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卡利古拉》的人物形象及对荒诞的认识

2015-04-14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阿尔贝古拉卡利

卢 薇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1957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这个令世人震惊的消息同时也使作家本人感到惊讶,抛除诺奖评定的特殊倾向和政治思想等因素,加缪自身的文学成就也是十分瞩目的,他的作品《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的神话》等在世界各地流传。作为一个文学创作者,加缪本人是十分热爱戏剧的,并在整个文学生涯中对戏剧创作、改编、排练等充满了热情。此外,加缪的戏剧作品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在戏剧《卡利古拉》中,作者穷尽一生所揭示和探索的“荒诞”思想得到了完整地体现,塑造了“荒诞人”卡利古拉的鲜明形象。

一、认识荒诞

加缪跃入公众的视野得益于他的中篇小说《局外人》,发表于1942年。而同一时期的作品还包括《卡利古拉》、《西西弗的神话》,三部作品一脉相承、相互印证。戏剧《卡利古拉》创作于1938年,时间上早于其他两部作品,在这部戏剧中可以看出加缪早期的思想精华,即对人与世界之间的荒诞的认识。《卡利古拉》源于苏埃托尼乌斯的《十二恺撒传》,主人公卡利古拉是罗马帝国的第四任皇帝,在位期间被称为罪孽深重的暴君。加缪戏剧《卡利古拉》中的主人公与罗马暴君的行为如出一辙,与自己的妹妹德鲁西亚相爱,在爱人不幸去世时,年轻的君王离奇地逃离了皇宫,在外奔跑了三天三夜,再回到皇宫时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君王卡利古拉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仅仅是因为爱人的突然死亡吗?面对此问题,作者借卡利古拉之口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认为爱人的死不过是一种真理的标志。这种真理指的就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荒诞。卡利古拉通过爱人的突然死亡意识到了人终将死亡,人无法获得幸福。和相爱的人在一起时完整的生活状态在顷刻间被打破,人与世界之间的巨大裂缝也使他无法自已。卡利古拉看似疯狂的变化事实上恰恰体现了他的觉醒,自此他意识到了人的意志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和隔离,正如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所阐述的:“在被突然剥夺了幻想和光明的世界中,人感到自己是局外人。这种放逐是无可挽回的,因为对失去故土的怀念和对天国乐土的期望被剥夺了。人与其生活的这种离异、演员与其背景的离异,正是荒诞感”。卡利古拉从看似完整美满的世界中清醒过来,见证到了生活的真实面貌,即认清了人生存于世的荒诞和无力,并借此展开了一段反抗之旅。

二、反抗荒诞

认清荒诞存在的卡利古拉喷薄出反抗的激情,他的反抗行为主要分为三种形式。

首先,是自我意识上的反抗。卡利古拉在剧中曾袒露自己最不堪忍受的是嘴里这股味道,“细说起来,不是血腥味,不是腐尸味,也不是发烧时的苦涩味,然而这些味道全有。我只要蠕动一下舌头,就觉得一切变得一团漆黑,人也都令我厌恶了。”这种令人恶心的混杂的味道源于卡利古拉品尝到了个体生命的无奈,个人意志与世界无理性相抗衡的状态,人类永远无法获得永生或幸福的事实。身为一个觉醒的人,他在精神上展开了与他人的辩驳,并宣称要永远遵守自己的逻辑。纵观剧中人物对卡利古拉的态度,包括贵族们的虚荣和惧怕,卡索尼娅和埃利孔的听命效忠,西皮翁的逃避,舍雷亚的清剿,这些种种行为更凸显了卡利古拉的觉醒,这也正是作者的表达意图。“在卡利古拉这个人物哲理认识的层面上,加缪已经表现出他非常重视与强调人面对生存与世界时的清醒认识、彻悟意识。”综上,卡利古拉在意识到世界的荒诞性后进行了自我意识上的反抗和重建,毅然抛弃了旧有思想,立志遵循逻辑,并有始有终。

其次,是对他人的“教导”。对于卡利古拉来说,自己认识到荒诞还远远不够,正如追求永恒胜利的加缪一样,认为“只有一种有用的行为,那就是重造世人和大地。”①卡利古拉饱含激情地宣布:“我要让天空与大海浑然一体,要把美和丑混淆起来,要让痛苦迸发出笑声!”于是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开始重塑这个世界,他无限掠夺人们的财产,残害贵族的生命,杀戮臣民的亲人,侮辱他人之妻,随意发动全国灾荒,甚至以谬论置人于死地。他发誓要成为人民的“教师”,就这样,君王卡利古拉通过暴力和杀戮完成了对臣民的“教导”,他装扮成命运令人民感到生活的无常和个人意志的渺小和脆弱。

