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四届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04-15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学文献

刘 雯

(济南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第四届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 雯

(济南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2014年8月8日至9日,第四届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山东蓬莱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有90余位,其中既有来自国内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也有来自台湾以及韩国的学者。中外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者齐聚一堂,就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和对话。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00余篇。从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学科的理论、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名著、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重构、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的早期形态、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清华简”等新出土文学文献等方面进行研讨,产生了一些新颖的学术观点和多元的研究方法。

第四届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出土文献;中华文学史料学

第四届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8月8日在山东省蓬莱市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主办,济南大学文学院、济南大学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出席会议的有分别来自大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以及我国台湾的东华大学、韩国的成均馆大学、延世大学等高校或科研机构的90余位学者。会议由贾三强、张强、柏俊才、程克雅、陈元锋、房锐、黄鸣、俞艳庭8位专家做了主题报告,分为3个分会场进行研讨,共提交论文101篇,其中与出土文献相关的论文约30篇。

这次会议主要有7个主题: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学科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名著史料研究、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重构、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的早期形态、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的研究方法、“清华简”等新出土文献文学研究,以及其他与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出土文献相关的研究。围绕会议主题,与会代表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其本身实质上都是一种史料。传世文献作为史料的一种,无法全面真实地展现中国古代文学的本来面貌,甚至可能会带来误解。目前已知的出土文献保存了大量传世文献所没有的新资料,极大地推动、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会学者充分肯定了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同时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刘跃进《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集成之作》高屋建瓴地指出,清理过去的成就与不足,是未来创新的基础。对于前人研究成果的综述也要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所谓创新性是指学科创建意识;所谓实用性是指要关注学术引导的作用,同时要注意资料的丰富性、评价的客观性和结构的合理性。蔡先金《传世〈古文尚书〉再认识》对已被证实为伪书的传世《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进行重估,反对全篇否定传世《古文尚书》,并预测了未来《尚书》学发展的走向。张强《论出土文献与先秦学术研究》认为出土文献不仅具有校勘传世文献的讹误功能,还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及文艺理论研究价值,并且对研究先秦哲学及思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张兵《〈战国纵横家书〉文学史料价值综述》详细列举了《战国纵横家书》对《史记》《战国策》之讹误的纠正和缺失的补充,并从结构、语言和说理技巧方面推断《战国纵横家书》具有散文特质。王洲明《〈上博诗论〉与〈毛诗序〉的研究》论述了《上博诗论》的发布对《毛诗序》研究带来的推动,引发了关于《毛诗序》作者、作期和比较研究等问题,并为《毛诗序》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邓声国《近年来出土文献与〈仪礼〉研究反思》总结了出土《仪礼》在校勘整理、与传世文献互证以及语言学角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尚未被研究的问题,如武威汉简《仪礼》在汉代礼经传授系统中的位置和传授情况。刘晓彤《出土上古辞赋文学研究综述》论述了出土辞赋文学研究的成果,肯定了出土文献对文学研究的多方面价值。

