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现场巡查管理模式的探讨
2015-04-16郑新家
郑新家
(福建省清流县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
煤矿安全生产现场巡查管理模式的探讨
郑新家
(福建省清流县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
煤炭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不可再生能源,由于煤炭自身特性,以致在开采过程中潜在很多危险性因素,目前国内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重特大安全事故依然频频见报,引起了政府和人们的广泛关注。煤矿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来实现煤矿开采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本文将以煤矿生产现场巡查管理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着重探讨生产现场巡查管理模式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煤矿安全生产;现场巡查管理模式;应用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分析,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生产现场的不安全物与不安全行为发生交叉所导致的。因此要确保煤矿生产现场能进行安全生产,必须以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对生产现场的人、物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控制和协调,最终使生产环境出于安全状态。现场巡查管理模式能使企业管理者深入生产一线,对现场生产环境,人、机运行模式进行实地勘察,加强与现场人员的沟通与指导,及时纠正不规范、不合理、不安全的行为、机制和环境,实现现场的动态、高效、安全管理。
1 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1)煤矿安全生产虽有所改善,但形式依然严峻。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中国煤炭年产量占世界年产量的35%,但由煤矿开采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世界死亡总人数的70%,据可靠数据统计,中国每生产1百万t煤矿,平均要死亡1人,虽然近几十年来随着政府对煤矿开采行业安全生产环境的大力整改和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开采事故和人员死亡率均逐年下降,但形式依然严峻[1]。
(2)煤矿企业特别是乡镇个体煤矿,从管理人员到普通一线员工,总体素质偏低,安全意识不高。煤矿开采工作由于风险大、工作环境恶劣因此缺乏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总体管理质量低;其次由于招工门槛低,员工大多学历低、素质不高,缺乏安全生产意识,违章作业,对日常隐患的发现能力弱,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力差,是煤矿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3)煤矿企业安全投入不足,管理意识不高,现场管理不到位,超能力生产也是煤矿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近几年,煤炭行业不景气,企业运转困难,人力物力投入不足,现场管理不到位,以及超能力生产,尤其是一些私人或小型煤矿,现象尤其严重。
(4)一些地方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弱化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检查力度,甚至有地方保护主义,一些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的小煤矿没有被取缔;在日常的安全监管过程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管理措施得不到全面落实。
2 煤矿安全生产现场巡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实行现场巡查管理,可以深入煤矿生产一线,深入了解实地生产状况,为企业完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建立管理机制提供了可靠依据。管理人员亲自到煤矿生产现场进行巡查管理,可以及时发现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各种潜在因素,收集更真实、更全面的生产过程信息,然后有针对性的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安全生产规范、完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从制度上保障煤矿生产现场的安全有序进行。
(2)实行现场巡查管理,可以进行现场监督和流动式管理,提高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责任安全意识。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到生产现场进行巡查,一方面可以引起井下安全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有效提高基层管理人员下井监督检查的实效性,杜绝了“下井凑指标”、“走马观花”等怠工现象的发生;其次领导也可以在现场和一线员工就安全问题进行直接的沟通交流,全面、深入的了解生产情况,还能在现场对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责任安全意识;再者能在巡查的过程中,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将其扼杀在萌生状态,避免事故扩大[2]。
(3)实行现场巡查管理,有利于明确安全分工,使“三大员”认真做好职工违章操作、现场隐患排查的监督把关工作,全面落实安全责任负责制度。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重在现场管理,实行现场巡查管理,班组长作为现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当班的安全管理全面负责;跟班干部负责对现场作业进行全面协调、指导,对作业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负责;安检员负责所跟班组的安全监督检查把关责任,如此可以明确安检员、现场跟班干部、班组长现场“三大员”的安全职责,全面落实安全责任负责制度[3]。
