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建设管理
2015-04-16魏会龙
魏会龙
(身份证号:130106197407051518)
浅谈市政工程建设管理
魏会龙
(身份证号:1301061974070515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民经济的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市政施工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本文就目前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安全;完善制度
1 目前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现状
1.1 缺乏质量意识
大多数的工作单位往往为了应付,为了赶工期而忽视了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强制性标准。往往都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坏了可以再修,差不多差不多,主观上根本就不重视。并且为了自己的偷懒找借口偷工减料,黑吃黑,现象时有发生。
1.2 工程质量缺乏有效管理
因为有大多数的建筑企业,搞内部工程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就直接或间接的削弱了企业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工程质量的好坏从根本上来说主要决定于项目部,他们有的缺乏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随随便便的施工,从而导致出现质量问题。
1.3 监管公司履职不到位(略)
2 关于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2.1 加强质量意识
市政设施是一个城市系统正常运作的重要组成部件,一旦出现了问题,那么危及到的不只是企业的利益甚至会危害大道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所以,施工企业要积极学习、借鉴一些先进的的管理经验,应当树立工程质量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不论是我的们的企业,我们的政府也应该做表率,提高人们对市政工程质量的关注。
2.2 实施质量体系管理制度
应当建立起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保证制度。对于市政工程质量,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予以充分的重视,争取把所采取的制度都落实到工程的各个环节以及每一个员工的身上。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采取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这样既有效地防范制度的不被重视,又使人们更加了解了质量的重要性。
2.3 强化单位的监理职能
对于我国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虽然解决了单位的质量自控的问题,但是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还是有必要的。因此各个企业应当建立各自的建立各自的监理部门,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要求控制工程投资、质量及安全,加强体质的管理,协调好关系,并且培养大部分综合素质高的监理队伍,现在的经济这么发达,现代化设备也很齐全,利用设备可以有效的进行工程监管。
3 市政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工程同步建设质量不高
不论是在人行道还是车道上的同步建设设施,各种管线检查井和路面也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的差异,导致路面的平整度不高。特别就是一些管钱的基础不严格按照行业规范以道路设计标准来进行处理,最终似的地基基础质量存在隐患,导致路面的沉陷。
3.2 部分市政项目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质量不高
软土地基和回填土处理不到位,致使地面出现裂痕和破损;混凝土路面施工养护不到位,路面成型之后就出现脱皮起砂现象,有的造成交通事故,有的直接就事故身亡。由于对市政工程的附属工程不够重视,随意的建设实施,根本就不负责任,为了偷懒,偷工减料。
3.3 施工现场对地下管线设施保护措施不力
①建设单位提供的管线资料不完整、不准确;②是企业并未做出认真地分析和详细的调查就开始施工;③给予的资料与实际情况根本就不相符,是施工现场对地下管线保护措施难以有效落实。
3.4 施工用电以机械设备有安全隐患
一些工程现场特别是一些位于城郊结合部的小型现场,施工的用电很不规范,许多还在用木质的电箱,甚至还有的根本无电闸有保险箱的现象,像这样的问题很多很多,大大小小,不尽其数,但是都得不到企业的重视。
4 提高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
4.1 安全生产要重点控制管涵沟槽的施工
对一些高也线路一煤气管线的路段,施工单位一定会同相关企业制定出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以及应对措施,保证基坑和沟槽施工的安全。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实施,由于技术质量要求很高,施工单位要以高空作业安全及吊、安全运输、机械设备操作及装机设施安全内控重点。
4.2 完善安全质保体系及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
人才就是企业的第一任务,是第一生产力。工期的质量以及安全都是基于所有参建企业安保体系的,在质保体系中,是最基础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是该工程的所有设计达到的项目,都要建立起健全和完善的质保体系,培养出综合素质优秀、操作能力强的从业队伍。
4.3 加强工程检测力度
市政工程原材料、半成品的检测和技术的制定市市政工程质量健全监督的重要实施手段。因此,不只是要严格按照工程数量几批次来自检,监理企业也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更要严格要求其他的部门。工程监理的重点就是落实旁站监理。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之上,现场采样,进行认真分析和详细的调查,能够认真判断,要具有可信度,对关键工序、重要的部位要进行严格的工序验收,从而保证市政工程的工序质量。
5 结语
无论是市政工程还是其它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F294
A
1673-0038(2015)33-0202-01
201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