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绿色施工节材管理与技术相关问题
2015-04-16卢雄波
卢雄波
浅析绿色施工节材管理与技术相关问题
卢雄波
针对绿色施工节材进行探讨,分别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绿色施工中的节材管理和节材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希望对于今后的绿色施工具有一定帮助。
绿色施工;节材管理;节材技术
1 引言
当前,在我国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国家非常重视绿色施工管理工作,就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使施工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尽可能降低,有效保证材料资源的利用率。如何有效的利用材料资源,实现节材管理则是绿色施工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的重要内容。
2 绿色施工中的节材管理措施探讨
2.1 有效控制材料运输以及二次搬运所涉及到的污染、损坏等问题
在采购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就近取材、就地取材的原则,这样能够使得运输中的能耗尽量减少,材料运输成本尽可能降低,使得材料单价有所降低。在运输粉状材料过程中,应该注意遗撒问题,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来说,应该保证避免出现风吹扬尘、雨淋等,可以采用袋装、灌装等措施[1]。
2.2 现场临时设施
对于施工现场的围挡来说,主要是有效将外部环境和施工现场进行隔离,能够形成较为封闭的空间。比如,提倡采用彩钢板式围挡,具有较快的施工速度,以及较高的重复利用率。对于食堂、宿舍、办公室来说,提倡采用活动板房,具有较高的重复利用率,以及较快的拆除速度,这样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比较少。
2.3 墙体施工
比如,在进行灰砂砖、加气块等块材的施工过程中,要求利用CAD软件进行排版处理,使得切割块材的数量尽可能少,也能满足观感质量和施工质量;其二对切割工艺进行改进,降低切割破损率。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墙体砌筑过程中的电能消耗,提高砌块利用率,减少粉尘的产生。
2.4 限额领料制度
对于使用施工现场的零星材料来说,涉及到具体的铁钉、电焊条以及绑扎丝等,应该遵照限额领料的相关制度。在施工现场制定限额领料制度的实施细则:比如建立材料账册,有效统计材料的采购入库、领料情况以及余料返回等情况。
2.5 使用预拌砂浆、预拌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保证预拌混凝土的发车速度得到控制;对于即将浇筑完毕的混凝土来说,应该较为准确地对于剩余需求量进行估计,保证现场施工需求量和生产混凝土数量一致性,尽量避免浪费。在进行抹灰、砌筑情况下,应保证预拌砂浆的生产速度得到控制,不能存放砂浆过长的时间,否则难以用于施工。
2.6 有效回收利用施工现场的建筑废物
如果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建筑废物,则说明存在严重的建筑材料浪费情况,不利于对于施工成本的控制。要想保证建筑垃圾的有效减少,一方面,应该不断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则应该辅以先进的施工工艺。
3 绿色施工中的节材技术措施分析
3.1 充分利用预拌砂浆以及预拌混凝土技术
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原材料则包括钢厂的废弃物、水化活性的矿渣粉和粉煤灰等,上述原材料能够代替部分的水泥使用,使得单位体积预拌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有所降低[2]。
3.2 进一步保证脚手架、脚手板、护栏、楼梯踏步等临设材料的工具化、定型化
积极利用可以重复周转的材料,保证拆装中的损耗有所降低,使得重复拆装利用率进一步提升。
3.3 利用新型模板技术
新型模板层出不穷,包括相关的铝模板、塑料模板以及钢框胶合板模板等,上述模板都能使得周转使用次数大大增加,能够保证施工中对于模板的消耗进一步降低,有效减少对于环境的消极影响。
3.4 通过技术质量措施对于抹灰层厚度进行控制,使得预拌砂浆的用量有效降低
应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保证主体结构以及砌体结构的尺寸偏差得到严格控制,有效在预算量的范围内,控制抹灰砂浆的使用量。
3.5 通过技术质量措施对结构的尺寸偏差进行控制,使得混凝土的施工损耗降低
比如,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楼板来说,原来的设计厚度为120mm,如果在混凝土的浇筑时标高控制存在问题、或者模架变形,这样就会使得浇筑的楼板厚度变为125mm左右,这样就使得该处楼板混凝土用量增加了大约为4.17%。所以说,通过技术手段对结构的尺寸进行控制,能够保证降低混凝土的施工损耗。
3.6 采用循环水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比如,将基坑降水收集存储用于现场道路的清洗、出入车辆的清洗、现场洒水降尘、现场绿化植被的浇水。或者将工人浴室产生的废水收集存储,经过滤沉淀后用于工人厕所的冲洗。
4 结语
对于绿色施工来说,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节材以及材料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通过一定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能够保障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节约建筑材料。所以,应该充分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节材管理,以及相应的绿色施工节材技术的运用这两个方面,这无疑对于建筑施工成本节约,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1]王有为.中国绿色施工解析[J].施工技术,2008,37(6).
[2]李太权,魏菲.绿色施工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技术[J].建筑技术,2012,43 (7).
TU50
A
1673-0038(2015)37-0221-01
201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