出土文献所带来的大量新资料、新学问,补充甚至修正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某些环节和结论,极大地挑战了现存的研究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文学史形成了重构。同时,出土文献的某些特征正与传世文献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学的某些早期形态相符,相互比较互证可以推翻某些已有结论或将中国古代文学的进程大大推前。这些都激发了学者重新梳理中国文学史的热情。蔡先金《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与中国早期“灵化小说”》认为从故事性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和文学审美看,《赤鹄之集汤之屋》应当具有小说的属性,属于灵化小说,从而对“小说”这一文体的认识也应当自先秦始。《战国“小说”:清华简〈耆老〉》认为《耆老》是基于历史的演绎而形成的小说,其中的诗篇也是战国时期小说家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常昭《北大汉简〈反淫〉与早期辞赋》认为《反淫》是一篇“反”体赋,与《七发》在结构、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具有相似处,在一定层面揭示了“七体”的发展线索。韩国良《楚简〈老子〉的出土与老子辨证美学思想的坍塌》从古汉语角度分析楚简《老子》“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的含义,确定老子哲学思想中只有本末论而没有辩证法。黄威《古籍“大题在下”现象考论》认为在书籍发展史的各个阶段,“大题在下”均非典籍标题的主流题写方式,“大题在下”适用于简帛时期,到了纸本时期便已成为崇古之风下的一种模仿和残留。刘雯《金文用韵意识质疑》从长篇金文出发,指出金文中刻意不押韵和巧合押韵之处,结合《诗经·颂》的无韵篇章,证明金文并非工于用韵,而是追求自由用韵,以韵散结合为常规模式。刘晓彤《尹湾汉简〈神乌傅(赋)〉俗文学研究》分析了《神乌赋》作为俗赋在内容、语言、叙事方面的特征,认为“神乌”意象蕴含着重孝义和“三纲五常”的思想。沈如泉《敦煌伯3813唐判与宋代花判》将敦煌文献中唐代判词与存世之唐代判词相比较,认为3813判词叙事繁复,可视为一个情节曲折、内容完整的小故事,且滑稽戏谑特征明显,表明它已开始偏离“临政治民”的功能,而带有世俗化和娱乐化的倾向,具备了后世花判的特点,为宋代花判之滥觞。颜建真《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的共工形象之比较》论述传世文献所载共工的罪行和《楚帛书》所载共工乃一个推步历法的创世大神,两者结合丰富了共工的形象。俞林波《郭店楚简〈唐虞之道〉:异样的“孝”思想》将《唐虞之道》所论“孝”与传世文献中曾参的“孝”思想作比较,指出孝子可以转变为忠臣,但能否再转变为明君则是二者的区别,其原因在于《唐虞之道》是在公天下的禅让制的基础上来论“孝”。俞林波《上古金文谱牒的文学试探》分析了金文谱牒的叙事特征,即运用醒目的人物叙事和隐晦的时间叙事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对家族世系的歌颂。赵海丽《北朝墓志史料所表现的文学观念及其演进》认为墓志虽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文体,但也可见其文学特性,它突显了儒家政教的文学观念,强调文笔并重,风格上溢美、委婉、悲凉。

自19世纪末甲骨文出土以来,运用出土文献进行文学研究的方法一直以二重证据法为主,即取地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此次会议中,在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部分学者开始尝试运用其他方法和从其他角度研究出土文献和中国古代文学,将文学、文献与书法、绘画、地理、考古、文字等学科联系起来,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涵。陈曦《从文学创作的势论到书法之“势”》认为文学与书法在创作途径、创作技巧和创作情感上具有相通处。程克雅《清·胡绍煐〈昭明文选笺证〉方法与史料阐释探究》赞扬了胡绍煐在《昭明文选笺证》中采用的方法,即以经学笺证方法训释文篇,以传统语言文字声韵字义之道考订文义,这种方法更有助于阐述文学史史料脉络的形成。高中华《清华简〈筮法〉“雠”命考——兼论“以〈诗〉解〈易〉的方法论意义”》论证《筮法》中“妻夫相见,雠”当释为“售”,且《诗经》也以售物喻夫妇。黄鸣《〈春秋列国地理图志〉编纂例说——兼论对〈左传〉及春秋时代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概述了自春秋时期至20世纪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了地理与史事、义理、文章脉络间的重要联系,认为地理应当与史学、经学、文学研究结合。孟祥笑《二重证据法与〈周易〉研究——读李学勤〈周易溯源〉札记》强调了通过以文献研究和考古学、文字学相互配合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均需要学者拥有扎实的跨学科的知识和敏锐的问题意识。

