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探讨
2015-04-16黄春杏
黄春杏
(身份证号:440981197902123220)
对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探讨
黄春杏
(身份证号:440981197902123220)
近年来,在市政路桥的施工过程中时常发生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的问题,由此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部分成为施工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具体措施,从而保证市政路桥的施工安全,提高桥梁的整体质量。
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加快了市政项目建设的步伐,并取得了诸多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人们对于路桥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工程中的施工问题逐渐突出。就目前的建设情况来说,在市政路桥的建设过程中最常出现的施工问题便是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不均匀沉降,这也是桥头位置发生跳车现象的直接因素。[1]由此,本文通过分析路桥工程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施工技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2 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在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还是在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路面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严重缩短了桥梁的使用寿命。一般来说,在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引发问题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具体如下:
2.1过渡段的勘察设计不合理
路桥的过渡段就是桥头的引道部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开展的连接工作有很多,相应的需要采用处理措施也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利用粗粒料进行路基的填筑,并运用搭板及加筋土法来增强路基的强度和硬度,从而减缓路桥过渡段的变化程度,避免沉降问题的产生。[2]由于这种方法使得路桥过渡段处于同一高度,不仅具有美观的效果,还能够降低桥头发生跳车现象的概率。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对软基的认识不足导致桥头过渡段的设计不合理,进而使得桥头的搭板会发生断板问题,仍然会出现桥头跳车的问题。
2.2软土地基的处理不到位
实践表明,软土地基处理不到位是引发桥头跳车问题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原因如下:①在进行软基处理的时候,由于计算的参数与实际数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因此实际的施工过程会与施工图设计有一定的出入,从而可能在竣工之后出现一些不良问题。②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因此其绘制的图纸不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比如说,如果地质钻探的布孔数量比较少,钻探的深度也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那么就会使得软基的处理不到位,从而引发一些漏洞问题,导致各种地基问题的发生。[3]③受到长时间降雨的影响,大量的雨水存留在软基表层,从而极其容易导致路基不稳定,强度降低。
2.3路堤的压实施工不规范
通常情况下,在市政路桥的建设中需要对明涵、通道等进行路堤的压实施工。但是实际施工中,由于受到施工用料、施工顺序以及施工经验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施工不规范、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发生。此外,由于车辆在营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超负荷的现象,长此以往,就会使得路基发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导致软路基的沉降。
3 加强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具体措施
综上,面对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问题,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3.1加强市政路桥过渡段的勘察设计
3.1.1合理控制过渡段的变形设计
在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过程中,其结构形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刚度效果,一般混凝土结构的桥台具有较高的刚度,而填筑的沥青混凝土路基则相对较弱一些。由此,在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要布置一段过渡段缓和段,根据过渡段的不同刚度要求,进行不同的设计。同样,路堤过渡段的刚度设计也是如此。在刚性比较大和刚性比较弱的路堤当中可以设置一段强度渐变段,长度大约在50m左右,并选用不同级配的填料,从而保证过渡段具有较好的强度。除此之外,还要合理控制过渡段的变形设计,也就是说严格控制路基的沉降范围和沉降方式,一般用斜坡式的沉降方式来代替传统的交错式沉降,降低路基的沉降量,从而避免发生形变。
3.1.2确定搭板的长度与硬度
就目前的施工情况来看,搭板的设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只是工程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其长度与硬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搭板的设计要满足路面使用年限的要求,并随着路堤沉降的倾斜角而变化,一般要控制在0.3~0.5%之间。此外,如果搭板的长度过长,一定要用没有压实的土壤覆盖,并留出一定的预留口。
3.2正确处理过渡段的软土地基
在路桥过渡段当中,广泛分布着厚度大的软土层,但由于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硬度都比较低,沉降量比较大,因此作为地基不够稳定,并且容易发生沉降现象。由此,在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控制,从而保证地基的安稳性。一般在软土路基的设计过程中,要选用合适的材料,使其能够满足相关荷载的需求,即能够在自身负重和车辆负重的双重作用下进行正常的工作,还能不发生沉降现象。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地基是不选用合成的土木材料:①没有办法增强地基的承载力;②不利于地基压实工作的展开。其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严格观察基础的沉降问题,通过与相关检测机构的合作,从而不断增强基础的强度和填充效率,减少因误差而引起的基础沉降问题。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基础具有充分的凝结时间,在对软土基础进行处理之前,策划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尽量不破坏软土的基础外表,充分考虑施工的各种影响因素。
3.3改善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
3.3.1规范施工组织
一个具有健全工作制度的组织是保证施工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在地基的处理过程中要建立一个适宜的管理机构,明确每个人的管理职责,防止出现权利交叉的现象,从而保证施工的正常开展,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除此之外,在填土路堤阶段,要选用合适的压实机械,保证其压实程度达到相关标准的规定。
3.3.2控制填料选用
在路堤的施工过程中,控制填料的选用对工程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选用填料的时候,要按照具体标准进行,通过全方位的比较不同的填料,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填料。一般说来,填料的最佳选择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渗漏性、透气性,以及干容重较大的砂类土壤。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要充分考虑填料的压实能力和稳定性能,比如说,在路桥过渡软基的加固过程中,要保证使用水泥材料的质量,通过合理配置水泥浆液的各种材料比,从而使其不断满足工程的需求。
3.3.3选用合适的技术
目前,在软基路基路面的实际处理过程中,由于水泥粉喷桩技术具有机械振动小、环保性高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软基础的加固过程中。水泥粉喷桩技术能够缩短工程的整体工期,具有非常显著的软基加固效果,但也增加了施工的成本。由此,爆破法的软基施工营运而生,不仅具有缩短工期的作用,还能够节省施工的成本,但也存在着一定危险性。可见,在软基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基的基本情况选用合适的处理方法,从而保证软基础的稳定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桥梁道路的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和整治,通过加强市政路桥过渡段的勘察设计,正确处理过渡段的软土地基,改善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从而不断提高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强度,最大程度的避免桥头跳车现象的出现。
[1]梁小马.对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2,21(17):48~50.
[2]姚梨花,陈文静.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20):121~123.
[3]周庆添.对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探究[J].房地产导刊,2014,24(20):45~46.
U416.1
A
1673-0038(2015)15-0209-02
201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