(4)实行现场巡查管理,可以强化绩效考核,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对安全生产机制的促进作用。实行现场巡查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可以将作业现场出现的违规现象、安全隐患排查、事故与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奖金、绩效相挂钩,以此激励其基层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管理,员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避免违章操作、管理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
3 煤矿安全生产现场巡查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
(1)建立管理人员现场巡查管理记录签到本,将其作为绩效指标与管理人员的升迁考核、年底奖金相挂钩。管理人员下井必须携带现场巡查管理记录签到本,现场巡查管理记录签到本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第一块基本现息记录,即管理人员下井的日期、到达时间、离开时间、当天班次等;第二块实效性记录,即巡查路线、处理项目、解决的问题、发现的安全隐患等;第三部分交接性记录,即现场待解决问题和自身建议,以供下位巡查人员可以检测对隐患的整改成效。
(2)以制度或排班形式,明确规定管理人员生产现场巡查管理的次数。管理人员生产现场巡查管理的次数可以下井次数为准。福建省对煤矿主要负责人、矿长、副总工程师等人员下井带班次数规定如下:法人、实际控制人每季度下井不少于1次,主要负责人每月下井不得少于5次,分管领导不少于8次。
(3)实行生产现场巡查管理的关键在于落实程度,因此需加强监督检查,实行双向管理方法。首先管理人员在进行生产现场巡查时,必须逐项据实填写现场巡查管理记录签到本(三联单),并由现场跟班班队长签字确认,上井时将现场巡查管理记录签到本交安监处(调度室)备查,并将下井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在井口予以公示,同时管理人员也需在当天巡查班组的“下井巡查记录薄”上签字,实现双向互动管理。由安监处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督导检查,对现场巡查管理记录签到本中有检查内容而没有签字确认或者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行为,对当日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或罚款处理,情节较严重或累教不改者,调离管理岗位。
(4)实行生产现场巡查管理时要做到“边发现、边整改”,实行流动性安全生产管理,及时杜绝各种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前瞻性。管理人员下井巡查生产现场时,若发现安全生产问题,如员工不按操作规程操作、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不稳定安全因素等,要立即督促班组整改,对于短期整改应待整改达标后离开生产现场,对于需长期整改的问题,要如实填写到现场巡查管理记录签到本上,并写明整改意见、整改时间期限和要求,督促下位管理人员继续跟进,如超过整改时期限还得不到有效处理,再如实填写检查问题通知单,交由安监处通知责任单位,检查问题通知单一式三份,安监处、责任单位、管理人员各一份,管理人员负责将安全问题汇总、整理、上报,安监处负责监督问题的解决和落实情况,责任单位负责如期解决、落实安全问题,由跟班安监员按期复查,如责任单位恶意拖延,按有关制度罚款,如确有落实难度,由主管矿长负责协调解决[4]。
(5)上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煤矿领导、管理人员带班下井到生产现场巡查管理的日常管理和督促检查,每月至少对带班下井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在当地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上月各煤矿领导、管理人员带班下井执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以此督促带班下井机制的贯彻落实。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井下开采的特殊性,技术要求高、工序众多、工程量大,属于事故多发行业,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性举措。生产现场巡查管理模式可以对生产一线工作,实现动态现场管理控制,进行有效监督和指导,实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事事有落实”的安全管理局面,达到“管理零盲区”。现场巡查管理模式对于防治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有着独到的作用和优势,但再好的管理模式仍然需要人员的执行和落实,因此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落实下井巡查制度,严格监督督促,基层管理人员要扎根井下生产现场,抓好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通过这种近距离接触,流动式管理的模式,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
[1]乔九新.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7):18.
[2]金鸿儒,张涛.建立科学的安全文化管理模式是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J].劳动保障世界,2013(12):86.
[3]王红军.煤矿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模式的实践[J].山西煤炭,2012,32(10):79~80.
[4]贾宝山.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模式[J].现代班组,2013,11(3):28~29.
[X936]
A
1673-0038(2015)16-0144-02
201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