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在儿童虐待预防中的作用

2015-04-14陈晨郭黎岩王冰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养同伴辅导

陈晨+郭黎岩+王冰

随着近年来儿童虐待网络曝光率的增加,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儿童虐待。儿童虐待是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或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对其进行经济性剥削。儿童虐待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数以百万的儿童遭受着不同程度的虐待。据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74.1%的儿童在成长期曾受到不同程度的虐待。由于历史、文化、法律等原因的影响,我国儿童虐待发生率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普遍偏高。因此,我国的儿童虐待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一、儿童虐待的原因及危害

(一)儿童虐待的原因

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儿童虐待的原因有很多。据一项调查显示,儿童虐待的原因主要包括儿童自身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等几个方面。儿童自身原因主要包括儿童不学习、调皮、不听话等;家庭原因则包括家庭矛盾、父母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或教养方式、父母受教育水平低、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精神状况异常等;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儿童虐待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健全、社会成员整体素质偏低等。国外对儿童虐待原因的分析,则主要包括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类型、儿童虐待代际循环、家庭经济地位低下、家庭关系不够稳定、家庭氛围、家庭结构与大小、同伴影响等。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外对儿童虐待原因的研究和分析存在较大程度的一致性。

(二)儿童虐待的危害

儿童虐待对儿童的童年期、青春期以及成年期都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严重后果。尤其在人格障碍、反社会行为、暴力不良行为、情绪不良调节、选择能力、注意偏差、结果预期、智力、认知困难、社会适应不良、饮食障碍等心理和行为有着不良影响。儿童虐待对儿童的影响是长期的,会伴随儿童的一生,甚至会影响到受虐儿童对自己后代的教养方式,从而造成儿童虐待的代际循环。另外,儿童虐待还会对被虐待儿童的生理造成影响。国外有研究表明,儿童期受虐的女性中年时患新陈代谢综合征的几率将会增加。同时,也有研究指出,儿童期虐待会改变受虐儿童的基因组合,从而增加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或青少年犯罪的几率。

儿童虐待不仅发生在家庭内部,学校、社会社区内儿童虐待也屡见不鲜。在学校内部,学校对儿童虐待筛选制度的完善、受虐儿童学习投入的增加、教师对其细心的关注以及同伴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等,都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儿童虐待事件的发生或减轻儿童因被虐待而造成的伤害。而幼儿在儿童虐待事件中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因此,幼儿园在儿童虐待预防、干预过程中处在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幼儿园在儿童虐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

适龄儿童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的,幼儿园可以看成是儿童的第二个家,儿童每天和教师、同伴接触的时间相对较长,幼儿园、教师、同伴对儿童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园、教师、同伴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儿童虐待的预防工作主要是从个人—家庭—幼儿园—社区等方面进行,因此,幼儿园在儿童虐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预防作用、替代作用。

(一)预防作用

预防作用是指在儿童未遭受虐待之前,做好一切预防准备,尽量避免儿童虐待事件的发生。预防作用又包括监督作用和引导作用。

1.监督作用

监督作用主要指的是幼儿园对家长的监督,从幼儿园的角度去监督家庭范围内儿童虐待事件的发生。那么,在幼儿园里如何才能做到对儿童虐待事件的监督呢?

首先,幼儿园应该建立完整的家校联系手册,做好家园合作,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动态,定期对儿童进行家访,进而对儿童家长、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等作一个简单的评估,并逐一记录在案,以备日后之用。其次,幼儿园应该建立完善的儿童虐待筛查上报制度、对教师进行儿童虐待相关知识的培训,做好对儿童虐待的筛查工作,一经发现儿童虐待现象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做好相应的补救工作。最后,定期对儿童进行情感普查,即让儿童将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不愉快或别扭,以日记的形式呈现,从而缓解心理压力;或定期让儿童画一幅关于家庭成员的家庭画或关于教师同伴的校园画,教师从画中的内容判断儿童是否遭受虐待,从而达到对儿童虐待的筛查作用。

2.引导作用

引导作用是指对于家庭范围内父母或其他照料者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的一种引导。家长的教育、教养方式各式各样,不恰当的教育教养方式可能会导致儿童遭受虐待,因此对家长教育观念、教养方式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幼儿园在儿童虐待预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实现。

