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探析
2015-04-16张景波
张景波
(河北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探析
张景波
(河北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能源的需求量不断上涨,建筑建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之带来的建筑能耗总量逐年增加,同时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能耗方面所占比重较高。本文将基于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结构及其特征的介绍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暖通空调系统;结构设计;能耗管理
1 暖通空调系统的构成及特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呈明显上升趋势,由此引起的能耗问题和社会所倡导的环保节能相互矛盾,给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不健康的影响。建筑能耗主要指建筑物在营造适合人类居住环境时在采暖、采光、照明、电子设备、热水供应方面的能耗。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逐年增加,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40%左右。现代建筑采用暖通空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内部空气的流通循环和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湿度的保证,在这部分消耗的能源称之为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维持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的设备包括风机、水泵、冷热交换系统,建筑物冷热负荷引起的能耗都包括在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内。暖风空调系统的特点有以下几点:①暖通空调系统的不合理设计和相关维护人员的误操作会导致能源利用率下降。②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具有季节性,在过于极端的室外条件下运行会提高电力的消耗,因此,暖通设备的运行要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④暖通空调系统运行时冷热的处理以交换形式进行处理,可以回收利用冷热,减少能源消耗。
2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相关问题
2.1暖通空调的设计和具体安装管理
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与否以及对能源的利用率的高低和结构安装设计有极大的关联,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建筑设计预算中给与暖通空调系统方面的比例少之又少,加之一些设计单位只追求数量和工期,对暖通空调系统具体的方案设计没有足够的重视,马虎了事,忽视质量。这使得系统完工运行时所占建筑能耗比例相当惊人,达到了50~60%。
另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现阶段暖通空调在中国还算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建筑服务行业,相关施工设计人员水平素质参差不齐,其中很多人员专业不对口,在实际工作当中仅仅是靠经验或者是依靠一套万年不变的设计方案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安装设计工作,而后期的审核检查工作也是依靠一套不严谨的审查方案,这一切带来的建筑能耗增加、经济损失也是得不偿失的。
2.2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方案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要不断提高,新颖的暖通空调的设计方案不断涌现,然而,在面对诸多不同种类的设计方案时,由于设计人员考虑问题的视角和方向不同,各方面给与的评价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完全相悖。另一方面,由于设计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素质,无法对诸多设计方案做出客观评价,找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是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2.3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
除了初始的设计和施工安装外,后期的系统管理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实际工作当中,有些相关人员单位以为暖通空调系统只要设计完成施工达标就可以了,往往忽略了最后重要的一步,暖通空调的运行需要相关专业人员长期的维护,而很多操作人员本身不具备必须的暖通空调专业知识,不会根据室外天气条件适时适当调节设备运行参数,这样往往会增加系统能耗,达不到节能的效果。
3 解决暖通空调相关问题的途径方法
3.1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质量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直接关乎到暖通空调节能表现以及相关设备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中央空调系统作为暖通空调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种极其复杂庞大的运行和管理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对建筑能耗的节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2提高建筑结构的保温性能
暖通空调的作用之一是维持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提高建筑物本身的保温性能,避免冷热交换损失可以减少对暖通空调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暖通空调的能耗,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建筑节能的设计规范中,多次要求的就是要提高建筑物结构本身的保温性能。
3.3推广使用利用可再生能源工作的暖通空调
利用太阳能供热和制冷的暖通空调以及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都是利用低品位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工作的空调系统,这类空调系统的开发使用对暖通空调节能有巨大的意义。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段,各地电力使用进入紧张阶段,对各种能源的使用也成逐年上涨的趋势。因此,发展节能型暖通空调减少建筑能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周鸿,昌方芳.能源与节能技术[J].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2]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空气调节设计手册[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徐荣晋.暖通空调设备工程师实务手册[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TM925.12
A
1673-0038(2015)19-0027-01
201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