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音乐欣赏为媒介打开大学生心灵之窗
——音乐欣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

2015-04-15胡玉芝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素质心理健康情感

胡玉芝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锦州 121000)

根据国家教育部统计结果显示,全国高校学生自杀现象近几年来不断增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接近2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是国家的高素质群体,如不能很好地解决,将影响整个社会乃至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为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健康的手段可谓是百家争鸣。音乐欣赏以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从广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是指人在社会环境下适应环境承受压力,并对客观环境作出良好反应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它要求人在情感、认识、行为、意志和人格上完整和协调,适应社会的要求,与社会保持同步。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健康,不仅对他们的智力、道德思想有帮助,而且对整个社会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社会学家和教育家研究表明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大学生不能及时调适各种心理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的呵护下长大,心智成熟比较晚。大学时期他们正处在生理、心理模式定向时期,在这个阶段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心理活动活跃,对问题的思考常以现象为中心,分析过程时而简单时而复杂,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心理矛盾冲突时常发生。

2.生活、竞争、学业、就业压力。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大的精神压力和迷茫。特别是面临着学习与就业的竞争、恋爱与交友的矛盾、人际关系的复杂等人生课题,承载着社会与家长的强烈期待。

3.自我认识的偏差。“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客观我”和“主观我”之间存在矛盾冲突。可见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其他同龄群体。因此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整体发展。

而奇妙的音乐却有着感人的魔力:它不仅具有指导人的心情和感情的作用,而且具有最直接、迅速、深刻地影响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特征。柏拉图认为“美妙的音乐能以最强烈的方式占据人的心灵深处,在最适当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浸润人的心灵”。

二、音乐欣赏对学生心理的调节作用

托尔斯泰曾说:“音乐是声音艺术的完美结合……。”黑格尔说:“音乐是灵魂的语言,是人精神与灵魂的结合。它把人的灵魂的语言,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是情感艺术,它不仅能使人产生喜、怒、悲、哀等各种复杂的情感变化,又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推动力,使人心旷神怡、漫游于广袤的精神世界。因此,人类心理上所产生的各种情怀都能由音乐的感动而引发。

1.音乐欣赏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与人格魅力。人不仅具有丰富的情感,还存在丰富的精神世界,音乐欣赏对人的素质和品味的影响具有潜在的功能。人的精神世界与情感的沟通进一步奠定人格的基础。而人格的培养恰恰体现在人的素质的表现,是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的综合体现。

音乐欣赏不仅给人以精神上的喜悦,又能提高人的精神动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加纯洁,更加完美,更加使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综合素质有一个明显的提升。音乐欣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欣赏音乐不仅让我们领略大师们的精湛演技,同时是对自我心灵净化的一个过程。音乐可以引导人追求美好的理想,可以塑造完美的人格与品质。音乐可以培养人的积极向上心理,使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得以发挥,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体现表现在诸多个体之中,而诸多个体人格、品行的综合表现反映出一个国家、民族的综合素质。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音乐不但可以使灵魂高尚,并且可以使行为优美”,恰如其分地说明了音乐教育对国民素质和人格成长的影响。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基本的劳动技能,同时是培养高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又能使生活充满活力、社会文明洋溢的一代青年,他们代表国家的未来与希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与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欣赏具有提高他们的素质与人格魅力的功效,这是我国高校开展音乐欣赏普及课的原因所在。

2.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理作用。音乐欣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拓展音乐视野、提高感受、欣赏、体验、分析、评价音乐的能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加深对音乐与文化、历史、科学关系的理解,更主要是能缓解学生的压力,减轻学生内心矛盾与情绪,同时也是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心理健康能直接引导人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他们走向社会后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与隐患。

第一,加强音乐教育,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调适学生心理。教育部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学生中有70%的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甚少,50%的学生基本不了解,尤其农村学生。因此在大学期间让广大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掌握相关音乐知识。理解音乐能有助于从感官的欣赏——感情的欣赏——理智的欣赏,从感官、感情和理智三方面欣赏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常识之外,增加对音乐欣赏相关常识的认识,进一步体验音乐作品丰富的内涵,达到心理调适的目的。