另外,关于“清华简”等新出土文献的相关研究也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蔡先金《〈周颂·大武〉与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比较》指出,两者同为天子之乐,却一个为六终,一个为九终;一个在“删诗”中基本得到了保存,一个却遭到大量删节,其原因在于两者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时间段不同。刘潇川《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音乐性探究》论述了周初诗乐舞一体的颂诗结构,“启曰”“乱曰”的对答方式,以及“琴舞”“九絉”的含义。王毅《上博简〈周易〉释读献疑三则》运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可”“有子攷无咎”“遇雨女雺”三条词语进行释读。姚小欧、李文慧《清华简“视日”“视辰”与先秦天命观》认为《周公之琴舞》“昼之在视日,夜之在视辰”与《说命(下)》“昼女(汝)视日,夜女(汝)视辰”,两句含义均指观天象,蕴含着先秦人们的天文学和政治学观念。于文哲《清华简〈保训〉与“中道”的传承》认为《保训》的“中”与儒家的“中道”“中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在于《保训》之“中”更偏于经验、实践的层面,而儒学之“中道”已上升到形而上的抽象层面。俞艳庭《权力话语与政治诗学——以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为中心的讨论》认为《周公之琴舞》表达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周公摄政的地位得到尊重,西周政权得以巩固;二是成王作为天子的身份不容挑战。其中的诗歌既发挥了巫教和巫术功能,又借助“琴舞”的独特功效,强化了政治理念。朱萍《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与宋元话本“三怪”系列故事的渊源》论述了《集汤之屋》中所述三类祟物与宋元时期“三怪”题材话本小说相似,说明“三怪”故事在先秦时期已具雏形。

