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015-04-15赵雪黄金
赵雪,黄金
(1.中南大学 湘雅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410013;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护理部)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统计,2011年全球DM患者已达3.7亿,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5亿DM患者[1]。DM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在疾病管理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其健康状况取决于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水平[2]。糖尿病自我管理(diabetes self-management,DSM)指DM患者为应对病情所采取的行动和选择,包括使用一系列技能、知识和应对策略。简单地讲,患者自身为管理疾病所做的事情即自我管理[3]。黄金等[4]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2型DM患者疾病知识及自我管理处于中低水平,其中最低的是血糖监测行为。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DM患者的自我管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笔者就现代化信息技术在DM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1 DSM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DM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持续的医疗照顾和患者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以预防急性并发症和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5]。有效的自我管理有助于缓解DM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降低相关医疗成本[6]。DM患者自我管理受自我效能、DM知识、抑郁情绪、社会支持及其他(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年龄、性别、病程和是否因DM住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7]。国外学者主要采取以DM患者常规健康教育、DM患者夏令营、认知行为训练、远程干预等形式为主的多种干预方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代谢控制状况[8]。而我国的教育形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多以专题讲座、咨询和宣传为主,当然近年来也有向多样性发展的趋势[9]。梁赤波等[10]研究表明,DM 管理手机软件可以有效提高社区2型DM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性。
2 信息技术在DSM中的应用现状
就DM患者而言,其疾病的控制更多地依赖于日常居家自我管理,良好的自我管理对于控制DM慢性并发症意义重大。但面对大量的就诊患者,医护人员难以为每一位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提供及时、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DM患者会出现自我健康管理认识不足、缺乏信心与技能,从而希望通过更为便捷的途径得到更多的细节指导和帮助[11]。其次,由于DM患者大都在院外执行自我管理,易造成病情管理信息流通不畅,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受到时空限制[12]。随着移动医疗和远程医疗的快速发展,一些简单的医疗服务和产品也逐渐融入到日常的医疗保健中,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发送自动提醒,还可以通过改变健康信念、提高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来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13]。Bakken等[14]对远程医疗进行满意度调查时发现,超过一半(59.2%)的受访者认为远程医疗有益于DSM。
2.1 基于通讯技术的DSM 信息提醒应用程序在医疗预约及医疗检查中并不新颖,但是其应用于临床干预才刚刚开始[15]。Emily等[16]进行的一项自动交互式电话干预中,研究对象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DSM及血糖控制得到改善,长期坚持还有助于减少DM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刘艳红等[17]的电话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能有效提高患者的DM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由于通讯设备的普及,通讯技术应用于DM患者的自我管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通过通讯技术可加强DM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其主要作用在于信息提醒可增强患者的依从性,但需要医护人员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
2.2 基于网络技术的DSM 网络干预主要是研究人员将疾病自我管理和日常问题解决技巧等干预内容在特制网页上播放,并设置论坛以供患者交流等[8]。Lee等[18]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网络并以患者为导向的DM教育管理系统,结果显示,该系统有助于控制DM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此外,基于网络的DSM系统所提供的目标设定、个性化辅导、互动反馈以及网上同伴支持小组等都是成功有效的干预措施。网站提供的干预措施不同于面对面的干预,它能够涉及到更为广泛的人群,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19]。孙子林等[3]认为,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的患者自我管理可与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得到相同的效果。但Catherine等[20]研究发现,2型DM患者自我管理网站不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它的使用受到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和访问条件的限制。首先,基于网络的DSM需要互联网的接入,并非所有患者家中都可上网;其次,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患者个体能够主动执行推荐的各项措施。因此,如何使该技术更好地融入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而不被患者认为是一件琐事,从而增强患者的依从性,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3 DSM移动应用程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DM患者低龄化的趋势加速了网络、通讯和移动应用程序在DM患者教育和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手机作为一种智能化的移动管理工具,不仅能够提供医患间DSM的实时沟通与互动,还可通过短信、语音邮件、互联网、电子邮件等传递DM护理的相关信息[21]。DSM移动应用程序能够实时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储存功能,并通过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对获取的体征信息进行处理,为医生制定DM管理方案提供依据;医生再通过平台将制定的管理处方传递给DM患者,使DM患者随时随地地和医生对接起来,降低了DM患者自我管理的门槛[12]。移动应用程序主要支持的DSM任务包括体育锻炼、用药指导、血糖监测和饮食治疗,也有个别的应用程序除支持上述4项任务外,还包括自我管理教育、个性化反馈、体质量管理、血压监测以及临床医生与患者的交流[22]。Kirwan等[23]报道,DSM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有助于改善1型DM患者的血糖水平,但对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保健活动及生活质量没有显著改善。
随着传统手机逐渐被智能手机所替代,将数据管理工具应用于DSM变得越来越重要[24]。移动通讯技术成为DSM的平台,其局限性包括缺乏个性化的反馈、数据输入的挑战、患者电子信息档案的整合,以及程序的实用性等,同时还应考虑到患者的期望和供应商的需求[21]。老年人作为DM患者的主要人群,在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时也应考虑到他们的需求,以及其对移动应用程序的接受性和可用性。
但无论如何,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移动应用程序的使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医疗服务。DSM移动应用程序较基于通讯和网络技术的DM管理更为成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更大的发展潜能。随着全球DM人数的增加和有效疾病管理的需要,以及即时数据传输的实现,医护人员可远程监测DM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时做出反馈,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帮助[24]。
综上所述,DSM是控制DM病情的基石,基于信息技术的DSM执行者是DM患者本人,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患者执行能力的好坏是影响其病情的关键。但信息技术能否提高DM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沟通的有效性和信息技术应用于DSM的成本效益等都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2]李婧,李铮,Nolan M,等.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207-211.
