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文化心理与英汉数字习语研究

2015-04-15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习语英汉民族

兰 玲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 十堰 442000)

一、数字习语的内涵

1、数字习语的含义

数字本是一种表示数目的符号或者文字,它除了具备基本的计算功能以外,在浩瀚的人类语言范围里,它跟各种语言相结合,具有特殊的表意功能。由于其独有的词义精准性,常常被人们赋予独特的寓意,成为人类语言长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习语是人类在语言漫长的使用过程中所提炼凝华出来的固定短语或句子,例如各种俗语、俚语、谚语和比喻性词组等,习语是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人类智慧的结晶。而由数字构成的各类习语—数字习语,是由基数词和序数词构成的习语,它不仅保持着数字所代表的特殊精准性,也承载着深厚的人类文化底蕴。

2、数字习语的文化内涵

数字在人类中具有其他文字不可比拟的通用性,全人类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在使用数字。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英汉双方在相同的数字上赋予了不一致的文化内涵。其实就数字而言并没有什么吉凶之分,但是在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社会传统的影响下,英汉数字习语自然而然地给予了不同的好恶色彩,这种数字习语的文化内涵由来已久,透过同一数字所构成的不同习语的比较我们可以间接地了解英汉民族文化心理上的异同。

二、英汉数字文化的根源

1、宗教信仰根源

当前中西方文化的核心来源之一便是宗教。宗教从本质起源上就是在诠释着生与死的真谛,回答着宇宙万物的起源和人类、自然、社会的关系,具有渗透力强,覆盖范围广的特点,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数字习语都受到了宗教的极大影响。

英语国家文化主要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广泛受到基督教的影响。作为基督教的经典著作——《圣经》不仅被基督教徒们奉为指引心灵的教科书,也对整个西方文化的产生发展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而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受到了道教、佛教的广泛影响,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辩证统一的辩证观影响着中国人和谐对称的思想观念。中国数字习语中有好多直接来源于佛教典故,例如三生有幸、一尘不染、不二法则、五体投地等等。无论中西方数字文化都从根源上受到了各自宗教信仰的深刻影响。

2、古典神话传说根源

中国的神仙与西方国家中的众神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些区别表现在各自的数字文化中,使这两大文化体系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在中国的古典神话传说中,神仙们都是高高在上,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所以与之相关的一些数字习语往往带着些强大而又神奇的意味,例如三头六臂、九霄云外等;西方神仙主要以希腊神话中的天神为代表,这些天神却跟人类一样有着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英语中跟众神有关的数字习语所代表的吉凶含义是十分强烈的。这说明英汉数字习语的来源跟各自的古典神话传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民族文化心理根源

所谓民族文化心理,是指由来自文化传承塑造形成的民族内在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特点。它包括很多具体的方面,比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性格特色和爱好追求等。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表现在各民族的语言中也是不一样的,此外人们所信奉的哲理、道义、宗教等精神文化,以及社会中广泛认同和遵守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行为礼仪都能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

对中国人来说,我们几千年来一直遵从的是儒家传统思想的伦理道德观念,我们的社会从整体上来讲是追求伦理教化、重视和谐统一的社会。我们对数字的感知并不是那么的具体的实在,大部分时候数字所代表的往往是一种概念、一种倾向,是一种脱离了具体实际的抽象涵义;而西方社会受到基督教义的信仰观点,有着重物质轻人伦的文化传统,他们对数字的信奉往往有着明确的好恶,虽然数字是一个神秘又无法捉摸的实体,但其民族文化心理也对他们的数字习语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4、美学观念根源

东西方的审美观念有着极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对于数字习语的表达来说,由于审美的差异导致的习语表达不同的例子尤其繁多。在中国,我们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我们喜欢的是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统一对称。所以在我们这种文化思想引导下的数字习语中,偶数习语都带着吉利、好运的含义,例如两全其美、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等;而在西方审美观点中,他们认为人既在自然社会中生存又是独立于大自然中的,他们认为偶数代表着不和跟邪恶,奇数才是美好和幸运。这种审美观念上的不同也影响着英汉数字习语的进化过程。

5、社会传统风俗与地理环境根源

客观地理环境的不可改变性和社会传统风俗的传承性都给数字习语的发展带来了相应的影响。对英语来说,他是从英国发展而来到其他英语国家,而英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岛国,长期以渔业为生,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海洋的影响。所以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与海洋或海产品有关的数字习语;而中国自古以来以农耕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所以我们的习语中就经常出现一些跟农耕种植相关的元素。所以说,人们不同的居住环境和传统风俗也是数字习语文化的根源之一。