尽管出土文献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具有的意义十分重大,但目前出土文献的数量仍十分有限,单纯依靠考古发掘和文献出土来解决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是不可行的。因此,利用传世文献和史料仍是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主要手段。此次会议有相当多的论文是围绕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名著的相关史料展开,借以解决一些争议不决的问题。柏俊才《平齐民的文学与文化成就》认为“平齐户”就是“平齐民”,以刘孝标为代表的平齐民北迁,对于北魏文学与文化贡献巨大。段莉萍、张龙高《论方回对西昆体的接受》从诗学史和艺术分析两方面,论述方回对西昆体的接受。范春义、曹广华《孔尚任旅晋诗文系年——主要以行进线路为依据》借助清代的交通路线和诗文所透出的信息,对孔尚任旅晋时期的绝大多数诗文进行较为精确的系年。房锐《〈花间集〉编者赵崇祚考略》结合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赵廷隐墓考古发掘的成果,探讨赵崇祚的生平事迹及家世。贾三强《〈陕西古代文献集成〉编纂手记》叙述了古籍整理期间所做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其中对李廷训和毕沅生平的考证、对标点的推敲、采用按语形式说明等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兰翠《论唐代诗人的东方海域体验——以唐人咏新罗为考察中心》发现唐代诗人有不少与新罗有关的诗作,记录了他们在空间、时间和文化方面的东方海域体验。李小成《论马融古文易学及在易学史上的地位》总结了马融对费氏《易》的继承和改进。马融在对《易经》的注释中,以“其才高博洽”,兼采今古文之说,对东汉学风的转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李晓敏《王符早年交游及行迹考论》依次考察王符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等人的交游,发现他们的交游并非同时同地,并勾勒出王符一生的行迹。刘德杰《论东汉文学创作地理整体格局与变迁轨迹》梳理了东汉诗文创作集中地由洛阳迁移至长安、许都、邺城再到襄阳、交趾的变迁轨迹,并总结出创作地格局的变迁实为政治格局的变迁。吕婷婷《温庭筠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从晚唐时代背景和温庭筠生平入手,探讨温庭筠的佛禅思想渊源。罗筱玉《也谈〈三分事略〉与〈三国志平话〉的刊刻年代与异同》将二者的异文、各自的正误列表分析后指出,《三分事略》可能是元代后期翻印《三国志平话》而成,且相当粗糙。马铁浩《左思〈三都赋〉晋人旧注略论》以唐钞《文选集注》为媒介,分别择出《三都赋》的四家晋人旧注——张载、刘逵、卫权、綦毋邃,并分析各自的特点和无徵不信的共同精神。庞金殿《德州地域及地名的历史变革》根据德州禹城邢寨汪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鬲炊具、石器文物和有关文献资料考证及历史传说,梳理出自远古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德州的地域范围和地名变革。彭超《杜甫与巴蜀新文学——从〈草堂〉谈起》以民国初期成都新文学刊物《草堂》为例谈巴蜀作家对杜诗的接受,再以“白屋诗风”为例解析杜诗精神传承与现代经典创造。彭燕《王褒〈僮约〉校释》深入浅出,将《僮约》中所涉俚语、俗字一一释为白话,便于大众阅读。齐慧源《〈镜花缘〉中神仙人物考》将《镜花缘》与其他典籍中的神仙人物一一比对,考察其原型及在后世文学中的发展演变情况。阮素芳《论〈儒林外史〉对〈史记〉刺讥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总结了二者在刺讥艺术方面的共同特点以及《儒林外史》对《史记》的超越。孙金荣《〈齐民要术〉引存亡佚〈异物志〉资料的文献史料价值》将《齐民要术》中所引四种版本《异物志》逐条列出,并总结出其文献史料价值和科技史料价值。汪春泓《论山水诗与陈郡谢氏之关系——兼论“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指出谢氏受佛教思想影响钟情于山水诗,却在诗中暗含对峙朝廷的态度。同时认为“山水方滋”指的是以谢氏为中心的整个山水诗人群体,而非谢灵运一人之创作。汪燕岗《论历史演义小说在清代的出版》从清代出版的历史演义小说看,模仿《三国演义》描写朝代兴衰更替的全史演义最受读者欢迎,而且越是后出的作品,艺术性越强。王继学《民国新儒家的墨学观》阐释了民国时期墨学的新性质,即蕴含有西方文化中的民主和科学因素;考察了新儒家批评墨学的角度在于其功利主义和实利主义;同时分析民国时期以儒融墨、儒墨调和、儒墨平等三种主张的可能性。王秋菊《“齐诗”流变考》认为,齐诗发端于先秦,始成于辕固生,转折于夏侯始昌、后苍,鼎盛于西汉元成之际的翼、匡、师、伏诸家,衰亡于三国曹魏。王永《周易四象学初论》分别论述了邵雍与四象易学、曾国藩与四象古文学、李济马与四象体质学的主要观点。王永波《李德裕集版本源流考》梳理了唐宋元明清五朝对李德裕集的编集和刊刻情况,从中可看出各朝各代对李德裕及其文学思想的态度。王作良《〈王维资料汇编〉补遗》罗列了《汇编》所遗漏的研究资料,分为“《汇编》已列条目者”和“《汇编》未列条目者”两部分,各收编著者12家23条和21家32条。韦春喜《南宋理学史学观与史论诗》将南宋理学史学观和史论诗的特点总结为以史经世、探究治乱、识统察机、以心论史、标崇义理、维护正统。夏东峰《略论叶梦得笔记的文学史料价值》阐述了叶梦得笔记的史料价值:所载文人轶事为作家研究提供资料;记录诗事轶闻可助考查诗文写作背景;保存了已失传的作品;考证诗文相关诗事、词语、典故,为后人作注提供参考。杨鉴生《〈世说新语〉补解》对《德行篇》《言语篇》《政事篇》《文学篇》《方正篇》等篇章的部分内容作注解、校勘和考订。杨俊、李精耕《周必大的生平论略》评述了周必大孤苦无依的幼年和青少年、宦海浮沉的青壮年与中老年以及安详从容的晚年。叶当前《屈原〈卜居〉与嵇康〈卜疑〉的互文性解读》指出二者的写作结构均受到古代卜辞影响,借用卜辞体式写作,具有卜筮文化语境;在句式上和价值观上也有相通之处。但所体现出的二人的政治态度、处世思维和行为方式则截然不同。张秉国《冯琦著述考略》得冯琦存世著作《经济类编》《宋史纪事本末》等13种,亡佚著述《唐诗类韵》《经筵讲义》等8种。赵海菱《〈江南逢李龟年〉作者考》从出土碑志、杜甫与王维生平事迹及其相关诗歌文本方面考据,证实《江南逢李龟年》一诗的作者不是杜甫,而是王维。钟涛、彭蕾《骈文研究资料的再发掘——以〈骈体文钞〉评点为例》论述了谭献评校《骈体文钞》的形成过程,谭献评校本的特色,以及《骈体文钞》其他未刊善本手评的文学史料价值。郭丹《从郭店楚简看先秦时期对儒家六经功用的认识》指出,楚简大量征引和论及六经,其功用与传世本相同,表明六经典籍与经学思想在先秦已确立。侯桂运《近百年中国小说史中的小说概念辨析》梳理了近百年来学者对“小说”概念的界定以及概念的复杂性,指出中国的“小说”概念应当向中国的传统小说观念靠拢。

