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数学体验 提升学习能力

2015-04-16浙江象山县石浦镇中心小学315731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4期
关键词:周长图形数学知识

浙江象山县石浦镇中心小学(315731) 洪 亮

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过程性目标,并对其的含义界定为“指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和亲身实践,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将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内化到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之中,并在情感、一般能力和智力等方面得到发展”。同时,《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教师应当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观察、描述、画图、操作、猜想、实验、思考、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教师应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落实教学理念,为学生搭建体验的平台,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整个探究过程,使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一、问题引领,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成

维果茨基的认知心理学观点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而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就是由已知到未知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创设能激发思考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去探究未知的学习内容,使他们有一种“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感觉,从而促进新知识迅速融入原有知识结构中,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先通过指角、找生活中的角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由一个点出发的两条线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角,再出示判断题:“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为什么②、③、⑤不是角呢?”这一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直观情境中来,学生在分析、比较、思维碰撞中,抓住了角的核心本质——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的边组成,从而建立起角概念的完整认识。

二、创设情境,在体验中感知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数学的原型。只有生活化的数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是可以为生活服务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现实的、贴近学生生活、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学习四则运算以后,有以下一道练习题。

问:“(1)可以怎样选择车辆?想出两种以上选车方法。(2)怎样租车最省钱?”

租车的情境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见的,学生会很有兴趣去寻求租车的最佳方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又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活动探究,在体验中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卢梭认为:“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得的知识,不仅比从教科书和从他人那儿学来的知识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得到锻炼。”《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探究活动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与空间,设计合理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习数学,在体验中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周长的认识”一课时,我创设以下探究活动:(1)找一找,找出钟面、数学书本及桌面一周的长度,让学生初步感知周长。(2)描一描,描出下列图形(略)的周长,让学生在描的过程中体会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即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3)量一量,你有办法知道下面这些图形(略)的周长吗?学生通过量出规则图形的边长就知道了封闭图形的周长,经过同桌合作,采用先围后量的方法测量出图形的周长。(4)想一想,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认为什么才是周长呢?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找一找、描一描、量一量、想一想等活动,经历了周长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从而掌握了新知,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四、反思交流,在体验中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

反思交流,能促进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在回顾中促进所学知识的内化。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往往忽视了数学活动之后的反思,导致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是片面的,知识结构体系是不完整的。因此,教师要时刻给学生创造反思的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学习过程,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与反思交流中,加深学生体验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的整理和内化。

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在课末总结时,教师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学生纷纷回答:“这节课,我学会了求梯形的面积。”“我们先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找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通过复习,我们知道了可以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在活动中积累了基本活动经验,掌握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又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在教授新知之后,教师呈现题组练习素材,引导学生反思这节课的学习过程。题组练习如下:“同学们在全长2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10米种一棵。(1)如果两端都种,需要多少棵树苗?(2)如果只种一端,需要多少棵树苗?(3)如果两端都不种,需要多少棵树苗?”在学生独立练习并反馈之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对解决植树这样的问题,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回答:“我知道了在两端都种的情况下,棵树=间隔数+1;在只种一端的情况下,棵树=间隔数;在两端不种的情况下,棵树=间隔数-1。”“我知道了总长度÷间隔距离=间隔数。”“从这里我还想到了,在已知植树棵树与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还能求出总长度。”……上述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解决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中,沟通这些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帮助学生建立解决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又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迁移解决新的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回忆知识产生、问题的提出及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谈思路、谈想法、谈困难、谈方法,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深化了学生的数学体验。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供给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机会,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验学习中来,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猜你喜欢

周长图形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巧算周长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