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医院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平台及帮带机制

2015-04-15向月应易秀英罗克品李鹏社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主责卫生机构卫勤

向月应,杨 明,陈 勇,2,3,王 惠,易秀英,罗克品,李鹏社,胡 郁

(1.解放军第181医院全军健康医学管理中心,桂林 541002;2.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上海 200433;3.解放军75160部队,桂林 541002)

根据总后卫生部的部署,本院承担了军队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改革试点任务。试点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是提升部队健康维护、疾病防治、应急处置、远程医学、心理服务和伴随保障“六种能力”[1],通过完善部队与医院信息联通、人员联训、技术联接、服务联动的一体化保障机制[2],实现医院与部队卫生机构健康维护一体化、医疗救治一体化、疾病防控一体化、卫生战备一体化、信息平台一体化。为实现试点任务和目标,医院在试点工作中构建十个一体化平台,并通过建立主责学科(科室)轮流帮带、双向弹性代职等帮带制度,充分有效地发挥平台的作用,促进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落实。

1 一体化工作平台及帮带机制的概念内涵

1.1 一体化工作平台 军队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是指在保障体系范围内,以医院为依托、部队为主体,将医院与体系部队卫生机构紧密联合、功能综合、共同建设的联合保障模式[3]。该模式对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医院更多的职能和任务。因此,医院需要全院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调整、拓展相关部门和科室的职能任务,构建相应的一体化工作平台,以确保试点任务的顺利进行,实现预期的目标。

1.2 主责科室轮流帮带 为使各平台在建设与保障过程中切实发挥作用,提出并建立“主责科室”帮带机制。“主责科室”帮带制度针对部队卫生机构疾病救治的薄弱环节,医院派出相对应的优势临床科室到部队进行“一对一”模块化技术帮带,学科每次下部队帮带时间为3~12个月不等,当被帮带部队卫生机构能独立开展相关业务后进行科室轮换,作为医院派驻到部队卫生机构的力量,主责科室同时担负医院“十个平台”与部队的沟通协调任务。

1.3 双向弹性代职 双向弹性代职是指医院派技术骨干到部队代职,部队卫生人员到医院进修的技术帮带模式。此外,在部队执行野外驻训、跨区机动等重大演训任务出现卫生力量不足时,医院根据要求,选派由医务人员组成模块化保障力量,到部队开展技术帮带和支援保障,并由医院与部队卫生机构协商帮带的时间和任务,实现减轻部队卫生机构保障压力,增强医院下部队代职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积极性。

2 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工作平台及帮带机制的构建

2.1 组织协调平台 组织协调平台包括医院一体化卫勤保障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协调成立由医院牵头,部队卫生机构业务领导共同组成的办事机构;形成主官亲自抓、分管领导主抓,办公室具体抓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医院各有关部门、科室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一体化卫勤保障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简报制度、检查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召开一体化卫勤保障工作例会,形成有效沟通机制,保证医院与部队工作同步推进。

2.2 医疗救治平台 拓展医院医务处职能,依托医务处建立区域医疗管理中心,医务处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医疗管理助理员负责医疗管理中心的日常工作。区域医疗管理中心的职能任务是:指导部队卫生机构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开展适宜技术,为部队培养技术骨干;指导部队卫生机构创建“示范科室”,完善医疗规章制度;指导部队卫生机构规范医疗服务,开展对外医疗服务。

2.3 卫生战备平台 拓展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职能,联合开展卫勤训练,医院机动卫勤分队与部队卫生机构实行模块化抽组,组织人装结合训练,展开批量“伤员”检伤分类、紧急救治等科目演练;联合演练紧急抽组、快速机动、应急展开、战伤救治、撤收转移等科目;联合开展卫勤保障,在部队野外驻训、跨区机动,以及执行重大演训任务期间,医院抽组机动卫勤力量与部队卫勤机构实行混合编组,联合演训,共同救治。此外,医院对部队难以自行消化和规定效期内的战备药材给予轮换更新。