除了关注名家、名著,与会学者还从小处和细处着眼,主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一些不是特别著名、受到学界关注不多,或是其成就和价值未得到合理评价的文人和著作,或是前人研究未曾注意到的问题,所得出的结论颇具新意。白建忠《明清时期杨慎子学接受述评》认为学界在杨慎子学方面过多地指责其疏漏和不足,忽视了他的成就和贡献。陈才智《古诗三首求真溯源》关注中小学教材中三首署名不确定的古诗,从佛道经颂中寻得来源。曹广华《二十世纪以来戏台题记研究的背景、问题及出路》关注以往较少研究的戏台题记,认为它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加大研究力度,辨析真伪,确立戏台题记研究的主体地位并做相关的文化文献研究。陈元锋《杨亿〈广平公唱和集序〉献疑》通过多方考证,确认“广平公”应为宋太宗、真宗两朝翰林学士、著名诗人宋白。陈静《敦煌写本〈茶酒论〉新考》认为《茶酒论》应有七个写本,创作时间可推定为公元800—805年间,是民间有文化的底层人士随手抄写而来。杜云虹《山东省立图书馆抄本考略》整理了山东图书馆所藏抄本图书,以山东地方文献居多,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李卫军《林纾〈左传撷华〉文论价值初探》指出《左传撷华》是具体而微地体现了林纾的古文理论,虽然较为琐碎、不易把握、关注较少,但结合具体作品评点,脉络分析更细致,也更易为初学者把握,其价值不容忽视。刘晓凤《〈竹庄诗话〉中的杜甫及其诗歌面貌》从较少受关注的《竹庄诗话》中就杜甫诗歌的选辑和评论情况进行研究。李婵《出土汉代刻文吉玉及其文化寓意》以吉祥玉器为研究对象,玉璧上的祝词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玉刚卯和玉严卯体现了汉人崇信天帝和神祇可化凶为吉、巩固封建统治的思想。李晅飞《山东地方戏中“状元”形象研究》整理了山东地方戏的状元人物,并分析书生多中状元的原因。王德明《〈蓼园词选〉的选词与评词》认为《蓼园词选》在选词上多选治世、忧时之音,追求含蓄蕴藉和有所寄托之作;评词方面以“寄托”为核心,挖掘作品细微的艺术特征。王照年《四条〈麟台故事〉内容的校证》从《宋会要辑稿》中辑出新见《麟台故事》四条内容并予以校注。魏耕原《殷璠〈河岳英灵集〉诗学趋向与选诗取舍》阐明了殷璠在选诗标准上重视五言诗、轻视近体诗,并分析了杜甫诗和岑参边塞诗未入选的原因在于殷璠对新体诗的偏见。徐希平《清代诗人傅作楫〈雪堂诗集〉及其崇杜情怀——以〈锦江秋怀八首〉为例》将傅作楫所作《锦江秋怀八首》与杜甫的《秋兴八首》比较,论证傅作楫所追求沉郁顿挫的风格和所运用的意象等方面均源于对杜甫的崇拜。徐雪辉《说书中的歌赋诗赞》从民间曲艺册子《花草集》《说书赋赞选》中择出“歌赋”和“诗赞”,并说明其具有艺术性和程式性。许外芳《〈全宋文〉铭文重收、漏收献疑》罗列并辨析、考订了田锡与陈尧佐的《几铭》、刘攽与吕大临、程颐的《克己铭》、司马光与范纯仁的《布衾铭》等15处重收、漏收之处。岳巍《〈红楼梦〉中张友士隐指张介宾考略兼及作者问题》认为《红楼梦》第十回给秦可卿看病的张友士与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生平事迹暗合,而《红楼梦》最可能的原作者是中国17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和科学家方以智。张春红《文言小说集〈东园友闻〉作者作时考辨》认为《东园友闻》是元人陆蒙辑录《友闻录》的底稿残卷,属于元代文言小说集。张晓红《〈高岩立春日〉作者考辨》认为《全宋诗》第1册第58卷所录《高岩立春日》的作者为南宋文人王安中,且该诗题不确,当以《象州立春》或《象州立春日》为是。赵辉《行为性质与中国古代文体的确立》认为诰、训、誓、命、语等古代文体的确立是由于创作者一定性质的行为发生,不同性质的行为产生不同的文体,也具有不同的内容题材、言说方式和审美特征。这些文体又不断分化,形成古代纷繁复杂的文体。赵阳阳《明人书画录与文学史料研究》指出书画录所记时代、作者、画法、风格、题跋等内容均可作为文学史料研究中重要的资料来源。张早霞《从〈西厢记〉中的“墙”来看王实甫的爱情观》统计“墙”在《西厢记》中共出现22次,且与剧情发展密切相关,反映出作者既浪漫又现实的爱情观。赵长海《王越生平及著作考》发掘明代著名统帅王越的史料,评述了他的生平履历和《云山老懒集》《黎阳王太傅诗选》等7种著作的版本情况。宋培宪《毛泽东所读〈水浒传〉版本考——再与佘大平先生商榷》否定“毛泽东一辈子(除晚年外)所读的《水浒传》都是金本”这一说法,认为毛泽东是读过《水浒传》全传的。朱金发《从〈帛书易传〉看先秦心性观的发展》认为马王堆《帛书易传》提出的“观德”说,强调了人的道德精神的自觉及其在道德伦理建设中的作用,是先秦心性观的现实伦理内涵。马王堆《易传》和传世《易传》共同构成了先秦儒家心性论思想。