三、典型英汉数字习语对比

1、three和三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英语国家中,“三”都是个重要的数字。

在中国,道教有“三清”,即玉清、太清、上清;古代思想中,天、地、人为“三灵”;日、月、星为“三光”;我们现在也常说的有前世、今生、来生为“三生”,君臣、父子、夫妇为“三纲”等等。可见“三”在中国文化里是个吉祥的数字,同样“三”也是个代表着圆满、神圣、尊贵的数字。比如一些习语“三生有幸”、“举一反三”、“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

在英语中,三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基督教中有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西方人主张世界由大地、海洋、天空三部分构成,人类有肉体、心灵、精神的三重属性等。类似的习语比如“the third time is the charm”(第三次为最佳),“all things come in threes”(好事成双,一切顺利),“number three is alwaysfortunate”(第三总有好运气)等等。

2、thirteen和四

跟三在中英文化中受到的好运不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喜欢的或者是属于禁忌的数字,“thirteen”和“四”就是这么两个数字。

我们很清楚,因为“4”跟“死”字的谐音而导致它在中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定重大事情的日子,选车牌、电话号码、居住楼层等都希望能避开。而与之有关的习语往往也带着贬义和否定,例如四分五裂、说三道四、四面楚歌等。在英语中,“four”并没有特别的贬义。

在英语中,“thirteen”是个十分不吉利的数字,因为在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曾讲到,在一次天国款待阵亡将士英灵的宴会中,只有十二位神受到了邀请,唯独凶神罗基未收到邀请,因此罗基大发雷霆破坏宴会,给诸神带来了灾难,还使得众神之首的奥丁之子丧生。当然也有版本是说人们对thirteen的忌讳来源于“最后的晚餐”,也就是耶稣和它的十二个门徒就餐时,犹大作为第十三个门徒再出卖耶稣之后便外出自缢身亡,从而演化出十三个进餐者中第一个从桌边站起的必将死去的说法。无论何种原因,“thirteen”在英语中的禁忌是显而易见的。人们不仅千方百计地在日常生活中避开“thirteen”,甚至都要用“a baker’s dozen”、“a dexil’s dozen”、“a great dozen”代替“thirteen”。而在中国,十三只是一个很平常的数字而已。

3、six和六

汉语中六是个吉利的数字,在选电话号码、车牌号尾数等时候人们都喜欢选择“6”这个数字,代表着“顺”的含义。我们常说的“眼观六路”,就是前、后、左、右、上、下代表着三维空间的六个方向。

而在英语中,six却不是个美好的数字。人们不仅不欢迎six,而且将其视为凶数,习语中的描述有“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hit sb.For six”(给某 人以毁灭性 的打击),“six penny”(不值钱)等等。

4、seven和七

“Seven”在英语中的典故也很多,在圣经中上帝用了七天的时间创造了世界,神的主祷文也由七部分组成,圣母玛利亚有着“七喜”和“七悲”,人们也常用“seven deadly sins”(七宗罪)、“seven virtues”(七种美德)的说法表示道德行为。可以看出,“seven”是个充满神秘色彩和吉利的数字,有很多习语也印证了这一说法,比如“lucky seven”(幸运七)、“to be in the seventh heaven”(极 其 快 乐)、“Seven hours’sleep will make a clown forget his design”(小丑睡上七小时觉,会把滑稽表演技巧都忘掉)等等。

在中国,“七”是个神奇、神秘的数字。佛教中释迦牟尼面壁七天修成正果,佛塔有七层,所以我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另外,由于七跟中国祭奠死者有很大关系,人死后七天要祭拜称为“头七”,祭拜七个七天之后为“断七”,还有传说孔子当年做了个噩梦的第七天便去世,这些都给七蒙上了消极的阴影。

结束语

数字习语作为习语的一种特殊分支,有着其独特的研究意义。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民族自身的产生和发展,从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出发,数字习语的演化过程中更是包含了整个民族发展变化极为敏感的部分。因此,对英汉数字习语进行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学习英汉数字习语文化,更能使我们对整个英汉民族文化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而有利于推进两种文化的广泛交流。

[1]李育卫.英汉数字习语与英汉民族文化心理对比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2]池玫.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心理差异与渊源及其翻译[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3]王战雪.英汉数字习语对比与民族文化心理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0).

[4]常润芳.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及对比、翻译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5]刘小平.英汉数字习语文化比较与翻译[J].黄山学院学报.2009,(01).

[6]张宏莉.英汉数字习语的民族文化心理对比[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9).

猜你喜欢

习语英汉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