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温度变异情况以及工程质量控制分析

2015-04-16李柏霖

建材与装饰 2015年51期
关键词:摊铺变异沥青路面

李柏霖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前言

沥青路面可以提高行车速度,改善行车条件,减少油料消耗,减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已被普遍应用于道路施工中。由于沥青材料特殊的感温性,温度在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许多路面的早期损坏都与温度有关。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加深对沥青路面施工的分析,以及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提高我国道路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沥青路面温度变异的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发现,沥青路面温度变异受环境因素、材料因素、操作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1 环境因素

作为影响温度变异的首要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夜间与白天的差别,由于昼夜温差大,因此要尽可能在同一时间段完成所有作业,尽快减少施工中环境温度的变化,有效控制减少温度变异的时间。②在气温低的季节,材料内外温差小,受外部干扰较小;在气温高的季节,温差大,受干扰程度也就大。最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因素,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应详尽规划项目的实施时间和实施地点,确保温度变化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1.2 材料因素

研究发现,混合料类型对温度变异没有直接影响。

1.3 操作因素

因为施工作业时间较长,摊铺厚度和摊铺层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1.4 人为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认为因素是控制温度变化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式,由于长距离的运输会造成大面积的低温区域,因此,尽可能的短距离运输,减小运料车之间的时间间隔,减少摊铺机的翻起频率,从而控制摊铺出来的区域温度更加的稳定。

2 控制温度变异的主要方法

为了减少和降低温度变异对沥青路面的影响,提高工程质量,应做好施工各个环节的温度控制,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①为减少人为过失,应规范操作流程。规范施工队伍的操作流程,降低摊铺机料斗的翻起频率,减少侧翼的翻起频率,减少人为因素产生的温度变异。②分析实施过程中的不可抗拒因素,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例如,尽可能就地取材和现场混合,减小运输距离,以减少新料和旧料之间的温差,增加运料车的保温措施等。③分析工程的实施季节、地点等客观因素,有效避免和降低控制温度变异的困难,确保工程质量。

3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拌和和运输

沥青混凝土拌和的质量与产量直接受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选用是否合理的影响。在选择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时,应确保其能符合工期需求等相关条件。并对其拌和过程中的温度、油石比与材料的级配进行有效控制。同时遵循相关施工规定的配合比进行各种规格集料、矿粉及沥青的配料。按照拌和站产量、运距对运输车辆进行合理安排,应将运输车辆车箱内清理干净,并进行防粘薄膜剂的涂抹。为起到防雨、防热量损失情况的出现,运输车应进行盖棚布的覆盖。在运输车箱内如混合料出现离析与硬化情况,或混合料被雨淋后则不能应用于施工。

选用导热油对沥青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并将温度在160~170℃之间进行有效控制。矿料加热温度则应在170~180℃之间进行控制,如混合料温度在200℃以上时,则不能使用,在运输过程中温度也要加以控制,确保温度在140~150℃之间。

3.2 摊铺混合料

摊铺机械的选用遵循路面宽度,在各个部位选择不同的施工方式,如选用拖杠法作为表面层施工的方式,选用走线法作为底层施工的方式。在摊铺施工中,应确保摊铺行驶的均匀性、摊铺施工的连续性、行走速度与拌和站产量的一致性,不能有随意转变速度及中途停机等情况的出现。对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将其温度在110℃以上进行控制,最高温度则控制在165℃以下。在摊铺过程中应对温度进行定期检测并进行真实记录。摊铺施工前,应加热摊铺机的熨平板,温度控制在65℃以上。两幅重叠宽度应在5~10cm之间进行有效控制。如摊铺施工中有离析、边角缺料等情况,应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撒料、补料。并对高程、摊铺厚度进行检查。