本次会议有不少学者更进一步将研究视野扩展至海外,从国外文献或国外所藏中国文献中寻求有助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相关史料。刘玉珺《黄德良〈摘艳诗集〉考论》考证了越南后黎朝诗人黄德良及其编撰的汉诗总集《摘艳诗集》(浙图本),并与越南本作比勘,突出了诗集的文献价值。罗春兰《日本诗话中的陶渊明论》指出日本诗话对陶渊明的评论主要涉及他以“平淡”为特点的诗歌创作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同时也对陶渊明进行了批评,《济北诗话》认为陶诗“调弱格偏”“精粗相半”,反映出日本当时的文学观念。罗军凤《从抄本〈蘅花馆杂录〉的五个书目看王韬与理雅各的学术交往》指出,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抄本《蘅花馆杂录》切实表明理雅各对《中国经典》的翻译倚赖于王韬个人收藏的书籍,《中国经典》第五卷《参考书目》的撰作也直接来自于王韬。邱美琼《黄庭坚诗歌在日本的刊刻与流布》从诗集、文集、注本和选本三个方面介绍了日本对黄庭坚作品的传播和接受状况。王茜《论韩国古代汉文短篇小说》论述了笔记体小说、传奇体小说、传记体小说三类短篇小说的内容和特点。庄逸云《略论韩国古代诗话对苏轼的接受》论述了韩国文人对苏轼的文艺观念、学习态度、文学史地位及其诗歌的风骨、创作手法等的态度和观点。韩国学者金荣镇《朝鲜正祖藏书印》更是通篇用韩文将朝鲜正祖所藏的藏书印与清代康熙帝所用藏书印相比较。金景善《茶山丁若镛〈耳谈续纂〉的韩·中俗谈(谚语)比较研究》论述了《耳谈续纂》对中国谚语的变形、增删,分析了其意义和典故来源。刘婧《明清文人所题朝鲜典籍序跋简论》试图全面整理明清文人为朝鲜典籍所题序跋,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计划和方向,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借鉴意涵。

此次学术会议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所研讨的问题逐渐回归到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学者有意识地摆脱西方文学理论和中国文化、历史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影响,努力从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出发。二是对出土文献的认识更加客观,立足于传世文献,合理利用出土文献。会议论文内容丰富、方法多元,其中不乏新选题、新观点、新角度。与会代表互相讨论、互相补充,实现了学术会议沟通信息、互相切磋的目的,受益颇深。此次会议既扩展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出土文献研究可资利用的史料,又丰富了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还开拓了学术研究的视野,可谓是一次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盛会。

责任编辑:张东丽

I206

A

1671-3842(2015)02-0030-06

10.3969/j.issn.1671-3842.2015.02.05

2014-11-03

刘雯(1983—),女,山东济南人,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文学文献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我们需要文学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