[3]孙子林,叶秀利.注重自我管理支持,提高糖尿病治疗效能[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6):357-360.
[4]黄金,刘跃华,张艳,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与糖尿病知识、态度的相关性[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2):176-181.
[5]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3[J].Diabetes Care,2013,36(Suppl 1):S4-S10.
[6]Forjuoh S N,Bolin J N,Huber J C Jr,et al.Behavior and technologic interventions targeting glycemic control in a racially/ethnically diverse popula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Public Health,2014,14:71.
[7]孙胜男,赵维纲,董颖月,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29-233.
[8]文益江,郭佳,何国平.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3594-3596.
[9]吕文山,崔岚巍.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及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4,41(2):127-130.
[10]梁赤波,赖学定,钟属娥.糖尿病管理手机软件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7A):10-13.
[11]匿名.移动互联网助力糖尿病自我管理[J].糖尿病天地:文摘刊,2014(4):5-6.
[12]武俊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糖尿病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4.
[13]Nundy S,Dick J J,Solomon M C,et al.Developing a behavioral model for mobile phone-based diabetes interventions[J].Patient Educ Couns,2013,90(1):125-132.
[14]Bakken S,Crullon-Fiqueroa L,Izquierdo P,et.al.Development,validation,and use of English and Spanish versions of the telemedicine satisfaction and usefulness questionnaire[J].J Am Med Inform Assoc,2006,13(6):660-667.
[15]Riaz T,Raiz H,Hussain S A,et al.SMS reminders-future in self-car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ol Metab Syndr,2012,4(1):31.
[16]Emily D W,Dominique B,Andrew W F,et.al.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an automated,interactive telephone intervention(TLC Diabetes)to improve type 2 diabetes management:Baseline findings and six-month outcomes[J].BMC Public Health,2012,12:602.
[17]刘艳红,龙彩霞,余桂芳,等.电话跟踪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疾病控制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3,20(2B):74-76.
[18]Lee T I,Yeh Y T,Liu C T,et 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patient-oriented education system for management[J].Int J Med Inform,2007,76(9):655-663.
[19]Ramadas A,Quek K F,Chan C K,et al.Web-based interven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diabetes mellitus: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cent evidence[J].Int J Med Inform,2011,80(6):389-405.
[20]Yu C H,Parsons J A,Mamdani M,et al.A web-based intervention to support self-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Effect on self-efficacy,self-care and diabetes distress[J].BMC Med Inform Decis Mak,2014,14(1):117.
[21]Krishna S,Boren S A.Diabetes self-management care via cell phone:A systematic review[J].Diabetes Sci Technol,2008,2(3):509-517.
[22]El-Gayar O,Timsina P,Nawar N,et al.Mobile applications for diabetes self-management:Status and potential[J].Diabetes Sci Technol,2013,7(1):247-262.
[23]Kirwan M,Vandelanotte C,Fenning A,et al.Diabetes self-management smartphone application for adults with type 1diabete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Med Internet Res,2013,15(11):e235.
[24]Ciemins E,Coon P,Sorli C.An analysis of data management tools for diabetes self-management:Can smart phone technology keep up?[J].Diabetes Sci Technol,2010,4(4):958-960.
[25]Jaana M,ParéG.Home telemonitoring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A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observed effects[J].J Eval Clin Pract,2007,13(2):24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