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政监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2015-04-16张亮

建材与装饰 2015年51期
关键词:监察部门水政执法人员

张亮

(赣榆区水利局 江苏连云港)

1 水政监察工作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我国现阶段水政监察工作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水政监察工作处于相对被动和从属的地位、水政监察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公正程度不成比例、水政监察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水政监察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水政监察工作缺乏政策支持。

1.1 水政监察工作处于相对被动和从属的地位

水政监察机构的建立时间短,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认知相对较为缺乏,直接导致水政监察工作的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当水政监察工作缺乏群众这个根基后,该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就会处于相对被动和从属的地位。水政监察工作的活力和动力不足,导致其工作效力不够。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知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水资源是万物苍生共有的,是大自然的产物,导致水政监察工作在执法的过程中层层受阻。尤其是基层水政监察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水行政部门的制约和束缚,没有主体执法资格。

1.2 水政监察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公正程度不成比例

水政监察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受到来自社会、群众等多方面的阻力,导致诸多的水事违法行为都排除在执法范围外。同时,水政执法过程中科技手段的应用存在应用里低下的现象,导致执法效率不尽如人意。此外,在执法的过程中,相关的执法规范不明确,执法行为未受到正确的规范和约束,导致滥用职权、简化执法程序以及同案不等罚现象不断出现。水政监察工作在工作量和工作效率方面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存在工作效率与公正程度不成比例的现象。当工作效率提升,公正程度就会随之下降,导致水政监察工作不能同时实现效率与公正并行。

1.3 水政监察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

水政监察部门虽具备相关的工作制度,但很多制度与实际工作存在脱节的现象,导致工作制度的落实出现问题。例如,行政执法的评议考核制度不完善,导致在执法的过程中不能将执法的内容进行区别、划分和考评。

1.4 水政监察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

水政监察的执法时间较短,工作人员内部尚未形成文化意识。此外,水政监察相关的执法人员工作能力和文化层次仍存在不足,工作经验较为匮乏,直接导致水政监察工作在文化形成的道路上缺乏行业凝聚力。同时,水政监察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导致水政监察的执法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水政监察队伍在执法的过程中甚至出现不敢执法、不会执法的现象,对水政监察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5 水政监察工作缺乏政策支持

水政监察工作受到多头执法、资金保障欠缺、执法范围狭窄的影响,执法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同时,水政监察工作的开展没有相应的政策做理论支撑,在行政审批等多种环节中仍存在水政监察执法受到制约的现象。

2 应对水政监察工作现状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水政监察工作现状中存在的五大问题,本文从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创新管理观念和管理制度、创新技术应用、创新监察机制:

2.1 创新管理观念和管理制度

创新管理观念和管理制度是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从根本上转变执法人员的执法观念。水政执法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工作,集多学科知识与高技术含量于一体,但受到支撑理论的不成熟、不完善的影响,水政监察工作人员的执法观念仍处于较为粗放的状态。因此,创新管理观念就是要将执法人员的粗放式理念向集约式观念转变。创新管理观念主要通过实现以下几方面的转变来开展工作:①转变执法工作的管理方式,从以往单纯的管事转变成管权,占据主动地位。②将执法工作从单一的政府管理向市场参与式的服务管理转变,增加市场机制的引入,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③从传统的严格执法向公众监督与严格执法相结合的方式转变。通过严格执法与公众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增强其参与意识,保障水政监察执法有广大人民群众做坚实的后盾和基础,提高水政监察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改变水政监察工作的管理制度,使社会效益最大化。水政监察工作除要实现行政成本与资源保护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外,还要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执法人员要明确水政监察执法的最终目的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效益服务的,因此,在实际执法的过程中,执法人员要以社会效益为重,注意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②执法人员的执法效力要在执法成本和社会惯性之上,保障执法的有效性。

2.2 创新技术应用

实现水政监察工作中的技术应用创新,需要建立信息平台、工作系统及监督平台等多种电子工作平台,以提高水政监察的工作效率和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1)建立信息平台

①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在执法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执法人员对执法对象不了解的情况。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提高执法工作的工作效率。②建立信息交流和监督平台。建立信息交流与监督平台更有利于群众进行集体监督和沟通,从而获得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可增强水政监察部门的公信力。

(2)建立工作系统和监督平台

①建立完善、高效的工作系统。水政监察工作的工作网络较为分散,尤其是基础水政监察工作,因此,建立完善且高效的工作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和电子办公,可提高水政监察工作的执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②建立健全水政监察检测系统,充分借助公安和环保部门的监测系统,从而实现水政监察部门的高科技执法。

2.3 创新监察机制

在实现管理观念、管理制度和技术应用创新的基础上,水政监察部门还要实现监察机制的不断创新。要想实现监察机制的创新,就要将水政监察工作的责任制度落实到实处。水事违法行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导致监察部门无法对辖区内的案件进行准确的管理。通过创新监察机制,将责任明确到个人,保障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从而提高水政监察队伍的整体效率。

3 总结

综上所述,水政监察工作开展的时间较短,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水政监察部门从管理制度、管理观念、应用技术以及监察机制等多方面不断实现创新和改革。在执法的过程中要注意执法方式、执法内容以及执法行为,在群众间树立文明执法、有效执法的公信力和公众形象,提高水政监察工作的执行效力。

[1]杨忠林.基层水政监察工作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水政水资源,2013(A02):47~48.

[2]任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9):175.

猜你喜欢

监察部门水政执法人员
试论如何深化电力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职能
供电公司纪检监察部门所发挥的职能作用
供电公司纪检监察部门所发挥的职能作用
去年追发工资等350.6亿元
水政监察
水政水资源管理
加强新形势下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责任的策略分析
灵川县安监局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专项清理工作
论水政执法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