此外,卡利古拉的反抗还表现在对神灵的否定。戏剧《卡利古拉》存在剧中剧的现象,卡利古拉装扮成维纳斯神要求群臣膜拜,表明他内心深处对于神的否定和蔑视,他曾公然宣称“神又算什么,我为什么要和神平起平坐呢?今天,我竭尽全力追求的,是超越神的东西。”可见,卡利古拉不再信仰诸神,并且意图通过戏剧的形式让他人意识到人和神并无差别,人一旦拥有了至上权力和冷酷之心也可以成为神。

三、走向毁灭

卡利古拉竭尽全力与世界的荒诞做坚决的反抗,然而他最终却走向了毁灭,这种毁灭可理解为两个层面。

首先,是肉体上的毁灭。贵族们慑于卡利古拉的权力和暴虐表面屈服,最终他们为了自身的虚荣和利益联合在一起,发动了政变,将卡利古拉刺杀。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某种程度上卡利古拉达到了“教化”群臣的目的,使群臣意识到了命运的不可掌控,并揭竿进行反抗,然而反抗的结果却是要了卡利古拉的性命。其次,是精神上的毁灭。卡利古拉一直想要得到一个“不可能之物”——月亮,这里的月亮代指卡利古拉追寻的自由和幸福。然而,无论是他自己还是他的仆人都遍寻无果,至死他也没有拥有月亮。诚然,卡利古拉是认识荒诞的清醒者,是反抗荒诞的征服者,但他的征服行为却走向了极端,最终导致了希望的幻灭。作者加缪对此曾作出详细阐述:“他否认友谊和爱情,否认人的基本关系、善和恶。他抓住周围的人讲的话,迫使他们言行一致;生活的激情将他拖向拒绝和破坏,他就以拒绝的力量和破坏的疯狂,将他周围铲平了。……。然而,如果说他的真理就是反抗命运,那么他的谬误在于否定人。要毁掉一切,就不能不毁掉自身。因此,卡利古拉闹得众叛亲离,还忠于自己的逻辑,竭力将别人武装起来反对他,最后杀掉他。”作者认为卡利古拉是一种“高级自杀”,是指卡利古拉在认识到命运的无常后,随意残杀他人,使他人觉醒。但按照他的逻辑,觉醒后的人们完全也可以反过来残杀他自己。西皮翁曾劝告卡利古拉的行为是自掘坟墓,卡利古拉承认这一看法,可以看出他是清醒的,他已经意识到这些极端行为必然会导致自身的灭亡,却依然要坚持按自己的逻辑进行到底。

结 论

综上,通过对戏剧《卡利古拉》的分析,可以看出主人公鲜明的个人形象,即能够清醒认识到荒诞的存在,却因极端逻辑和行为走向了自我毁灭;同时,借助这一形象分析,加深了我们对于加缪“荒诞”思想的认识,即荒诞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它,并鼓足勇气进行反抗,但不可走入极端,希图否定他人和毁灭一切的行为也必将会毁掉自身。

注 释:

①[法]阿尔贝·加缪,沈志明,译.西西弗的神话[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91.

[1][法]阿尔贝·加缪,李玉民,译.卡利古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2][法]阿尔贝·加缪,沈志明,译.西西弗的神话[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3]王洪琛.加缪的思想境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柳鸣九.加缪全集·总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5]张茂军.加缪,一个对抗荒诞的反抗者:加缪文学思想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6][法]阿尔贝·加缪,李玉民,译.加缪全集·戏剧集·加缪论戏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7]李元.加缪的新人本主义哲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8]傅佩荣.荒谬之外:加缪思想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9][法]阿尔贝·加缪,沈志明等,译.加缪读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10]张容.加缪,形而上的反抗—加缪思想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阿尔贝古拉卡利
比公主终与父亲团聚
阿尔贝二世亲王:摩纳哥的招牌
古利和古拉
《古利和古拉》
———走进去,就感到快乐
秋是第二个春
越读越快乐——《古利和古拉》
哥伦比亚卡利八年来首只粉红色火烈鸟降生
那是什么在草原上奔跑
幽默漫画
女球迷传奇