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新常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视角
2015-04-14陈灿芬
■陈灿芬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1]高校在“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各种社会思潮、信息资讯集合地”[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着高校的办学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方向标。同时,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动者和践行者,承担着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3]培育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日常生活常态化作为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新视角,可以促进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牢牢掌握好核心价值观这把总钥匙。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要求
日常生活常态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中。日常生活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们生活更富有价值、更富有意义的一种教育活动。日常生活常态化要求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思想为指导,以现实生活为中心,以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完善大学生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富含教育价值的生活资源,使大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受到教育与熏陶”[4]。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他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促进人的劳动发生异化的根本原因,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人自己的本质与自由,每个人才能实现平等、全面、自由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才能够呈现和谐的状态”[5](P372)。同时,马克思主张把日常生活放在人的社会中考察,强调人的个体的再生产过程本质上就是人的日常生活过程,是“个人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活动,从而实现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一切活动,是人们能够体现自己的本质、实现自我价值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有机统一”[5](P374)。 人通过社会生产创造了人类日常生活必需的物质资料,也不断满足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精神需要,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亚里士多德、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思想是道德回归生活的理论基础。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在生活中实践德行的养成,过一种幸福(eudaimonia)的生活,“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6](P15),他把幸福视为一种最好的生活方式。所以,现实的生活观是亚里士多德道德教育的核心思想,并贯穿于德性伦理学的全过程。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在针对美国教育脱离社会实际时提出了 “教育即生活”的科学理念:“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既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7](P146)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观认为教育要能够反映生活的意义,但教育本身并不等同于现实生活,它只不过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手段,重建人的生活。杜威的教育思想克服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是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彻底更新。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他针对旧中国的教育严重脱离生活实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特别强调生活的教育性及教育对人的生活的作用和意义。陶行知认为,生活始终处于教育的中心地位,即生活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成效,“生活即教育”就要使教育更加切合生活实际,真正达到改造社会和塑造人的目的。同时,陶行知把道德教育思想融入生活教育理论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8](P3-4),“千教万教兮,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兮,学作真人”[9](P922-923)。他主张把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受所需的教育,培养真正具有完全人格的人,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本源所在。
日常生活反映人的真实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体现着人与人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关系。人们以交往为媒介,不断调整与他人的共同利益,在交流互动中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核心价值观包涵的丰富内容就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始终,能够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享受,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他们的日常生活。一方面,日常生活是核心价值观产生和发展的根基,是联系大学生与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为核心价值观提供物质动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就要让核心价值观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人的价值追求来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日常生活规范的行动指南。实现大学生价值的提升,就要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才能取得实效。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渗透到服务管理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项规定之中,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成为一种自觉遵守的行为习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1]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的各项制度中,转化到高校校园的文化氛围中,转化到高校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中,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从而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1]。
大学生要用正确的价值理念引领时代潮流、关注民生、奉献社会,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努力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勇于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树立积成善德、修成善行、具备善心的高尚品德,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精神,释放强大的社会正能量,在全社会引领新风正气,把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与个人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紧密结合起来,并转化为成就学业梦和事业梦的精神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奉献青春热血,主动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奋进者和创新者,成为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面鲜艳旗帜。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
大学生要在日常生活规范中实现共同思想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普遍的价值表达,蕴含着丰厚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力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是衡量是非曲直的重要标准。党的十八大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是历史赋予大学生的重任,要把核心价值观作为他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遵循。“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0]当然,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实现共同思想的价值追求。
大学生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只有认同才能践行。大学生要加强道德修养,把人生价值、人生态度、人生责任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并落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知行合一上,体现在思想道德建设和共识力量汇聚上。“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因为这样的理解往往是狭义的、简单的、片面的,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能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大学生必须从日常学习生活行为规范做起,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纽带作用,成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说:“大必出于细。”这就说大事是由小事组成的,要做成大事,必须先做好小事,没有小事就没有大事,小事做不好,无所谓做大事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所做的往往是一些琐碎的小事,这些琐碎小事却反映在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中,反映在道德准则和道德修养中,因此,大学生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日常生活从始至终体现出来的都是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小事做好、做到位,做大事就容易,就能成就大事。对细节的关注体现出一个人的责任心,在小事中体现出一个人的责任感,小中见大。
大学生要把践行核心价值观和日常习惯紧密联系起来,从日常学习生活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积累,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就会成就人生。反之,如果大学生只想做“大事”,不愿意做“小事”,那么,将来可能一事无成,“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在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中体现出正确的价值导向,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认知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品质,感知核心价值观深藏的巨大力量。日常生活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的理论概念中分离出来,变得具体生动、可亲可为、可信可学、形象实用,富有教育性、生动性和接受性,让大学生看得清、摸得到、记得住、行得稳,彰显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三、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合点