3.3 混合料压实

在施工中确保工作面相对平整,也就是说具有良好的初压质量,就可以避免热量损失过快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可以为复压施工提供便利,如确保温度符合施工要求,进而得到最佳密实度。通常情况下初压施工中都会选用追随式碾压,也就是紧随摊铺机进行匀速行驶的碾压方式。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停机痕迹过深,应尽量避免初压光轮后退停机反向位置停在初压表面,应退到复压能够施工到的位置。为达到施工设计密实度,通常需要进行4~6遍碾压施工,同时必须确保碾压顺序和稳压顺序相同。在复压施工中压路机前行与后退标准为不能超过光轮稳压表面,尽可能做好距离稳压表面最前端2~3m。这样有利于车辙痕迹修复。温度控制是复压施工的重点内容,通常情况下,将其温度控制在130℃。终压的作用主要是整理,也就是进行轮迹消除。一般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与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作为终压机械,碾压遍数定为1~2遍,碾压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3~6km,应确保终压施工中其温度控制在70℃以上,路面没有轮痕后则可以结束施工。

3.4 接缝处理及养护

通过平接缝进行横向施工缝处理,首先利用3m长度的直尺对其平整度进行检测,如大于3mm必须切除多余端头,形成垂直面,随后清理干净路面与接缝位置,同时将粘层油涂刷到其表面。选用新铺热沥青混合料将接头位置进行覆盖,并确保原有铺筑面的温度,通常控制在60℃的范围,这样可以为新旧面的结合提供便利。选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施工。在碾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洒水作业,确保养生时间在7d以上,整个期间应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封闭交通,避免车辆通行对路面造成严重危害。

4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除了运用以上施工的技术措施外,工程施工还注重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的运用,综合采用多项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沥青路面的工程质量。

4.1 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

工程施工前要检查机械设备,确保其性能良好,能正常运行和工作。对摊铺、沥青拌和、碾压、运输等设备,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其配件完整,性能良好,从而促进施工效率的提高。重视采购新型的机械设备,做好设备的维修与养护工作,提高设备的性能,促进其发挥最佳的作用,为沥青路面施工做出更大的贡献。

4.2 材料的采购及检测

施工前对矿粉、沥青、石屑、机制砂、集料等进行试验及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合格。从质量可靠的石料场或大型沥青厂商采购原料,由专业人士进行验收,展开试验及检测工作,确保质量合格的材料进入沥青路面施工现场。对现场材料也要进行抽样检查,保障材料的质量。

4.3 混合料质量的控制

做好原材料试验检测,保证原材料质量。拌和混合料时,要严格控制拌和的温度,保证集料级配稳定、干湿程度合格。根据路面施工需要和配合比要求,合理控制沥青含量。确保沥青拌和计算系统正常工作,混合料取样均匀,各种原料添加量合格。科学合理设置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值,有效控制混合料温度。重视混合料观测,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提高混合料的质量,使其在路面施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4 质量的检测与评定

检测内容为原材料质量、沥青混合料温度及沥青面层质量等。材料检测能够保证材料质量合格,确保碾压质量、提高拌和及拌和料质量。温度检测能够保证混合料拌和温度适宜,满足施工需求。沥青面层检测能及时当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检测数据,掌握路面的质量情况,对路面工程质量进行动态控制与管理,为路面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从而确保提高质量。

5 结束语

沥青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是个系统的工程,可由于各地气候条件、施工手段及原材料的不同,使得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之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会对整个路面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做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需要对所需的施工工艺、原材料及混合料等进行全面管理及控制,规范施工技术要求、方法,完善施工工艺,增强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有效提高公路工程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1]邹秀深.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基层建设,2015,15.

[2]江成举.探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基层建设,2015,15.

[3]徐广鹏.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23.

[4]张跃华,何路淼.浅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决策与信息,2015,09.

猜你喜欢

摊铺变异沥青路面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变异危机
变异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
变异的蚊子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
如何让你的摊铺业务获得增长
基于Matlab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TF非接触平衡梁在沥青路面上面层摊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