗集合注》卷三〇,第1480-1481页。
[28] 黄庭坚:《山谷诗集注》卷九,《黄庭坚诗集注》,第337-338页。
[30] 孔武仲:《信安公园亭题名记》,《全宋文》第100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16-317页。
[31] 苏 轼:《武昌西山并叙》,《苏轼诗集合注》卷二七,第1383-1386页。
[32] 刘 攽:《邓圣求往为武昌令刻石元次山洼尊,及苏子瞻谪官黄州游武昌见前刻,后同在翰林因有诗示余,余为次韵和之》,《全宋诗》第11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158页。
[33] 苏 轼:《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用前韵为谢》,《苏轼诗集合注》卷二七,第1387-1388页。
[34] 岑象求:《东坡书赠邓圣求诗跋》,《全宋文》第82册,第327页。
[35] 邓润甫:《次东坡韵》,《全宋诗》第11册,第7393页。
[36][74] 均见《全宋诗》第11册,第7392,7574页。
[37][40] 李 纲:《钱公墓志铭》,《全宋文》第172册,第270-277,270-277页。
[38] 诸诗见《苏轼诗集合注》卷二六,第1336-1340页。参见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第五册,《苏轼诗集校注》卷二六,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951-2956页。
[39] 《苏轼诗集合注》卷二七,第1363页。
[41] 苏 轼:《次韵钱越州》,《苏轼诗集合注》卷三一,第1554页。
[42] 苏 轼:《次韵钱越州见寄》,《苏轼诗集合注》卷三一,第1562页。
[43] 苏 轼:《次韵答钱穆父,穆父以仆得汝阴用杭越酬唱韵作诗见寄》,《苏轼诗集合注》卷三四,第1712页。
[44] 苏 轼:《和穆父新凉》,《苏轼诗集合注》卷二九,第1431页。
[45] 苏 轼:《次韵钱穆父会饮》,《苏轼诗集合注》卷三六,第1823页。
[46] 《苏轼诗集合注》卷三二,第1626页。
[47] 苏 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二首》其二,《苏轼诗集合注》卷三六,2001年,第1815页。
[48][50][57][59][62] 《全宋诗》第15册,第10377,10375,10376-10377,12075,10275-10276页。
[49] 范祖禹:《同子瞻送子敦赴河北都运次韵》、《和子瞻禁林锁院诏赐烛酒》,《全宋诗》第15册,第10366-10367页。
[51] 苏 轼:《次韵范纯父送秦少章》,《苏轼诗集合注》卷三五,2001年,第1791页。
[52] 范祖禹:《翰林寓直》,《全宋诗》第15册,第10377页。
[53] 范祖禹:《夜直闻御沟声》,《全宋诗》第15册,第10377页。
[54] 范祖禹:《八月十一日夜玉堂对月》,《全宋诗》第15册,第10378页。
[55] 苏 轼:《轼近以月石砚屏献子功(范百禄)中书公,复以涵星砚献纯父(范祖禹)侍讲,子功有诗,纯父未也,复以月石风林屏赠之,谨和子功诗并求纯父数句》,《苏轼诗集合注》卷三六,第1819页。
[56] 苏 轼:《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苏轼诗集合注》卷三六,第1820-1822页。
[60] 秦 观:《淮海集笺注》卷三七,徐培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209页。
[61] 洪 迈:《容斋随笔》卷一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05页。
[65] 赵令铄:《子瞻和予致斋诗,有端向瓮间寻吏部,老来惟欲醉为乡之句,因送薄酒兼成斐章,冀发笑也》,《子瞻辞免起居之命,令铄复用前韵一首以勉之》,《全宋诗》第18册,第1956页。
[66] 苏 轼:《次韵赵令铄》、《次韵赵令铄惠酒》,《苏轼诗集合注》卷二六,第1323页、第1327页。
[67] 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0-181页。
[69] 苏 轼:《送千乘行能两侄还乡》,《苏轼诗集合注》卷三〇,第1519页。
[70] 黄庭坚:《跋子瞻送二侄归眉诗》,《全宋文》第106册,第181页。
[71] 杨 杰:《和酬子瞻内翰赠行长篇》,《全宋诗》第12册,第7846页。
[72] 刘季孙:《寄苏内翰》,《全宋诗》第12册,第8366页。
[73] 李 廌:《上翰林眉山先生苏公》,《全宋诗》第20册,第13620-13621页。
[75] 潘大临:《哭东坡》,《全宋诗》第20册,第13435页。
[76] 晁说之:《题六一东坡像》,《全宋诗》第21册,第13810页。
[77] 李 光:《载酒堂》,《全宋诗》第25册,第16400页。
[78] 苏 轼:《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苏轼诗集合注》卷三五,第1800页。
[79] 苏 轼:《小饮公瑾舟中》,《苏轼诗集合注》卷二六,第1293页。
[80] 苏 轼:《和子由除夜元日宿致斋三首》之三,《苏轼诗集合注》卷三〇,第1477页。
[81] 苏 轼:《颍州谢到任表二首》其二,《苏轼文集》卷二四,第691页。
[82] 苏 轼:《次韵赵景贶春思且怀吴越山水》,《苏轼诗集合注》卷三四,第1739页。
[83] 苏 轼:《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苏轼诗集合注》卷三五,第1789页。
[84] 苏 轼:《次韵王滁州(景猷)见寄》,《苏轼诗集合注》卷三四,第1747页。
[85] 李 廌:《汝阴唱和集后序》,《全宋文》第132册,第136页。
[责任编辑:陈未鹏]
2015-09-3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BZW034)
陈元锋, 男, 山东招远人,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文学博士。
I206.2
A
1002-3321(2015)06-00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