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2015-04-16赵楠

防护林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废弃地矿山

辽宁省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赵楠

(辽宁省青山保护局,辽宁 沈阳 110003)

摘要文章分析了辽宁省矿山废弃地现状,对辽宁省矿山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技术进行了探讨,详细阐述了露天采矿场、排岩场的植被恢复技术。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植被修复;废弃地;矿山

收稿日期:2015-03-30

作者简介:赵楠(1983-),女,辽宁沈阳人,大学,工程师,现从事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中图分类号:Q143;X17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7.025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及发展的重要能源,在矿产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矿山开采规模也在扩大。通过调查统计,辽宁省共有矿山8 493座,占地面积约5万hm2,具有百年以上开采历史的矿山占了大多数,由于开采时间长、法律和政策监管不到位、缺乏环保意识,基本上没有得到相应的生态恢复,甚至变成了荒山秃岭。为改善全省生态环境,加强对已破坏山体的治理、修复和未破坏山体的保护,2011年辽宁省开始实施以治理破损山体为重点的青山工程[1]。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辽宁省矿山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技术进行了探讨。

1矿山废弃地现状

矿山废弃地是指因采矿活动挖损、塌陷、压占、污染及自然灾害毁损等原因而造成的不能利用的土地,目前辽宁省常见的矿山废弃地主要包括采矿坑、排岩场(包括排土场、矸石堆)等。废弃地土层破坏严重,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保水保墒能力差,植被无法得到自然恢复,生物种类及数量大量减少,生态系统破坏严重[2]。要改善矿山废弃的生态环境,就应先从恢复植被入手。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地整理、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3个方面。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废弃地必须合理选用生态修复方法。

2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分析

2.1 露天采矿场植被恢复技术

开采所形成的采坑、台阶和露天沟道总称为露天采矿场。露天采矿场治理主要有边坡和平台组成,首先应做好边坡的稳定性治理,对超过15m的岩质边坡或超过10m的土质或类土质边坡进行削坡,削坡后坡度小于30°。对于相对稳定的岩质边坡、大规模削坡工程易造成二次生态破坏或高度超过30m的岩质边坡应进行边坡加固,或者在确保边坡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局部削坡或危岩清理。当土层厚度、土壤酸碱度等土壤条件不能满足植物正常生长需要时,需要客土0.5m以上,并适当掺入肥料,保证土壤养分。植被恢复适宜选择刺槐、山杨、落叶松、油松、刺槐、侧柏山杏、紫穗槐、荆条、丁香等稳定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乡土树种(草种);对于无法进行削坡的岩质边坡可在坡脚和坡顶栽种藤本植物,如三叶地锦、五叶地锦等,利用藤本植物攀爬性质绿化裸露边坡。当露天采场底面高低于地下水位或者因开采、沉陷而形成集水坑时,可根据水坑深度和实际需要保留集水坑或设计成蓄水池。

2.2 排岩场修复技术

排岩场主要是指由采矿剥岩时产生的山体表土与乱石异地堆积而成的陡峭山丘,又称排土场或矸石堆。首先应对不稳定或者不能满足植被恢复要求的边坡进行削坡处理,根据边坡高度、土质构成可采用大平台形边坡、阶梯形边坡、折线形边坡、直线形边坡等削坡形式,并在邻近公路、农田和村庄等重要区位的边坡采取设置挡土墙等加固措施。排岩场、矸石堆因有机质含量极低,应进行全面客土至少0.5m以上(排土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少客土厚度,但不应小于0.3m),并种植宜以灌木为主,辅以浅根系乔木和草,例如紫穗槐、沙棘、刺槐等灌木树种,并在株间播撒紫花苜蓿、狗尾草、三叶草等。当排岩场面积较大时,应考虑采用多个树种带状或块状混交方式种植,减少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2.3 其他特殊绿化方法

对于采用常规绿化方法无法实现植被恢复的特殊治理区域,可设计采用生态植被毯法、挂网客土喷播、高大乔木遮挡、植生袋法、堆土袋法等特殊绿化方法。例如,对于低于35°且相对稳定的土质、土石质挖填边坡可以考虑生态植被毯法;对地质相对稳定的高陡边坡可以采取挂网客土喷播、高大乔木遮挡法等;也可在高度小于10m,相对平缓的边坡坡面凹陷处放置植生袋、堆土袋法等。

3结论与建议

3.1 做好截排水措施

为保证植被恢复效果,当场地不具备自然散水条件或治理后边坡坡面过长时,为了便于排水,防止降水对坡面植被的冲刷,应设置截排水设计。在实践中,很多植被恢复工程因忽视截排水设计而在山坡来洪(雨)水时,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3.2 加强后期管护

有效的后期管护是保证植被成活率、最终达到治理地块植被的恢复的有力保障。矿山废弃地土壤保水保墒能力较差,为保证植被恢复效果,应加强后期管护措施,如定期浇水、追肥,进行病虫害防治、及时对苗木进行补植。

矿山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技术涉及生态学、岩土工程学、植物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恢复植被到恢复生态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矿上废弃地植被恢复还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积极推进乔灌草套种混播、积极探索人工促进与封育相结合模式,并应在植被恢复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加强维护和监管,最终达到改善矿区废弃地生态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雪松.辽宁省青山工程实施现状及治理对策 .辽宁林业科技,2014(2):66-67

[2]白雪松.丹锡高速公路两侧高陡边坡植被恢复技术 .辽宁林业科技,2014(3):85-86

猜你喜欢

废弃地矿山
《金属矿山》2022年征订启事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的采石废弃地景观评价研究——以新乡市凤凰山森林公园为例
金属矿山废弃地分析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繁忙的矿山
景观都市主义理念下的工业废弃地景观再生研究
矿山废弃地分析及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