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本地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特点
2015-04-16叶银笑
叶银笑
(江门市新会区宏图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江门 529100)
谈本地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特点
叶银笑
(江门市新会区宏图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江门529100)
本文阐释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三种结构形式的特点,并针对本地区高层住宅的特点提出了设计中的问题,引起我们的注意,完善往后的设计。
高层住宅;结构体系;本地特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小高层、高层住宅进入本地市场,并且越来越受城市居民和房地产开发商的欢迎。然而由于本地经济条件的制约,以及受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本地的高层住宅具有一些本地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多的考虑本地的特点,到达满足本地市场要求的目的。目前,我们在高层设计中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此三种形式有利有弊。
1 结构形式的特点概述
1.1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四种承重构件组成。由梁、柱、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它是主要承重结构,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系梁连系起来,即形成一个空间结构体系,它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框架结构体系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用隔断墙分隔空间,住户装修时更改室内空间也容易。最重要的是计算理论相对成熟,施工工艺也成熟,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框架结构的缺点是:框架结构本身柔性较大,抗侧力能力较差,在风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非结构构件破坏比较严重。层数较多时,需要截面尺寸大的梁柱,减小了使用空间,造成材料浪费。
框架结构的设计要点:柱网布置要规整,尽可能对称;梁柱中心线宜重合,以避免偏心对节点核心区和柱子产生的不利影响;填充墙宜选用轻质墙体,宜减轻结构自重。
框架结构的合理层数一般是6~15层,最经济的层数是10层左右。
1.2剪力墙结构体系
在高层建筑中为了提高房屋结构的抗侧力刚度,在其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称为“剪力墙”,剪力墙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整个房屋的抗剪强度和刚度,墙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及房间分格构件。
剪力墙结构中,由钢筋混凝土墙体承受全部水平和竖向荷载,剪力墙沿横向纵向正交布置或沿多轴线斜交布置,它空间整体性好,承载力和侧向刚度大。合理设计的延性剪力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历次地震中,剪力墙结构震害较少发生,而且程度也较轻微。在高层住宅中采用剪力墙结构可以较好地适应墙体较多、房间面积不太大的特点,而且可以使房间不露梁柱,整齐美观,但住户不能随便按照自己使用要求更改室内布局。
剪力墙结构墙体较多,不容易布置面积较大的房间,为了满足大空间使用的要求,例如需在住宅楼底层布置商店或其他公共设施,可以将部分底层或部分层取消剪力墙代之以框架,形成框支剪力墙结构。但是在框支剪力墙中,底层柱的刚度小,形成上下刚度突变,在地震作用下底层柱会产生很大内力及塑性变形,因此,在地震区不允许采用这种框支剪力墙结构。
另外,一种称为短肢剪力墙的结构体系也在住宅设计中逐渐被采用(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高度与宽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短肢剪力墙有利于住宅建筑平面布置和减轻结构自重,但由于短肢的抗震性能不如一般剪力墙,高层建筑不允许采用全部为短肢的剪力墙结构,应设置一定数量的一般剪力墙或井筒,形成短肢墙与井筒(或一般墙)共同抵抗水平作用的剪力墙结构。短肢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比一般剪力墙结构小,短肢墙的抗震设计要求比一般剪力墙高。
1.3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力,这种结构形式称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既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延性好的特点,也有剪力墙结构刚度大,承载力大和抗震性能好的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的关键是剪力墙的数量和位。剪力墙多一些,结构的刚度大一些,侧向变形小一些,但剪力墙太多不但布置上困难,而且也没有必要。
2 本地高层住宅的设计特点
2.1传统的多层框架结构影响
由于我们的城市只是小城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高层建筑设计这条道路上,我们还属于年轻的一代,只有四五年的经验,对比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我们设计者还是更加熟悉传统的多层框架结构形式。这个“框架模式”在小高层住宅中还是可以适用的,但是对中高层、高层住宅来说,就变得不合理了。此外,大部分土生土长的设计者还未很熟悉剪力墙结构,从结构计算软件的应用,计算模型的输入,到后期施工图的处理都还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操作模式,拖慢了设计的进度,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2.2“商住楼”特色影响
对开发商来说,他们还保持传统的观念,偏向于兴建“商住楼”,首层为零售类商店或者中小型超市的,而其功能要求底部需要规整的柱网,需要较大的空间,较大的跨度,恰恰这就是剪力墙结构的弊端,从而使得中高层、高层住宅中建筑与结构的矛盾激发,增加了设计的困难。
2.3各专业协调还未完善
高层住宅的建筑要求,设备要求相对较高,各种管道、孔洞也多,结构上就需要在楼板留洞、或者在剪力墙开洞,还有消防水池的设置使得局部荷载增加,等等的问题,或许影响到结构布置形式的合理,或许削弱梁板、剪力墙的承载力。这些都需要我们及时处理,各个专业之间相互协调沟通。我们要从以往各个专业相对独立的工作,走向互相协调、综合考虑的系统工作。作为结构设计人员不仅仅要熟悉本专业的内容,也要了解建筑专业、设备专业的一些基本内容,做到“知己知彼”。
3 个人体会
根据本地的市场特点,可以考虑在“商住楼”上部住宅的进行简化设计,参照早年香港住宅设计的做法,只把公共部分和单元内的厨房、厕所位置预留好,客厅和卧室的间隔布置留给客户灵活处理,结构设计的时候把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剪力墙做好,单元内部的框架柱或剪力墙适当、合理布置一两处即可,楼板厚度取大或者采用无梁楼盖的做法。
笔者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有:①保证下部商铺、超市的大跨度、大空间。如果该建筑有设置地下车库,那么较少的柱、剪力墙对车位的布置也是相当有利的。②开发商可以少砌砖墙,降低成本。③对住户来讲,有更灵活的使用空间。
弊端:①不能准确的考虑实际间墙荷载情况,容易造成材料浪费。②对开发商来讲,物业管理难度大,必须加强管理,定期检查,保证住户的使用荷载没有超出设计荷载。
4 结束语
我们在工作中要解放思想,从传统的设计思路中跳出来,积极学习,多想多试多比较,累积经验,同各专业协调加强沟通,完善设计成果。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CJ3-2010).
[3]方鄂华,钱稼茹,叶列平,编著.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TU318
A
1673-0038(2015)15-0040-02
201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