2.4 急救平台 依托医院急诊科建立军队伤病员急救中心,配备具有远程急救信息系统的部队急救专用救护车,与部队卫生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在部队呼救时能迅速出动,提供紧急医疗救援;利用远程急救信息系统,开展远程急救支援与技术指导,实现伤病员急救与后送全程的可视化与无缝衔接;指导部队建立急救室,提高部队急救能力。

2.5 设备维修平台 拓展医院医学工程科职能,建立区域卫生装备维修站,设立卫生装备维护保障、计量质控、技术咨询培训、维修管理等4个组,配备专用维修车及维修人员,采取送修与巡修相结合的方式,每季度下部队巡修1次,为部队提供卫生装备检测和维修保养服务。对部队卫生装备淘汰、报废进行初级鉴定;为部队提供大型医疗设备安装、调试服务,培训部队卫生装备操作使用及维护骨干;建立医疗设备借用制度,为部队卫生机构提供备用仪器设备支持,在演训及战时开展部队卫生装备故障应急维修及备用机替换工作。

2.6 信息平台 拓展医院信息科职能,建立区域信息中心,加强医院与部队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建设,在医院建立区域数据中心,建立和完善军人门诊和住院HIS系统,满足军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全军网络医疗服务系统、健康网站、区域PACS系统、疫情直报系统等软件系统建设和数据存储需求,形成医院与部队双向联合、一体化运作的远程医学综合服务体系。利用信息系统开展远程教学、远程会诊、远程急救、远程健康教育、远程心理咨询、网络转诊预约和远程查房;加强信息网络维护与管理,有计划对部队信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开展网络维护,及时排除故障,确保网络联通顺畅,安全运行。

2.7 健康管理平台 医院建立区域健康管理中心,指导部队卫生机构建立健康管理军医、健康责任军医、健康信息员制度,指导部队卫生机构建立军人电子健康档案;医院通过编印健康教育资料、建立健康教育网站以及专家咨询等方式,为部队卫生人员和官兵提供健康管理培训和健康教育服务;对军人健康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监测预警和分析,对军人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估,对伤病预防、医疗服务、健康促进等措施进行评价和监督。

2.8 疾病防控平台 在医院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履行区域疾控机构职能,指导部队卫生机构完善防疫所建设和专职防疫军医配备,形成区域疾控体系;医院指导、协助部队卫生机构实施食品、饮用水和作业环境卫生监督与监测,加强重点部门、重大任务和重要时期的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医院与部队卫生机构联合开展部队及其周边地区卫生及流行病学调查和传染病监测预警,提高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发现、迹象排查及应急处置能力。医院与部队卫生机构建立卫生监督与疾病监测信息通报制度,形成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预报的快速反应机制。

2.9 人员培训平台 医院建立部队卫生人员培训中心,对部队卫生人员重点开展部队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适宜技术和急救技能培训,医院到部队代职人员重点开展现场急救技能和基层卫生工作特点方法培训,并根据部队需要开展医学教育。

2.10 心理服务平台 医院建立心理服务中心,开设心理门诊、专科病房、远程心理咨询室、心理培训室和心理健康网站,部队旅医院(门诊部)开设心理门诊、旅团卫生队建立心理卫生服务站(室)、营(连)建立心理监测点,团以上卫生机构配专(兼)职心理医师,营(连)保持有1名以上心理卫生骨干。医院采取举办心理骨干培训班,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深入基层进行心理技术帮带,为部队培养专(兼)职心理医师和心理卫生骨干,指导部队使用各种心理量表,与部队联合开展心理检测、心理咨询和远程心理支援,提高部队心理服务能力。医院结合新兵入伍、老兵退伍及演习、海训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通过远程专题讲座、现场解答、发放心理卫生知识手册等方式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