第一,幼儿园要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一方面,可以与家长沟通儿童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增加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做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方向保持一致,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不同家长的教育教养方式,以便于今后对有不良教育教养方式的家长进行引导干预。第二,定期邀请一些教育专家、优秀家长等给家长做一些教育教养方式的讲座或报告,传递一些科学有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养方式等,改变家长不良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纠正家长的不良教育教养方式,从而避免对儿童进行虐待。

另外,除以上监督和引导策略外,幼儿园还应该从儿童自身角度出发,开设与儿童虐待相关的课程与活动,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之获得一些预防虐待的应对方式,在遭受虐待之后或即将遭受虐待之前,及时告知身边的家长、老师或同学,从而有效避免遭受虐待。

(二)替代作用

替代作用是指幼儿园替代家庭和儿童福利机构给予儿童相应的保护和心理救助安慰。目前,我国的儿童虐待福利机构设置还不够健全,社会福利惠及的儿童范围相对狭窄。对于那些经常严重虐待儿童的家庭来说,一般性的幼儿园引导和监督已经不起作用,因此幼儿园应起到部分替代作用。替代作用包括生存替代和心理需求替代。

1.生存替代

生存替代是指幼儿园应该承担家庭或儿童福利机构在遭受严重虐待的儿童生命中的部分角色,给其一个生存下去的保护伞,避免一些生理上的二次伤害或者离家出走,以致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一方面,幼儿园可以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努力解决遭受虐待儿童的生存问题。另一方面,幼儿园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劝说,毕竟家庭是家庭,学校是学校,二者在功能和作用上不能相互混淆。

2.心理需求替代

心理需求替代是指幼儿园应该尽最大努力给予受虐儿童心理上的慰藉。一方面,幼儿园应该营造良好班级和学校氛围,让遭受虐待的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另一方面,幼儿园应该给予遭受虐待的儿童一些心理上的辅导,尽量减轻儿童虐待对儿童造成的伤害。

三、幼儿园对遭受虐待儿童的干预策略

儿童虐待对于儿童的影响是长期而严重的,但是也有部分儿童虽然遭受了儿童虐待,却依然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没有出现异常现象。有研究者对这样的一部分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人的一生中存在着一些保护性因素能够在人们遭受负面生活事件时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减轻或消除负面生活事件的影响。而对于遭受虐待的儿童来说,保护因素主要有个人性格特点、智商、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对虐待的评估、生活满意度、亲子关系、社会支持、信仰、学校投入、心理弹性等。因此,对受虐儿童的干预应从以上保护因素开始入手,增强保护因素的作用,从而减轻或消除儿童虐待的不良影响。不少研究者已经对个人—家庭—社区的干预系统进行了检验,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幼儿园作为儿童生活相对长久的一个地方,幼儿园内部的儿童虐待干预也迫在眉睫。幼儿园在儿童虐待中的干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开设幼儿园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定期对受虐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制定出一套家园合作的心理辅导方案。

对受虐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主要有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主要是针对受虐待相对严重的儿童,利用心理咨询,对其进行一步步的引导和辅导。特别情况下,应移交到心理治疗处进行用药处理。团体心理辅导是经常运用在负面生活事件或灾后心理疏导的一种心理咨询方法,通常是具有相同问题的8-12人组成一个新的小团体,根据指导者的要求进行一系列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在国内外的研究中都已经被证实。

第二,开设班级温暖一角,改善受虐儿童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有研究已经证实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可以减轻儿童虐待造成的影响。

教师应多与受虐儿童进行互动,了解他们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经常给予受虐儿童一些精神上的安慰。如班级经常举办一些集体活动,让受虐儿童参与到集体中去,不断地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不断从教师和同学身上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不断忘却虐待给他们带来的痛苦。

第三,学习结对,提高受虐儿童的学习成绩。儿童虐待影响儿童的学习表现,一般遭受过儿童虐待的儿童,学习成绩都低于平均水平。因此,受虐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可以减轻受虐带来的影响。教师可以把受虐儿童与班上成绩较好的同学结成学习对子,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指导下,受虐儿童的成绩会有明显提高。另外,还可以改善受虐儿童的同伴关系,减轻虐待带来的影响。

第四,开展亲子活动,改善亲子关系,获得家庭支持。亲子关系是儿童虐待的一个保护因素。幼儿园应积极开展一些亲子活动,邀请儿童和家长一同参与。例如,可以排演一些亲子话剧,儿童与家长角色进行互换,让儿童和家长都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改善亲子关系,避免儿童虐待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教养同伴辅导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教养方程式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