榜样是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中得到体现,也就是要找到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契合点。大学生要在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点滴小事中,培植核心价值观扎根的土壤,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亲和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条件,发挥大学生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学习生活行为化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的内容体现了榜样的基本标准和基本品质,加强大学生榜样的常态化建设,突出榜样最普通的、最质朴的道德品质,在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学习理性知识的同时,使他们学会理性思考、做出理性选择。
大学生榜样在日常生活常态化建设中,只有长期抓、反复抓,才能抓出效果,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发挥有效作用,才能促进大学生榜样从人格象征向精神象征转化,因此,大学生要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倡导者、引领者、示范者和维护者。榜样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1]树立榜样是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的必然要求,因为榜样是旗帜,指引着前进方向;榜样是力量,汇聚着精神之魂。在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榜样来带动民众,汇聚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共同的中国梦而奋斗,来展示核心价值观的磅礴力量。
大学生榜样与社会积极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与社会倡导要形成优良的社会风尚相呼应。榜样具有一种无形的感染力,因为榜样是德性的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和标杆体现,他们是日常生活中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普通人,通过人性的感动使人的内心深处凝聚着一种向善向上的高尚情感,能够产生出一种见贤思齐的践行自觉。同样,大学生榜样是践行核心价值观涌现出来的实践典范,榜样可以正身正行,用身边的事例来激励身边的人,形成更为强大的向心力,增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日常生活中,高校要培养具有德性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在榜样的旗帜下形成共识,在行为碰撞中擦出火花,践行核心价值观将变得更加形象化和鲜活化。
大学生要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大学生榜样紧贴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能够拉近大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大学生榜样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温暖大学生的心灵,使大学生在感情上容易受到触动,并从中吸取强大的精神能量。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就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他默默无闻、坚持不懈地做好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他是一面永放光芒的精神旗帜,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全国道德模范代表文花枝和杨怀保是大学生中的榜样,他们的优秀事迹来源于对日常学习生活的长期坚守,他们的道德行为,其实就是人最基本的道德良知的具体体现,也是他们最感人的力量所在。他们用平凡而朴实的言行释放着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诠释着共同思想基础的真谛。虽然大学生榜样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们的先进事迹就发生在大学生身边,可信度高、说服力强、感染性大。树立大学生榜样能够带动一批,影响一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出无限生机和活力。
四、促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的抓手
核心价值观要被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必须依靠大众化手段才能实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就要把核心价值观深奥的理论内涵转变为通俗而具体的行为规范,使少数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对其认同、接受并践行的全过程。马克思指出:“理论要发挥作用,就要说服人,就要为群众所掌握。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物质力量,才能发挥改变世界的作用。”[11](P324)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必须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知。日常生活能促进人的情感表达,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满足决定着他们的情感取向,可以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升华。所以,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情感的提升,情感是心理倾向的内在驱动力,是推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要抓手。“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11](P487),“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12](P256)。要想让大学生普遍理解、接受并践行核心价值观,就要实现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常态化的有效对接,鼓励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制约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精神,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凸显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浓郁氛围。在校园里,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集聚着大学生奋发向上的价值信仰,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实践的浓郁氛围。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用真诚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反映学生的利益诉求。要帮助学生树立适合自己发展的理想目标,给学生积极探索注入激情和动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贴心人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使学生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践行核心价值观要贴近日常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注重将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活动中,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着想,真心实意为学生服务,切实解决学生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中,打牢人文关怀的现实基础,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坚强意志,在境界通达、无言之教中,培养学生追求理想的卓越人格和稳定不变的完美品格,使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逐步形成规范的行为习惯,并自觉外化为良好行动,形成大学生广泛参与、形式多样、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常态化机制。实践证明,核心价值观越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核心价值观体现的人文关怀就越厚实,教育者确立的教育目标越容易实现,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效果就越好,核心价值观就不会成为说教式、空泛化、理想化的理论。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内涵,需要把形势报告、课堂教学、网络专题、座谈交流、社会活动等方式变得通俗易懂,才能为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推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把教育人、理解人、关心人、引导人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使核心价值观走进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各项制度和日常行为准则中,体现公平正义、科学民主的价值理念,在人本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中心,以情为主线,实现刚柔相济的人本管理,要变刚性制度为柔性管理”[13],使每一个大学生都愿意感知它、亲近它,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坚守对核心价值观的追求,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被动认同为主动接受。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得越深,懂得就越多;信得越诚,用得就越活,做真信、真思、真辩、真用的表率。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最重要的是要强化认同、达成共识、凝聚人心,并转化为每一个大学生的道德情怀。
高校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在日常生活中,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对接点和共鸣点,引导大学生遵守日常学习生活行为规范。大学生要明修身、树正气、促和谐,做到学用结合、知行结合。通过大众化的表达方式,采用简洁和通俗化的语言,使理论化、抽象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上 “地气”,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升华大学生的情感,并内化为价值需求,外化为价值自觉,使之成为自觉践行的引领先锋,为迈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1]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10/c_119700031.htm.
[2]白洁.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意蕴[J].创新,2013,(3).
[3]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4.
[4]杜向民.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8]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7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10]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中国网.http://news.china.com/domestic/945/20140505/18482577_3.html.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2]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3]张立迁,连晓庆.高校情景中实现刚性制度与柔性管理相得益彰的探究——以天津大学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