2.11 主责科室轮流帮带机制 主责科室负责制改变原先医院代职人员到部队仅仅是“顶班、顶位置”,作用发挥不明显的现象。一方面,采用制度明确科室主任、科室下部队代职人员的职责,明确部队帮带需求、帮带计划制定、帮带措施落实、帮带目标任务的制定流程与实施,采取医院专家到部队开展预约诊疗、专题讲座、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手术带教、技术操作示范、适宜新业务新技术指导、推行临床路径管理等方式,对部队卫生机构进行技术帮带,规范其医疗行为。另一方面,在卫生骨干培养方面,要求每个主责科室为部队卫生机构带教2~3名本专业技术骨干,通过“派下去”、“请上来”“团队带团队”“科室带科室”等多种形式,适时安排其到医院见习,在医院导师的全程指导下参加医院门、急诊和临床诊疗工作,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为部队卫生机构培养和造就一批技术骨干。最后,医院还制定了帮带指标体系与定期评估制度,通过定期评估确保了业务帮带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 讨论

3.1 医院构建一体化工作平台及主责学科帮带机制是提升部队卫生工作“六种能力”的需要 提升部队卫生工作“六种能力”是军队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医院构建一体化工作平台及主责学科帮带机制,每个平台和主责学科都有其特定的职能任务和要求,并制定考评制度,其工作绩效以是否提升部队卫生工作能力为标准,有效地调动每个工作平台及主责学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对部队卫生机构对口帮带,有效地提升部队卫勤保障能力。

3.2 医院一体化工作平台及主责科室帮带机制有利于充分利用医院优质资源 医院各一体化工作平台及主责学科根据部队的需求,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对部队卫生机构进行帮带,使医院的优质卫生资源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利用,更好地为官兵健康服务,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

3.3 医院主责科室帮带机制与一体化工作平台的高度融合提升了综合帮带的效果 主责学科轮流帮带制度为医院与部队建立了直线联络,部队卫生机构医疗设备、医疗环境、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建设需求可以通过主责学科在帮带过程中得以发现,并快速反馈至医院各平台,各平台的建设成果转而能促进主责学科帮带效果的提升,形成工作平台与帮带机制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局面。

3.4 一体化工作平台及主责科室帮带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医院开展的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改革试点立足与现有体制编制,可以定义为初级的一体化卫勤保障改革实践[4],这一实践对破解当前部队卫生队伍建设弱化、支撑条件老化、制度落实虚化、保障能力退化等矛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5]。一年来接收部队进修军医21名,举办急救、健康管理、心理、信息、疾控5个培训班,派出13名技术骨干到部队代职帮带,培养健康管理军医36名、心理卫生骨干233名;官兵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官兵体检率达98%,心理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某旅医院10年来首次开展了阑尾切除等手术,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较试点前分别提高130%、270%和300%,官兵对部队卫生机构满意率达95%以上。

[1] 秦银河.在全军部队卫生能力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C].全军部队卫生能力建设工作会议资料,2012:9.

[2] 任国荃.坚决贯彻现代后勤“三大建设任务”努力推动军队卫生工作创新发展[J].后勤学术,2013,450(10):4 -7.

[3] 滕光生.深化“三种保障模式”改革全面加强部队卫生能力建设[J].后勤学术,2013,450(10):14 -17.

[4] 张鹭鹭.军队卫生发展研究报告(2010)—“新路标”下的卫勤转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8-19.

[5] 陈文亮,吴乐山,赵达生.中国特色卫勤转型研究[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35-46.

猜你喜欢

主责卫生机构卫勤
聚焦主责业主,加强经济监督
——刘文华厅长向省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
扛起人民调解主责主业——新时代司法所第一职责首要任务实现路径的思考
聚焦少先队主责主业 改革创新少先队活动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加强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
北京市某远郊区乡镇卫生机构运行现状研究
基层部队卫生机构与体系医院衔接保障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