聆听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实验证明,音乐欣赏使我们的右脑产生兴奋,在一定条件的刺激下被快速激活,参与到对思维、逻辑、运算的左脑活动中,提高了人们的反应速度,拓展思维空间。美国高中学生实验证明,欣赏半小时音乐后对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大大高于没有欣赏的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特别是古典音乐,在欣赏过程非常容易使人进入一种幻境,使人身心得到极度的放松。世界科技的先驱和大师们许多都是音乐爱好者甚至是优秀的音乐演奏高手,爱因斯坦的小提琴;钱学森、李四光的钢琴等,他们都曾谈到音乐欣赏对他们学习和工作的促进作用和对心理的调节作用。

第二,音乐欣赏具有指导人的心情和感情的作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倾听音乐。只是单凭音乐的感染力就可以把我们带到一种无意识的然而又是有魅力的意境中去,使学生在放松心情的同时,欣赏到音乐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并对音乐作品有了初步的印象,再加上音乐教师的适当指导,加强对音乐内涵的体验,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与把控,将自身的情绪与压力通过音乐的旋律与节奏,情境与内涵释放出来,达到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目的。

音乐是用声音的语言和特殊的符号影响每个人,使其内心世界产生其他任何学科领域无法替代的作用。聆听优美的音乐,欣赏与音乐完美结合的画面,使人的情感完全融入于音乐给你带来的美感和大脑产生的虚幻之中,让人的身心彻底放松。古人常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音乐不仅给我们带来听觉和视觉上的美感,同时音乐对人心理的调节作用可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科学证实,欣赏一场优美的音乐会或演唱会可使人保持7~10天的快乐心情。

第三,音乐欣赏调理丰富的情感世界。通过对情感丰富、风格各异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18-30岁是人类情感最为丰富的阶段,也是情感最复杂和最脆弱的时期。特别是当今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困苦与挫折。有些学生因学习、恋爱、就业、交友、生活等精神压力的困惑而不能自拔,从而导致心理障碍。音乐欣赏用其特有功能可以化暴怒为温柔,化忧郁为快乐,从而释放精神压力,达到心理状态平衡,情感得到调节与宣泄。因此,音乐欣赏对人的心理与身体产生的功效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精神疗法。

三、音乐欣赏改善学生心理的主要途径

1.现场音乐会。学校经常组织一些校园演唱会,校园音乐会无论从灯光、舞美、现场气氛以及音响等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审美环境。是一种非常直接、更自然的全方位的心理与精神的改变方式。表演者与观众完全互动,产生一种特殊的气氛。特别是学生群体,在自我表现与才艺展示中使精神享受达到高峰,表演者享受其中,欣赏群体与表演者的心灵的契合中彼此呼应,使个体的心灵在集体心理净化的感召氛围中。

2.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校园地位。音乐欣赏课不仅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校的整体文化和音乐氛围,又能使学生在一个快乐、温馨、充满艺术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使学生不仅提高了艺术的品味,又保持了良好的心情,心理压力和不满情绪能得到较好的缓解与释放。

影视音乐欣赏,以电影和电视为主体,通过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喜爱,加强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对学生的感染力,特别是世界许多名著影视作品如《音乐之声》、《魂断蓝桥》、《简爱》、《傲慢与偏见》、《坦泰尼克》等诸多作品,通过对影视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是提高其音乐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自我调理的手段。

3.家庭与社会总体音乐素质的提高。在西方比较发达的国家,大多数学生从小都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与熏陶,几个家庭在一起就可组成一个小的乐队。我国城市教育中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家庭开始重视学生的美育教育,音乐、美术和舞蹈相继进入一些学生的课余活动中,但数量还是有限的,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特别是学生素质,除了学校的教育之外,家庭的美育教育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为学生创造一定的环境和氛围,社会与文艺群体的协助,才能使我国国民的整体美育素质提高,对学生乃至整个民族审美情趣、心理调理、生存质量都有较大提高。

音乐是高雅的艺术,音乐欣赏不仅仅拓展人的视野,提高人的素质,增强我们的审美情趣,开阔我们的思维空间,改善生活质量,更主要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改变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使整个民族的精神品质显示出文明的力量。因此以音乐欣赏为媒介为大学生打开心灵之窗其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卞小艺.论音乐欣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2):15~18.

[2]恩荣泽.论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2,(6):100~101.

[3]于威.音乐审美欣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西南大学,2009,(6):22.

[4]张倩.论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健康作用[J].金田,2013,(7):23~24.

[5]徐敏.音乐欣赏对培养高职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09,(4):31~33.

猜你喜欢

素质心理健康情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素质是一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